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搜索文档
创新驱动 开放合作 深化改革 广州南沙厚植新兴产业发展沃土
人民日报· 2025-11-17 06:22
坐拥深水港,南沙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 代海洋产业体系。 可入海下3000米,作业精度达厘米级……位于广东广州市南沙区的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里, 长6米、重逾12吨的可悬浮式深海管缆埋设机器人正加紧赶制。这是公司前不久拿到的海外订单,将实 现国产深海机器人商业化出口。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广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办 好这件大事,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 地。"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考察,强调:"要锚定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 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同心协力、稳扎稳打,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2022年,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赋予南沙区"打造成为立 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使命。 3年来,南沙区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厚植新兴产业发展沃土,不断将战略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
老百姓存款多了却不敢花,房地产熄火后,中国经济靠啥加油?
搜狐财经· 2025-11-06 10:09
居民储蓄趋势 - 银行存款显著增加,某银行网点单月存款总额环比增长500万元[1] - 过去五年中国居民存款总额从70万亿元增长至161万亿元,累计增加91万亿元,人均储蓄增加约6.5万元[1] - 居民倾向于将资金存入银行而非消费或投资,反映出对经济前景的谨慎态度[1] 消费与就业市场现状 - 商场客流量稀少,零售业表现疲软[1] - 钢铁厂等制造业订单减少,工人轮休且仅能获得基本工资[1][3] - 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投递数十份简历后月薪仅为3000至4000元[1][3] 房地产行业影响 - 房地产曾是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带动建材、装修、家具家电及周边服务业发展[3] - 目前房价下跌,例如杭州郊区房价从每平方米2.8万元跌至2.2万元,导致房产贬值约60万元[3] - 房产占家庭财富比例达60%至70%,房价下跌引发财富缩水恐慌,抑制消费意愿[3] - 房地产行业放缓对钢铁、装修、家具等产业链产生负面冲击,相关企业订单减少甚至倒闭[3] 经济结构性挑战 - 人口红利消失、全球化进程受阻及土地财政难以为继是当前主要挑战[5] - 国家通过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发展[5] - 中国在AI大模型成本方面具备优势,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机器人专利占全球三分之二[5] - 每年有1000万大学生及近2000万工程师毕业,为科技行业提供人才支持[5] - 新能源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国产品牌如比亚迪获得市场认可[5] 内需市场潜力 - 中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4亿为中等收入群体,医疗养老市场潜力达万亿级别[7] - 文旅需求旺盛,云南等旅游目的地客流量密集[7] - 政府通过以旧换新补贴、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及社保费率下调等措施刺激消费和企业投资[7] - 简政放权使企业开办流程简化,社保费率从8%降至6%为工厂节省数万元成本[7] - 税收改革为小微企业减税,例如某超市业主因减税节省2万多元并计划开设分店[7] 新兴行业机会 - AI工程师等科技岗位需求旺盛,应届毕业生月薪可达1.2万元[5][7] - 养老护理员、文旅从业者及电工等技术工种月薪在6000至8000元之间[7] - 农民工通过技能转型如操作无人机日收入可达500多元,高于传统体力劳动[8] - 中国在5G基站建设方面占全球60%以上,高铁里程超过4.5万公里,新能源车充电基础设施完善[8]
经济观察|“十五五”规划建议清晰勾勒“确定的中国”
中国新闻网· 2025-10-30 08:29
经济增长的确定性 - 预计2025年底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4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 [2]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 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2] 发展提质的确定性 -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 [3] - 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新进展,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3] - 扩大内需、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宏观目标最终落在增强民众幸福感、获得感上 [4] 扩大开放的确定性 - 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5] - 中国超大的商品、服务等市场持续向世界开放,促进跨境经贸合作 [5] -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5] 深化改革的确定性 - 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7] - 部署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7] - 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持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7]
(经济观察)“十五五”规划建议清晰勾勒“确定的中国”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04:39
