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付账款
icon
搜索文档
京运通: 独立董事关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40
应付账款问题 - 公司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8 45亿元 其中账龄超过1年或逾期的重要应付账款为9 44亿元 [1] - 交易所要求补充披露各业务板块应付账款账龄前五名情况 包括应付对象 交易内容 交易金额 已支付金额 应付账龄 是否逾期等 [1] - 针对应付款超过1年的应付对象 需说明当期继续与其发生采购交易的商业合理性 [1] - 如存在与应付对象同时发生销售业务的情况 需说明销售内容 往来款余额及业务合理性 [1] - 针对长期未结算的重要应付款 需披露对应支付对象 交易内容 交易金额 长期未结算原因及已支付资金流向 [1] - 独立董事认为长期未结算的重要应付款未见重大异常 已支付资金不存在变相流入关联方的情况 [2] 其他应收款问题 - 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1 01亿元 同比增长55 59% 其中代垫款 往来款3816 06万元 [2] - 交易所要求补充披露其他应收款及代垫款 往来款前五名应收对象具体情况 包括名称 关联关系 交易内容 金额 形成原因 账龄等 [2] - 需说明形成其他应收款合理性及是否存在变相流入关联方的情况 [2] - 独立董事认为其他应收款及代垫款 往来款前五名应收对象具体情况未见重大异常 相关款项不存在变相流入关联方的情况 [2]
中国对EV产业“赊账”动刀,比亚迪面临压力
日经中文网· 2025-06-20 15:27
比亚迪缩短供应商支付账期政策 - 公司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此前局部账期超过200天 [1][3] - 政策调整导致公司面临每年4000亿日元(约合244亿元人民币)的潜在成本增加 [1][3] - 股价在最近一个月下跌10%,反映市场对财务影响的担忧 [1][3] 政策背景与行业响应 - 中国政府要求纯电动汽车产业将供应商支付账期控制在60天以内,以保障供应链稳定 [1][3] - 除比亚迪外,上汽集团、吉利控股、小鹏汽车和小米等主要车企均宣布缩短账期 [3] - 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约谈多家汽车厂商高管,显示监管力度加强 [3] 比亚迪的财务运作模式 - 公司2020年启用自主电子票据支付系统"迪链",在财务报表中计为应付账款 [4] - 应付账款和票据从2019年末的361亿元增至2024年末的2440亿元,增长近7倍 [4] - 若无采购欠款增加,同期自由现金流将为负数,显示其对公司资金周转的关键作用 [4] 迪链系统的运作与争议 - 迪链可实现供应商收款及向金融机构转让,重庆新铝时代科技称比亚迪支付100%通过迪链完成 [4] - 但广东华庄科技等供应商反映实际账期达8-9个月,变现需支付5-7%手续费 [4] - 供应商不满促使政府介入要求缩短账期 [4] 财务影响分析 - 中银国际估算,若完全用银行贷款替代迪链,年财务成本或增加4000亿日元 [5] - 中国5000家上市企业应付账款和票据从2019年10.4万亿元增至2024年17.4万亿元,增速超营收(35%)和净利润(16%) [5] - 企业连续两季度出现最终利润下降,资金周转压力显现 [5]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股票市场对应付账款膨胀企业抛售压力增加,包括宁德时代、传音控股等龙头企业 [6] - 受影响企业共同特征:全球市场份额前三位、5年应付账款增2倍以上、股价表现疲软 [6] - 日生基础研究所预测支付账期缩短将波及其他行业,加大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6] 公司竞争策略 - 比亚迪近期将量贩车型价格下调20%,积极争夺市场份额 [3] - 快速增长(年销量增速超40%)和"赊账"模式支撑了激进的市场策略 [3]
中国12家上市车企应付账款逼近万亿大关|独家
24潮· 2025-06-13 06:09
车企缩短账期承诺 - 6月10日至11日,17家主流车企(包括一汽集团、东风汽车、比亚迪、蔚来等)集中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缩短至不超过60天,反映国家反内卷政策导向 [1] 汽车行业应付账款现状 - 2024年末12家上市车企应付账款及票据合计达9609.31亿元(同比增长15.05%),占流动负债比例55.39%(同比+3.71个百分点) [2] - 比亚迪和上汽集团规模最大(均超2400亿元),北汽蓝谷增速最快(同比+136.78%) [3] - 12家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均超60天,广汽集团效率最高(74.75天),众泰汽车最低(361.76天) [3] 应付账款周转效率变化 - 仅赛力斯(79.37天)和比亚迪实现周转效率提升,赛力斯降幅显著(从165.46天降至79.37天) [4] - 理想汽车(165.36天)、小鹏汽车(232.79天)等多数车企周转天数同比上升 [4] 国际对标与管理理念 - 特斯拉2024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仅60.36天,强调"共生共赢"供应链策略 [5] - 华为引用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理念,提出产业链协同竞争的重要性 [5] 头部车企十年数据趋势 - **比亚迪**:2024年应付账款及票据达4960亿元,十年增长6.75倍,周转天数125天 [6][7] - **上汽集团**:2024年应付规模5474亿元,周转天数110天 [9][10] - **吉利汽车**:2024年应付账款1272亿元,十年增速46.34%,周转天数130天 [12][13] - **北汽蓝谷**:十年应付账款增长1866.53倍(2024年306亿元),增速居首 [36][37] 新势力车企数据 - **赛力斯**:2024年应付账款727亿元,十年增长10.4倍,周转效率改善最显著 [24][25] - **蔚来**:2024年应付账款623亿元,周转天数119天 [30][31] - **小鹏汽车**:2024年应付账款399亿元,周转天数233天 [33][34]
账期从170天降到60天,车企迎资金“大考”?
