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配置再平衡
icon
搜索文档
FT中文网精选:牛市未央
日经中文网· 2025-08-25 11:08
市场趋势与驱动因素 - 上证指数站上3700点且A股市值创历史新高 权益资产配置热度持续 [6] - 特朗普关税缓释及美联储降息临近推动国内政策与基本面预期改善 风险偏好提升 [6] - 资产配置再平衡长期趋势指向金融资产增配 股债房比价效应驱动权益市场估值合理化追赶行情 [6] 投资策略与风格转换 - A股风格将从快速轮动和小微盘占优转向核心资产主导的普涨行情 [5][6] - 建议保持仓位并均衡配置 通过把握大类资产负相关性变化兼顾持有收益与投资体验 [6] - 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在政策引导和情绪回暖下有进一步加仓空间 增量资金与市场表现形成正向循环 [6] 政策与市场支持 - 中国政府通过科创板扶持AI及芯片等新兴企业上市 [5] - 英国金融时报与日本经济新闻社形成同盟 以高品质经济新闻学为旗帜推进内容协作 [1] - FT中文网作为英国金融时报集团旗下中文平台 为中国商业决策者提供财经资讯与分析 [3]
红利类基金实操:长期持有是否需要止盈?又该如何止盈?
天天基金网· 2025-08-06 19:41
核心观点 - 红利基金在高波动低利率环境下成为投资者重要配置工具,其"止盈不止损"策略源于股息复利效应和本金修复能力[3][4] - 高股息率能显著缩短股价下跌后的回本周期,5%股息率下股价腰斩仅需14.9年恢复,回升后年化收益可达15.24%[5][7][9][11] - 资产配置再平衡策略优于择时止盈,50%股债组合年化波动率可降低2-3个百分点,最大回撤收窄5-6个百分点[19][20][21] - 生命周期调整和分红覆盖法是长期投资者的有效策略,250万元4%股息组合可产生10万元年现金流[22][24] - 红利低波指数长期年化收益达18%,在全A下跌年份100%概率跑赢市场,体现"涨多跌少"特性[27][28] 股息复利机制 - 高股息策略拥有股价增值+股息收入双重引擎,西格尔研究显示股息是股价下跌后修复本金的关键工具[4] - 股价下跌50%时:3%股息率需24.1年回本,5%股息率缩短至14.9年,7%股息率60%跌幅下仅需9.8年[5][11] - 分红再投资在下跌中加速股份积累,股价回升时额外股份成为收益放大器,年化收益可提升50%[7][9][10] - 2018年熊市案例:红利低波全收益指数跌幅(-16%)仅为沪深300(-28%)的57%,后续三年复利效应显著[10] 资产配置策略 - 晨星研究显示五年期投资者回报差全为负值,不当择时是收益缺口主因[14] - 50%股债组合年化数据:再平衡策略使年化波动率从13.1%降至10.37%,最大回撤从-29.18%改善至-23.77%[21] - "100-年龄"法则建议权益配置比例随年龄递减,30岁70%、50岁50%、70岁30%[22] - 退休组合构建:250万元规模4%股息率可产生10万元年现金流,实现本金零消耗[24] 长期绩效表现 - 中证红利低波全收益指数2013-2025年化收益14.1%,显著跑赢万得全A(7.6%),年度胜率77%[12] - 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全收益年化超17%,红利低波指数全A下跌年份100%概率抗跌[27] - 2013-2025年超额收益显著:2016年(+13%)、2018年(+11.9%)、2022年(+22.1%)等熊市阶段表现突出[12]
红利类基金实操:长期持有是否需要止盈?又该如何止盈?
搜狐财经· 2025-08-05 18:30
仿佛转瞬间,2025年已行至过半。 海内外宏观的变局仍在加速发酵,全球资本市场仿佛坐上了一辆没有终点的过山车,震荡与起伏成为常态。 与此同时,低利率时代的帷幕已经拉开,定期存款、货基等传统收息方式正集体遭遇"收益缩水"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红利基金凭借其高股息的独特特质,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配置压舱石。 然而,随着红利策略近年来的持续走强,一个现实问题开始在投资者心中萦绕:红利基金是否需要止盈?又该如何止盈?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触及了红利投资的本质内核。本文试图从高股息策略的底层逻辑出发,在短期波动与长期价值之间寻找答案。 01 股息复利—— 不止损的逻辑与"本金修复力" 传统股票投资中,止盈与止损的点位设置常被视为操作纪律的核心,但红利基金的投资逻辑却有所不同,"止盈不止损"甚至"主动买套"成为多数成熟投资 者的共识。 这并非随意的选择,而是源于红利基金作为权益资产的独特属性——它拥有双重收益引擎,既包含股价波动带来的资本增值,更有持续稳定的股息收入。 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J.西格尔在《投资者的未来》中揭示了一个关键规律:高股息是股价下跌后加速修复本金的利器。 图:在股价下跌后为持平股利收益 ...
