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趋势跟踪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热点追踪周报: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第 217 期)-20251031
国信证券· 2025-10-31 21:50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250日新高距离**[11] - **因子构建思路**:该因子用于量化股票、指数或行业价格接近其历史最高点的程度,借鉴了动量效应和趋势跟踪策略的理论基础,认为价格接近新高的资产未来表现可能更优[1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最新收盘价相对于过去250个交易日最高收盘价的回落幅度。具体公式如下: $$250 日新高距离 = 1 - \frac{Closet}{ts\_max(Close, 250)}$$ 其中,`Closet` 代表最新收盘价,`ts_max(Close, 250)` 代表过去25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最大值。当最新收盘价创出新高时,该因子值为0;当价格从高点回落时,该因子为正值,值越大表示回落幅度越大[11] 2. **因子名称: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复合因子)**[26][28] - **因子构建思路**:在创新高股票的基础上,结合学术研究(如“温水煮青蛙”效应),进一步筛选那些价格路径平滑、趋势延续性好的股票,以增强动量效应的持续性[2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这是一个多步骤的复合筛选过程,具体条件如下: 1. **初选股票池**:筛选出过去20个交易日内创过250日新高的股票[26] 2. **分析师关注度**:过去3个月内,买入或增持评级的分析师研报数量不少于5份[28] 3. **股价相对强弱**:过去250日涨跌幅位于全市场前20%[28] 4. **股价平稳性与创新高持续性(综合打分)**:在满足上述条件的股票池内,使用以下两个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并选取排名在前50%的股票: - **价格路径平滑性**:使用股价位移路程比衡量,具体计算公式为 `过去120日涨跌幅的绝对值 / 过去120日日涨跌幅绝对值加总`[26] - **创新高持续性**:过去120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28] 5. **趋势延续性**:依据过去5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进行排序,最终选取排名最靠前的50只股票[28]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具体的量化模型回测绩效指标,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等,因此本部分省略)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单一因子或复合因子的具体回测绩效指标,如IC值、IR值、多空收益等,因此本部分省略) 关键指标取值(截至2025年10月31日) 1. **主要宽基指数 - 250日新高距离**[2][12] - 上证指数:1.53% - 深证成指:2.53% - 沪深300:2.26% - 中证500:2.89% - 中证1000:1.85% - 中证2000:2.22% - 创业板指:4.11% - 科创50指数:8.03% 2. **中信一级行业指数 - 250日新高距离(部分)**[13] - 家电行业:0.00% - 纺织服装行业:0.55% - 综合行业:1.08% - 基础化工行业:0.91% - 建材行业:0.57% 3. **创新高个股统计**[19][20] - 全市场创新高股票总数(过去20个交易日):1077只 - **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比(按指数)**: - 中证2000指数:16.90% - 中证1000指数:22.30% - 中证500指数:30.20% - 沪深300指数:31.00% - 创业板指:34.00% - 科创50指数:42.00% -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结果**:50只[29]
量化交易 赢在执行
期货日报网· 2025-10-30 08:49
"屈身守份",这个充满传统智慧的昵称背后,是一位在量化交易领域游刃有余的IT工程师。在本届实盘 交易大赛中,他斩获量化组第六名。这已是他连续第二年闯入量化组前20名,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持续盈 利能力。 "以前做IT工程师,炒股那几年并没有赚到钱,直到遇见《海龟交易法则》这本书。""屈身守份"坦言, 2012年与这本书的邂逅改变了他的投资轨迹。编程背景与炒股经验结合,让他顺利切入量化赛道。"就 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本届大赛中,"屈身守份"的核心策略是在海龟法则基础上优化升级趋势跟踪策略,辅以少量波段策 略。"今年股指期货、黄金、白银等行情均特别适合趋势跟踪,算是赶上了好时机。"他说。 与众不同的是,"屈身守份"采用"量化+主观"的独特模式——策略执行完全程序化,但在品种选择上以 主观判断为主。 "我的系统覆盖近30个品种,采用相同的策略和仓位管理。截至目前,我盈利较大的品 种分别是股指、焦煤、碳酸锂和多晶硅。"他说。 "多晶硅启动那天,我预感到行情会很大,果断以平时2~3倍的仓位入场。平时我很少主观干预,但这 次回报十分丰厚。" "屈身守份"回忆称。 "那段时间很难熬,但这就是趋势交 ...
