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储能
搜索文档
多家企业扩产!储能电池供不应求
起点锂电· 2025-11-17 18:16
储能行业订单与产能扩张 - 11月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订长期协议,2026至2035年累计采购电量不低于200GWh产品[2] - 11月楚能新能源斩获中电储能呼和浩特300MW/1200MWh项目,提供1200MWh的314Ah储能电芯,项目金额3.37亿元[2] - 11月派能科技2GWh储能电池及集成项目落地合肥,总投资10亿元,并宣布澳洲悉尼子公司开业[2] - 海外市场活跃,德国建设首个GW级电池储能项目,规模达1GW/4GWh,亿纬锂能与西班牙CEGASA签署协议共同开发1GWh储能项目[2] - 10月电芯环节扩产加速,楚能新能源襄阳70GWh项目开工,远景动力宜昌储能厂开工,亿纬锂能全年产能可达30GWh,阳光电源目标储能发货量40-50GWh[5] 上游材料供应链动态 - 电池厂向上游材料厂猛下长单,天赐材料与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签订长单,2026-2028年将分别供应72.5万吨和87万吨电解液[3] - 嘉元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订协议,未来三年供应62.6万吨负极集流体材料[4] - 璞泰来拟增资7.6亿元用于基膜涂覆项目建设,建成后将新增基膜年产能20亿平方米,涂覆年产能30亿平方米[4] - 上游材料订单增多传导至价格上涨,碳酸锂期货报95200元/吨,六氟磷酸锂均价从9月5.5万元/吨提升至12万元/吨[4] - 10月格林美与厦钨新能协议供应电池原料45万吨,丰元锂能与楚能新能源子公司签署协议供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0万吨[5] 设备厂订单受益于技术迭代 - 锂电池厂电芯型号迭代加快以及材料厂订单增多,受益链条传导至设备厂[6] - 新建储能电芯产线需完成厂房建设、设备采购安装、调试投产爬坡,当前电芯型号升级速度较快,设备更新速度随之加快[6] - 设备厂获得更多订单,相关业内人士预测设备端可能重回景气时期[6] 特定电芯型号供需失衡 - 314Ah和100Ah两款电芯供应紧缺,100Ah电芯为户储主力,排产时间已延后至明年2月,价格一年内上涨约一毛钱,上半年出货激增七成[9] - 供需错配问题日益明显,因电芯厂聚焦大容量电芯制造,导致50-100Ah电芯未及时扩产,但需求旺盛如中国电建集采集中于50Ah、100Ah型号[9] - 314Ah电芯已成为主流但供应偏紧,随着587Ah与600+Ah电芯加速放量,将迅速替代314Ah产品[9] 数据中心储能新赛道崛起 - 数据中心储能成为新风口,随着AI技术发展,全球数据中心爆发增长,能耗问题提上日程,为平衡电力负荷保障供电稳定[11] - 到2035年通信容量将增长100倍,算力需求增长10万倍,数据中心能耗已成为重大问题,去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相当于英国全国电量[11] - 锂电池和钠电池储能技术适合数据中心,可在断电后维持数小时甚至数天供电[11] - 双登股份AIDC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南都电源数据中心储能业务今年实现三成增长,阳光电源明年将推出相关产品[11] - 技术方面传统供电架构难以满足算力中心高能耗,高压直流架构将是新趋势,省去逆变环节,电压等级向400伏/800伏迈进[12]
储能市场
数说新能源· 2025-11-03 11:16
背景与政策变化 - 市场对储能需求的质疑源于政策调整 如136号文提及不强制新能源配储 但实际国内储能配置通过指标打分机制并非完全强制[5] - 政策调整后储能需求持续超预期 三季度后部分企业宣布储能电池涨价 行业景气度得到确认[5] - AI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导致电网负荷激增 但电网改造缓慢 传统电源建设周期长达3-4年无法匹配数据中心1-2年的建设速度[5] - 中国要求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80% 加拿大限制AI负荷上限400兆瓦 推动风光储成为必选方案[5] - 英伟达白皮书将储能列为数据中心标配 进一步强化行业预期[5] 数据中心储能的爆发逻辑 - 储能具备清洁能源 部署快 成本低优势 可参与电网调频或套利 平滑负荷峰值并提升供电可靠性[5] - 在保守估计10%离网渗透率下 2026年数据中心储能需求达24GWh 中性30%渗透率下需求近100GWh 乐观70%渗透率下需求超200GWh[5] - 即使保守估计 美国年储能装机当前约50GWh也将显著提升[5] 