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塑料包装
icon
搜索文档
华源控股:10月2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9:27
公司动态 - 公司于2025年10月23日召开第五届第十一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了包括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议案在内的文件 [1]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9.58元 市值约为32亿元 [1] 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金属包装业 占比74.2% [1] - 塑料包装业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 占比24.01%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1.79% [1]
轻工造纸行业研究:新消费值得重拾信心,关注金属包装提价进展
国金证券· 2025-10-19 16:3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但对各细分板块给出了景气度判断 [4] 核心观点 - 家居板块内销需求企稳、外销表现亮眼,重点关注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且具备高股息的内销龙头及具备海外产能优势的企业 [4][9] - 新型烟草监管趋严利好头部合法品牌,HNB产品全球推广加速,供应链企业具备布局价值 [4][10] - 造纸包装板块木浆价格分化、废纸系成本支撑强劲,包装板块盈利稳健,金属包装提价在即有望改善盈利 [4][11] - 轻工消费板块受益于Q4旺季催化,潮玩板块龙头强势且传统公司转型,AI眼镜处于需求放量前期 [4][15][16] - 各板块景气度判断:家居(底部企稳)、新型烟草(稳健向上)、造纸(底部企稳)、包装(稳健向上)、潮玩(拐点向上)、轻工个护(略有承压) [4] 家居板块 - 内销需求端企稳,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当周同比-22.46%,14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当周同比-20.75% [4][9] - 外销跨境电商表现亮眼,梦百合美国站GMV同比+82.0%,致欧科技英国站GMV同比+37.1%,恒林股份美国站点GMV同比+30.9% [4][9] - 美国新关税(25%)已生效,但头部企业可通过提价转嫁及海外产能应对,10月美国降息概率100%有望带动需求回暖 [4][9] - 推荐关注欧派家居、索菲亚、顾家家居等内销龙头及匠心家居、恒林股份等出海企业 [4] 新型烟草 - 美国80%选民支持加强非法电子烟执法,监管趋严利好头部合法品牌 [4][10] - BAT的glo hilo产品于10月23日在意大利上市,全球推广节奏加快 [4][10] - 8月中国电子烟出口额9.4亿美元,同比+4.3%,其中出口美国同比+32.6%至3.8亿美元 [19] - 推荐思摩尔国际、中烟香港、盈趣科技等供应链企业 [4] 造纸包装 - 截至10月17日,针叶浆价格5550元/吨(环比-100元),阔叶浆价格4250元/吨(环比+50元) [4][11] - 箱板纸价格4350元/吨(环比+30元),瓦楞纸价格3590元/吨(环比+50元),木浆港口库存207.4万吨(去库0.3万吨) [4][11] - 废纸价格因天气因素上涨,支撑瓦楞及箱板纸价格,10月纸厂仍有涨价计划 [4][11] - 金属包装二片罐提价在即,行业竞争格局优化有望改善盈利 [4][11] - 推荐裕同科技、太阳纸业、奥瑞金等 [4] 轻工消费与潮玩 - 轻工个护板块Q4受双十一及春节备货催化,百亚股份自由点品牌官宣新代言人,国庆中秋档线下销售同比增长超120% [4][15][17] - AI眼镜行业处于需求放量前期,重点跟踪绑定优质大厂的镜片制造企业如康耐特光学 [4][15] - 潮玩板块泡泡玛特新品市场反响良好,苹果CEO库克现身LABUBU巡展提升品牌曝光,布鲁可参展中国玩具展扩大产品阵容 [4][16][18] - 9月潮玩动漫线上销售额13.33亿元,同比+21%,其中盲盒娃娃销售额同比+50% [26] - 推荐泡泡玛特、晨光股份、百亚股份等 [4] 行业重点数据 - 地产数据:8月全国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18.52%,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累计同比-5.36% [29] - 家具零售:8月中国家具类零售额累计1335.3亿元,同比+22% [38] - 原材料价格:软泡聚醚均价8495.83元/吨(环比+33.3元),MDI均价17950元/吨(环比+200元) [43] - 出口数据:9月中国家具出口额46.8亿美元,同比+0.35% [38]
你“吃下”了多少化石燃料?
