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护照

搜索文档
2025年H1,宁德时代的“稳”与“进”
高工锂电· 2025-07-31 17:40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5.02%,经营性现金流达586.87亿元 [3] - 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长,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3][4] - 动力电池与储能业务双轮驱动,动力电池累计装车约2000万辆,储能电池应用累计超过2000个项目 [8] 财务与业务结构分析 - 财务韧性突出,经营性现金流为586.9亿元,为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提供保障 [3][8] - 业务结构均衡,海外业务占比34.22%,增速达21.14%,客户结构涵盖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品牌 [8] - 能源服务领域成为新增长点,建成300多座巧克力换电站,覆盖全国31城,推进重卡换电规模化落地 [6][8]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研发费用达101亿元,占营收5.64%,同比增长17.5%,发布骁遥双核电池、钠新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等新产品 [6][10] - 固态电池研发取得关键进展,计划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规模化落地 [4][12] - 储能技术突破,包括587Ah电芯、TENER Stack储能系统、天恒・智储平台等 [10] 全球化布局与供应链管理 - 全球化产能网络加速成型,匈牙利、美国、西班牙、印尼等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6][10] - 供应链韧性显现,通过长单协议、矿产资源布局和回收体系控制原材料成本波动,关键金属回收率超95% [10] - 印尼锂矿资源项目为供应链安全提供保障 [10] 资本运作与ESG战略 - 2025年5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构建"A+H"国际资本平台,中期推出45.73亿元现金分红方案 [11] - ESG体系深度构建,德国基地取得碳中和认证,零碳工厂总数达10座,推进"零碳战略" [11] 未来战略规划 - 技术迭代聚焦固态电池商业化,计划2027年小规模量产,巧克力换电网络计划2025年自建1000座,最终达3万座规模 [12] - 产能优化关键在提升利用率,电池系统产能达345GWh,在建产能235GWh [13] - 生态构建包括与车企联合研发、深化矿产合作、完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推进"电池护照"标准化 [13] 行业地位与发展态势 - 公司展现出抵御周期、穿越波动的系统性能力,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14][15] - 目标是从电池零部件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和零碳科技公司进化 [17]
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如何破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30 09:13
行业现状与政策框架 -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正朝着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迈进,但面临回收乱象、梯次利用受限、再生经济性波动等挑战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预计2030年退役动力电池总量将超过200GWh [3] - 已建成1.5万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形成以湿法冶金为主的回收体系,部分企业镍、钴、锰金属回收率超98% [3] - 国家层面搭建了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核心的政策框架,地方设立资金奖励支持"白名单"企业和高价值示范项目 [3] 企业实践与技术创新 - 蔚来通过BaaS电池租用模式构建闭环回收能力,电池持有量近30GWh,事故电池回收率达98% [4] - 行业需细化"电池护照"标准,探索磷酸铁锂电池稳定回收技术,出海企业需结合当地政策设计技术方案 [8] - 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回收融合,攻克智能拆解、数字化管理等关键技术,建设全链条资源循环体系 [8] 行业挑战与痛点 - 行业呈现"小、散、乱"局面,非"白名单"企业超10万家,正规企业面临"无电池可收"困境 [5] - 回收渠道不畅导致退役电池流入不规范渠道,梯次利用因政策趋严应用受限 [5][6] - 欧盟限制黑粉出口加剧中国关键矿产资源外流风险 [6] 解决方案与建议 - 加强跨部门联合执法,完善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体系,强制企业接入数据实现"一码到底"监管 [7] - 设定再生材料使用比例及碳排放标准,梯次利用实行"比例替代"并下沉至省市级管理 [7] - 针对不同车型制定差异化回收技术路线,按所有权类型建立针对性管理制度 [9] - 整车企业、电池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三类模式各有利弊,未来产业布局将成为关键竞争力 [8]
