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出
icon
搜索文档
释永信倒下后,少林寺还能是一门好生意吗?
虎嗅· 2025-08-02 14:25
一个和尚被查,震荡的是一个超级IP系统。 品牌注册早于任命为住持:1998年释永信尚未正式担任住持,便已着手注册"少林"商标,涵盖旅 游、教育、影视、食品等多个领域。 公司网络庞大:据统计,释永信及其关联方控制或持有股份的公司达30余家,遍及登封、郑州、 北京、广州等地,横跨文旅、演出、少林武校、文化传播、商贸。 海外影响力巨大: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地出现"少林寺分寺",功夫团海外巡演年收入超过千 万美元。佛门之外的生意:景区门票、禅修营、少林药局、文创产品……被他整合成一套文化商 业产业链。 毫不夸张地说,他不是佛门中最富的人,但一定是最会做生意的人。 近日,释永信"被查"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第一,数小时内刷屏全网。从微博、抖音到公众号,"方丈塌 房""少林寺还能信吗"、"CEO和尚终落幕"等话题铺天盖地。 这是一次超出寺庙范围的集体围观——因为释永信不是普通的宗教人物。他是中国少有的"商业和尚": 把少林寺变成景区、把禅修变成培训营、把功夫变成演出团、把"方丈"变成注册商标。他代表着一种中 国式的"信仰资本化"实验,也是一种在制度空白中野蛮生长的现实样本。 可以说,这不是一个和尚的陨落,而是一个被全社会过 ...
网红歌手频繁翻车,演唱会的本质是什么?
虎嗅· 2025-07-31 08:37
网红歌手演唱会市场反应 - 旺仔小乔官宣蒙面演唱会后抖音粉丝从2344.8万暴跌至1835.2万,掉粉超509万,市场通过粉丝流失表达对演唱会定价策略(内场968元/看台268元)和蒙面形式的不满[1] - 演唱会30首曲目中仅7首为原创/参与创作,8首原唱,15首翻唱,原创能力不足却定价接近一线歌手,引发"蒙面KTV"争议[4] - 过往言论暴露对音乐创作缺乏尊重,包括翻唱未标注原唱鞠婧祎并自称"原唱",否认汪苏泷对《年轮》的创作权,加剧信任危机[5] 成功演唱会的核心要素 - 岳云鹏《非要唱》演唱会最高票价1580元20秒售罄,黄牛票溢价3倍,通过自嘲互动、观众合唱等设计将相声剧场亲密感移植至万人场馆[6] - 成功案例证明非专业歌手身份并非障碍,关键在于提供超越音乐的独特价值(如互动魅力、情感连接),观众愿为真诚体验付费[7][13] - 回音哥2013年面具音乐会门票一日售罄,强调"音乐应靠耳朵评判",面具成为音乐纯粹性象征而非商业道具[8][9] 行业趋势与市场逻辑 - 2023年网红歌手演唱会频繁翻车(那艺娜/何秋亊/旺仔小乔),暴露将演唱会简化为流量变现流程的弊端[3][14] - 观众评判标准转向"价值交换公平性",对"值不值"的评估日益精细,专业身份退居次席[15] - 演唱会本质演变为艺术表达与商业价值的信任交换,需满足清晰价值定位、诚意交付和共鸣体验三重标准[16][17]
暑期文旅市场热闹非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6 04:45
文旅市场活力 - 暑期旅游旺季北京各大文旅地标人头攒动,特色文旅空间和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为市场增添活力 [2] - 前门大街市场购销两旺,Livehouse等新型娱乐场所吸引大量游客参与 [2] - 福浪Livehouse自2023年开业以来合作艺人及乐队接近300个,2024年举办超过200场演出 [2] 演出市场增长 - 盛世非凡公司演出数量每年以50%速度增长,2024年张北音乐节赞助商数量比之前翻两倍 [3] - Livehouse演出排期密集,福浪已收到2025年场地邀约,反映行业需求旺盛 [2] - 福浪单场演出吸引上千名乐迷,观众提前3小时排队入场显示市场热度 [2] 入境旅游复苏 - 众信旅游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入境游人数较2023年同期增长超50% [3] - 众信旅游入境产品丰富度较2023年提升60%,新增入境游学、康养等板块 [3] - 受政策利好影响,预计2024年全年入境人数将创历史新高 [3] 数字文旅创新 - U2GO沉浸式数字体验中心南极主题VR展自2023年9月开业后体验量突破2万人次 [4] - 正在开发"蓝色国土"三沙海洋科考主题产品,未来将布局城市景观、自然风貌等内容矩阵 [4] - VR技术使游客能沉浸式体验南极科考,包含丰富互动环节提升教育娱乐价值 [4]
山东东阿:优服务打造发展“强磁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6:07
暑期,演出市场进入火爆季。山东聊城叁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胜在东阿县办理营业性演出申请 业务时,被告知要通过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悬挂张贴宣传品的审批。迫在眉睫的演出"黄金档",让王 胜心急如焚。对此,该县审批服务人员迅速启动"一件事集成服务专窗",仅用1个工作日,就为他办结 了营业性演出的所有相关审批手续。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聚焦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部署,东阿县 成立了优化法治环境专班,构建起"1+4+4+N"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体系,建立了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涉企服务常态化对接机制,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政策实施、政策参与、权益保障等专 业法律服务。东阿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创新构建"打击犯罪+追赃挽损+治理预 防"三位一体司法保障模式。东阿县公安局充分发挥"警企共建"优势,积极做好"安企、护企、便企"工 作,严打涉企突出违法犯罪,确保企业和项目落地安心、建设安心、发展安心。 企有所呼,政有所应。今年以来,东阿县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梳 理完善高频事项清单,精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积极回应经营主体需求,全力打造一流 ...