虎嗅· 2025-10-16 19:39
文章核心观点 - 现代食品系统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其消耗了全球至少15%的化石燃料和40%的石化产品,这种依赖贯穿从农业生产到烹饪的全链条,构成了系统性的环境与资源挑战 [1][2] 食品系统化石燃料消耗结构 - 食品系统消耗的化石燃料中,42%用于食物处理和包装环节,38%用于零售和厨房烹饪环节,20%投入在种植和农业化学品中 [3] - 食品系统还消耗全球40%的石化产品,其中34%用于生产化肥,6%用于塑料生产 [5] 农业生产环节的化石燃料依赖 - 氮肥生产是农业环节化石燃料消耗的关键,全球合成氮肥使用量自1961年以来增加了800%,其供应链贡献了全球2%的温室气体排放 [9] - 氮肥生产环节占合成肥料碳排的40%,而农田施用过程占60%,施肥产生的一氧化二氮温室效应强度是二氧化碳的300倍 [9] - 农用机械如拖拉机、收割机等动力供应也依赖化石燃料,在欧盟,耕地和犁地作业能耗占田间作业能源使用总量近一半 [11] 食品加工与包装环节的能源与材料消耗 - 超加工食品生产能耗是天然食品的2到10倍,其加工过程依赖能源密集型设备,食品加工业所需热能的60%至70%通过化石能源燃烧提供 [19] - 食品系统消耗的石化产品中有74%用于塑料和化肥生产,超加工食品是塑料包装重灾区,亚洲占全球塑料包装用量的43%以上,中国是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 [23] - 全球塑料回收率不足10%,食品包装因污染和材料复杂最难回收,PET塑料瓶和HDPE/PVC硬质塑料回收较好,但PP餐盒回收困难 [25] - 培育肉生产能耗是鸡肉的两倍以上,属于高能耗加工形式 [22] 零售与烹饪环节的能源使用与挑战 - 零售和厨房烹饪环节消耗食品系统38%的化石燃料,其中40%的能耗用于制冷,超市开放展示型冷柜能耗比封闭设备高四倍以上 [27] - 全球15%的电力消耗于冰箱和冷库,但每年因制冷不足导致6.2亿吨食物损耗,优化冷链在发展中国家可减少大量损耗,但本地化供应链比优化冷链更节能 [28] - 全球超过三分之一人口(2020年约23亿至28亿人)依赖木柴、木炭等污染燃料烹饪,撒哈拉以南非洲超过80%人口仍使用此类燃料 [29] 行业替代方案与挑战 - 精准农业和数字农业的能效提升潜力缺乏公开数据支持,相关研究核心数据未公开 [12][13] - "蓝色"氮肥生产中的碳捕获率实际远低于行业宣称的90%至95%,例如伊尼德肥料厂仅捕获28%的二氧化碳,且捕获的二氧化碳用于开采石油,导致更多排放 [15][16] - "绿色"氮肥仅占全球肥料销售的极小部分,使用全球氨产量的0.3%,其生产需增加24倍电力、30倍土地和50倍水,而"蓝色"氮肥生产能耗增加58% [17][18] - 食品加工电气化和太阳能使用在技术上可行,但许多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未实现,需遏制超加工食品生产以改善能源总需求 [26] 食品公司的影响与责任 -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雀巢是全球前三大塑料污染者,食品包装占塑料废物的83%,主要为瓶子、包装纸和容器 [26] - 超加工食品在富裕国家占总热量摄入量的60%,在低收入国家摄入量迅速增长,其生产得到补贴,利润丰厚 [19]
华源控股:累计回购约302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9:38
每经AI快讯,华源控股(SZ 002787,收盘价:8.15元)10月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9月30 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股份的数量约为302万股,占公司 目前股份总数的比例为0.9%,最高成交价为人民币8.49元/股,最低成交价为人民币7.97元/股,支付总 金额为人民币约2499万元。 2025年1至6月份,华源控股的营业收入构成为:金属包装业占比74.2%,塑料包装业占比24.01%,其他 占比1.79%。 截至发稿,华源控股市值为27亿元。 每经头条(nbdtoutiao)——与美元脱钩后,暴涨102倍,揭秘黄金疯涨背后神秘的"无形之手"!专家: 推动金价上涨的逻辑没有变 (记者 王晓波) ...