“一池一码”来了,锂电池编码国家标准11月实施
高工锂电· 2025-06-04 20:48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办,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利元亨 [2] 锂电池编码新规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锂离子电池编码规则》(GB/T 45565—2025),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要求每件锂离子电池产品赋予唯一身份编码,覆盖电芯、模组到电池系统的全层级,实现"一池一码"全生命周期管理 [3] - 电池编码由企业编码、产品类型、电池类型、生产日期及动态序列号五部分构成,确保生产、流通、使用到回收全流程信息可追溯和可验证 [3] - 新规推动监管模式从"事后追责"向"全链条前置治理"转型,企业需在生产环节引入统一标识机制,完成系统改造和工艺对接,短期内增加技术改造与管理成本,中小型企业因信息化能力较弱面临更大落地压力 [3] 编码体系的长期价值 - 编码体系可构建电池"数字档案",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管控和客户服务水平,满足主机厂、储能系统商及监管方对透明化的要求 [4] - 标准编码数据为电池健康状态监控(SOH)、碳足迹管理等新型服务提供基础支撑 [4] - 中国标准加速与国际接轨,"一池一码"为"电池护照"国内落地奠定技术基础,电池护照要求每个电池拥有唯一识别ID并记录全生命周期数据 [4] 企业与国际接轨进展 - 宁德时代、欣旺达、远景能源等中国企业推动自身编码系统与GBA电池护照标准接轨,中国头部电池企业已加入全球电池联盟,推进编码体系国际互认 [5] - "一池一码"有望首先支撑国家质量追溯与回收体系建设,未来通过与电池护照对接,满足出口欧洲市场或参与全球碳足迹认证的合规要求 [5] - 标准起草单位表示后续有望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追溯平台、碳足迹平台、梯次利用管理平台等进行数据打通 [5]
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展开幕,固态电池、快充成产业焦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14:13
展会概况 - 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CIBF2025)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展览面积近30万平方米 15大展馆 超3200家全球企业参展 预计吸引专业观众超40万人次 [1] - 参展企业包括宁德时代 比亚迪 蜂巢能源 欣旺达 先导智能等产业链各环节龙头 [1] - 展会聚焦"链动全球·赋能绿色·驱动未来"主题 设置固态电池 末端快充 绿色制造与国际标准对接四大趋势展示与对话空间 [1] 技术趋势 - 固态电池成为展会热点 2030年全球出货量预计达6426GWh 年均复合增速超130% [2] - 蜂巢能源认为固态电池和超充是未来两大技术方向 叠片工艺是实现量产的最优路径 尤其适用于氧化物体系固态电池 [2] - 蜂巢能源今年量产快充电池将导入末端快充技术 4C快充电池全窗口充电时间优化至15分钟 比行业水平提高4分钟 末端充电时间缩短至5分钟 速度提升30% [2] 产品创新 - 宁德时代展示能源储能和电芯制造系统化布局 材料企业如贝特瑞 浙江华友 五矿资源发布高镍正极 分子级材料创新新品 [1] - 设备企业先导智能 嘉拓智能展示干法电极设备 智能化产线 切入零碳制造话题 [1] - 蜂巢能源第二代龙鳞甲电池6月中旬量产 搭载高端MPV/SUV/轿车 800V 65度电增混电池 系统能量密度185Wh/kg 快充循环寿命超1600圈 支持5C充电 纯电续航超400公里 [2] 行业动态 - 展会同期举办200余场主题演讲及高端论坛 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蓝皮书2024》《低空飞行器电池标准白皮书》等报告 研讨储能 飞行器 AI应用 电池护照等新兴议题 [3] - 2025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 同比增长21% 占新增装机比重达90% [3] - 电池产业竞争进入数智化能力和闭环生态比拼阶段 中国企业正以技术与标准双轮输出 加快全球价值链重构 [1][3]
欣旺达副总裁梁锐:保持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将可持续发展从“附加题”升级为“必答题”
第一财经· 2025-04-30 13:58