市场火热 文化消费释放澎湃活力
经济网· 2025-07-24 17:49
电影产业 - 中国电影大盘票房突破300亿元,历时189天,较去年提前28天 [2] - 2025年上半年电影票房达292.31亿元,观影人次达6.41亿,同比分别增长22.91%和16.89% [2]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91.2% [2] - 《哪吒2》成为现象级爆款,总票房超150亿元,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总观影人次达3.24亿 [2] - 《哪吒2》带动影视、金融、文旅等多个产业发展,光线传媒市值和股价飙升 [2][3] 国漫IP衍生消费 - 《哪吒2》IP衍生品市场火爆,部分周边产品供不应求甚至脱销 [3] - 影片角色设定(如四川方言太乙真人)激发旅游热情,形成"跟着哪吒去旅游"打卡热潮 [3] 博物馆及文博消费 - 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量达6049.1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4] - 陕西、江苏、浙江博物馆接待观众分别约652万、531.7万、459万人次 [4] - 科技赋能博物馆体验,如中国园林博物馆数字填色活动、湖北60余家博物馆建成标准化数字文物库 [4] - 国家政策支持博物馆建设,包括优化预约管理、推进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共建等 [5] - 北京市计划到2030年形成"博物馆之城"总体格局 [6] 演出市场 - 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35万场,票房收入21.59亿元,观众人数1031.59万人次 [7] - 南昌因张杰、潘玮柏等演唱会拉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大幅增长 [7] - 演唱会门票预售火热,孙燕姿、凤凰传奇等演出"开票即售罄" [7] - 中国居民观看演唱会预算集中在1001-3000元,主要花销为住宿、餐饮、交通 [7] - 暑期演唱会预计迎来新高峰,支撑城市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 [8]
今年上半年,济南演出场所共推出各类营业性演出600余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12:12
演出经济 - 济南市上半年演出场所推出营业性演出600余场 包括刀郎 单依纯 李健 李宗盛 许嵩等大型演唱会 [1][4] - 刀郎演唱会期间全市酒店订单环比增长67% 景区门票增长75% 接送机订单增长31% [1][4] - 文旅局联合携程上线"门票+住宿+景区"组合产品 重点景区推出免票 打折优惠 [4] - 联合公交公司推出演唱会公交直达服务 解决外地歌迷交通问题 [4] - 策划"泉城好戏 济南首届戏剧季"活动 上演20多部剧目 开辟"艺术+商圈"融合路径 [4] - 引进《天工开物》等爆款剧目 打造《秀宴》餐饮消费新场景 [4] - 融创文旅城推出《梦回西楼》国风实景秀 天下第一泉景区升级《明湖夜梦 画中游》画船演艺 [4] 文旅项目建设 - 九曲黄河万里情 泉城名士坊等在建项目预计年内建成运营 [3] - 崔寨片区酒店中心项目一期 鹊华公园齐风坊等项目开工建设 [3] - 济南开埠博物馆 鲜花港萌宠乐园 不觉晓露营综合体等项目竣工运营 [3] - 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等项目投入试运营 [3] 交旅融合 - 文旅局与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签订"航空+文旅"协议 推出航旅优惠产品 240小时过境免签服务 [5] - 推动济南国际机场与天下第一泉 明水古城等景区联动 推出航旅产品优惠 [5] - 策划"齐鲁1号"旅游专列济南主题线路 配套景区 住宿优惠 [5] - 艺术演出 非遗手作登上火车展示展销 [5] - 开通旅游直通车直达野生动物世界 灵岩寺等近郊景点 服务老年人 学生等群体 [5]
演唱会如何曲终人不散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07
演唱会经济对城市文旅的拉动效应 - 大连市通过"周周都有演唱会"的安排打造"跟着演唱会游美丽大连"城市文旅IP 旨在启动暑期文旅消费热潮 [1] - 演唱会经济联动票务 交通 住宿 餐饮 文旅等产业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消费拉动比达1:4 8 即门票消费1元带动周边消费4 8元 [1] - 演唱会被称为"行走的GDP" 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为城市注入消费新活力 [1] 城市文旅IP的深化策略 - 需借助特色文旅资源推出"票根福利" 乐迷凭演唱会凭证享受景区门票 美食 住宿等优惠 激活"演唱会+消费"新动能 [2] - 各部门需联动保障服务 交通部门增加临时线路 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 公安部门实施临时交通管控 [2] - 演唱会结束后需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考验城市核心竞争力 [1] 产业环境优化方向 - 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住宿 餐饮 娱乐 交通等产业服务水平 [3] - 演唱会联动城市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 对地方政府承载力和接待能力形成考验 [1]
“演唱会经济”带动文娱旅游消费持续升温
证券日报· 2025-07-23 01:06