第一财经· 2025-06-11 23:58
车企应付账款现状 - 17家头部车企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内,但目前国内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70天,远高于承诺标准 [1] - 北汽蓝谷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最长达248天,小鹏汽车233天,长安汽车超过200天,"蔚小理"均超过160天 [1] - 广汽集团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最低为108天,比亚迪和吉利控股均为127天 [1] - 12家车企应付账款累计规模超1.1万亿元,比亚迪2440亿元、上汽2411亿元、吉利1824亿元位列前三 [1] - 应付账款占营收比例平均超40%,11家车企超30%,奇瑞、长安、赛力斯、蔚来、北汽蓝谷达50%左右 [1] 长账期对产业链影响 - 长账期显著改善整车厂经营性现金流,减少外部融资依赖,相当于获得无息或低息融资 [2] - 车企通过延迟支付将资金风险转嫁给供应商,供应商被拖欠货款但不敢断供 [2] - 汽车行业极致降本要求上游钢铁企业降价超10%,汽车板已基本无毛利 [3] - 部分车企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延迟数月支付货款,将融资压力转嫁给供应商 [3] 60天账期承诺影响 - 新政策将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但会加大车企现金流压力 [3] - 对比亚迪、吉利等应付账款多、账期长的车企影响有限,但对资金链紧张车企构成挑战 [3] 车企财务状况分析 - 汽车行业2024年平均资产负债率66.32%,高于大部分制造业 [4] - 蔚来资产负债率87.45%,赛力斯87.38%,北汽蓝谷75.33%,比亚迪74.64% [4] - 新能源转型投入大但收益未达预期是负债率高企主因,造车新势力普遍依赖外部融资 [4] - 赛力斯经多年亏损后2024年开始盈利,蔚来仍处于烧钱阶段导致负债率偏高 [4]
从170天降到60天,车企在“60天账期承诺”下迎资金“大考”?
第一财经· 2025-06-11 22:03
车企应付账款现状 - 17家头部车企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内,但当前12家样本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70天,远超承诺标准 [1] - 北汽蓝谷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最长(248天),其次为小鹏汽车(233天),长安汽车也超过200天,"蔚小理"均超160天 [1] - 广汽集团账期最短(108天),比亚迪和吉利均为127天 [1] - 12家车企应付账款总规模超1.1万亿元,比亚迪(2440亿元)、上汽(2411亿元)、吉利(1824亿元)位列前三 [1] 财务数据对比 - 应付账款占营收比例平均超40%,奇瑞、长安、赛力斯、蔚来、北汽蓝谷达50%左右,广汽最低(20%)[1] - 比亚迪应付账款占营收31%(2440亿元/7771亿元),上汽占38%(2411亿元/6276亿元)[2] - 蔚来应付账款占营收比例最高(52%),对应344亿元应付账款与657亿元营收 [2] 产业链影响机制 - 长账期使车企获得无息融资,改善经营性现金流,但将资金压力转嫁供应商 [3] - 车企要求钢铁等供应商降价超10%,汽车板产品已无毛利,供应商被迫接受账期延长 [4] - 部分车企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延迟支付,用企业汇票替代现金,转移融资成本 [5] 车企财务健康状况 - 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6.32%,蔚来(87.45%)和赛力斯(87.38%)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6] - 传统车企负债率:北汽蓝谷75.33%、比亚迪74.64%、上汽63.77%、广汽47.61% [6] - 新势力因持续投入研发及产能建设,造血能力不足导致高负债,如蔚来仍处烧钱阶段 [6] 政策承诺的潜在影响 - "60天账期承诺"将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但加剧车企现金流压力,尤其对融资难的车企形成挑战 [5] - 比亚迪、吉利等应付账款规模大但资金储备充足,受影响较小;资金链紧张车企面临更大压力 [5]
春风动力旗下电动车品牌陷“锁车”争议,应付款项增超七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6-09 17:33