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
量化藏经阁· 2025-10-24 19:29
市场指数新高趋势追踪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上证指数已创250日新高,距离为0.00%,而科创50指数距离新高最远,为4.99% [1][5] - 深证成指、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创业板指的250日新高距离分别为3.18%、1.04%、3.85%、2.99%、3.14%、2.77% [1][5] - 通信、石油石化、电力及公用事业、建筑、电子行业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近,距离分别为0.47%、1.23%、0.46%、0.32%、4.28% [1][8] 行业与概念板块新高表现 - 食品饮料、综合金融、银行、消费者服务、医药行业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远 [1][8] - 万得微盘股日频等权、林木、锂矿、电力公用事业、石油天然气、煤炭、万得全A等概念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近 [1][10] - 创新高个股数量最多的行业是电子、机械、基础化工,分别有178、144、114只 [2][13] 创新高个股的板块与指数分布 - 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比最高的行业是有色金属、煤炭、电子,占比分别为59.68%、47.22%、36.85% [2][13] - 按板块看,科技、周期、制造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最多,分别有356、322、318只,占板块股票数量比例分别为25.28%、28.72%、20.44% [15] - 中证2000、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成份股比例分别为18.75%、24.10%、31.60%、30.67%、33.00%、42.00% [2][15]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与特征 - 筛选出50只平稳创新高股票,包括香农芯创、工业富联、和而泰等 [3][20] -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标准包括分析师关注度、股价相对强弱、趋势延续性、股价路径平稳性和创新高持续性 [18][19] - 科技和制造板块是平稳创新高股票最集中的板块,分别有18只和14只入选,其中电子和机械行业表现突出 [3][20] 代表性平稳创新高个股数据 - 香农芯创(电子行业)过去250日涨幅为314.83%,过去20日涨幅为64.54% [23] - 工业富联(计算机行业)流通市值13355亿元,过去250日涨幅为191.41% [23] - 和而泰(消费电子组件)过去250日涨幅为433.04%,过去20日涨幅为22.17% [23]
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
量化藏经阁· 2025-10-17 17:41
市场新高趋势追踪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主要股指距离其250日新高均较近,其中上证指数为2.39%,科创50指数为11.43% [1][5] - 电力及公用事业、有色金属、钢铁、煤炭、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近,分别为1.21%、6.13%、3.68%、3.78%、8.71% [1][9] - 林木、黄金、煤炭、HJT电池、锂矿、金属非金属、电力公用事业等概念指数同样接近250日新高 [1][11] 创新高个股市场监测 - 过去20个交易日内,共有1233只股票创出250日新高 [2][14] - 从数量看,电子、机械、基础化工行业创新高个股最多,分别有199、167、123只 [2][14] - 从占比看,有色金属、电子、钢铁行业创新高个股比例最高,分别为59.68%、41.20%、39.62% [2][14] - 科技和制造板块是创新高股票最集中的领域,数量分别为406只和364只 [2][16] - 科创5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占比最高,达到46.00%,显示其强劲势头 [2][16]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 - 基于分析师关注度、股价相对强弱、趋势延续性等标准,筛选出27只平稳创新高股票,包括香农芯创、东方铁塔、纽威股份等 [3][21] - 周期板块和制造板块是平稳创新高股票的主要来源,分别有14只和8只入选 [3][21] - 在周期板块内,有色金属行业表现突出;在制造板块内,机械行业创新高股票最多 [3][21] - 筛选标准包括过去3个月买入或增持评级研报不少于5份,且过去250日涨跌幅位于全市场前20% [18][20]
宝城期货:学会坚守
宝城期货· 2025-10-15 14:22
报告核心观点 - 期货交易本质是心理与纪律的持久战,需在不确定中守住确定,在混沌中坚持原则 [2] - 交易者常败于“中途变阵”,应在亏损、质疑、孤独中坚持,如资深交易员坚持趋势跟踪策略最终获利 [3] - 期货交易要有有效的交易系统并严格执行,避免情绪化交易和知行不一 [4] - 坚持是对“等待”的尊重,成熟趋势跟踪系统真正盈利时间不足10%,应懂得等待 [4] - 坚持不等于固执,可随市场演变优化交易系统细节,但不轻易推翻核心原则 [5] - 坚持是基于对市场规律和自身能力的认知,相信不被淘汰就有机会等到大行情 [6]