数据中心储能应用场景与测算 - 美国光储项目普遍配储4小时 兼顾电网支撑与冗余需求 阿布扎比光储数据中心配储6小时冗余要求高[5] - 谷歌比利时项目配储2小时 微软欧洲项目配储80分钟 美国电网可靠性差未来配储时长可能从2小时增至3-4小时[5] - 储能应用场景包括备电场景替代柴油发电机 离网场景完全自给 并网场景作为主力电源补充[5] - 按配储6小时假设测算 中国2025年储能需求150GWh 2026年达250GWh增速67% 美国2025年需求52GWh增长40% 2026年82GWh增长58%其中数据中心拉动弹性约20GWh[5] - 欧洲2026年储能需求51GWh增长55% 以大储为主 全球2026年装机量达445GWh同比增长65%[5] 全球储能需求展望 - 市场化交易下光伏与风电对储能的真实需求有增无减[5] - 全球储能需求增长强劲 2026年装机量预计达445GWh同比增速65%[5] 主机厂电芯采购 - 主机厂电芯采购需兼顾性能与成本[6] -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市场[6] - CATL在储能市场的增长高于动力电池市场[6]
数据中心储能大有可为!南都电源连续中标!
起点锂电· 2025-10-31 18:39
南都电源近期业务动态 - 近期中标美国得克萨斯州某AIDC园区锂电设备采购项目,金额为4.78亿元人民币,该项目总投资超过250亿美元,建成后总供电容量将达1.4GW [5] - 中标2.8GWh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该项目由三个独立储能项目构成,建设地区在深圳和汕尾,标志着半固态电池技术首次亮相于GWh级别储能项目中 [6] - 搭载于2.8GWh项目的半固态产品循环次数提升至12000次,能量密度提升至320Wh/kg,同时系统减少20%占地面积 [6] - 截至10月29日,公司尚有约89亿元订单未发货,多为大型储能订单,来源主要为澳洲、欧洲等地 [9] - 公司电芯产能为10GWh,储能系统产能10GWh,另有华拓二期4GWh电芯项目及扬州10GWh系统集成项目正在推进 [9] 南都电源财务表现与战略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约19.8亿元,同比下降约6.2%;净利润约1217万元,同比下降约80% [8]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收约59亿元,同比下降约24.8%;净亏损2.2亿元 [8] - 2024年营收约79.8亿元,同比下降约45.5%;净亏损15.49亿元 [10]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79亿元,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处于盈利状态 [10] - 公司今年4月末发布筹划赴港上市公告,旨在实现全球化突围,募资发力海外市场 [10] AIDC数据中心储能行业前景 - 预计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总耗电量将突破800TWh,该领域将成为储能厂商角逐的新战场 [12] - 英伟达预判2026年底GPU总出货量将达到2000万颗,销售额突破5000亿美元,带动储能作为产业链安全最后一环的需求 [12] - 宁德时代预计未来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以76.3%的增长率增长至2030年的300GWh [13] - 国内政策支持数据中心绿色化,今年7月发布的通知中特别提及积极利用储能等技术实现电负荷调节 [14] - 南都电源在AIDC备用电源领域处于头部地位,今年上半年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营收18.9亿元,是公司主营业务中唯一增长板块 [14]
南都电源(300068) - 300068南都电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0
2025-10-30 09:14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收约59.11亿元,同比下降24.80%,主要因再生铅板块主动减产影响,该板块营收同比减少20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约-2.2亿元,去年同期为2.47亿元,亏损主要来自回收板块及投资收益减少、研发费用增加 [1] - 第三季度电池产品单季度毛利额3.3亿元,去年同期1.8亿元,同比增加1.5亿元,显示经营业绩自第二季度起扭亏为盈 [2]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约8.6亿元,对比去年-7.2亿元,提升15.8亿元,经营质量改善 [2] 订单情况 - 公司在手未发货订单总额约89亿元 [2] - 大储在手未发订单约55亿元,其中国内40亿元、海外15亿元 [2] - 数据中心锂电订单约16.7亿元,均为海外订单 [2] - 民用锂电在手未发订单约3.8亿元 [2] - 通讯锂电订单约4.7亿元,海外占比较小 [2] - 铅酸订单约7.9亿元,基本为国内订单 [2] - 海外大储订单主要来源为澳洲、欧洲、英国等 [2] 产能与扩产计划 - 现有锂电电芯产能10GWh,新型电力储能集成产能10GWh [6] - 华拓二期4GWh锂电池电芯产能及扬州10GWh集成产线建设有序推进 [6] - 数据中心锂电现有产能1.5GWh,计划明年扩产1GWh,合计达2.5GWh [3] 技术进展与产品优势 - 高压锂电产品采用浸没式液冷技术,可实现100%不起火、不爆炸,针对数据中心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需求 [3] - 半固态电池中标2.8GWh独立储能项目,首次实现吉瓦时级别商业化应用 [8] - 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通过多项安全测试,充放电500次后容量保持率92%以上 [8] - 半固态电池价格比液态电池高约15%,毛利差距不大,侧重技术差异化与安全壁垒 [8] 市场展望 - 预计明年北美数据中心备用电池市场需求约20GWh,全球需求约30GWh [5] - 未来几年数据中心建设需求预计保持翻倍以上增速 [5] - 公司是北美数据中心头部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业绩将随客户增长而高速增长 [5] 业务战略 - 以锂电为主,聚焦新型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民品业务 [9] - 打造"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双轮驱动模式,形成"两端强、中间优"的哑铃式结构 [9] - 铅回收板块主动减产,技改聚焦小金属提炼以降本增效 [9] - 暂无意海外建厂,优先确保国内基地高效运行,通过本土化团队满足海外需求 [9]
10倍能耗增长!阿里、抖音开启储能新需求
行家说储能· 2025-09-24 20:25
阿里巴巴的AI与储能布局 - 阿里巴巴宣布推进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到2032年其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比2022年提升10倍[2][3] - 为应对能耗增长,阿里云计划将PUE从2022年的1.25进一步降至1.1以下,并着力突破浸没式液冷、光储直柔系统等技术[3] - 阿里云与明阳智能联合打造的张家口数据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已于2024年启动,总投资14亿元,规划配套200MW风电、40MW/160MWh电化学储能系统,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7.97亿千瓦时[3] - 阿里巴巴数据中心储能实践可追溯至2018年,2023年建成杭州数据中心50MWh储能项目,并已有16个园区完成虚拟电厂部署,在2025财年成功响应电网调度需求28次[4] 抖音的储能采购计划 - 字节跳动发布寻源公告,为其数据中心寻找风光储微网合作伙伴,采购范围包括200MWh以上大规模锂电储能及相匹配的风光设备[6] - 项目计划于2025年11月1日启动,预计同年12月30日完成建设[6] - 2024年公开数据显示,字节跳动单座超大型数据中心年均耗电量超10亿千瓦时,相当于1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总和[7] 行业趋势与多方布局 - 腾讯在2024年有两项数据中心储能进展:天津微电网项目装机容量10.54MW,年均可产出1200万度绿电;怀来一体化项目预计年发电量1400万度,可实现减碳近8000吨[8] - 中金数据乌兰察布低碳算力基地于今年7月投产,每年将提供8.48亿千瓦时自发绿电,减少碳排放56.7万吨[8] - 据行家说Research预测,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262.5GWh,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将突破100GWh[8] - 海博思创预计未来三年国内储能市场规模约800GWh,并看好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潜力[10] - 宁德时代、比亚迪、海辰储能、阳光电源等企业已纷纷布局数据中心储能赛道[10]
布局锂电 抖音抛出储能大单!
