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AI

搜索文档
同济医院发布全国首个脑出血AI大模型
长江日报· 2025-07-05 12:10
此外,"脑瑞康"大模型能为患者提供便捷、科学的诊疗服务。家属通过手机应用输入症 状和检查结果,AI快速给出病情评估和就诊建议,交互界面简单实用,提高脑出血管理便 捷性和效率。在医生端,急诊科医生利用AI多学科会诊模式,快速整合患者信息,模拟专 家会诊,生成综合治疗方案,缩短多学科协作时间,提升救治效率。 同济医院还将"脑瑞康"作为核心引擎,构建了数智化脑出血血肿抽吸决策系统,专为优 化血肿抽吸手术设计,融合现代科技与医疗理念,实现精准、高效、安全的手术过程。 编辑:赖俊 7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联合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 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卒中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天坛脑血管病会议上,正式发布全 国首个脑出血AI大模型"脑瑞康"。 脑出血在中国发病率高,占脑卒中患者的18.8%~47.6%,发病30天的患者病死率高达 35%~52%。 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唐洲平教授团队领衔打造的"脑瑞康"脑出血诊疗大模型,由"脑瑞 康"脑出血数据集、"脑瑞康"大模型基座以及BrainHemo多智能体系统构成。"脑瑞康"脑出血 数据集涵盖多模态脑干出血临床真实世界研究数据集与脑出血微创临床真实世界 ...
蚂蚁做AI医疗:走窄门、行远路?
36氪· 2025-07-02 20:39
科技"普惠"并非一蹴而就的浪漫故事,而是由无数"小事"组成的系统工程。 封面来源 | IC photo 在医疗AI的赛场上,又一家大厂开始全力冲刺。 6月26日,进入医疗领域11年后,蚂蚁集团正式发布独立AI健康应用"AQ"。 这是去年9月在支付宝内上线的"AI健康管家"的全新升级版;功能上,不只是问 诊咨询、健康科普 等 常规内容,甚至直接连接起了国内千余家医院、百万医生,以及鱼跃、华为等硬件设备厂商,形 成了覆盖院内院外全周期的健康管理 体系。 换句话说,以后再想找AI问问健康问题,办个异地医保报销,或询问下血糖、血压的控制建议,不必在各个不同的AI助手和APP之间反复"横跳"了,一个 AQ就搞定。 蚂蚁集团副总裁、医疗健康事业部负责人张俊杰表示:"AQ将是蚂蚁向AI医疗健康方向发展的新入口。未来,蚂蚁还会联合更多医生、医院、医疗相关企 业,通过AQ为用户提供更普惠的医疗健康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蚂蚁近期在医疗领域官宣的唯一动作。6月30日,蚂蚁集团发布年度ESG报告中,也首次将"普惠医疗健康"升级为集团五大业务板 块之一。 这些变化可能意味着什么?蚂蚁为何押注AQ应用,加速探索AI医疗? "过 ...
AI+医疗:从蚂蚁 AQ 看产业发展
2025-06-30 09:02
AI+医疗:从蚂蚁 AQ 看产业发展 20260629 摘要 蚂蚁集团推出独立 AI 健康应用"AQ",源于支付宝平台在医疗支付和数 字化赋能的积累,以及 AI 健康管家小程序超过 7,000 万的用户基础, 旨在抓住健康赛道的巨大潜力。 "AQ"整合了全国超 5,000 家医院、近百万医生及 200 多位三甲专家资 源,以 AI 为主导、专家为辅,提供在线问诊,旨在缓解医疗资源不均和 看病难问题。AI 在诊前可高效整理病历信息,缩短问诊时间,提升就诊 效率。 医疗 AI 商业化主要体现在医生辅助和高效信息助手,尤其在诊前信息整 理和常见病辅助诊断方面。对于专科病和复杂病,AI 提供评估方案辅助 医生决策,但最终诊断仍由医生决定。 医院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高度敏感,倾向于私有化部署 AI 服务,导致 对集成 GPU 的 DeepSeeker 一体机需求旺盛,订单金额从几十万到几 千万不等,成为产业商业化收入的重要来源。 医疗 AI 领域倾向于通用大模型与垂类大模型混合架构,以适应细分专业 化医疗需求。关键在于结合特定数据特征、专业医生和专家的数据标注 经验,提升 AI 诊疗质量。 Q&A 蚂蚁集团近期推出的独 ...
