Workflow
外卖价格战
icon
搜索文档
送外卖半年,京东净利润成绩单
财经网· 2025-08-15 20:51
公司业绩表现 - 二季度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创近三年增速纪录但净利润大幅下滑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滑51% Non-GAAP净利润74亿元同比下滑49%环比下降42% [1] - 上半年总收入6577亿元同比增长1928%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7068亿元同比下降1368% [2] - 核心零售业务板块二季度营收3101亿元占总营收87%经营利润139亿元弥补新业务亏损 [7] 外卖业务发展 - 外卖业务二季度亏损148亿元但拉动主站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长均超40% [1][9] - 新业务板块(含外卖)营收139亿元同比增长199%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7亿元扩大至148亿元 [6] - 外卖业务覆盖350个城市入驻150万家餐饮门店200个品牌销量破百万签约15万名全职骑手并缴纳五险一金 [12] 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行业竞争加剧淘宝闪购和美团8月7日单日订单总量超26亿单为2024年两倍京东6月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3] - 京东4月投入百亿补贴后淘宝闪购整合饿了么推出500亿元补贴美团也加大投入 [3] - 京东推出"七鲜小厨"自营合营模式计划三年内建设1万家门店并投入百亿建设新型供应链 [14] 战略定位与协同效应 - 公司将外卖和即时零售视为长期战略方向将持续建设相关运营和系统能力 [8] - 外卖用户中40%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公司认为该引流成本比购买流量更划算 [8] - 外卖带动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6%经营利润率达45%创大促季度历史新高 [10] 管理层观点 - CEO许冉表示7月以来外卖市场存在泡沫公司不会参与恶性价格战 [13] - 刘强东认为生鲜供应链是核心盈利点"前端卖饭菜永远不赚钱靠供应链赚钱" [15] - 公司称最近五年是"失落的五年"希望通过新业务结束该周期 [11]
京东外卖等新业务亏损147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1:07
京东集团2025年二季度财报核心数据 - 当季收入达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1] - 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长均超40% [1] - 外卖业务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覆盖全国350个城市,超150万家餐饮门店入驻 [1]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去年同期126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74亿元(去年同期145亿元) [1] - 财报发布次日股价下跌4% [1] 新业务(外卖)表现与战略 - 新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98.79%至138.52亿元(去年同期46.36亿元),但运营亏损从6.95亿元飙升至147.77亿元,运营利润率低至-106.7% [4][5] - 管理层称短期亏损源于行业竞争和战略投入,目标是与零售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7] - 外卖业务通过高频消费带动零售交叉销售,618期间"零售+外卖"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 [7] - 已签约15万名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服务网络覆盖近200个百万销量餐饮品牌及超1.5万家企业客户 [8] 业务板块财务表现 - **京东零售**:收入3100.75亿元(同比+20.6%),运营利润139.39亿元(同比+37.8%) [5] - **京东物流**:收入515.64亿元(同比+16.6%),运营利润10.5亿元(同比-52.1%) [5] - **新业务**:收入138.52亿元(同比+198.8%),运营亏损147.77亿元(去年同期亏损6.95亿元) [5] 战略方向与管理层表态 - 长期目标维持高个位数利润率,核心零售业务利润率健康,通过供应链效率提升、物流成本优化驱动盈利 [8] - 强调外卖业务不参与"0元购"恶性竞争,聚焦品质与服务网络建设 [8] - 供应链能力向餐饮领域延伸,试点"七鲜小厨"合作模式探索生鲜供应链拓展 [7] - CEO许冉称外卖业务达成初期目标,与零售生态协同效应显著 [8]
