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加力

搜索文档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消费潜能继续释放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03:09
消费市场表现 - 1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8月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0.17% [1] - 8月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8.6%、14.3%、14.2%和7.3% [1] - 8月汽车类零售额由7月同比下降1.5%转为同比增长0.8% [1] - 1至8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 [1] 服务业与消费政策 - 8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 增势好于工业 [2]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与以旧换新政策持续优化 育儿补贴及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2] 房地产市场动态 - 1至8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7% 降幅同比收窄13.3个百分点 [3] - 8月70城一、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降幅较7月分别收窄0.2、0.4和0.5个百分点 [3] - 1至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8% 降幅同比收窄12.2个百分点 [3] -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较7月末减少317万平方米 连续6个月下降 [3] 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 7-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年同期持平 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4] - 四季度可能推出财政加力、央行降息及房地产稳市措施 [4]
宏观政策适时加力,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06:58
宏观政策导向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巩固经济回升势头[1] - 财政政策需落实落细以释放扩张效应并缩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温差[1] - 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提升资金效率[2] 财政政策举措 - 加大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通过增加债券发行提升审批效率形成实物工作量[2] - 投入138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资金[3] - 出台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强化财金协同[3] 货币政策方向 - 保持流动性充裕前提下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2] - 运用结构性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小微企业/外贸领域[2] - 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以发挥乘数效应[2] 内需扩张措施 -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完善养老/育幼/文化/旅游消费政策体系[3] - 实施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养老服务补贴等惠民生举措[3] - 通过保障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3] 供给侧改革 - 加快培育国际竞争力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3]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竞争秩序治理产能过剩[3] - 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3] 资本市场作用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势头加强预期引导[4] -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增强经济稳定[4] - 资本市场稳中有进是经济回升重要基础与标志[4]
详解政治局会议:宏观政策适时加力,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1:04
会议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需保持战略定力并发挥四大发展优势 [1][2] - 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包括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并适时加力、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七大任务 [1][5] - 会议认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并指出自2024年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后经济已明显回升 [4] “十五五”时期发展优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方面,持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2]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表现为中国是商品消费第二大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在50%以上 [2] - 完整产业体系优势指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体系完整且正从全球产业链中游向上游跃升 [2] - 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包括人力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 [3] 下半年宏观政策部署 - 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体现为支出进度加快、力度加大及结构优化,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为3.4%,较去年同期快1.4个百分点,科技支出同比增长5.9%,社保支出增长9.2% [5][6]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重点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并关注PPI持续负增长背景下企业的实际利率水平 [5][6] - 宏观政策要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5] 内需释放与消费培育 - 有效释放内需潜力需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并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以激发民间投资 [7] - 服务消费的扩内需作用被持续强调,需破除服务业仅是事业的观念,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发展服务行业 [7] - 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并通过深化改革应对服务行业制度环境要求高、改革难度大的挑战 [7] 深化改革与市场建设 - 改革重点包括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并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8]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旨在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将分散市场整合为统一大市场以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8][10]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并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8] 高水平对外开放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具体举措包括帮助受冲击外贸企业、强化融资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及优化出口退税政策 [10] - 面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上半年中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5.9%,政策分量加重显示对外开放信心 [10] - 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1]
我国物价有望保持低位回升态势
证券时报· 2025-05-12 02:52
物价指数表现 - 4月CPI环比上涨0.1% 同比下降0.1% 显示市场需求加快释放支撑物价温和回升 [1] - PPI环比下降0.4% 同比下降2.7% 工业品价格环比降幅与上月持平 [1] - 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 涨幅保持稳定 [1] 价格变动驱动因素 - 国际原油及有色金属价格下行对国内部分行业价格形成下拉作用 是CPI同比下降主因 [1] - 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1] - 国际贸易扰动对国内经济影响低于预期 经济展现基础稳、韧性强的特点 [1] 政策支持与消费潜力 - 宏观政策持续加力 包括稳就业措施和金融政策"组合拳" 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推力 [2] - 财政加力提振消费等增量政策即将出台 基建投资发力将巩固物价恢复基础 [2] - 假日旅游消费需求旺盛 有望带动相关服务价格上涨 [2] 中长期经济展望 - 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 实体经济供求关系将更均衡 [2] - 货币环境保持适度宽松 居民预期总体稳定 物价平稳有坚实基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