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产业集群
icon
搜索文档
向海图强驭风而行,聚链成势绿动未来
齐鲁晚报· 2025-11-05 19:52
近年来,乳山市以加速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为目标,聚焦海上风电核心领域,持续完善风电全产业链建设,夯 实产业集群基础。同时,积极创新储能应用与绿电消纳模式,依托专业储能片区拓展产业维度,并通过"帮 办手续""要素保障"等机制破解发展痛点,推动产业多元布局。 如今,一座绿色动能充沛、产业链条完备、服务机制健全的新能源产业新高地正加速崛起,为区域经济高 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持久的绿色新动能。 锚定风电核心 构建产业集群 日前,海力风电(301155)设备科技(威海)有限公司的重型装备车间内,钢花飞溅、机械臂精准作业,20余 名工人正围绕直径7.5米、高度超70米的海上风电单桩开展焊接合拢、防腐处理。 "这批单桩共12台,专门配套唐山顺桓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每台可承受500吨以上的海上风浪冲 击。"公司副总经理唐春雷指着生产进度看板介绍,"今年以来,我们已承接三峡能源(600905)、国信新 丰、河北建投、唐山顺桓等企业订单超10亿元,2条单桩生产线全天满负荷运转,现有订单已排产至2026 年。" 以乳山港为核心,周边近百平方公里区域已形成强大的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截至目前,这里集聚了风电 装备制造业项目40余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正式投产
起点锂电· 2025-10-03 14:14
固态电池行业活动 - CINE2025固态电池展暨固态电池行业年会将于2025年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 - 活动预计展商规模超过200家 参会企业超过2000家 专业观众超过20000人 [2][7] - 同期将举行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和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2] 产业链企业参与 - 第一批展商及赞助商包括金钠科技 茹天科技 海四达钠星 融捷能源等超过30家企业 [2][5][6] - 活动由起点固态电池 起点锂电 SSBA固态电池联盟主办 茹天科技担任协办单位及总冠名 [2] 动力电池产能扩张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二期项目电芯工厂和电池包工厂于9月30日正式投产 [2] - 二期项目包含3条电芯产线和10条PACK产线 全面达产后将实现年产能增加30GWh [4]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自2024年11月投产以来 累计产值已突破100亿元 [3] 产业集群发展前景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全部建成后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 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千亿元 [4] - 该基地被定位为洛阳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核心引擎 [4] - 基地按照灯塔工厂加零碳工厂标准分四期建设 是宁德时代全球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 [3]
这座苏北城市,如何成为“海上风电第一城”?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20:43
地处黄海之滨的江苏盐城,是一片一直向海生长的土地。南边的长江,北边的淮河,穿过高山、越过原 野,将从上游裹挟而来的泥沙带到黄海,淤沙成地。这块土地上日新月异的绿色变革、正在崛起的产业 高地引人注目。 盐城在经济大省江苏风头正健。去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39位,服务业增加值、工 业技改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集群积厚成 势,将盐城坐标嵌入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版图。 这里不仅有海与陆的际会、南与北的交融,更有血与火的淬炼。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热血铸就 的"铁军精神"已成为城市的精神品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感念习近平总书记到盐城考察新四军纪念馆 时的语重心长,正在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攒起万千力量。 | | | 为何盐城的绿是世界的潮 驱车穿行盐城沿海公路,只见风机在海天间轻盈旋转,光伏板在骄阳下熠熠生辉。吹过盐城的那阵风、 洒下的那缕阳光,正在为这座城市充电。 走进盐城大丰港零碳产业园,能碳智慧管理平台上,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情况一目 了然。在盐城,绿电通过国网变电站汇集专线输送至园区、企业……作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 源发电城 ...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固态电池总部项目落地
长江日报· 2025-09-21 08:31
公司项目与产能规划 - 固态离子能源总部建设项目落户武汉经开区军山科技城,总建筑面积达9978平方米,通过对现有厂房改造升级打造集研发、产线、运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空间[1] - 项目规划建设小试与中试线、PACK样品试制平台,并规划落地1条年产能0.2吉瓦时的大试线,实现软包与方壳电芯的批量生产[1] - 项目设有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实验室、电芯安全与性能检测平台,致力于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完成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试制的全流程闭环[1]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固态离子能源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专注于聚合物基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全固态电池研发与应用的高科技企业[1] - 