周末重点速递丨有机构称“调整可能就是机会”;券商聚焦国际支付、固态电池、AI医疗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9 10:27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回顾上半年,海外关税是最大扰动因素,我国宏观环境整体呈现"经济强韧性、政策有定力、资产高波 动"的特征。基于"十五五规划"布局中长期;对应到资产端,下半年A股可能会呈现偏震荡态势,调整 可能就是机会。 政策方面,主要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当前阶段,主要是加快现有政策落地,包括加快政府债券发 行、推动实物工作量形成等。第二阶段是三季度前后,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决定财政进一步加码力度, 包括可能的增加预算、扩赤字,重点关注基本面指标。3月全国两会已就科技、财税、资本市场、民生 等领域提出超20项改革任务,后续有望狠抓落实;下半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阶段,有望拉开新一轮 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 今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下半年可能大体确定"十五五"时期主要规划目标、政策制定原则及 大体举措。倾向于认为,"十五五"规划应会兼顾接续此前规划,突出经济、改革、科技、民生4条主 线。 对于股票市场而言,低利率环境通过降低无风险收益率和贴现率,影响股票市场的估值逻辑与资金流 向。在股票投资领域,投资者需平衡防御与成长属性。 (三)券商行业掘金 国盛证券:稳定币的下一站,国际支付、美股 ...
消费与医药分论坛 - 新格局 新供给 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会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新消费(包含宠物、母婴、老年消费、美妆护肤等)、体育、智能仿生手及机器人、化妆品 - **公司**:荣昌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艾力斯、药明、百普赛斯、奥翼科技、北京千寻机器人、灵出智能、特斯拉、智源研究院、达闼科技、天津朗诺公司、泡泡玛特、蜜雪冰城、霸王炸鸡、张亮麻辣烫、珀莱雅、函数、新瑞鹏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医药行业 - **上半年表现**:从底部回暖到逐步走强,创新药板块亮眼,生物医药指数跑赢沪深 300 指数,制药板块涨幅达 28%。政策支持、资金回流、AI 技术催化及创新药出海推动复苏,前四个月国内创新药 BD 事件总金额达 550 亿美元,首付款超 50 亿美元[1][2] - **下半年投资主线**:创新药、AI 医疗技术、银发经济及 AI 赋能的新兴医疗技术(如蛋白质预测),制药公司在 A 股占比较高值得关注,中药板块相对较弱[1][4] - **创新药增长原因**: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政策利好预期(商保品类目录和仿制药集采政策边际向好),BD 事件频发提升相关公司市值和盈利预期[1][5] - **2025 年下半年前景**:重磅 BD 活动频繁,预计仍有大量 BD 预期;创新药企财报亮眼,收入和利润提升,创新药收入占比增加;临床数据驱动市值,多款国内创新药取得全球最佳或同类最佳临床数据[9] - **医疗器械和医疗 AI 趋势**:医疗器械复苏明显,前五个月公开招投标数据同比大幅修复;医疗 AI 应用扩大,龙头公司在 AI 应用方面优势拉大[12] - **其他医药消费细分领域**:中医中成药消费品如阿胶销售超预期;新生儿人口出生率下降限制二类苗增长,但成人疫苗如带状疱疹疫苗销售快速放量;医美行业关注有新品类推出的龙头企业和创新能力强、估值低的企业[14] 新消费行业 - **崛起原因**:消费者变化(Z 世代注重“悦己经济”,Y 世代偏向资产保值增值,X 世代引发退休经济)、产品创新(小米汽车、AI 眼镜等)、渠道和营销变革(直播电商、企业家 IP)、国货崛起(老铺黄金、毛戈平)、文化与情感需求(宠物经济、潮玩等)[30][32] - **宠物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15 - 2020 年平均增长率接近 20%,2024 年市场规模达 3002 亿元。养宠新手比例增加,线上购买宠物比例上升,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推进。消费痛点有携宠出行难和看病贵,食品和医疗是主要消费领域,智能用品发展迅速,竞争格局分散[53][55][57][58][66][69] - **美妆护肤品行业**:多个百亿级国货品牌崛起,底层科技支持、注重营销策略、了解本土消费者需求是成功原因。