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化出清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反内卷”推升权益风险偏好—— 基金配置策略报告(2025年8月期)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8-12 18:29
近期市场回顾 - 2025年8月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万得主动股基、股票型基金总指数、混合型基金总指数涨幅分别为6.76%、5.45%、5.01% [6] - 债券市场震荡走弱,万得债券型基金指数录得0.21%正收益,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小幅收跌0.04%,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收涨0.09%,可转债基金指数涨幅达3.22% [7] - 基金风格指数显示中小盘显著优于大盘,成长型基金指数收涨7.74%,小盘基金指数收涨8.61% [8] - 行业主题基金中,医药板块表现强势,收涨15.88%,科技板块收涨8.02%,消费板块表现较弱 [9] 权益类组合配置思路 - 市场进入政策空窗期和中报披露期,需等待"十五五"规划指导意见明确行业供需预期 [12] - 资金短期效率追逐与长期叙事逻辑背离,市场可能继续抱团高共识品种,低位补涨板块机会穿插 [12] - 景气方向关注AI算力、创新药等领域,但估值已快速提升到位 [12] - 红利方向配置银行、白电、保险、运营商等兼具景气弹性和防御属性的行业 [13] - 补涨方向关注化工、机械等传统周期板块,供给约束强化叠加需求支撑 [13] 固收类组合配置思路 - 纯债型基金在无增量政策落地前,债市整体利多环境难以逆转,但利率下行空间有限 [18] - 短期纯债型基金优选指数关注流动性管理和票息收入,配置高稳定性产品为主 [19] -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优选指数保持组合久期略高于市场久期,均衡配置利率债和信用债 [24] - 固收+型基金根据权益仓位划分为低波、中波、高波三类,分别构建优选指数 [29][30][31] 基金指数构建与业绩 - 主动权益优选指数累计净值1.1889,相对主动股基指数超额收益15.00% [16] - 短期债基优选指数累计净值1.0413,相对基准超额收益0.62% [20] - 中长期债基优选指数累计净值1.0648,相对基准超额收益0.22% [25] - 低波固收+优选指数累计净值1.0328,相对基准超额收益1.93% [32] - 中波固收+优选指数累计净值1.0309,相对基准超额收益1.76% [33] - 高波固收+优选指数累计净值1.0471,相对基准超额收益3.41% [36]
策略对话电新:光伏反内卷行情展望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行业 光伏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政策推动反内卷**:2024年四季度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反内卷,2025年三季度政策力度加强,金委会7月1日会议强调治理低价竞争、加速产能退出,参与主体扩展到部委层面;行业亏损严重、龙头企业现金流承压使自下而上反馈增强,若9月底方案未达预期,四季度或启动更强供给侧改革[1][3][4] - **历史政策调整影响大**:历史上光伏行业供给端政策调整对市场影响重大,如2018年快速政策响应,当前严重亏损下反馈驱动力更强,有望年底前实现治理低价竞争和有序退出产能目标[1][5] - **过去波动源于需求端**:2012年欧洲政策变化、2018年中国政策调整致需求端变化引发行业波动,均通过政策刺激需求端解决[1][6] - **当前问题在供给端**:当前需求端稳定,但各环节产能过剩超需求两倍以上,短期刺激需求难解决供需失衡,需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1][7] - **改善供需格局途径**:关注政策解决供需问题和市场化出清;硅料价格达6万元以上、组件价格达每瓦0.85元左右,全行业利润达合理水平,有助于启动反转行情;硅料收并购和去产能方案实质性落地推进是关键因素[8] - **市场化出清信号与阶段**: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是市场化出清信号,