企业创始人郭新教授为华中科技大学资深学者,长期致力于固态电池领域前沿探索,为企业注入深厚科研基因[1] - 公司研发的固态电池采用高安全性固体材料,工作温域为零下40℃到120℃,用钢针扎透也不会冒烟起火,相比常规液态锂电池零下20℃到60℃的工作温域有显著提升[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公司扎根武汉、服务华中、面向全国的战略支点,重新定义聚合物技术路线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应用前景[2] - 项目落地是完善区域新能源产业链、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关键拼图,有望加速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2] - 项目标志着公司正式完成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关键一跃,为武汉经开区新能源产业链建设添砖加瓦[2]
“闭环”支撑全产业链 山东东营大力发展能源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9-21 06:15
风电技术突破 - 中国东方电气自主研制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 刷新全球单机容量和叶轮直径纪录 [1] - 机组塔筒 机架等核心部件由东营本地企业生产 标志东营深度融入风电产业核心供应链 [1] 东营新能源产业发展 - 截至8月底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累计93.2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0.19% 占全市发电量43.84% [1] - 构建"硅料加工-电池片-电池组件-支架"光伏全产业链 重点发展海上光伏基地和盐碱滩涂地项目 [1]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66.88万千瓦 居山东省首位 占比超全省六分之一 [1] - 2024年新型储能项目发电量超1.3亿千瓦时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万吨 [1] 传统能源企业绿色转型 - 胜利油田建成光伏装机460兆瓦 年发绿电能力5.5亿千瓦时 [2] - 油气生产"含绿量"占比突破25% 上半年"源网荷储"一体化增效1900余万元 [2] 区域能源战略规划 - 东营市将在锂电 风电 氢能 光伏四个细分领域持续发力 [2] - 以打造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为抓手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2]
呼和浩特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张
内蒙古日报· 2025-08-19 17:17
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 呼和浩特全力推动以绿色电力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 [1] - 2025年布局实施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点项目107个 计划投资高达969亿元 [4] -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电力总装机达2095.75万千瓦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跃升至39.58% [4] 大型风光基地项目 - 大唐蒙西托克托2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项目总装机200万千瓦 其中风电170万千瓦 光伏30万千瓦 [2] - 项目年发电量超41亿度 节约标煤超过143万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逾350万吨 [2] - 2023年前7个月累计发电量达30.1亿度 累计外送绿电已突破11亿度 [2] 传统能源绿色转型 - 内蒙古大唐国际呼和浩特铝电公司探索"铝业+光伏"新模式 加速"煤电铝"向"绿电铝"转化 [3] - 360兆瓦光伏项目年发电量3026万度 减少碳排放约2.6万吨 [3] - 通过"三改联动"实现大幅节能降耗减排 形成"白天光伏主导 夜间火电支撑 外购电补充"运营模式 [3] 技术创新与资源利用 - 创新应用低压直流微电网技术直接接入电解铝直流系统 [3] - 年节约标煤17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47万吨 利用余热为托克托县3万余户居民供热 [3] - 突破传统充分利用本地多风干燥日照足特点 推动火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 [2] 新能源装机结构 - 全市风电装机471.4万千瓦 光伏装机238.1万千瓦 [4] - 项目是国内首个利用既有火电通道打捆外送绿电的新能源多能互补项目 [2] - 众多风光氢储项目加速落地达效 大型风光项目已初具规模 [3]
常州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超三十九万辆、增长逾四成准万亿产业,驱动“智造名城”加速跑
新华日报· 2025-08-08 08:19
核心观点 - 常州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规上工业企业开票销售超4700亿元 增长9.4% 整车产量39.1万辆 增长42.3% 在新能源产业支撑下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 [1] - 新能源产业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初跃升为万亿级产业 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 整车产量接近80万辆 产业集聚度位居全国第三 [6] 产业链协同 - 产业链深度协同是产业支撑力的核心密码 优谷科技凭借微米级产品精度成为维斯塔斯精密焊接机全球最大零部件供货商 维斯塔斯占全球风电涡轮市场份额19.8% [2] - 以理想汽车为圆心 4小时产业圈内集聚500余家零部件企业 常诚车业智能车灯与主机厂同步迭代 福然德10分钟响应机制大幅压缩成本 [2] - 常州聚集9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动力电池配套企业超90家 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 20公里半径内配套产品可1小时内运抵仓库 [3] - 优谷科技为本土企业带来实惠 就地零差价采买200多个品种配件后向整机企业供货 