行业注重成分叙事和科技叙事,供应链有优势,部分公司跨界进入医美领域[76][77] 体育行业 - **疫情后影响**:居民户外运动参与度提升,带动户外运动服饰、运动相机等需求增加,体育经纪业务、票根经济和文创衍生品是重要方向[78] - **职业商业赛事前景**:除足球和篮球外,网球、乒乓球等赛事逐渐商业化,有广大受众,未来机会增多[79] - **体育消费角色**:与个人健康和城市荣誉感结合,地方马拉松赛、公开赛等吸引大量潜在消费群体,未来机会多[80] 智能仿生手及机器人行业 - **奥翼科技**:通过探索应用场景,从虚拟现实设备转向智能仿生手,实现自主生产并开拓海外市场,核心技术有自主研发的传感器、机械结构、算法等,产品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性价比,探索核心技术在多领域应用并推出“手指外骨骼”产品[38][41][42][43][50] - **巨型机器人**:能自主完成复杂任务,但大脑(AI 算法)发展落后,训练方式成本高或数据利用率低,产业链发展快但全球具身智能产量低于预期[47][48][49] 化妆品行业 - **发展趋势**:注重成分叙事和科技叙事,新原料备案增多,供应链有优势,国内品牌适应平台机制,部分公司跨界进入医美领域[7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医保相关**:中国医保目录自 2000 年以来显著扩展,2024 年达 3159 种药品;医保谈判流程基本定型,确保科学公正定价;未来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老龄化、筹资压力等挑战,需发展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丙类目录)推出推动医药创新,对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有意义,但执行面临挑战[15][16][17][24][26][27] - **宠物行业**:宠物主粮品牌忠诚度相对较高,更换主粮慎重;未来冻干粮、烘焙粮和鲜粮增长潜力大;异宠市场增长显著,饲养成本低且受年轻人欢迎;各地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宠物产业发展[81][83][72][73] - **中国企业国际化**: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企业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具备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在健康饮料和餐饮行业国际市场有竞争力,海外市场落地能力逐渐增强;科技创新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84][86][87][88] - **体育经济**:中国体育成绩领先但集体项目与经济地位不匹配,人均产值与欧美有差距,需提高人均 GDP 和促进全民健身意识与消费习惯转变[91]
“神助攻”还是“乌托邦”?给“AI医生”把个脉
每日商报· 2025-06-20 15:31
今年4月,一则"上海一患者被AI医生误诊丧命,获赔127万"的新闻在网上疯传,引发广泛关注。后被证 实该消息为假。面对舆论发酵,国家卫健委迅速发声,表示已介入调查网传信息源头,并强调"AI仅是 医疗工具,医生仍是责任主体"。官方重申了2021年发布的《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 则》,明确AI作为医疗器械管理,若因设备缺陷导致误诊,患者可向医院和厂商共同追责;但医生作 为最终决策者,仍需对诊疗结果负主要责任。 2025年被视作"AI元年",今年来,国内医疗AI领域迎来井喷式爆发。据统计,国内已有上千家医院先后 宣布完成DeepSeek开源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年初,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 医院正式上线应用。医疗AI大模型成为各个医院重点布局的热门赛道……AI与医疗的全面融合似乎不 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一面是强劲刮起的产业风潮,一面是争议不断,医生和患者该如何选择?AI医疗究竟是一场"资本游 戏",还是一次医疗深度改革的"神助攻"? "半夜发烧,不想跑医院,就在APP上问了'AI医生',它建议我先吃退烧药观察,第二天症状加重的话再 去医院,后来到医院确诊了流感。"28 ...
10亿融资!联影加码医疗AI赌局
思宇MedTech· 2025-06-20 14:36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即将召开: 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2025年9月3-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近日,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联影智能") 成功完成 A 轮融资,总规模 10亿 元人民币 。在影像AI仍未跑通商业闭环的当下,联影智能成 为少数逆势"加码"的玩家。这不仅是资本对一家医疗AI企业的投票,更是一场由联影集团主导的战略深水试探: 将AI写入设备、嵌入临床、串起生态,试图构建下 一代医疗智能平台的操作系统 。 而这场AI路径之争,远非靠产品数量或大模型参数就能取胜。从"全谱全栈"的产品思路,到"影像+智能体"的闭环生态,再到以医院为落地核心的智能部署,联影 智能的下注方式,透露出一个中国头部医疗企业对AI时代重构的底层理解。 这轮融资的意义,不在于钱,而在于它背后,那场悄然重启的AI医疗竞赛。 # 融资背后,不只是钱的事 这不是联影智能第一次拿到10亿元。 早在2024年底, 联影医疗及其早期投资人以 10亿 元的价格进行股权收购 ,使联影智能投后估值达到百亿级 ...