如排名靠后公司被收购、中间企业面临现金流压力;先三四线企业退出,再第一梯队企业技术迭代关停产能[9][10] - **反内卷行情关注方向**:聚焦硅料环节,收储方案落地硅料价格或从4万提至6万带动股价上涨,方案不确定则关注电池片环节,其市场化出清快且技术迭代显著;综合考虑储能领域,其在反内卷中受益[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推荐标的**:硅料推荐通威、大全和协鑫;电池片推荐爱旭、农机以及同江改造的聚合材料;储能推荐阳光海博、德业和艾罗[3][12] - **光伏行业成本曲线特点**:成本曲线分梯队,第一梯队和三四线企业差距明显,第一梯队内部差距较小[9][10]
“反内卷”系列之五:海外如何“反内卷”?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2 17:42
海外反内卷经验 - 日本鼓励企业合并联合,1960 - 1990年金融机构持股占比从30%提至45%,六大集团平均交叉持股比例由1962年的12%升至1998年的18%,形成“经连会”稳定产业链[2][18] - 英国1985 - 1986年约1/3煤矿关闭,1994年煤炭产业私有化,矿井从200余座减至26座,矿工减少约90%;美国1998 - 2003年累计淘汰粗钢产能约5280万吨,2005年前四名企业市占率由1999年的38%升至67%,毛利率从4%跃至15%,英美均有托底保障措施[26][31] - 德国1516年颁布《啤酒纯净法》保障啤酒质量,通过立法和认证机制推动产业差异化竞争[6] 国内政策动态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任务[55] - 国常会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等[57] - 多行业“反内卷”部署推进,如工信部将出台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发改委规范低空产业发展[64] 市场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9件“内卷式”竞争典型案例,涉及多种不合格产品[67]
热点思考 | 海外如何“反内卷”?——“反内卷”系列之五(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7-22 17:32
应对产业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的海外经验 日本经验:形成交叉持股、兼并收购的产业"网络" - 20世纪50-80年代日本政府推动企业合并联合以解决规模过小导致的过度竞争问题,1953年修订《反垄断法》放松管制,1963年通产省提出"新产业体制论"鼓励合并发挥规模优势 [2][49] - 1960-1990年日本企业中金融机构持股占比从30%提升至45%,六大集团平均交叉持股比例从1962年12%升至1998年18% [2][49] - 形成"经连会"企业集团:"横向经连会"通过交叉持股和集团银行贷款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纵向经连会"通过关联企业纵向持股稳定产业链、抑制价格战 [3][15][50] 英美经验:市场化出清同时做好民生保障 - 英国1980年代中期全面停止煤炭财政补贴,1985-1986年关闭全国约1/3煤矿,1994年《煤炭工业私有化法案》实施后矿井从200余座减至26座 [4][51] - 美国1986年《税制改革法案》取消钢铁业10%投资税抵免,1998-2003年累计淘汰粗钢产能5280万吨,前四名企业市占率从1999年38%升至2005年67%,毛利率从4%升至15% [4][51] - 英国推出"企业津贴计划"、"矿区再培训基金"等就业帮扶措施,美国设立养老金保障公司(PBGC)至2005年接管3500个养老金计划保障70万退休人员 [5][32][52] 德国经验:制定产业高标准推动差异化竞争 - 1516年《啤酒纯净法》规定啤酒仅能使用大麦、水和啤酒花三种原料,保障质量纯度并限制进口保护本土产业 [7][53] - 1994年《商标和其他标志保护法》明确地理标志商标规定,科隆、慕尼黑等城市型啤酒获欧盟PGI认证确保地域生产规范 [7][39][53] - 对接BJCP等国际标准按酿造工艺、风味特征等细分啤酒风格类别,引导市场向高质量、非价格竞争方向发展 [7][39][54]
热点思考 | 海外如何“反内卷”?——“反内卷”系列之五(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7-22 17:30
