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搜索文档
日经BP精选:比亚迪踏足老牌车企圣域——水平对置发动机
日经中文网· 2025-06-10 10:46
中国汽车制造商发动机技术突破 - 比亚迪将水平对置发动机投入实际应用,用于旗下高档车品牌"仰望"的新款轿车"U7" [1] - U7成为首款搭载水平对置发动机的中国汽车 [1] - 比亚迪于2021年接连申请了水平对置发动机的相关专利,显示其技术积累 [1] 水平对置发动机技术特点 - 水平对置发动机采用水平方向左右对称配置的活塞,相互抵消惯性力 [2] - 该技术近年来仅被保时捷和斯巴鲁用于四轮车,被视为这两个品牌的象征性技术 [2] 比亚迪产品布局 - 仰望品牌新款轿车U7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上采用水平对置发动机 [2] - 该技术原被视为德国保时捷和日本斯巴鲁的"圣域" [1]
电混市场“下沉战”打响
中国经营报· 2025-06-07 19:35
行业趋势 - 10万元级电混车型市场成为2025年国内汽车市场最激烈的战场之一,自主品牌通过"卷尺寸、卷技术、卷配置"快速渗透[1] - 2025年1月至今已有超15款10万元级插混新车上市,价格区间从6万元至15万元不等[1] - 插电混动车型用户占比达41.5%,较2024年显著上升9个百分点[2] - 插电混动车型在外观、驾驶感受和车载娱乐系统上已接近纯电动汽车,消费者选择更趋理性[2] 技术发展 - 10万元级电混车型纯电续航显著提升:悦意07达150-210km,二代哈弗枭龙MAX达110km,红旗HS3 PHEV/H5 PHEV分别达115/170km[3] - L2级智能驾驶功能成为10万元级插混车型标配,包括城市NOA、高速NOA及全场景自动泊车等高端配置下放[3] - 平台技术成熟与供应链成本下降推动原本14-18万元的插混配置向10万元级市场下沉[2] 企业战略 - 一汽奔腾推出全新"悦意"新能源序列,悦意07搭载L2驾驶辅助和AI大模型座舱,定位为"新能源新造车势力"[7] - 哈弗二代枭龙MAX采用Hi4智能四驱电混架构,解决驱动性能、能耗与成本的"三角难题"[8] - 一汽红旗计划2025年新能源车型占比提升至50%,销量目标50万辆,HS3 PHEV/H5 PHEV是战略重点[8] 市场前景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07.5万辆,PHEV增速远超纯电动[9] - 产业人士预测未来几年PHEV在新能源车中占比可能达60%[9] - 10万元级市场对应年轻家庭、下沉市场和首次购车人群的刚性需求,混动化反映自主品牌成本控制能力突破[1]
连续三年分红后,它来IPO了!
IPO日报· 2025-05-29 22:38
公司概况 - 世昌股份主营业务为汽车燃料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汽车塑料燃油箱总成,客户包括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中国一汽、长安汽车等国内主流整车制造企业 [2] - 公司产品分为常压塑料燃油箱(用于传统燃油车)和高压塑料燃油箱(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4] - 公司拟在北交所IPO募资约1.8亿元,用于高压塑料燃油箱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2]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包括"浙江星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万台新能源高压油箱项目(二期)"和补充流动资金,分别拟投入13966.95万元和4000万元 [2][3] -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35万个/年高压油箱产能,扩产比例达107.69% [4][7] - 2025年现有高压塑料燃油箱产能为32.50万个/年,较2024年的12.5万个/年已有显著增加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2亿元、4.06亿元和5.15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70.23万元、4702.78万元和6120.52万元 [8] - 2021-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6.32%、23.56%、26.07%、25.56% [9] - 2023年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来源于传统燃油车用的常压塑料燃油箱 [10] 客户与市场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在92.48%-95.56%之间,客户集中度高,其中吉利汽车为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在42.40%-50.45% [10] - 2023-2024年高压塑料燃油箱收入分别为2059.18万元和6612.00万元,占塑料燃油箱收入比例从5.25%增至13.28% [5] - 高压塑料燃油箱市场占有率从2023年的1.27%提升至2024年的2.28% [5] 产能与产销 - 2024年汽车塑料燃油箱总成产能126.67万个,产量115.11万个,销量112.33万个,产能利用率90.88% [6] - 高压塑料燃油箱2023年实际产能5.21万个/年,2024年产能12.5万个/年,产能利用率达96.64% [5][6] 现金流与分红 - 2021-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01.60万元、-3252.73万元、-3724.54万元和4874.81万元 [20] - 2021-2023年现金分红合计约4864.11万元,金额覆盖本次IPO募集的4000万元补流资金 [21][22]
连续三年分红后,它来IPO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5-29 22:37