经济增长的确定性 - 预计2025年底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4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2] - 规划建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要求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2] - 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题[2]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2] - 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 - 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2] 发展提质的确定性 - 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3] - 十五五时期目标包括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3]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3] - 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新进展[3] -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3] - 经济增长不仅要有速度还要有质感、有温度[4] 扩大开放的确定性 - 规划建议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6] - 中国超大商品、服务等市场持续向世界开放[6] - 促进跨境经贸合作为各国提供可观商机[6] -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6]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6] - 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6] 深化改革的确定性 -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2029年时完成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7] - 十五五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8] -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8] - 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8] - 通过深化改革寻求治本之策持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8]
第23届财经风云榜线上评选启动,五大榜单寻找中国经济突围之路
和讯· 2025-10-20 17:49
文章核心观点 - 第23届财经风云榜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旨在通过评选行业领军者,以微观视角聚焦市场主体,树立标杆以推进中国经济及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评选采用“网络大众投票+专家专业评审”的双轨制评价体系,覆盖上市公司、银行、保险、金融及综合领域五大榜单 [1] - 该榜单已连续成功举办二十二届,累计吸引超过千家企业参与,被誉为中国下一年财经动态的风向标 [2] 评选活动概况 - 活动由联办集团、和讯网联合主办,财经中国会承办 [1] - 线上评选通道已开启,报名截止日期为11月15日 [2] - 获奖名单将于财经中国2025年会现场公布,活动时间为2025年12月7日,地点为北京JW万豪酒店 [2][21] 评选奖项设置 - **上市公司奖项**:包括年度卓越价值上市公司、年度潜力成长上市公司、年度上市公司品牌影响力榜样、年度稳健经营上市公司、年度境外先锋上市公司、年度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榜样 [9] - **品牌营销类**:包括年度品牌IP奖、年度创新品牌、年度社会化营销奖、年度营销创新企业、年度整合营销奖 [6][7][10] - **企业社会责任类**:包括年度企业社会责任贡献企业、年度ESG发展影响力企业、年度ESG综合治理标杆企业、年度公益行动企业 [8][11] - **中企出海类**:包括中国企业出海先锋榜、中国企业出海创新榜、企业出海服务优质榜 [12] - **企业服务类**:包括年度领航财经公关、年度领航企业服务 [13] - **银行类奖项**:包括品牌影响力银行、区域服务领军银行、普惠金融先锋银行、卓越财富管理银行、数字化转型领先银行等14个奖项 [14] - **保险类奖项**:包括品牌影响力保险公司、品质服务保险公司、普惠先锋产品、值得关注养老险产品等9个奖项 [15][18] - **券商类奖项**:包括年度卓越证券研究机构、年度资产管理券商、年度卓越品牌券商、年度创新业务券商、年度成长性券商 [16][19] - **基金类奖项**:包括年度品牌基金公司、年度创新基金公司、年度成长性基金公司、卓越指数基金产品 [17][20] - **期货类奖项**:包括年度优秀期货公司、年度成长性期货公司、年度期货创新先锋、年度金牌服务期货公司 [21] 参选资格要求 - 参选企业需在中国境内合法经营,不限制所有制类型、国别和规模,覆盖消费、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行业 [3] - 公司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一年内未出现重大违规事项或受到监管机构立案调查 [3] - 每个公司申报案例最多一案两报,不鼓励同一公司在相同类别中重复申报奖项 [3]
绿城服务(02869.HK):行而不辍 逆势向上
格隆汇· 2025-10-19 12:41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 - 物业管理服务营收占比升至71.4%,毛利润占比升至56.3%,成为公司核心业务 [1] - 公司外拓能力保持行业第一梯队,管理面积持续扩张,物业费维持高位 [1] - 物业服务的续约率、外拓住宅中标率、收缴率、提价成功率均表现较好 [1] 业务板块战略调整 - 园区服务聚焦园区产品和服务、园区空间服务、物业资产管理服务业务,淡化居家生活服务及文化教育服务 [1] - 咨询服务新纳入科技服务业务,并积极转型新业态服务领域 [1] - 园区服务及咨询服务调整策略后,经营及业务有望修复,业绩增长保持韧性 [1] 财务表现与成长性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7%、21.4%,在可比公司中最快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升至19.5%(2022-2024年不到17%),净利率升至6.8%(2022-2024年不到5%) [1] - 销管费率为7.9%,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07天,在可比公司中较高,压降空间大,潜在业绩弹性增强 [1] 股东回报政策 - 公司2023-2024年分红比例均为70%以上 [2] - 公司自2022年开始持续回购股份,截至2025年10月17日,累计回购股份占回购前总股份比例约为2.9% [2]
绿城服务(02869):行而不辍,逆势向上
财通证券· 2025-10-17 20:4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8] 核心观点 - 公司全面聚焦物业管理主营赛道,增长动能强劲,物业管理服务营收占比升至71.4%,毛利润占比升至56.3% [8][17] - 园区服务及咨询服务进行产品聚焦与转型升级,业绩增长保持韧性 [8] - 财务层面成长与弹性并存,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7%、21.4%,在可比公司中最快;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升至19.5%,净利率升至6.8% [8][42][44][45]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2023-2024年分红比例均为70%以上,并自2022年开始持续回购股份,累计回购比例约2.9% [8][58][60]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9.4、10.9、12.6亿元,对应PE为14.0、12.0、10.4倍 [8] 公司概况 - 公司是高端物业服务领先企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近三十载 [12] - 股权结构清晰,四位创始股东合共持股46.61%,公众股东合共持股53.39%,关联开发商绿城中国并非大股东,保障经营独立性 [13] 物业管理服务 - 