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性 -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高维度,需从"附加题"升级为"必答题"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存活[1] -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未来市场的入场券,ESG管理成为电池企业重点任务[3] - 行业需向产业数字化、生态绿色化、经营智能化、资源循环化、业务全球化方向发展以保持全球领先地位[3] 欣旺达ESG实践与成果 - 公司以"深刻理解政策趋势,全面满足客户要求,卓越履行社会责任"为原则,搭建全面可持续战略体系[3] - 2024年ESG评级:Wind ESG评为AA级,CDP评级B级,MSCI ESG评级BBB级[3] - 首次荣登《财富》ESG影响力排行榜,连续2年入选福布斯中国ESG启发案例,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TOP3[3]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专注锂电产业28年,3C消费类电池领域隐形冠军,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前十[5] - 混合动力电池累计出货150万套,中国前列,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前十,储能系统装机量同比增长107%[5] - 锂电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公司制定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战略应对新环境[6] LEAP可持续发展战略 - 确立LEAP战略,愿景为"迈向可持续的未来",聚焦生命周期、友好环境、责任商业、共赢伙伴四大目标[4][6] - 分解出12项实施路径包括运营碳减排、循环经济、负责任商业行为等[6] - 通过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落实提升ESG能力,满足利益相关方期待[6] 零碳园区实践 - 浙江兰溪园区实现100%绿电覆盖,获PAS 2060碳中和认证,2023年全部实现"碳中和"[8] - 形成"源网荷储云一体化"零碳园区解决方案,全国推广复制[8] - 2021年发布"双碳"宣言,2022年公布"双碳"目标,2023年成立ESG管理部,2024年建立四级可持续管理架构[8] 供应链绿色管理 - 电池产品碳足迹中上游供应商占比超50%,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0] - 采用"RECD"策略从循环材料、道德采购、气候行动、尽职调查四维度改造供应链[10] - 启动"供应链低碳发展"项目,将"双碳"要求融入供应商准入、评估及绩效流程[10] 电池护照与全球合规 - 开展2项产品碳足迹认证,10款产品获ISO 14067认证,4款完成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10] - 加入全球电池联盟(GBA),两款电池护照项目入选GBA"2024年电池护照"十大试点[10] - 开发电池护照5个子系统,涵盖15大类数据体系和78个指标,应对欧盟2027年严苛要求[10]
欣旺达副总裁梁锐:保持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将可持续发展从“附加题”升级为“必答题”
第一财经· 2025-04-29 19:54
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性 -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高维度,需从"附加题"升级为"必答题"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存活 [1] -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未来市场的入场券,ESG管理成为电池企业重点任务 [3] - 行业监管趋严及客户ESG要求促使公司制定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四化"战略 [6] 欣旺达ESG实践与成果 - 公司以"深刻理解政策趋势,全面满足客户要求,卓越履行社会责任"为原则,搭建全面可持续战略体系 [3] - 2024年Wind ESG评级AA级,CDP评级B级,MSCI ESG评级BBB级,首次荣登《财富》ESG影响力排行榜 [3] - 连续2年入选福布斯中国ESG启发案例,南方周末2023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TOP3 [3] - 2023年将"双碳"办公室升级为ESG管理部,2024年建立四级可持续管理架构 [8] LEAP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确立LEAP战略,以"迈向可持续的未来"为愿景,聚焦生命周期、友好环境、责任商业、共赢伙伴四大目标 [4][6] - 分解出12项实施路径,包括运营碳减排、循环经济、负责任商业行为等 [6] - 零碳园区通过"光伏+储能+智能电网"实现100%绿电覆盖,兰溪园区获PAS 2060碳中和认证 [8] 业务表现与行业地位 - 锂电产业28年经验,3C消费类电池领域隐形冠军,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前十 [5] - 混合动力电池累计出货150万套,储能系统装机量同比增长107% [5] - 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前十,行业经历深度调整期 [5][6] 供应链与电池护照 - 电池产品碳足迹中上游供应商占比超50%,公司采用"RECD"策略改造供应链 [10] - 启动"供应链低碳发展"项目,推动供应商准入、评估及绩效流程减排 [10] - 完成2项产品碳足迹认证,10款产品获ISO 14067认证,4款获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 [10] - 加入全球电池联盟(GBA),两款电池护照项目入选GBA十大试点 [10] - 电池护照涵盖15大类数据体系和78个指标,应对欧盟2027年严苛要求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