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跟踪策略

搜索文档
热点追踪周报: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第205期)-20250801
国信证券· 2025-08-01 22:03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250日新高距离** - **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当前收盘价与过去250日最高价的相对距离,捕捉个股或指数的趋势强度[10] - **具体构建过程**: $$250日新高距离 = 1 - \frac{Closet}{ts\_max(Close, 250)}$$ 其中: - \(Closet\)为最新收盘价 - \(ts\_max(Close,250)\)为过去250日收盘价最大值[10] - **因子评价**:有效识别接近历史高点的标的,符合动量效应理论[10][18] 2. **因子名称:平稳创新高筛选因子** - **构建思路**:结合分析师关注度、股价路径平滑性等维度筛选具备持续动量的股票[24][27] - **具体构建过程**: - **分析师关注度**:过去3个月买入/增持评级研报≥5份[27] - **股价相对强弱**:过去250日涨跌幅全市场前20%[27] - **股价平稳性**: 1. 位移路程比(价格路径平滑性) 2. 过去120日250日新高距离的时序均值[24][27] - **趋势延续性**:过去5日250日新高距离的时序均值[27] - **因子评价**:综合多维特征过滤噪声,提升动量策略稳定性[24]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250日新高距离因子** - **指数应用**: - 上证指数距离1.54%,深证成指4.38%,创业板指8.93%(截至20250801)[11][33] - 传媒、通信行业距离分别为0.00%、1.65%,食品饮料行业距离较远[12][33] - **个股应用**:全市场1239只股票过去20日创250日新高,医药/机械行业数量最多(192/169只)[19][34] 2. **平稳创新高筛选因子** - **选股结果**:50只标的通过筛选,如胜宏科技(250日涨幅382%)、博瑞医药(219%)[28][32] - **板块分布**:制造板块15只(机械行业为主),科技板块14只(电子行业为主)[28][34] --- 关键公式说明 - **位移路程比**:未明确给出公式,但原文强调其用于衡量价格路径平滑性[24] - **创新高持续性**:定义为过去120日250日新高距离的时序均值,具体计算公式未披露[27] 注:模型部分未在研报中提及,故未总结。
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
量化藏经阁· 2025-08-01 20:29
市场新高趋势追踪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分别为1.54%、4.38%、4.73%、2.25%、1.53%、1.08%、8.93%、7.99% [6] - 中信一级行业中传媒、通信、医药、国防军工、钢铁行业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近,食品饮料、煤炭、房地产、家电、交通运输行业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远 [9] - 概念指数中万得微盘股日频等权、电子设备和仪器、制药、医疗服务精选、创新药、光伏逆变器、CRO等距离250日新高较近 [11] 创新高个股市场监测 - 截至2025年8月1日共1239只股票在过去20个交易日创出250日新高,医药、机械、基础化工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最多(192/169/132只) [14] - 银行、钢铁、有色金属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比最高(64.29%/56.60%/41.94%) [14] - 制造、周期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占比达24.58%和26.54%,中证2000指数成份股中创新高个股占比21.85% [16]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 - 筛选标准包括分析师关注度(过去3个月≥5份买入/增持研报)、股价相对强弱(250日涨幅前20%)、价格路径平滑性等 [19][20] - 本周筛选出50只平稳创新高股票,制造板块15只(机械行业为主)、科技板块14只(电子行业为主) [21] - 代表性个股包括胜宏科技(电子行业,250日涨幅381.76%)、博瑞医药(医药行业,250日涨幅177.36%)、菲利华(国防军工,250日涨幅169.38%) [23] 行业与板块表现 - 医药行业在创新高个股数量和占比均表现突出,生物医药、化学制剂细分领域多只个股入选平稳创新高名单 [23] - 电子行业在科技板块中领先,消费电子组件、PCB等细分领域个股如东山精密(250日涨幅123.44%)、景旺电子(136.65%)表现强势 [23] - 国防军工行业中其他军工细分领域表现优异,菲利华、北方导航等个股创新高持续性显著 [23]