港股投资周报:多只有色股创一年新高,港股精选组合年内上涨76.55%-20251011
国信证券· 2025-10-11 17:08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港股精选组合模型**[13][14]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旨在对分析师推荐股票池进行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双层优选,挑选出同时具备基本面支撑和技术面共振的超预期股票[13][1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构建过程分为两步: 1. **构建分析师推荐股票池**:以分析师上调盈利预测、分析师首次关注、分析师研报标题超预期事件作为分析师推荐事件构建初始股票池[14] 2. **双层优选**:对分析师推荐股票池中的股票,同时进行基本面维度和技术面维度的筛选,最终构建投资组合[13][14] 2. **因子名称:250日新高距离**[22] * **因子构建思路**:该因子用于量化个股股价创近期新高的程度,是识别市场动量和趋势延续性的关键指标[20][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具体计算方式为最新收盘价与过去250个交易日最高收盘价的相对距离,公式如下: $$250日新高距离 = 1 - \frac{Closet}{ts\_max(Close, 250)}$$ 其中,$Closet$ 代表最新收盘价,$ts\_max(Close, 250)$ 代表过去25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最大值[22] 当最新收盘价创出新高时,该因子值为0;当股价从高点回落时,该因子为正值,值越大表示回落幅度越大[22] 3. **模型名称: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模型**[22][23] *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旨在从近期创过新高的股票中,进一步筛选出股价路径平稳、趋势延续性好的股票,结合了分析师关注度、股价强度、价格平稳性等多维度标准[2][22][2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筛选过程分为多个步骤,在“过去20个交易日创出过250日新高的股票池”基础上进行[22]: 1. **样本池**:全部港股,但需剔除成立时间不超过15个月的股票[23] 2. **分析师关注度筛选**:过去6个月内,买入或增持评级的分析师研报数量不少于5份[23] 3. **股价相对强弱筛选**:过去250日涨跌幅位于全样本池的前20%[23] 4. **股价平稳性综合打分**:对通过上述筛选的股票,使用以下两个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并选取排名前50%的股票(最少取50只)[23]: * **价格路径平滑性**:股价位移路程比 * **创新高持续性**:过去120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 5. **趋势延续性筛选**:对上述股票,计算其过去5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并取排序靠前的50只股票作为最终筛选结果[2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港股精选组合模型**[14][18][19] * 回测区间:20100101-20250630[14] * 年化收益:19.11%[14][19] * 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18.48%[14][19] * 信息比率 (IR):1.22[19] * 跟踪误差:14.55%[19] * 收益回撤比:0.78[19] * 最大回撤:23.73%[19] * 相对最大回撤:参见分年度数据[19] * 最大回撤起始日:20221025[19] * 最大回撤截止日:20230616[19] * **分年度绩效表现 (2010-20250630)**[19]: * **绝对收益**:各年度数值详见原文表1,例如2010年22.81%,2011年-9.50%,...,20250630止41.02%[19] * **超额收益 (相对恒生指数)**:各年度数值详见原文表1,例如2010年17.49%,2011年10.48%,...,20250630止21.02%[19] * **相对最大回撤**:各年度数值详见原文表1,例如2010年6.94%,2011年9.13%,...,20250630止10.77%[19] * **信息比率 (IR)**:各年度数值详见原文表1,例如2010年1.33,2011年1.14,...,20250630止2.03[19] * **跟踪误差**:各年度数值详见原文表1,例如2010年12.49%,2011年12.45%,...,20250630止17.33%[19] * **收益回撤比**:各年度数值详见原文表1,例如2010年2.52,2011年1.15,...,20250630止1.95[19] 2. **港股精选组合近期表现 (特定窗口期)**[1][17] * **本周 (20251006-20251010) 表现**[1][17]: * 绝对收益:-2.14%[1][17] * 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1.00%[1][17] * **本年 (20250102-20251010) 表现**[1][17]: * 绝对收益:76.55%[1][17] * 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45.49%[1][17]