调研速递|王子新材接受东方财富证券等10家机构调研 聚焦业务布局与发展前景
新浪财经· 2025-09-19 19:23
核心观点 - 公司接待10家机构现场调研 交流聚焦可控核聚变 军工电子 包装业务发展及战略规划[1][2] - 公司业务呈现多元化布局 塑料包装业务增长稳健 军工电子与可控核聚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2]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管理强化核心竞争力 并计划扩大薄膜电容器产能[2] 业务板块表现 - 塑料包装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6.4亿元 同比增长21.22% 毛利率17.41% 同比增长0.47% 主要服务富士康 海尔等客户[2] - 军工电子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4453万元 由全资子公司武汉中电华瑞开展舰船电子信息系统业务[2] - 可控核聚变相关业务通过控股子公司宁波新容开展 产品为储能电容和支撑电容 当前合同金额占比不足3% 对业绩无重大影响[2] 产能与供应链布局 - 公司拥有深圳 烟台 成都 廊坊 郑州 宁波 泰国等自建工业园 旗下40多家子公司 员工约3000多名[2] -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与供应商就基膜 金属化材料等核心原材料建立深度合作 保障供应链稳定与自主可控[2] 发展战略 - 公司贯彻"聚焦优质业务 促进多元发展"战略 推动塑料包装业务升级 增强军工电子研发实力 扩充薄膜电容器生产规模[2] -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聚焦产业链关键细分环节 与科研机构保持沟通[2]
关于“垃圾不够烧”的真相
虎嗅· 2025-09-02 09:57
关于"垃圾不够烧"的公众认知误区 - 网络视频传播"垃圾不够烧"观点引发公众误解 认为可无节制生产垃圾甚至取消垃圾分类 [1][7] - 该视频通过反常识论调和民族自豪元素吸引关注 片面强调焚烧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风险 [7][8] - 环保领域专家指出视频创作者缺乏垃圾治理系统性认知 公众易被简单粗暴解决方案误导 [7][8][9] 垃圾焚烧行业实际供需状况 - 中国垃圾焚烧产能严重过剩 2023年已建成超1000座焚烧厂 日处理能力达111万吨 处理量超美日欧总和 [7][20] - 北京年人均焚烧垃圾超200千克 上海达290千克 远超首尔100千克(焚烧+填埋合计)水平 [11][12] - 产能过剩导致焚烧厂跨省市抢垃圾 但实际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 主要因外卖快递等一次性包装激增 [12][13][45] 焚烧技术局限性及污染风险 - 二噁英排放控制存在技术盲点 除温度外炉灰清理等因素均影响排放 法定监测仅每年1次 自愿监测最多3-4次 [15][16] - 焚烧厂周边土壤二噁英累积浓度上升 空气中二噁英浓度偏高 现有排放标准虽从1纳克/立方米降至0.1纳克但仍存健康风险 [16][18] - 焚烧过程将含碳物质转化为温室气体 厨余塑料木材焚烧加剧气候变化 玻璃等材料不适合焚烧需重用体系 [22][27] 塑料包装健康危害与治理困境 - 食品塑料包装含内分泌干扰物 邻苯增塑剂导致儿童性早熟 双酚A影响女性生殖健康 [34][36] - 可降解PLA材料仍含化学添加剂 复合包装袋因混合材质难以回收 最终进入焚烧环节 [33][42][44] - 低值可回收物回收体系缺失 除厦门外多数地区未建立塑料玻璃陶瓷统一回收机制 [45][46] 垃圾治理系统性解决方案 - 垃圾处理社会成本约2000元/吨 需通过价格机制倒逼源头减量 当前处理费仅100-300元/吨 远低于台湾500元日本800元欧洲1000元 [47][48] - 企业应承担包装回收责任 如押金制回收冷链箱等 现有生鲜电商存在强制包装问题 [53][54] - 零废弃理念需融入日常生活 通过重复使用控制外卖网购 建立社区堆肥等微循环系统 [55][57][58]
4天3板!又一军工大龙头诞生
格隆汇APP· 2025-08-05 18:27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小幅收涨 全市总成交额16158亿 两市超3900只个股上涨 交易情绪进一步提升 [1] - 兵装重组概念指数涨幅高达6.12%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6.55亿元 继续成为全市场最强势板块 [1] - 长城军工近4日强势3板 从6月中旬以来股价累计涨幅高达2.2倍 成为军工板块强势龙头股 [4] 长城军工公司分析 - 公司由军工集团、长城资产、信达资产、华融资产于2000年共同出资设立 是国内率先整合地方军工资源的企业 [8] - 2023年1月安徽省国资委将安徽军工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国兵器装备集团 后者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8] - 