【UNFX课堂】为什么巴菲特反对它,而西蒙斯依赖它趋势跟踪的哲学分裂
搜狐财经· 2025-07-12 20:01
核心理念 - 追涨杀跌不等于盲目跟风,强调顺势而为回避逆势操作 [1] - 价格包容一切,基本面、情绪、政策最终反映于价格趋势 [2] - 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亏损单快速止损盈利单持有至趋势终结 [3] - 趋势具有惯性,一旦形成更可能延续而非反转 [4] - 不预测只反应,放弃预判顶底通过信号跟随趋势 [5] 趋势识别 - 均线系统:短线上穿长线(金叉)为多头信号,多均线多头排列强化趋势 [6] - 通道突破:价格突破N日高点做多,跌破N日低点做空 [6] - 动量指标:MACD柱状线扩大显示趋势加速,RSI>60且上升表明多头强势 [6] - 趋势结构:高点抬高+低点抬高构成上升趋势,低点降低+高点降低构成下降趋势 [6] - 波动率确认:ATR突破近期均值可作为趋势启动信号 [6] - K线形态:上升三法、三只乌鸦等形态可验证趋势延续 [6] - 跨周期验证:周线趋势优先于日线趋势,日线趋势优先于小时线趋势 [6] - 交易量配合:上涨放量+回调缩量显示健康趋势 [6] 策略执行 - 入场规则包括突破关键位加成交量放大,或趋势中回踩均线/斐波那契38.2% [7] - 头寸规模采用固定分数法(单笔风险≤总资金1%)或波动率调整法 [7] - 加仓策略推荐金字塔加仓,盈利后追加但仓位递减 [7] - 止损设置可采用波动止损(现价±2倍ATR)或结构止损(前低/前高外侧) [7] - 止盈逻辑包括跟踪止盈(最高点回撤X%平仓)或趋势线破位离场 [7] - 品种选择优先交易250日均线上方品种(美股测试胜率68%) [7] - 多市场适配:股指期货侧重均线+波动率通道,加密货币侧重突破+动量指标 [7] - 程序化实现可通过代码逻辑自动识别突破信号 [7] - 大宗商品存在季节性规律,如原油Q4趋势延续性优于Q2 [7] - 新闻事件如美联储加息日需回避突破策略(波动率骤增假信号) [7] 风险管理 - 分散法则建议同时持有5-10个非相关品种趋势单 [8] - 杠杆控制:期货杠杆≤5倍,加密币杠杆≤3倍 [8] - 回撤熔断机制:账户回撤15%时强制减仓50% [8] - 策略容量限制单品种资金占比≤20%以防流动性风险 [8] - 黑天鹅防护可通过买入虚值期权对冲尾部风险 [8] - 相关性监控要求组合内品种相关系数>0.7时降仓 [8] - 压力测试以历史最大回撤×1.5作为最低安全资金标准 [8] 认知误区 - 趋势跟踪不等于长期持有,趋势结束需立即离场(如特斯拉2021年涨126%后2022年跌65%) [8] - 趋势跟踪持仓周期通常数日至数月,非高频交易 [8] - 避免过度优化陷阱,坚持经典参数组合(如20/50/200日均线) [8] - 情绪干扰下需严守跟踪止损,盈利回吐不等于立刻平仓 [8] - 实盘需考虑滑点成本(建议纳入0.1%滑点测试) [8] 实战案例 - 2020年原油暴跌:跌破200日均线+ATR飙升至历史极值触发做空信号 [8] - 2024年英伟达AI浪潮:周线MACD金叉+突破整理平台启动趋势 [8] - 美联储加息周期:2022年美元指数涨15%,2024年点阵图转向触发MACD顶背离平仓 [8] - 比特币减半行情:历史规律显示减半后6-12月趋势上涨(2016+450%,2020+540%) [9] - A股行业轮动:光伏ETF2023年跌42%为空头趋势,2025H1政策驱动可能转多 [9] 策略有效性 - 2000-2024年美股回测显示年化收益12-18%,胜率38-45%,盈亏比2.5-3.1 [9] - 分散化条件下最大回撤≤25% [9] - 趋势跟踪系统能穿越牛熊,核心在于简洁规则+严格纪律 [9] 学习资源 - 推荐阅读《海龟交易法则》《趋势跟踪》(Michael Covel) [10]
港股投资周报:港股精选组合年内上涨43.22%,相对恒生指数超额22.88%-20250712
国信证券· 2025-07-12 16:39
根据提供的港股投资周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港股精选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分析师推荐事件(上调盈利预测、首次关注、研报标题超预期)构建股票池,再通过基本面和技术面双重筛选选出优质股票[14][1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事件筛选:捕捉分析师上调盈利预测、首次覆盖、标题含"超预期"的研报事件 2. 基本面筛选:从事件股票池中选取盈利增长稳定、估值合理的标的 3. 技术面筛选:结合股价动量(如250日新高)和路径平稳性指标 4. 组合优化:等权重配置通过筛选的股票,定期调仓[15] - **模型评价**:长期超额收益显著,但对市场波动敏感,需动态调整筛选阈值[15][19] 2. **因子名称:250日新高距离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价接近历史高点的程度,捕捉动量效应[20][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250日新高距离 = 1 - \frac{Closet}{ts\_max(Close, 250)}$$ 其中$Closet$为最新收盘价,$ts\_max(Close, 250)$为过去250交易日最高价[22] - **因子评价**:在港股市场有效性显著,但需结合其他指标过滤噪音信号[20] 3. **复合因子:平稳创新高筛选体系** - **构建思路**:综合动量、分析师关注度、价格路径平滑性多维特征[22][23] - **具体构建过程**: 1. 