鹰瞳科技-B(02251)午后涨近15% 体检人群眼健康筛查及健康管理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眼底AI及近视防控行业空间广阔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14:35
行业前景 - 眼底AI及近视防控行业空间广阔 [1] - 《体检人群眼健康筛查及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24)》提出标准化筛查路径及系统化解决方案,强调人工智能在辅助诊断方面的巨大潜力 [1] - AI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类眼底图像中的病变特征,提高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尤其在资源有限或经验不足的医疗环境中优势明显 [1] 公司技术优势 - 鹰瞳科技是全球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自主研发软硬一体化的视网膜影像诊断AI解决方案 [1] - 通过"便携式智能眼底相机"全自动拍摄视网膜照片,云端AI算法精准识别55种眼部疾病与心梗、中风等高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等慢病风险 [1] - 诊断结果媲美专家级医生 [1] 业务布局与市场认可 - 公司立足AI眼底影像筛查细分方向,布局AI软件解决方案+硬件设备的一体化产品 [2] - 提供基于眼底影像筛查的检测诊断和健康风险评估服务 [2] - 专注于眼底及近视防控医疗AI多年,产品力强大,在重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方面发挥重大医疗价值 [2] 市场表现与增长潜力 - 鹰瞳科技-B(02251)今日获资金追捧,午后涨幅扩大至15%,截至发稿涨7.33%,报12港元,成交额868.6万港元 [1] - 重点网点及用户数快速拓展,适逢医疗AI产业重大发展机遇,公司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2]
联影智能获10亿元A轮融资,将投入医疗大模型和智能体等研发
搜狐财经· 2025-06-20 12:24
融资信息 - 联影智能完成A轮融资 总规模10亿元 由易方达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上国投资管共同领投 其他参与机构包括上海联和 盛石资本 保览投资 苏创投 均为创投 清松资本 张家港创投 联影集团 联影医疗等 [1] 公司背景 - 联影智能是联影集团旗下人工智能公司 专注于医疗AI领域 依托集团高性能软硬件技术平台与资源优势 [1] -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 在北京 武汉 成都 深圳 美国波士顿设立子公司/分支机构 计划在西安等地组建研发团队 [1] - 已完成10+ AI平台 100+ AI应用研发 落地全国三千余家医院 贯穿诊疗全流程 [1] - 承担参与国家 省市及地方各类科技项目80余项 累计发表科研论文400+篇 [1] 业务与技术 - 提供多场景 多疾病 全流程 一体化智能医疗AI解决方案 覆盖院级管理 医疗创新生态 工作流优化 精准诊疗 个人健康管理等应用场景 [1] - 以AI赋能临床 科研及设备 推动高端全维医疗AI创新 [1] 融资用途 -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落地双线提速 [2] - 技术方面 加大医疗大模型 智能体等前沿方向研发投入 加速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创新与应用拓展 [2] - 产品方面 优化服务体系 加快市场拓展 推动技术创新临床转化与落地 让更多医疗机构和患者受益 [2]
有医院为AI投入近千万元 头部医院仍在观望医疗AI大模型
快讯· 2025-06-08 19:13
今年上半年,医疗AI大模型成为各家医院争相布局的热门赛道。截至目前,包括上海中山、瑞金、仁 济在内的头部三甲医院都高调发布了心血管、病理、泌尿科等不同疾病领域的AI模型,而为这些大模 型提供软件和算力支持的企业也逐渐浮出水面。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为AI医疗大模型买单的头部三 甲医院并不多,而通过公开信息搜索,记者发现,动辄投入数百万元预算采购医疗大模型的大部分都为 地方政府的采购项目。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已于今年上半年先后启动两项公开招标,采购AI医疗大模 型平台,整体预算接近1000万人民币。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AI医疗模型已经在诸如病理等垂 直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但在更通用的大语言模型(LLM)的应用部署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第一财 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