主营业务为军品业务和民品业务 是我国重要的迫击炮弹、光电对抗弹药、单兵火箭等研制和生产基地 产品覆盖多军兵种 [8] - 民品业务包括预应力锚具、高铁轨道减振器、汽车空调压缩机及塑料制品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8亿元 同比增长5.09% 净利润亏损0.54亿元 同比下降55.14% 毛利率2.81% [10] - 2025年一季度获得智能弹药系统3.2亿元订单 子公司获得5521万元招标项目 预收账款环比大增37% [11] - 公司市盈率动态亏损 市净率14.24 总市值309.32亿 流通A股7.24亿股 [10] 行业驱动因素 - 国际地缘局势冲突推动全球多国军费预算开支大增 军工板块获得市场资金关注 [11] - 长城军工产品价格仅为欧美同类产品的60%-70% 2024年已参与中东国家弹药招标并获得军贸订单 [11] - 兵装集团实施"分立+注入复合"重组方案 市场猜测可能向长城军工注入智能弹药、无人机研发资产 [11] - 军工板块出现2022年8月以来首次月线三连阳 7月单月成交额高达1.5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5] - 地面兵装、航天导弹等细分概念整体涨幅超过50% 6月至8月5日期间约10只军工股涨幅翻倍 近40只个股涨幅达50%以上 [15] 行业估值变革 - 国防军工板块动态市盈率为58倍 机构预测2025年行业净利润增速达35% PEG为1.66处于近十年中等水平 [17] - 2025年上半年已披露业绩的42只军工股合计净利润接近56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超45% 创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 [18] - 军工电子、航空装备、航空发动机、无人装备等细分领域均迎来景气增长 [19] - 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从2022年165亿美元预计增长到2025年343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27.6% [20] 细分领域表现 - 军工电子领域订单改善显著 产品广泛应用于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升级 [19] - 航空装备企业在手订单处于高位 歼-10C、运-20等出口潜力大 新型号J35、J20S进入批产阶段 [19] - 航空发动机企业受益于六代机及商用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19] - 无人装备包括无人机、反无人机系统、水下机器人等应用日益广泛 [20]
华源控股:公司尚未开展股份回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3:11
股份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尚未开展股份回购 [2]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 - 金属包装业占比74.2% [2] - 塑料包装业占比24.01% [2] - 其他业务占比1.79% [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SZ002787 [2] - 最新股价8.87元 [2]
【私募调研记录】天戈投资调研华源控股
证券之星· 2025-07-21 08:08
公司调研信息 - 华源控股在金属包装和电池精密结构件领域具备技术复用优势,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谨慎推进,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但占比仍低 [1] - 新能源产业产能利用率60%,暂无海外扩产计划 [1] - 塑料包装业务毛利率17%,未来将通过整合提高毛利,继续研发绿色环保产品 [1] - 公司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具备一定成本转嫁能力 [1] - 公司聚焦金属和塑料包装主业,积极寻找新业务市场机会,设立新加坡华源,持续开拓海外市场 [1] - 公司产线自动化水平较高,持续推进智能装备升级 [1] - 公司基于对公司价值认可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启动股份回购和注销计划 [1] - 公司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开展市值管理工作,积极关注并购机会,以高端智能制造为主要并购方向,并购决策流程严格规范 [1] 机构背景 - 上海天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2015年2月成功在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并正式成为阳光私募基金管理人 [2] - 注册地上海杨浦区,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 [2] - 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投资管理、资产管理 [2] - 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在中国资本市场从业经历十年以上,在证券投资管理、行业研究、投资银行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出色的工作业绩 [2]