应对产业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的海外经验 日本经验:形成交叉持股、兼并收购的产业"网络" - 日本政府通过修订《反垄断法》放松管制,鼓励企业合并联合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1953年将金融机构持股上限从5%提至10% [2][9] - 1960-1990年日本企业中金融机构持股占比从30%提升至45%,六大集团平均交叉持股比例从1962年的12%升至1998年的18% [2][9] - "横向经连会"通过交叉持股和集团银行贷款组成,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纵向经连会"包含生产型、分销型、资本型,稳定产业链并抑制价格战 [3][15] 英美经验:市场化出清同时做好民生保障 - 英国1980年代中期全面停止煤炭财政补贴,1985-1986年关闭全国约1/3煤矿,矿井从200余座减至26座,矿工减少约90% [4][19] - 美国1986年取消钢铁业10%投资税抵免,1998-2003年累计淘汰粗钢产能5280万吨,前四名企业市占率从38%升至67%,毛利率从4%跃至15% [4][25] - 英国推出"企业津贴计划"每周40英镑创业支持,美国PBGC至2005年接管3500个养老金计划保障70万退休人员 [5][32] 德国经验:制定产业高标准推动差异化竞争 - 1516年《啤酒纯净法》规定仅用大麦、水、啤酒花三种原料,成为全球最悠久食品标准之一 [7][37] - 1994年《商标和其他标志保护法》明确地理标志,科隆、慕尼黑等啤酒获欧盟PGI认证需在特定区域生产 [7][39] - BJCP标准细分多个风格类别,如慕尼黑淡色拉格麦芽风味浓郁,科隆啤酒清爽干净带果香 [41]
水泥玻璃反内卷:过去与未来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 水泥行业、光伏玻璃行业、浮法玻璃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水泥行业 - **核心观点**:限制超产政策可改善供需格局和盈利能力,行业底部特征明显,建议关注低位抄底机会 [1][3][9] - **论据**: - 中国水泥行业熟料实际产量约 11 亿吨,设计产能约 18 亿吨,实际过剩设计产能约 22 亿吨,严格执行政策可使产能利用率从 50%提升至 70%,减少错峰减产时间,提高每日生产效率 [3] - 2025 年一季度财政前置和专项债发行使量价企稳,二季度需求减弱,预计 7 月价格修复,8 月中下旬涨价 [1][8] - 城投和地产风险释放后,需求快速下滑期已过,龙头企业分红和供给侧改革预示底部特征 [1][9] 光伏玻璃行业 - **核心观点**:市场受组件装机下滑影响价格回调,减产难达 30%,价格弹性依赖组件需求改善 [1][10][12] - **论据**: - 5 月抢装结束后组件装机下滑,2.0 规格光伏玻璃价格回调至十块五左右,头部企业逼近亏损线,大部分企业处于现金成本线以下,企业自发减产 [10] - 2024 年下半年产能从 10 万吨减到约 8 万吨,已停掉大部分小窑炉,2025 年剩余可停小窑炉容量仅 1 万出头,占比约百分之十几 [11] - 2024 年底至 2025 年 1 月价格反弹由自发性减产驱动,2025 年三四月份快速上涨受益于组件抢装 [1][12] 浮法玻璃行业 - **核心观点**:供需基本面稳定,短期内无强力政策催化,需长期亏损实现市场化出清 [3][13] - **论据**: - 开年至今日熔量基本保持在 15.5 万至 15.8 万之间,无明显去库或去产能情况 [13] - 期货 9 月合约贴水现货价格,虽有供给侧传闻但无明显迹象表明会大规模关停,行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不受政府强力政策影响 [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 7 月 1 日左右水泥协会重新发布限制超产政策,公开传达会议精神,去年 12 月政策为内部文件,今年是试点年,企业需统计实际产能并补齐指标,预计 2026 年解决问题 [2] - 限制超产政策执行可能需环保部门协同,可能在川渝地区进行省级试点 [1][6] - 水泥行业目前减产通过企业协商,缺乏对日产量精确管控,限制超产政策旨在提高错峰效果 [1][8] - 国内光伏玻璃价格跌至极端亏损状态,拥有海外基地的头部企业盈利表现相对较好,国内通过减产匹配组件装机量下滑缓解库存压力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