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
量化藏经阁· 2025-10-10 18:19
市场新高趋势追踪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主要股指距离其250日新高均较近,其中中证1000指数距离新高仅1.49%,科创50指数距离新高为5.61% [1][5] - 在中信一级行业中,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建材行业指数已触及250日新高(距离为0.00%),而有色金属和基础化工行业距离新高分别仅为2.96%和0.82% [1][8] - 概念指数中,林木、充电桩、风力发电、钢铁、发电设备及可转债正股等概念指数表现强势,距离250日新高较近 [1][10] 创新高个股市场监测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全市场共有1235只股票在过去20个交易日内创出250日新高 [2][13] - 从行业数量看,电子(192只)、机械(177只)和基础化工(136只)行业创新高的个股数量最多 [2][13] - 从行业占比看,有色金属行业创新高个股占比最高,达54.03%,电子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占比分别为39.75%和35.05% [2][13] - 按板块分布,科技和制造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领先,分别有403只和363只,占板块内股票数量的28.60%和23.36% [2][15] - 按指数分布,科创50指数成分股中创新高个股占比高达52.00%,创业板指、中证500、沪深300、中证1000和中证2000指数的占比分别为34.00%、31.60%、29.33%、26.20%和22.15% [2][15]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 - 基于分析师关注度、股价相对强弱、趋势延续性等多维度筛选出50只平稳创新高股票,包括工业富联、香农芯创、兴业银锡等 [3][19] - 筛选标准包括:过去3个月至少有5份买入或增持评级研报、过去250日涨跌幅位于市场前20%、股价路径平滑且创新高具有持续性 [17][18] - 从板块分布看,周期板块和科技板块是平稳创新高股票最集中的领域,分别有18只和17只股票入选 [3][19] - 在周期板块内,基础化工行业贡献了最多的平稳创新高股票;在科技板块内,电子行业是创新高股票最多的行业 [3][19]
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
量化藏经阁· 2025-09-19 19:10
乘势而起:市场新高趋势追踪 触及新高的个股、行业和板块可被视为市场的风向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动量、趋势跟踪策略的有效性。本报告旨在定期跟踪市场中创新高的个股及其 分布,以追踪市场趋势、把握市场热点。 截至2025年9月19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分别为1.63%、 1.09%、1.08%、1.24%、1.54%、1.91%、1.79%、1.28%。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电子、通信、消费者服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指数距离 250日新高较近,食品饮料、银行、煤炭、综合金融、非银行金融行业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远。概念指数中,工程机械、发电设备、万得风电、万得中概 股100、5G、风力发电、电子设备和仪器等概念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近。 见微知著:利用创新高个股进行市场监测 报 告 摘 要 截至2025年9月19日,共1461只股票在过去20个交易日间创出250日新高。其中创新高个股数量最多的是电子、机械、基础化工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占 比最高的是有色金属、电子、综合行业。按照板块分布来看,本周科技、制造板块创新高股票数 ...
关于如何卖出的话题总结一下
猛兽派选股· 2025-09-15 16:05
