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智能化

搜索文档
沙龙报名 | 科创未来行:探索智驾时代中国汽车创新之路
第一财经· 2025-08-08 22:33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继电动化革命后,汽车行业正迎来由AI驱动 的"智能化"二次跃迁。随着政策持续赋能,技术应用加速落地,人工智能正深度渗透并影响汽车产业链 各个环节,从制造端到应用端,智能驾驶的未来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此次沙龙将开放少量名额,特别邀请"科创同行者"共赴此次智驾之旅,一起感知智能驾驶的技术前沿, 见证中国汽车产业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创新之路。 活动信息 地点: 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 时间 :2025 年 8 月 20 日 9:00-12:00 自电动化时代以来,中国车企凭借对新技术的前瞻布局与应用创新,不断打破行业边界,重塑产业生态 格局。当智驾时代渐行渐近,中国汽车产业能否再次成为汇聚全球创新技术与产业资本的舞台?又能否 为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带来新的中国方案? 第一财经始终关注技术变革与产业发展的新挑战与新变化,持续跟踪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轨迹,深度 整合科创、产业、金融的复合生态资源,更于日前推出"1科创"生态服务平台,打造覆盖全周期与全链 条的企业赋能。其中,科创未来行产业沙龙将围绕"政策研判—产业图谱—价值发现—生态构建"的定位 与 ...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有序推进
快讯· 2025-07-11 10:54
2025中国汽车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赢未来",聚焦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1] - 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是核心发展方向 [1] - 保障能源安全和大气环境保护是产业转型的重要目标 [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包括提升技术创新、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完善基础设施四大方向 [1] 新能源汽车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占新车总销量40.9% [1] - 插电/增程式混动汽车销量514.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约40% [1]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全国充电桩数量达1281.4万座,桩车比为1:2.4 [1] - 换电站数量4443座 [1] - 电动化转型与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协调有序推进 [1]
GNEV2025上海论坛|张永伟:汽车产业需要新的全球化合作模式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21:17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变化 - 汽车产业全球合作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整车销售壁垒增加并延伸至供应链领域,供应链高度复杂且脆弱性增强 [1] - 智能化、电动化重塑产业格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崛起,占据全球近70%市场份额 [3] - 汽车产业全球化属性未变,包括贸易、技术交流、供应链合作及政策标准协同 [3] 当前合作模式的问题 -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合作模式为将某国品牌、产品及封闭零部件带入东道国,但产业外溢效果差,面临市场壁垒限制 [3] - 东道国希望发展自有汽车产业,传统模式与新需求矛盾需寻找新路径 [3] 中国汽车产业的关键作用 - 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新路径形成过程中愈发关键,需探索与世界市场和产业链接的新模式 [4] - 中国车型+供应链、汽车配件+服务体系、海外中小企业链接中国产业链、跨国企业本土化与"在中国、为世界"为可行新路径 [4] 跨国企业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 跨国企业在中国发展呈现两大变化:研发、管理、经营、供应链及生态本土化,以及"在中国、为世界"战略 [4][5] - "在中国、为世界"战略利用跨国企业全球资源网络,将中国成果延伸至全球 [5] 新路径的定位 - 中国汽车产业与世界链接的新路径并非替代传统品牌出海或整车出海,而是对新形势下全球合作模式的补充 [5]
2025上海车展,零部件企业破局重构产业格局
经济观察报· 2025-05-21 16:32
行业变革趋势 - 汽车供应链行业正经历从"配套者"到"引领者"的蜕变,零部件企业话语权提升[1] - 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推动汽车产业从传统机械制造向跨界融合的科技产业蜕变[2] - 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关系从"配套供应"转向"联合开发",如华为与江淮联合发布尊界S800车型[3] 展会规模与格局 - 2025上海车展零部件展区达10万平方米,汇聚28国1500家企业,涵盖20余个核心领域[2] - 超半数世界百强供应商参展,包括博世、采埃孚等,同时近50家国际科技企业首次亮相[2] - 本土企业宁德时代、华为、地平线等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展现技术突破与规模扩张[5] 技术创新突破 - 动力电池技术升级:宁德时代展示骁遥双核电池(6200Nm扭矩)、钠新电池(175Wh/kg能量密度)及神行超充电池[7][8] - 比亚迪全球首款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CLTC续航突破1000公里[8] - 智能驾驶领域:博世端到端城区辅助驾驶方案、大陆集团繁星Astra系统(不依赖高精地图)即将量产[9] 本土企业崛起 - 国产汽车芯片实现突破:芯擎科技龙鹰一号芯片百万级出货,佰维存储车规级eMMC芯片量产应用[11] - 华为HMS for Car构建全球化智能出行生态,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模式覆盖5000座换电站[12] - 资本助力加速发展:地平线与大陆合资公司获数亿元融资,黑芝麻智能推进车规级AI芯片量产[12] 跨国企业本土化战略 - 博世中国战略转型为"立足中国,服务全球",已支持200余款车型出海[13] - 采埃孚在华投资35亿欧元建设50+工厂和5家研发中心,推动技术本地化与全球化[14] - 大陆集团与地平线合资成立智驾大陆,推出全场景辅助驾驶解决方案[15] 技术应用与商业化 - 氢燃料电池商业化进展:上汽与捷氢科技推出低压常温固态储氢MPV,系统效率达50%[10] - 保隆科技垂向控制解决方案销量同比增长78%,海斯坦普热压车身方案获量产订单[6] - Momenta平台化技术架构合作量产车型超130款,覆盖通用、丰田等全球品牌[9]
加速汽车产业智能化,腾讯推出高性能算力、模型和数据闭环|最前线
36氪· 2025-05-01 17:10
文章核心观点 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展示多款智能化产品,覆盖车企全链路,在多领域有应用成果且数据安全合规,助力车企发展并为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便利 [1][2][3] 产品与服务覆盖范围 - 腾讯介绍为汽车及出行行业打造的智能化产品,包括高性能算力、精准数据闭环和可迭代AI模型,覆盖车企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用户服务全链路 [1] 业务服务成果 - 腾讯智慧出行已服务100多家车企和出行科技公司,汽车公有云增速位居行业首位,是市场平均增速两倍,腾讯座舱解决方案搭载量超1500万辆车 [1] 各领域应用成果 研发生产领域 - 腾讯云代码助手辅助代码任务,融合深度思考能力后准确率提升30% [1] - 腾讯云TI平台为车企提供全栈AI开发服务,支持主流大模型及特定领域模型训练等 [1] 销售获客领域 - 腾讯企点基于大模型推出“线索精益产品”,在一汽大众等企业应用中,线索成本降低25%,转化率提升20% [1] 服务领域 - 腾讯将企业知识库融入大模型构建新一代智能客服,问题独立解决率超84% [2] - 腾讯结合社交娱乐服务生态与AI智能体能力,打造零触控操作的座舱服务 [2] 组织管理领域 - 腾讯乐享的AI知识库功能帮助车企打通业务板块,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2] 数据安全与应用 - 腾讯依托地图优势保障车端数据传输合规,云上处理数据时进行有效隔离 [2] - 腾讯地图数据可用于端到端算法训练,如长安汽车采用其数据支持模型研发 [2] 合规资质 - 腾讯获400多项专业认证和20多项合规资质,是国内首家获CISPE牌照云服务厂商,符合国际数据保护最高要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