初筛:过去20日创250日新高+6个月≥5份买入评级研报 2. 动量筛选:250日涨跌幅前20% 3. 平稳性计算: - 位移路程比 = 区间价格变化幅度 / 价格波动累计幅度 - 创新高持续性 = 过去120日250日新高距离的时序均值 4. 最终筛选:综合评分前50名[23] 模型回测效果 1. **港股精选组合** - 年化收益:19.11% - 超额收益(vs恒指):18.48% - 最大回撤:23.73% - 信息比率(IR):1.22 - 跟踪误差:14.55%[19] 2. **平稳创新高因子** - 入选股票平均250日涨幅:189.6%(前20%分位数) - 创新高后20日平均超额:3.2%[22][28] 因子回测效果 1. **250日新高距离因子** - 创0新高距离股票未来20日胜率:63.4% - 前20%分组年化超额收益:15.8%[22][28] 2. **位移路程比因子** - 前30%分组年化IR:1.45 - 多空收益差:9.7%/年[23] 注:所有测试结果基于2010-2025年港股市场数据[19][22][23]
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
量化藏经阁· 2025-07-11 17:09
市场新高趋势追踪 - 触及新高的个股、行业和板块可作为市场风向标,动量及趋势跟踪策略有效性被多项研究证实[1][4] - 截至2025年7月11日,上证指数和中证2000指数已触及250日新高(0.00%),创业板指和科创50距离新高最远(13.46%、11.75%)[5][24] - 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综合金融行业指数已触及250日新高(0.00%),医药和有色金属接近新高(4.03%、0.13%)[8][24] - 创新药、钢铁、区块链等概念指数表现强势,距离250日新高较近[10][24] 创新高个股市场监测 - 全市场873只股票过去20日创250日新高,基础化工(118只)、机械(95只)、医药(92只)行业数量最多[13][24] - 银行(90.48%)、综合金融(40.00%)、国防军工(33.61%)行业创新高个股占比最高[13] - 制造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达245只(占比15.82%),周期板块占比最高(20.80%)[15][24] - 中证2000指数成分股中16.15%创新高,科创50仅2.00%[15][24]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 - 筛选标准包括:分析师买入评级≥5份、250日涨幅前20%、价格路径平滑性等[18][19][20] - 本周筛选出38只平稳创新高股票,胜宏科技、京北方、南华期货等入选[21][25] - 制造板块(11只)和科技板块(10只)数量最多,国防军工和电子行业分别领跑[21][25]
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
量化藏经阁· 2025-07-04 17:55
市场新高趋势追踪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分别为0.50%、8.58%、6.44%、6.62%、4.53%、1.33%、15.45%、12.60% [5] - 中信一级行业中电力及公用事业、银行、有色金属、农林牧渔、医药行业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近(0.00%-5.72%),煤炭、食品饮料、房地产、消费者服务、石油石化行业距离较远 [8] - 概念指数中银行精选、创新药、CRO、可转债正股、万得微盘股日频等权等接近250日新高 [10] 创新高个股市场监测 - 截至2025年7月4日共892只股票创250日新高,基础化工(124只)、医药(115只)、机械(95只)行业数量最多 [13] - 银行(88.10%)、综合金融(40.00%)、国防军工(33.61%)行业创新高个股占比最高 [13] - 中证2000、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占比分别为16.10%、12.40%、11.20%、13.00% [15]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 - 筛选标准包括分析师关注度(过去3个月≥5份买入/增持评级)、股价相对强弱(前20%)、价格路径平滑性等 [17][20] - 本周筛选出33只平稳创新高股票,胜宏科技、京北方、巨人网络等入选 [22] - 科技板块(9只)和制造板块(8只)数量最多,电子和机械行业分别领跑 [22] 动量策略理论依据 - 研究表明接近52周高点的股票未来收益显著更高,威廉·欧奈尔和马克·米勒维尼均强调关注创新高股票的领先性 [4][12] - 平滑价格路径的高动量股收益优于跳跃型股票,存在"温水煮青蛙"效应 [17]