交易策略与战术原则 - 交易策略和战术决定买卖方式 不存在孤立的买入和卖出 只存在可接受的方案 以上内容仅适用于趋势跟踪策略[1] - 交易计划需设计盈亏比预期 合理盈亏比至少为2:1 例如7%止损需对应14%涨幅预期 否则不应操作[1] - 股价发展与预期明显相反时必须承认错误并服从现实 并非必须跌至-7%才实施硬止损[1] 突破买入止损规则 - 突破买入后若5个交易日不能产生浮盈 可能意味着选择错误 可考虑在损失3-5%时止损[1] - 真正正确的股票和时机能快速脱离成本 买入初期需保持警觉和灵活性[1] - 突破买入法的最后止损防线是突破阳线最低价格 若突破阳线被完全回撤吞没 至少说明当前选择错误 应避免侥幸心理[1] 强势低吸买入规则 - 正确的低吸应能迅速产生浮盈 否则为错误时机选择[1] - 强势低吸需以前期支点长阳为依据 最后防线同样是长阳最低价格[1] 浮盈后止盈战术 - 当浮盈达到8%以上时 可采用三种战术:使用7-8%回撤幅度作为止盈阈值保证不亏损 将浮盈加突破阳线幅度后除以3作为移动止盈阈值 或采用TR持股线作为止盈阈值[3] - TR持股线工具以N周期中最大TR值为回撤极限[3] TR持股线应用 - 稳定的强趋势股在上升过程中不会轻易击穿TR持股线[5] - 股价首次击穿TR持股线并不表示上升结束 在威科夫量价学说中被称为首次供应 稳定强趋势股往往出现三次此类时机 可酌情分批次卖出[5] 长阳卖出策略 - 在连续长阳飙升并出现跳空缺口时 交易情绪达到高潮甚至癫狂 此时卖出较为明智[5] - 长阳卖出可避免承受后续回调测试 但在稳健爬升段容易导致卖飞 需平衡分寸[5] 非龙头股止盈策略 - 对于领涨龙头以外的股票 突破买点后若浮盈达20%以上 乘阳线卖出一部分仓位是较好选择[6] - 数据统计和实战表明25%浮盈通常为波段中间部分 过度贪恋容易回吐利润[6] - 通过减仓扩大浮盈比例可使进退尺度更加主动 该策略在美股市场同样有效[6] 技术指标应用 - 成交量加权均线在支撑性和灵敏度方面优于EMA和SMA均线[8] - 改进版OBV指标可作为辅助工具 通过调整参数可适应不同交易节奏[8] - 动量背离在卖出技巧中具有重要地位 VAD指标和BIAS指标较为实用 最好在15-60分钟级别运用以处理日线波段买卖时机[10]
热点追踪周报: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第211期)-20250912
国信证券· 2025-09-12 19:5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250日新高距离模型[11]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过去250日最高价的相对距离,来衡量股票或指数接近历史高点的程度,以此捕捉趋势强度和市场动量[1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对于给定的标的(股票或指数),首先获取其最新收盘价 \( Closet \) 和过去25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时间序列,计算该时间序列的最大值 \( ts\_max(Close, 250) \)。然后,应用以下公式计算250日新高距离: $$ 250 \text{ 日新高距离 } = 1 - \frac{Closet}{ts\_max(Close, 250)} $$ 若最新收盘价创出新高,则分母等于分子,结果为0;若最新收盘价从高点回落,则结果为正值,表示回落的幅度[11]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25][27] **因子构建思路**:在创250日新高的股票池中,结合分析师关注度、股价相对强弱、趋势延续性、股价路径平稳性及创新高持续性等多个维度,筛选出趋势更为稳健、动量效应可能更强的股票[25][2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筛选过程分为多个步骤: a. 初筛股票池:筛选出过去20个交易日内曾创出250日新高的股票[19] b. 分析师关注度:要求股票在过去3个月内,获得“买入”或“增持”评级的分析师研报数量不少于5份[27] c. 股价相对强弱:要求股票过去250日的涨跌幅位于全市场所有股票的前20%[27] d. 股价平稳性与创新高持续性:在满足上述条件的股票池内,使用两个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并选取排名在前50%的股票。这两个指标是: - 价格路径平滑性(股价位移路程比): $$ \text{平滑性} = \frac{\text{过去120日涨跌幅的绝对值}}{\text{过去120日日涨跌幅绝对值之和}} $$ 该比值越低,表明价格路径越平滑,趋势越稳定[25][27] - 创新高持续性:过去120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该值越低,表明股票维持在历史高点附近的时间越长,创新高更具持续性[27] e. 趋势延续性:计算过去5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并选取该值排序最靠前的50只股票作为最终的“平稳创新高股票”[27]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250日新高距离模型**,截至2025年9月12日的具体取值: - 上证指数:0.33%[12] - 深证成指:0.43%[12] - 沪深300指数:0.57%[12] - 中证500指数:0.00%[12] - 中证1000指数:1.04%[12] - 中证2000指数:1.56%[12] - 创业板指:1.09%[12] - 科创50指数:1.95%[12]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截至2025年9月12日的应用结果: - 全市场初步筛选出的创新高股票数量:1620只[19] - 最终筛选出的平稳创新高股票数量:50只[27][28] - 这些股票在板块上的分布:周期板块17只,科技板块17只,制造板块、医药板块、消费板块、大金融板块共16只[28] - 这些股票在行业上的分布:基础化工行业(周期板块)和电子行业(科技板块)入选数量最多[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