极核电动车与经销商纠纷事件 - 经销商王先生因销量不佳闭店,需承担13万余元装修费用,提出以5万元保证金及部分货款抵扣但遭拒 [1] - 厂家通过技术手段远程锁死仓库内80多辆电动车,导致核心功能失效,经销商称直接损失超30万元 [1] - 极核官方否认"远程锁车"说法,称经销商擅自拆除品牌形象店构成违约,暂停DMS权限是常规管理措施 [2][4] - 双方对违约事实无争议,但对赔偿方式及功能限制是否合理存在分歧 [6] - 经销商已准备法律材料,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6] 极核电动车业务表现 - 极核电动车2024年销量10.6万辆,销售收入3.97亿元,同比增长414.15% [6] - 相比同行九号公司2024年电动两轮车销量259.88万辆,极核销量规模仍较小 [6] - 极核为春风动力旗下品牌,2020年12月上市后发展迅速 [6] 春风动力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8亿元、121.1亿元、150.4亿元 [7] - 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9亿元、9.7亿元、14.4亿元 [7] - 2024年末存货余额25.3亿元(同比+52.4%),应收账款14.4亿元(同比+33.33%) [7] - 2024年末应付票据38.5亿元(同比翻倍),应付账款33.2亿元(同比+50%) [7] - 现金及等价物余额达68.67亿元,资金较为充裕 [7] 春风动力销售体系 - 全球零售终端超5000家,国内经销商超1400家 [8] - 美国市场通过CFP子公司销售,与北点金融、富国签订回购协议 [8] - 截至2024年末,经销商欠两家金融机构金额合计2.48亿美元(约17.8亿元) [8] - 2018年末相关金额仅0.38亿美元,协议对手方仅北点金融一家 [9]
喀麦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计划的新担忧
商务部网站· 2025-05-16 23:47
预算总局承认石油收入下降冲击财政收入,但内部人士指出症结在于连年膨胀的支出。Sancak强调 必须"最小化支出压力",而喀经济计划监督技术委员会(CTS)成员则归咎于西北、西南和极北大区的 安全危机。更令IMF担忧的是应付账款(RAP)的持续累积。尽管喀政府2024年7月在国际市场发行 3350亿中非法郎(约合5.58亿美元)债券用于清偿内债,但截至当年12月,RAP总额仍达6798亿中非法 郎(约合11.33亿美元),较同年10月的6460亿(约合10.77亿美元)进一步恶化。债务自治银行 (CAA)称这已体现"清偿努力",而当局将问题归咎于安全形势。 (原标题:喀麦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计划的新担忧) 当前最大风险在于IMF是否接受喀方解释,尤其是国企改革、私营部门发展和金融领域整改的滞后 证据。更棘手的是自2019年火灾后停摆至今的国家炼油公司(SONARA)——尽管政府承诺修复,但 复产无期。这不仅威胁资金拨付,更可能影响新计划谈判。 "EcoMatin"网站5月12日报道,4月30日至5月8日期间,IMF工作组赴喀麦隆开展第八次(也是最后 一次)扩大信贷机制(ECF)与中期信贷工具(EFF)的审 ...
车企年报|上汽、比亚迪应付款超2400亿 强议价能力背后供应商压力山大
新浪财经· 2025-05-08 17:4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日,13 家上市车企 2024 年年报部分数据出炉,其中应付账款及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这两项关键财务指标,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各车企的经营状况与 潜在风险。 应付账款及票据反映了企业在采购等经营活动中对供应商的欠款规模。比亚迪以 2440.27 亿元的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位居榜首,上汽集团以 2411.44 亿元紧 随其后。 海马汽车以 270.41 天的周转天数高居榜首,北汽蓝谷和小鹏汽车也分别达到 247.74 天和 232.79 天。较长的周转天数意味着企业可以更长时间地占用供应商 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身资金压力,但也可能引发供应商的不满,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 而广汽集团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仅为 107.78 天,比亚迪为 127.23 天,这表明它们资金周转速度较快,能够及时支付供应商货款,与供应商保持着良好的合 作关系。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企业未能充分利用应付账款的资金杠杆作用。 2 对于应付账款或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高企的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不容忽视。长期拖欠供应商货款可能导致供应商减少供货、提高价格,甚至中断合作,从而 影响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