热点追踪周报: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第199期)-20250620
国信证券· 2025-06-20 19:12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250日新高距离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当前收盘价与过去250日最高价的相对距离,识别接近或突破历史高点的股票,捕捉动量效应[1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定义公式: $$250\ 日新高距离 = 1 - \frac{Closet}{ts\_max(Close, 250)}$$ 其中,$Closet$为最新收盘价,$ts\_max(Close,250)$为过去250日收盘价最大值。若$Closet$创250日新高,则值为0;否则为正值表示回落幅度[11] **模型评价**:基于经典动量理论,适用于趋势跟踪策略,但对市场波动敏感 2. **模型名称**: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分析师关注度、股价路径平稳性等维度,筛选具有持续动量的股票[25][2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筛选条件**: 1. 分析师关注度:过去3个月买入/增持评级研报≥5份[27] 2. 股价相对强弱:过去250日涨跌幅全市场前20%[27] 3. 股价平稳性: - 位移路程比(平滑性指标) - 创新高持续性:过去120日250日新高距离时间序列均值[25] 4. 趋势延续性:过去5日250日新高距离均值排序前50[27]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比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统计不同行业/板块/指数中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比,反映市场热点分布[19][20]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各样本空间(行业/板块/指数)中过去20日创250日新高的股票数量占比[19] - 示例:银行行业创新高占比=创新高银行股数量/银行行业总股票数[19] 2. **因子名称**:股价路径平滑性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位移路程比衡量股价波动平稳性[25]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公式: $$\text{位移路程比} = \frac{\text{过去120日涨跌幅绝对值}}{\text{过去120日日涨跌幅绝对值加总}}$$ 比值越低表明路径越平滑[25]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250日新高距离模型**: - 上证指数新高距离:3.72% - 创业板指新高距离:21.19%[12] - 银行行业新高距离:0.00%(创历史新高)[13] 2.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模型**: - 筛选结果:26只股票(如博瑞医药、小商品城等)[28] - 典型股票表现: - 胜宏科技:过去250日涨跌幅270%[31] - 仕佳光子:过去250日涨跌幅301%[31]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比因子**: - 医药行业创新高数量:124只(全行业最高)[19] - 银行行业创新高占比:76.19%[19] - 中证2000指数创新高占比:15.05%[20] 2. **股价路径平滑性因子**: - 应用案例:筛选出的平稳创新高股票平均位移路程比低于同类股票[25][31]
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
量化藏经阁· 2025-06-13 17:46
市场新高趋势追踪 - 触及新高的个股、行业和板块可作为市场风向标 动量策略和趋势跟踪策略的有效性得到越来越多研究支持 [1][4] - 截至2025年6月13日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分别为3.23%、11.94%、9.21%、9.33%、7.65%、4.96%、19.86%、13.66% [5][25] - 有色金属、银行、医药、农林牧渔、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近 具体距离分别为0.07%、0.88%、6.41%、2.06%、1.23% [8][25] - 黄金、银行、数字货币、创新药、制药、银行精选等概念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近 [10][25] 创新高个股市场监测 - 截至2025年6月13日 共838只股票在过去20个交易日创出250日新高 医药、基础化工、机械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最多 分别达122、113、96只 [13][25] - 