公司IPO及募资计划 - 世昌股份将于5月30日接受北交所发审委审核,拟募资1.8亿元用于高压塑料燃油箱项目(1.4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4000万元)[1] - 募投项目建成后高压塑料燃油箱产能将扩产108%,新增35万个/年产能[6] - 公司连续三年分红合计4864.11万元,金额覆盖本次IPO补流需求[20]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汽车塑料燃油箱总成,分为常压(传统燃油车)和高压(混动汽车)两类,客户包括吉利、奇瑞、一汽等[4] - 2024年高压燃油箱收入6612万元,占比13.28%,市场占有率2.28%[7] - 常压燃油箱仍为销售主力,2024年收入4.32亿元,占总收入86.72%[8] 财务表现与客户集中度 - 2022-2024年营收从2.82亿元增至5.15亿元,扣非净利润从1570万元跃升至6120万元[9] - 毛利率稳定在23%-26%区间,2024年为25.56%[10]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95%,吉利汽车占比50.45%(2024年)[11] 产能与产销数据 - 2024年总产能126.67万个(高压12.5万+常压114.17万),产能利用率90.88%[8] - 高压燃油箱2023年投产,2024年产能利用率96.64%,产销率96.66%[7][8] - 插混汽车销量2022-2024年复合增长84%,2024年达514.1万辆占新能源车39.96%[4] 现金流与负债情况 - 2021-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为负(-901万至-3724万),2024年转正至4874万元[19] - 应收账款从2021年1.03亿元增至2024年1.91亿元,占流动资产57.75%[15] - 资产负债率69.71%(2022年)显著高于同行均值37.41%[19]
BYD's EV Sales in Europe Surpass Tesla for the First Time
ZACKS· 2025-05-26 23:21
欧洲电动车市场格局变化 - 比亚迪首次在欧洲市场超越特斯拉 4月比亚迪在欧洲注册7,231辆纯电动车(BEVs) 同比增长169% 特斯拉同期下降49% [1] - 欧洲整体电动车市场增长28% 大众电动车销量增长61% 斯柯达电动车注册量增长超过两倍 [2] - 计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后 比亚迪4月欧洲总销量同比激增359% 领先优势更加明显 [2] 中国车企欧洲战略调整 - 中国车企最初仅在欧洲推出纯电动车以符合当地减排目标 后因欧盟加征关税调整策略 [3] - 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开始增加在欧洲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售 [3] - 比亚迪计划推出Dolphin Surf电动掀背车 德国市场起售价19,990欧元 续航220公里 [4] 比亚迪新产品布局 - Dolphin Surf定位经济型电动车 配备旋转触摸屏 无钥匙进入和高级巡航控制等高端功能 [4] - 该车型直接对标雷诺R5和Stellantis雪铁龙ë-C3等竞品 [4] - 6月底前德国市场促销价19,990欧元 之后将上调至22,990欧元 [4] 其他车企表现 - 法拉利(RACE)2025年销售和盈利预期同比增长12.37%和4.8% 每股收益预测30天内上调30美分 [6] - Strattec Security(STRT)2025财年销售和盈利预期同比增长3.49%和8.11% 每股收益预测30天内上调73美分 [6]
2024,中国汽车行业打脸报告
投资界· 2024-12-20 11:06
新势力销量目标与生存现状 - 月销一万辆成为新势力生死线,哪吒因1-9月累计销量8.59万辆(月均不足1万)现金流告急,CEO张勇下课 [5] - 蔚来需12月交付3万辆(环比增长28%)才能达成全年23万辆目标,依赖乐道首破万及政策刺激 [5] - 小鹏原预期G6/X9爆款未达预期,MONA 03和P7+下半年挽救目标完成率至60% [5] - 极氪需12月冲刺3万辆以完成23万辆年度目标,001与7X车型内耗严重 [5] - 智己、岚图等二三线新势力月销刚过1万,明年生死线或升至2万辆 [8] 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困境 - 奇瑞前11月新能源销量48万辆,远低于比亚迪375万辆,目标"行业第二"落空至第四 [10] - 高端新能源车型星纪元ES月销仅300辆,智界S7表现不及问界,余承东一年内三次调整配置降价 [10] - 奇瑞新能源无单车型月销破万,iCAR 03月均4000辆,QQ冰淇凌和小蚂蚁合计贡献超1万 [10] - 尹同跃再立flag:智能化领域"不客气",但此前新能源转型成效有限 [13] 产品策略与市场反响 - 理想MEGA目标月销8000辆,实际销量不足1000辆,引发纯电战略推迟、裁员30% [15][18] - MEGA因外观、定价、补能争议退出潜在客户清单,补能基建目标2000座超充站仅完成1100座 [18][23] - 蔚来换电站建设目标1000座仅完成448座,调整为"县县通"下沉策略 [23] 技术路线转向与市场适应 - 小鹏从"坚守纯电"转向增程,首款增程车型2025年推出,因2024年增程销量增速88.5%远超纯电14.1% [26] - 奇瑞、长安从多档PHEV转向单档PHEV/增程,大众计划2026年推出增程车型 [26] - 理想L6全系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推翻李想此前"三元锂最优"论断 [27] 价格战与市场策略调整 - 小鹏X9月销2000辆未达预期,转向20万以下市场,Mona 03(11.98万起)和P7+(18.68万起)3个月内成爆款 [29] - 零跑通过增程SUV(C10/C11/16)以理想50%价格提供60-70%体验,11月交付破4万辆 [30] - BBA量价齐跌:宝马8月销量大跌42%后重返价格战,1-9月宝马/奔驰/奥迪销量分别下滑13.1%/10.2%/8.6% [32][35] - BBA 40万以上车型销量萎缩,三年保值率跌破60%,雷克萨斯残值对折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