"立秋奶茶大战"前,外卖平台集体官宣规范促销补贴
格隆汇· 2025-08-02 03:46
平台规范促销声明 - 美团、淘宝、饿了么等平台发布声明承诺规范促销行为,包括限制非理性补贴、不以显著低于成本价销售等[1] - 淘宝在App规则中心上线声明,强调提升服务与良性竞争[1] - 美团官网声明标题为"繁荣行业生态,抵制无序竞争"[1] 政策背景与行业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7月18日约谈外卖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但零元购、1分购等变体补贴仍存在,商家承担70%补贴成本[3] - 新华社评论指出外卖价格战是"存量博弈",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 6个百分点[4] - 《人民日报》评论称价格战导致行业陷入"有量无价"困境[4] 立秋营销活动 - 淘宝闪购7月31日启动"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邀请金晨代言并推出"新人22元红包"及"18减18"优惠[2][5][7] - 立秋(8月7日)成为外卖行业重要营销节点,自2020年起"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常态化[5] - 行业分析认为平台集体发声是为提前强调反内卷政策,立秋大战将成为观察实际举措的窗口期[5] 平台营销策略 - 淘宝闪购在参与外卖大战后已邀请第七位明星代言人[5] - 微博开屏广告显示淘宝签约金晨并推出"18减18"活动[7]
外卖市场“三国争霸”!这一赛道或成最大赢家
天天基金网· 2025-07-08 19:32
港股新式茶饮赛道表现 - 7月7日港股新式茶饮股集体走强,茶百道大涨11%,古茗、蜜雪集团、沪上阿姨均涨约6% [1] - 今年以来新式茶饮股多数上涨,其中古茗上涨178%,蜜雪集团上涨168%,瑞幸咖啡上涨50% [1]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阿里、美团近期放出大量高额外卖红包券,包括"满25减21"、"满16减16"等无门槛券,部分外卖可实现"零元购" [1] - 淘宝闪购宣布投入500亿元补贴商家和用户 [1] - 美团、阿里、京东三大平台二季度在外卖市场单季投入达250亿元,补贴力度远超以往价格战 [1] 外卖平台财务影响 - 高盛预计此轮价格战将持续至9月达峰值,三大巨头短期盈利承压 [2] - 基准情形下,阿里外卖业务未来12个月将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美团EBIT下降250亿元 [2] - 资本市场表现:美团股价今年跌超21%,京东跌近6%,阿里巴巴因电商业务超预期增长股价上涨30% [2] 新式茶饮行业受益 - 华鑫证券指出外卖补贴叠加夏季旺季,茶饮行业因出餐稳定、客单低、频次高特点充分受益 [2] - 大额补贴券引导用户集中下单高性价比产品,直接推高茶饮品类在外卖平台的热度和转化 [2]
今夜!史诗级,外卖大战!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00:30
外卖大战概况 - 阿里和美团在7月5日晚间展开激烈外卖补贴战 发放大量高额无门槛红包券 包括"满25减21""满25减20""满16减16"等 [2] - 部分商品实现"零元购" 瑞幸美式咖啡在美团和阿里平台分别仅需2 2元和4 2元 肯德基香辣鸡腿堡优惠后不到10元 麦当劳双层鳕鱼套餐从40元降至28元 [4][6][8][10] - 美团内网数据显示 截至22时54分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 2亿单 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 20时45分订单量已突破1亿单 [14] 竞争背景与策略 - 阿里7月2日宣布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 目标在12个月内通过红包 免单卡等方式吸引消费者 7月5日为冲单日 