深度解读:债券市场近期调整的思考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 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调整因素**:风险偏好切换,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建设启动后权益和大宗商品市场上涨,压制债市[2];7月资金波动加剧且有收紧迹象,对多头造成压力[1][2];机构盈利薄弱,面临赎回和筹码出清压力,导致交易盘和配置盘筹码切换[1][2] - **“反内卷”政策影响**:政策主线可能转向通过抬升物价降低实际利率以改善企业盈利,四季度需观察CPI和PPI是否显著上涨评估政策效果,这是中期债市重要变量[1][4] - **资金分流情况**:市场调整时资金分流主要在机构层面进行资产配置再平衡,居民层面不明显,理财增配股票类资产,如高股息股票和港股[1][5] - **机构资产配置变化**:机构通过预防性赎回债基减仓债市,增加固收类、混合型基金仓位,混合类资产中股票比例提高,债券比例下降,股票IPO增长缓慢,偏股类资产需求上升但供给未明显增加[1][6] - **不同类型债券供需情况**:转债供给收缩且稀缺,受追捧;信用债净供给持平,理财增长致需求增加,信用利差压缩;利率债供给上升但需求边际转弱,表现较弱,二季度以来转债表现优于信用债和利率债[1][7] - **未来市场走势关注变量**:央行操作重要,资金面收紧或促使其加强对冲,政策重心转向降实际利率会影响10年国债收益率,三季度风险可控有望超跌反弹,四季度需警惕政府发债减少、央行对冲意愿下降及CPI和PPI数据验证反内卷效果等风险[3][8][9] - **宏观经济趋势影响**:宏观经济从降准降息转向反内卷推升物价降实际利率,名义增长和物价回升对债券市场中期不利,影响可能在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显现[3][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存款利率下降使居民存款回报减少,促使部分资金从存款转向理财进行股债混合配置[5]
国泰海通:多重因素有望支持中国资产继续表现 战术性超配A股、港股与美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06:47
核心观点 - 市场风险偏好持续上修叠加资本市场制度优化有望继续支持中国权益表现 [1] - 市场风险偏好上修、资金赎回压力以及资金价格波动或阶段性压制国债表现 [1] - 美日达成贸易关税协定或提振海外投资者风险偏好 [1] - 中国权益具备极高的战术性配置价值,建议战术性超配A股、港股与美股,战术性标配日股,战术性低配国债 [1] 大类资产表现 - 近期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持续主导大类资产定价,风险资产显著优于避险资产,权益≥商品>债券 [2] - 对经济景气预期持续上修、国家高度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市场流动性稳定以及风险偏好逐渐改善的A股与港股高度乐观 [2] - 对受到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以及关税贸易担忧减缓提振的美股与日股边际乐观 [2] - 对受到市场风险偏好上修、资金赎回压力以及资金价格波动三重因素压制的国债相对谨慎 [2] 中国权益资产 - 中国科技突破与新兴产业主题交易热度持续高涨,总量政策预期稳定以及基建财政边际发力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3] - 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再平衡行为有望支持流动性充裕稳定,国家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并在近期持续推进制度优化 [3] - 中国权益资产阶段性具备极高的风险回报比与战术性配置价值 [3] 美股 - 市场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逐渐钝化,随着美日关税协定落地,投资者对美国贸易政策的预期往相对温和方向修正 [4] - 特朗普与鲍威尔关系边际改善,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改善 [4] - 美国经济仍存韧性,通胀压力边际减弱,市场对美股定价因子预期持续修正 [4] - 美股阶段性具备较高的风险回报比与战术性配置价值 [4] 日股 - 市场对日本出口贸易的担忧下降,并修正了相关企业的盈利预期,日股定价主线或回归至日本国内内生性因素 [5] - 近期日本经济景气度持续上行,但尚面临一定通胀压力 [5] - 日股阶段性具备适中的风险回报比与战术性配置价值 [5] 国债 - 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降以及权益表现较好的环境下,部分投资者开始逐步将原本配置于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的资金转移至权益资产 [6] - 受此前债券市场交易较为拥挤、微观结构相对脆弱的影响,叠加近期资金价格波动显著,在风险偏好上行的背景下,债券产品面临的资金赎回压力或将存在一定延续性 [6] - 国债阶段性具备较低的风险回报比与战术性配置价值 [6]
机构看金市:7月10日
新华财经· 2025-07-10 15:00
贵金属市场走势分析 - 银河期货预计贵金属下方支撑仍在或将延续高位震荡走势 主要由于市场避险情绪回归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偏高 10年美债收益率下降形成支撑 美国关税提高导致通胀反弹和经济减速 债务和赤字问题加深[1] - 铜冠金源期货认为贵金属市场多空交织缺乏强驱动 短期维持震荡 贸易谈判和关税持续可能使美国通胀压力反弹 美联储官员讲话维持偏鹰[1][2] - 光大期货指出金价短期下方支撑较强 因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菲律宾20% 文莱25% 巴西50%等)引发避险情绪回归 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对利率前景分歧 7月降息概率较低[2] 黄金价格驱动因素 - 世界黄金协会分析师表示金价将受益于美国赤字飙升和财政不稳定加剧 "大而美"法案通过将导致未来十年3.4万亿美元额外债务和5万亿美元债务上限提高 财政压力增加支撑黄金避险需求[3] - 盛宝银行指出推动贵金属价格攀升的因素持续存在 包括美国利率下降提振ETF需求(降低非孳息资产机会成本) 央行需求 美国滞胀风险 地缘紧张局势 贸易摩擦 美国财政担忧 机构投资者转向有形资产 美元走软[4] 美联储政策影响 - 银河期货提到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内部因关税和通胀前景不明产生分歧 9月降息可能性偏高[1] - 光大期货分析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对利率路径分歧 主要源于关税对通胀影响预期不同 多数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恢复降息[2] 宏观经济环境 - 银河期货指出美国关税实质性提高导致通胀反弹和经济减速 债务和赤字问题加深[1] - 世界黄金协会强调美元走软推高金价和美债收益率 引发全球资本重新配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