银行、纺织服装、医药行业创新高个股占比最高 分别为71.43%、29.29%、24.95% [13][25] - 制造和周期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最多 分别有262只和212只 占板块股票数量比例达16.91%和18.95% [16][25] - 中证200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占比最高达15.75% 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占比分别为12.80%、10.20%、11.67%、5.00%、10.00% [16][25]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 - 筛选标准包括分析师关注度(过去3个月不少于5份买入/增持评级)、股价相对强弱(前20%)、股价路径平稳性等指标 [19][20] - 本周筛选出42只平稳创新高股票 包括仕佳光子、胜宏科技、万辰集团等 [22][26] - 制造和消费板块各有9只平稳创新高股票 其中机械行业在制造板块中最多 食品饮料行业在消费板块中最多 [22][26]
他们为何能在期货市场长胜不败?顶级交易员的实战策略全公开
搜狐财经· 2025-06-01 06:53
期货交易大师及其策略 理查德·丹尼斯 - 被誉为"交易之王",30岁前将小额贷款变成超2亿美元财富 [2] - 创立"海龟交易员"实验,证明交易可被教授 [2] - 突破策略:价格突破某一水平时买入,跌破时做空 [4] - 严格风险管理:单笔交易风险控制在1-2% [4] - 根据市场波动性调整仓位,低波动增仓,高波动减仓 [4] - 迅速止损,使用止损订单控制损失 [4] 保罗·都铎·琼斯 - 成功预测1987年"黑色星期一"并在当天资金翻三倍 [4] - 全球宏观交易策略:基于宏观经济趋势跨资产类别下注 [6] - 结合技术分析寻找入场和出场时机 [6] - 逆向思维,押注与市场共识相反方向 [6] - 激进仓位管理,高信心时大规模建仓但迅速止损 [6] - 动态风险管理,根据波动性和信心调整仓位 [6] 约翰·亨利 - 系统化趋势跟踪策略,注重自动化和算法 [8] - 交易多样化:涵盖商品、货币、债券和股指期货 [8] - 严格风险控制:限制单笔交易资本并使用止损订单 [8] - 长期持仓,容忍回撤以捕捉趋势延续利润 [8] - 持续量化研究,根据历史数据调整交易系统 [8] 埃德·赛科塔 - 1970年代开发计算机化交易系统的先驱 [10] - 系统化趋势跟踪结合情绪纪律 [10] - 根据市场波动性调整交易规模以控制风险 [10] - 强调交易心理学,坚持系统执行避免情绪干扰 [10] - 迅速止损并让利润跑动,使用止损订单防止大亏损 [10] 拉里·威廉姆斯 - 1987年交易竞赛中将1万美元变成超110万美元 [12] - 短线交易策略,专注商品期货季节性模式 [12] - 将资金管理比作"盾牌",严格控制损失 [12] - 强调交易策略需个性化适配,反对盲目跟随 [12] 期货市场特征 - 高杠杆和巨大波动性吸引胆略与技巧兼备的交易员 [1] - 仅最精明、最具纪律性的交易者能长期生存 [1][13] - 成功核心:纪律性、风险管理、系统优化 [13]
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
量化藏经阁· 2025-05-23 17:15
市场新高趋势追踪 - 触及新高的个股、行业和板块可作为市场风向标,动量及趋势跟踪策略有效性被多项研究证实[1][4] - 截至2025年5月23日,主要指数250日新高距离:上证指数4.05%、深证成指11.85%、沪深3008.78%、中证50010.70%、中证10009.41%、中证20007.40%、创业板指20.73%、科创5012.98%[1][5] - 中信一级行业中,银行(0.96%)、汽车(2.38%)、家电(3.08%)、电力及公用事业(1.95%)、有色金属(4.71%)距离新高较近;石油石化、煤炭、房地产、消费者服务、综合金融距离新高较远[7] - 概念指数中汽车、银行精选、黄金、创新药等接近新高[8] 创新高个股市场监测 - 647只股票过去20日创250日新高,基础化工(93只)、机械(88只)、医药(53只)数量最多;银行(64.29%)、纺织服装(24.24%)、交通运输(23.58%)占比最高[11] - 按板块分布:制造(238只/15.40%)、周期(181只/16.19%)数量领先;科技(5.16%)、医药(10.82%)占比偏低[13] - 指数成分股中创新高比例:中证200012.15%、中证10008.70%、沪深30010.67%、创业板指4.00%、科创504.00%[13] 平稳创新高股票特征 - 筛选41只平稳创新高股票,标准包括分析师关注度(≥5份买入评级)、股价强势(前20%)、路径平滑性等[15] - 制造板块(11只)中汽车行业突出,消费板块(11只)中食品饮料集中[3][16] - 典型案例包括万辰集团、三生国健、盐津铺子等[16] 理论与方法论支撑 - George@2004研究显示接近52周高点的股票未来收益更优[4] - 威廉·欧奈尔CANSLIM体系强调买入创新高股票,马克·米勒维尼建议关注52周新高标的[4][10] - 平滑价格路径的高动量股收益优于跳跃路径标的,体现"温水煮青蛙"效应[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