起点锂电· 2025-09-22 17:21
数据中心储能市场爆发 - 全球数据中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预计至2030年增长超10倍 [2] - 抖音集团招标建设200MWh以上大规模锂电储能系统 配套风电和光伏设备 [2] - 招标要求投标人具备30MWh以上锂电储能系统建设经验 且近3年无安全事故记录 [4][5] 政策驱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 国家要求2030年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枢纽节点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提升至80%以上 [7] - 十部门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转型 引导企业零碳发展 [7] - 工信部鼓励数据中心利用储能、氢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需不低于省级消纳责任权重 [7] 企业项目落地与减排成效 - 中金数据乌兰察布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产 系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项目 [7] - 腾讯怀来微电网项目装机容量10.99兆瓦 年发电量1400万度 年减碳近8000吨 [7] 储能企业布局与技术方案 - 宁德时代预测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以76.3%复合年增长率 从2024年10GWh增至2030年300GWh 对应1500亿元设备市场 [8] - 海辰储能发布AIDC储能解决方案 包括6.25MWh锂电长时储能系统和2.28MWh钠电储能系统 [8] - 行业玩家分三类:宁德时代等凭技术规模主导市场;海辰储能等聚焦垂直领域;阳光电源等探索智能化储能应用 [8] AI加速锂电池技术研发 - 字节跳动与比亚迪共建AI实验室 聚焦快充技术优化、循环寿命提升和安全性能强化三大方向 [10] - 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实现1000V/1000A充电能力 10分钟补能500公里 字节跳动BAMBOO AI模型助力电解液研发 [10][11] - AI在锂电领域应用深化:宁德时代缺陷检测准确率99.2%;国轩高科AI设计硅基负极首次库伦效率超90%;蜂巢能源质检效率提升300% [13] 行业跨界融合趋势 - 互联网科技公司与电池企业合作增多 AI推动锂电池研发范式革新 [12][14] - 中国铁塔利用AI+区块链技术构建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链 自动识别退役电池型号与容量 [13]
在细分赛道上埋头狂奔双登股份成港股AIDC储能第一股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06:12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8月26日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AIDC储能第一股 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达3876.25倍 上市首日股价高开超55% [1] 业务布局与战略定位 - 以通信储能为基本盘 数据中心储能为第二增长曲线 目标成为AIDC能源生态构建者 [1] - 2017年布局数据中心储能业务 经历8年发展后该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18.8%升至2025年1-5月46.7% [2] - 采用多技术路线并举策略 锂离子电池快速起量 钠离子电池获批量订单 同时掌握铅酸电池与锂电技术 [3] - 当前正探索直流侧储能等新方案 并拓展海外数据中心高倍率锂电解决方案产能 [3] 市场地位与客户结构 - 2024年全球通信基站储能市场份额9.2% 数据中心储能市场份额16.1% 双领域出货量排名第一 [1] - 客户包括五家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 近三成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 八成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 [3] - 2011年进入通信基站领域 2017年进入爱立信、挪威电信等国际企业供应链 [2] 技术优势与产品演进 - 定位系统供应商而非单纯电芯提供商 产品从备电系统升级至"备电+循环"复合储能方案 [3] - 掌握全链条自主可控能力 自产电芯+自研电池管理系统 形成成本与可靠性优势 [4] - 主导制定《数据中心交流不间断电源用磷酸铁锂电池组》行业标准 [5] 核心竞争力与商业模式 - 重资产/长周期/高技术门槛模式一旦获客户认可则难以被替代 [4] - 十年无产品质量重大事故 负债率控制良好 现金流健康 [4] - 通过差异化服务避免价格竞争 客户愿意支付合理溢价 [4] 资金运用与未来规划 - 上市募资用于东南亚锂电池制造基地建设及钠离子/固态电池研发 [6] - 海外电芯厂投建将强化本土化服务能力 [4] 发展理念与人才战略 - 坚持"顺势而为中主动作为"理念 业务结构随市场需求自然演变 [5] - 过去7年构建年轻化人才梯队 95后/00后已进入经营层关键岗位 [6] - 通过产融结合适度增加杠杆 加速从做强到做大的转变 [5]
85亿,江苏泰州"创二代"刚刚敲钟,乡镇小厂逆袭全球第一
创业邦· 2025-08-26 11:37