公司正逐步回归物业管理主营赛道,该业务营收占比由2020年的63.6%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1.4%,毛利润占比由42.7%升至56.3% [17] - 市场拓展保持行业第一梯队,2021-2024年基本保持每年40亿元的新拓项目年饱和营收,2025年上半年非住新签营收占比提升至52.5%,并聚焦核心城市(占比94.5%)和优质大客户 [18][19] - 管理面积持续扩张,截至2025年上半年在管面积5.4亿平方米,合约面积8.8亿平方米,覆盖倍数1.65倍 [22] - 平均物业费维持高位,2025年上半年新拓平均物业费达3.71元/平方米/月 [24] - 在管面积结构持续优化,非住宅占比呈上升趋势,截至2025年上半年达21.5%;第三方占比维持高位,达82.5% [27] - 经营指标表现较好,续约率维持90%以上,外拓住宅中标率上升,收缴率维持90%以上,具备一定的提价能力 [29][32] 园区服务与咨询服务 - 园区服务业务进行调整,聚焦园区产品和服务、园区空间服务、物业资产管理服务,淡化居家生活服务及文化教育服务 [33] - 咨询服务在地产波动背景下业绩保持相对韧性,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5.1%,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0.6%;2025年上半年将科技服务归入管理咨询服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36] 财务分析 - 在可比公司(保利物业、中海物业、万物云、招商积余)中,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增速最快,2025年上半年达21.4% [42] - 公司利润率正在上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升至19.5%,净利率升至6.8% [44][45] - 公司销管费率呈下降趋势,2025年上半年为7.9%,但对比同业仍较高,存在压降空间 [47] -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上升,截至2025年中期贸易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62.5亿元,较期初增长29.1%,其中一年内应收账款占比7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07天 [48][53]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对净利润的覆盖倍数在2020-2024年期间始终维持在1倍以上 [57] 股东回报 - 公司维持高分红比例,2023-2024年分红比例连续两年在70%以上 [58] - 公司连续四年进行股份回购,截至2025年10月17日累计回购金额约2.74亿元人民币,累计回购股份占比约2.9% [60][6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194.4亿元、208.7亿元、22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6%、7.4%、6.6% [6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5亿元、10.93亿元、12.62亿元,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30元、0.35元、0.40元 [7] - 基于2025年10月17日收盘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4.05倍、12.02倍、10.41倍 [7] - 可比公司2025年PE平均值为14.1倍 [68]
国金证券:未来一段时间重点或将是存量政策的优化
新浪财经· 2025-10-13 08:06
政策方向 - 年内出台增量政策的必要性偏低 [1] - 未来政策重点将是存量政策的优化 通过调整存量政策的形式 节奏和用途来支撑经济增长 [1] - 深化改革将成为政策重心 是未来“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政策方向 [1] 经济增长路径 - 政策目标是通过改革提高全要素增长率 打开经济潜在增长空间 [1]
“75后”冯长军履新职!千亿资产央企东风汽车,迎来新任总经理,此前岗位空缺近8个月
新华社· 2025-10-11 16:56
人事任命核心信息 - 冯长军被任命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1] - 同时免去其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职务 [1] - 此次任命填补了自2024年2月中旬以来总经理职位的空缺 [7] 新任总经理背景与资历 - 冯长军出生于1978年5月,现年47岁,拥有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背景及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硕士学位,为正高级会计师 [3] - 长期在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及汽车产业相关领域担任财务管理及经营管理要职,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5] - 职业履历涵盖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济南轻骑摩托车、长安汽车金融等多个企业,具备跨行业财务管理、金融业务运营和大型企业集团管控的复合型能力 [4][5] 在东风公司的既往业绩 - 自2020年6月任东风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并在公司治理、财务管理、资本运营、风险防控及深化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4] - 主导了东风旗下岚图汽车的港股上市工作,为东风其它业务板块资本化运作树立了标杆 [4] - 在东风公司期间还担任过东风日产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东风集团股份董事会秘书、副总裁等职务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以汽车制造、销售、服务和技术研发为主业的商业一类央企 [7]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为4703.86亿元,从业人数达11.7万人 [7] - 生产基地分布在全国20多个城市,主要业务涵盖乘用车和商用车整车、关键总成、汽车零部件、汽车装备、汽车金融等相关服务业务 [7]
宏观专题分析报告:四季度还有增量政策吗?
国金证券· 2025-10-10 14:10
政策立场与必要性 - 近期官方会议及官媒表态显示政策加码诉求不突出,央行删除“风险隐患较多”和“加力实施增量政策”表述,强调抓落实[4] - 实现全年GDP增速5%目标压力较小,上半年增速5.3%为下半年提供缓冲,四季度仅需增长4.6%即可达标[6] - 四季度经济内生动力有韧性,消费受高基数影响但服务消费支撑强(国庆假期服务消费同比增7.6%),出口份额提升(占主要样本地区份额较去年涨0.1个百分点)[11][16] 政策工具与方向 - 政策重心转向存量优化:货币政策侧重“以我为主”和“内外均衡”,降息窗口可能延至11-12月,降准概率更高[17] -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提前下达2026年地方债限额(占当年限额60%以内),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元已落地用于项目资本金[18] - 消费支持从“补商品”转向“补服务”:设立5000亿元养老服务消费再贷款,直接发放现金补贴约2000亿元针对育儿、养老、教育群体[19][20] 改革重点与风险 - 深化改革成为核心:反内卷(统一大市场)和要素市场化改革(10个城市圈试点)已落地,财税改革方案推进中[21][22] - 风险提示:政策理解可能存在偏差,若经济压力超预期则不排除增量政策出台[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