该项业务占全年销售15%以上 [2] 技术创新突破 - 九号公司智能电动两轮车产量2个月内从700万台增至800万台 2024年研发投入8.26亿元 同比增长34.13% 研发人员占比超32% [4] - 九号公司与新能安合作普及锂电零下10摄氏度充电 联合物联网企业将ECU体积压缩至掌心大小 与轮毂电机企业优化磁钢配置 [4] - 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实现核心设备100%国产化 充电一次可储存280万千瓦时电量 满足1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1][4] - 屹锂新能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生产线即将投产 能量密度比传统电池提升50% 预计年内产能达到30万吨 [5] 区域发展成效 - 溧阳动力电池产业上半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30.5亿元 同比增长21.5% 正全力撬动千亿级产业集群 [6] - 理想汽车供应链近地化程度高 i8车型30%零部件供应商位于常州 50%在江苏 80%集中在长三角 预计2026年70%关键零部件实现近地化供应 核心圈半径控制在100公里左右 [6] - 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6亿元 增长1.8% 其中税收增长3.3%位列苏南第一 税收占比84.8%位列全省第一 工业用电量增长4.2%位列苏南第一 [1] 项目投资建设 - 上半年理想三期 比亚迪二期 江苏时代超级拉线动力电池等诸多项目竣工 华能金坛二期 中创新航四期等一批优质项目开工建设 [6] - 8月底总投资20亿美元的安米项目将开工 [6]
“院士锦州行”为钠离子储能产业发展把脉赋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15:51
行业战略定位 - 锦州市将新能源产业列为6+1主导产业之一 积极构建绿色新能源产运储销用一体化发展模式 目标打造中国北方绿色能源枢纽港和绿色能源产业基地 [1] - 实施136921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一枢纽两中心两高地的区域中心城市 本次会议为新能源产业发展集聚有利变量并激发强劲动能 [2] 产业链建设进展 - 以北京恩耐吉科技公司为龙头 正在形成集材料研发-电池制造-储能应用于一体的新能源储能产业链 [1] - 年产30万吨钠电正极材料及2GWH钠离子电池与储能系统项目已在锦州智谷园区落地建设 标志着大型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 [1] 技术专家支持 - 由5名院士和4名顶尖专家组成的9人团队对钠离子储能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专家组肯定钒基钠离子电池在大型储能与动力电池方面的优势和广泛适用性 [2] - 赵东元院士和张清杰院士代表专家组签署咨询建议书 三位院士被聘为锦州市科技发展顾问 [2] 区域发展优势 - 锦州市矿产资源丰富且海陆空交通便利 具备良好的钠离子储能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优势 [2] - 钠离子储能产业被认定为前景广阔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
20GWh新项目!欣旺达联手国资!
鑫椤锂电· 2025-07-21 09:56
欣旺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 浙江欣旺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二期环评文件获受理 项目占地面积约19275013m² 新建电极材料库 电芯车间 分容车间等专业电池生产车间 建设后形成年产20GWh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 [1] - 欣旺达与义乌国资联手投建"浙江义欣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拟建年产50GWh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项目规划用地约1300亩 总投资213亿元 分两期实施 [3] - 项目主要由一期厂区 二期厂区 宿舍生活区组成 建设内容包括研发办公 锂电池电芯生产及模组 Pack 测试配套原料及成品仓库 动力设施 办公楼 食堂 宿舍 高管公寓 共享服务中心 活动场所 市政景观附属及设施等 [3] 欣旺达与义乌国资合作 - 浙江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于2022年成立 由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义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后者背靠义乌国资 两大股东分别是义乌市数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义乌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 - 50GWh大项目将增强欣旺达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提升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3]
宁德时代罗源基地动工!
起点锂电· 2025-04-27 17:54
宁德时代产能扩张与竞争力提升 - 罗源时代一期项目正式动工,投资65亿元,占地900亩,规划产能40GWh,年产值超百亿元 [2] - 40GWh产能规模与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和加利福尼亚储能工厂相当,建成后将形成断崖式领先优势 [3][4] - 罗源项目与宁德总部形成研发与制造协同效应,审批进展迅速,从签约到开工仅一个季度多时间 [4] 多地产能布局加速 - 山东时代基地扩建至60GWh总产能,总投资316亿元 [6] - 东营零碳产业园项目签约40GWh产能,达到零碳工厂和灯塔工厂标准 [6] - 四川时代启动60MW/120MWh储能项目,年放电量预计4500万kWh [6] - 洛阳基地三期四期项目总投资320亿元,计划2026年10月底投产 [6] - 海外项目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印尼有序推进 [7] 福建锂电池产业链发展 - 罗源县主动对接宁德时代,成立专项组并引进29个配套项目,总投资115亿元 [10][11] - 厦门成为新能源产业重镇,宁德时代设立多个子公司和基金,累计投资超190亿元 [12][13] - 厦门电化学储能系统项目投资30亿元,计划今年投用 [13] - 设立50亿元规模私募基金,投资新能源领域尖端智造技术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