华源控股(002787) - 002787华源控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718
2025-07-18 16:1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787,证券简称华源控股,编号 2025 - IR002 [2] - 2025 年 7 月 17 日上午 10:30 - 11:10 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地点为腾讯会议 [2][3]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上海海能投资咨询、安宇基金等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邵娜等 [3] 业务板块情况 金属包装与电池精密结构件 - 收购全能精密后新增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融合金属包装与精密结构件制造,拓展新赛道 [3] - 电池精密结构件封装壳体属金属包装,市场容量随电池应用场景拓宽显著增长,高端市场潜力大 [3] - 2025 年电池精密结构件营收较 2024 年明显增长,但在整体营收占比仍较低 [3] 塑料包装业务 - 主要客户有壳牌、美孚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成熟运营机制,获多项荣誉 [4] - 目前毛利率 17%左右,未来通过整合租赁场地、管理、物流等有望提高 [4] 产能与扩产计划 - 新能源产能利用率 60%左右,暂无海外扩产计划 [3] 原材料采购与成本传导 金属包装 - 与中国首钢集团等马口铁供应商签战略合作协议,获优惠采购价格 [4] - 与主要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和合理成本转移机制,但马口铁价格大幅波动仍有经营风险 [5] 塑料包装 - 主要原材料为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塑料颗粒,价格受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影响波动大 [6] - 采取加强与供应商合作、多渠道备货等措施应对,有一定议价和成本转移能力 [6] 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 盈利增长点 - 聚焦金属包装和塑料包装主业,积极寻找新业务市场机会 [8] 海外市场拓展 - 客户多为国际公司及全球 500 强企业,已设立新加坡华源,持续开拓海外市场 [9] 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 - 产线自动化水平较高,有 100 多名技术人员从事设备自动化连线智能改造 [10] - 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与系统,提升包装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优化库存管理与配送流程 [10] 产品升级与创新 - 2025 年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与科研院所等协同创新,转化前沿技术为生产力 [12] -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新产品 [12] 订单与产能利用 - 目前订单平稳,产能利用率较高,不排除适时扩产 [13]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 - 在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制造”变革中,通过智能装备升级与开发导入,实现整线能耗降低 [14] 股份回购与市值管理 - 2025 年 5 月公告注销 635 万股回购股份,7 月公告 2000 万至 4000 万股份回购计划,基于对公司价值认可和未来发展信心 [14] - 严格按监管要求开展市值管理工作,2024 年度、2025 年度启动股份回购、注销、现金分红等工作 [15] 并购计划与决策流程 - 积极关注投资并购机会,以高端智能制造为主要并购方向,对新兴行业保持开放态度 [16] - 针对重大投资或并购计划,按法规和内部制度研究决策审批,执行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流程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