目标峰值订单超美团(9000万-1亿单) 计划2-3个月内订单量与美团对齐 [18] - 美团为阻击阿里 同步上线大量优惠券 导致服务器因订单量突破历史峰值出现短暂宕机 部分用户优惠券可延续至次日使用 [12][18] 行业格局分析 - 高盛构建三种竞争情形预测市场格局:基准情形下美团保持领先(5 5:3 5:1) 阿里持续投资可能形成双寡头(4 5:4 5:1) 京东改善商户覆盖或实现5:3:2格局 [19][20] - 价格战本质是通过外卖高频服务获取流量 交叉销售高利润电商和旅行业务 预计2025-2026年平台将承受短期亏损 2027年有望实现适度盈利 [20][21][22] 运营数据与影响 - 美团在订单激增期间出现系统限流保护 影响小范围用户下单 已承诺对受影响商家进行回溯保障评分 [12] - 实际补贴效果显著:肯德基香辣鸡腿堡从22 5元降至2 5元(含打包费) 用户实付9 5元(优惠20元) [9]
今夜!史诗级,外卖大战!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00:19
外卖大战事件概述 - 阿里与美团在7月5日晚间爆发外卖补贴大战 双方发放大量高额无门槛红包券 如"满25减21""满16减16"等 部分商品可实现"零元购"[2][3] - 实际消费案例显示 瑞幸美式咖啡在美团/阿里平台分别仅需2 2元/4 2元 肯德基香辣鸡腿堡不到10元(优惠20元) 麦当劳双层鳕鱼套餐从40元降至28元[5][7][8] - 订单激增导致美团服务器宕机 公司回应称因订单量突破历史峰值触发限流保护 受影响用户优惠券可延期使用[8] 平台运营数据 - 美团即时零售单日订单突破1 2亿单(截至22:54) 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 20:45时已突破1亿单里程碑[10] - 阿里外卖7月5日为冲单日 目标峰值订单超美团(预计9000万-1亿单) 长期目标2-3个月内订单量与美团对齐[12] 竞争背景与策略 - 阿里7月2日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 通过红包/免单卡/商家补贴等方式争夺市场 淘宝闪购整合饿了么资源[12] - 美团采取防御性策略 同步上线大量优惠券应对阿里冲击[13] 高盛竞争情景分析 基准情形(美团主导) - 市场格局为美团:阿里:京东=5 5:3 5:1 美团短期EBITDA单价降至0 7元(外卖)和0元(即时零售) 长期恢复至1 0元[14] 阿里激进情形 - 阿里通过持续500亿投资形成双寡头 格局变为4 5:4 5:1 依托淘宝2倍日活优势实现协同[15] 京东追赶情形 - 京东通过商户覆盖改善和15万骑手投入 形成5:3:2格局 外卖EBITDA单价从2025年-6 2元改善至长期0 5元[15] 行业战略逻辑 - 价格战本质为流量争夺 通过高频外卖导流至高利润电商/旅游业务 短期亏损视为营销投资[15] - 预计2025-2026年阵痛期后营销效率提升 2027年阿里/京东有望实现适度盈利或盈亏平衡[15]
外卖价格战,会「伤及」拼好饭吗?
36氪· 2025-05-16 17:23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京东、淘宝联手饿了么在二季度展开激烈价格战,通过大额补贴吸引消费者,导致外卖价格显著下降[1] - 价格战使部分消费者从堂食或自带午餐转向外卖,同时分流了美团拼好饭的低价客户[1][2] - 京东和淘宝平台的部分饮品价格已低于拼好饭,消费者出现跨平台比价行为[2][4] 拼好饭业务表现 - 一二线城市拼好饭单量出现波动但未剧烈下滑,低线城市订单未受影响甚至增长[4][5][6] - 低价餐品(如拌粉、炒饭)在价格战中受影响更大,连锁品牌(如张亮麻辣烫、老乡鸡)加速入驻拼好饭[5][10] - 拼好饭年度交易用户超1亿,但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增速从2023年25%放缓至2024年21%[11] 行业定价结构变化 - 拼好饭通过长期低价策略重塑外卖定价结构,推动商家提供更低价格产品,引发行业隐形价格战[10] - 京东秒送与淘宝闪购的补贴仅在一二线城市对拼好饭形成有限冲击,低线城市仍由美团主导低价市场[9] - 骑手反馈拼好饭单量基数庞大,即使部分订单流失仍能维持运力饱和[7][10] 平台战略方向 - 美团为维持增速开辟即时零售和出海(沙特、巴西)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但外卖业务利润持续承压[11] - 竞争对手需牺牲利润参与价格战以维持市场份额,商家和骑手面临利润下滑压力[11] - 消费者短期受益于低价(如3.9-6.9元外卖),长期行业整合可能改变利益分配格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