IPO概况 - 双登股份于8月26日在港交所挂牌,发行价每股14.51港元,开盘价每股22.5港元,总市值最高达93.79亿港元(约85.9亿元人民币)[3] - 公司专注于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和电力系统的储能解决方案,2024年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3] - 客户覆盖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中的五家以及中国80%的头部数据中心企业[3] 业务转型与增长 - 2018年杨锐接任后推动战略转型,将数据中心储能定位为第二增长曲线[4][6] - 2022-2024年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从7.65亿元增至13.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4.9%,营收占比从18.8%提升至31%[12] - 2025年前5个月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8.73亿元,占比46.7%,首次超过通信基站业务[12] - 2022-2024年总营收从40.72亿元稳步增长至44.99亿元,2025年前5个月营收18.67亿元,同比增长33.93%[16] 技术路线与市场地位 - 2024年铅酸电池贡献64.6%营收,锂电池占比33.3%,铅酸电池单瓦时成本仅为锂电池三分之一[12] -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份额达16.1%,位居中国企业首位,深度绑定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头部客户[12] - 2024年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11.1%,服务近30%的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16] 全球化布局 - 海外收入从2022年6.8亿元增长至2024年8.9亿元,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19.77%[18][19] - 2023年成立新加坡国际总部,2024年马来西亚柔佛州工厂实现2GWh年产能,印尼市场订单突破5000万元人民币[19] - 募集资金约40%用于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建设,15%用于加强海外销售网络[21] 行业前景 - 全球数据中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预计从2024年16.5吉瓦时增至2030年209.4吉瓦时,年复合增长率52.7%[12] - 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预计达945太瓦时,AI数据中心用电量增幅超4倍[10] - 东南亚在建及运营数据中心总数超50个,总投资规模逾340亿美元,成为全球数据中心第三极[20]
AIDC第一股!双登股份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11 15:57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11年在江苏省泰州市成立 初期主营通信基站储能业务 后拓展至数据中心储能和电力储能领域 [2] - 2024年基站/数据中心备电类电池出货量位居全球首位 [2] - 2025年5月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2] 业务发展 - 通信储能领域 与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 中国铁塔等国内运营商及爱立信 沃达丰 挪威电信等国际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2] - 数据中心储能领域 2018年起与阿里巴巴 京东 百度 万国及秦淮数据等合作 2022年完成雄安城市超算中心首例规模化复合储能项目 [2] - 电力储能领域 积极布局电网储能及商业/住宅储能市场 [2] 客户结构 - 服务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中的五家 覆盖近30%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 以及中国全部五大通信运营商 [3] - 覆盖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的80% 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90% [3] - 前五大客户平均合作时长超十年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0 72亿元 42 60亿元 44 99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 81亿元 3 85亿元 3 53亿元 [3]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16 9% 20 3% 16 7% [3] - 2025年前五个月营收18 67亿元 净利润1 27亿元 [3] 业务增长驱动 - 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同比从13 492亿元增至18 666亿元 主要因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从3 970亿元增至8 729亿元 增幅达120% [4] 技术产品 - 推出587Ah半固态电芯的6 25MWh液冷储能系统 [5] - 全球首发数据中心全浸没式高压锂电系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