演唱会经济发展现状 - 演唱会经济蓬勃发展,"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成为旅行新风尚 [1]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四成 [1] - 演唱会经济被称为"行走的GDP",撬动城市消费涵盖住宿、餐饮、交通、旅游、购物、娱乐等多个领域 [1] 演唱会经济对文旅产业的带动作用 - 演唱会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衍生出一系列消费需求 [1] - 演唱会带动周边文创产品消费,如印有演唱会主题或明星形象的T恤、钥匙链等,推动文旅产业腾飞 [2] - 消费者看一场演唱会的总支出大约是门票的4倍,包括酒店住宿、景点打卡以及餐饮消费 [2] 地方政府推动演唱会经济的举措 - 四川聚焦演艺产业等十大重点领域,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链式协同、集群发展 [3] - 四川提出打造演艺赛事产业发展高地,引进高水平演艺赛事活动,支持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和影视节 [3] - 地方政府需构建系统性政策支持体系,通过财政激励、税收优惠、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等措施推动演唱会经济发展 [3] 演唱会经济的未来发展建议 - 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演唱会+旅游"融合产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演艺的有机结合 [3] - 提升交通接驳、住宿接待、餐饮服务等配套保障能力,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3] - 通过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助力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消费动力,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市场美誉度 [3]
新型消费火热、科技成果涌现……划重点!透过亮点感受中国经济蓬勃“脉动”
央视网· 2025-07-22 11:03
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 "十四五"交通规划17项主要指标中,6项指标在2024年已提前完成,包括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等,其余11项指标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1] - 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达19.1万公里,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地级行政单元 [3] - 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4] 交通技术装备与工程突破 - 深中通道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科技成果涌现,CR450动车组发布,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运营,C919大型客机常态化商业运营 [6] 全球交通互联互通进展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个城市、亚洲100多个城市,"空中丝绸之路"通航境外83个国家,"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海运连接度连续19年保持世界第一 [8] 消费市场表现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和22.9%,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0.8% [11] - 全国电影票房超292亿元同比增长超20%,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40% [14] 入境消费与新型消费 - 出入境外国人3805.3万人次同比增长30.2%,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同比增长53.9%,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16]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3.3%渗透率达50.2%,"IP+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受青睐 [17]
服务消费领跑 上半年旅游电影演出市场持续升温
证券时报· 2025-07-22 03:06
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 [1] - 服务消费增速(5.3%)快于商品消费增速(5.1%) [1] 商品消费表现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1] - 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25.4% [1] - 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1% [1] - 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长22.9% [1] - 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0.8% [1] 服务消费细分领域 - "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 [1] - 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1] - 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超292亿元(同比增长超20%) [1] - 全国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四成 [1] 新型消费发展 - 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0% [2]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达24.9% [2] 入境消费情况 - 上半年出入境外国人3805.3万人次(同比增长30.2%) [2] - 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同比增长53.9%) [2] - 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