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

搜索文档
“4倍”禾赛:被特斯拉抛弃的激光雷达为何又“有光”了?
36氪· 2025-07-15 22:28
禾赛科技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最初定位为激光气体分析设备商,后于2016年切入激光雷达赛道[5] - 产品线覆盖Robotaxi、乘用车ADAS及机器人三大领域,2024年ADAS激光雷达出货占比达91%[12][18] - 2024年三季度实现Non-GAAP净利润1.7亿元,成为全球首家盈利的激光雷达企业[2] - 2025年7月股价较2024年三季度低点上涨4倍,市值实现颠覆性逆袭[2] 技术路线与产品迭代 - **Robotaxi阶段**:2016-2020年推出Pandar系列机械式雷达,ASP达10万元但存在量产难、寿命短缺陷[6][8] - **ADAS转型**:2021年推出半固态AT128雷达,成本降至5000元,2024年迭代ATX价格仅200美元,降幅74%[10][42] - **机器人布局**:2025年发布JT系列微型雷达,获追觅割草机等订单,指引出货量同比增340%[15][16] - 技术路线采用VCSEL+转镜方案,性能优于竞品速腾的MEMS方案,测距达300米且点云规整度更高[32][38]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国内ADAS激光雷达市场集中,禾赛与速腾占据主要份额,2025年Q1禾赛市占率反超速腾[28][31] - 前三大客户理想、小米、零跑贡献ADAS出货量93%,绑定大客户策略成效显著[21] - 2025年指引激光雷达总出货120-150万台,其中ADAS雷达100-130万台,同比增速120%-186%[13] 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 - 通过芯片化设计将光电系统集成至VCSEL/SPAD/ASIC芯片,生产成本下降50%以上[43][44] - ATX体积缩小60%、重量减轻50%,同时性能提升,已获11家车企定点[42] - 行业技术路线未收敛,但禾赛转镜方案在算法适配性和极端场景处理上具优势[39] 行业发展趋势 - 车企智能化竞争加剧,2025年7月上市的小米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2] - 激光雷达成本下沉推动渗透率提升,部分车企将其作为纯视觉方案的安全冗余[11] - 机器人赛道成为新增长点,泛机器人领域出货量指引20万台,潜在市场空间广阔[16]
“4倍”禾赛:被特斯拉抛弃的激光雷达为何又“有光”了?
海豚投研· 2025-07-15 21:08
禾赛科技,成立以来便备受关注的激光雷达赛道龙头企业,2024年在全球激光雷达的收入市占率达到了33%,而在L4 Robotaxi市场市占率高达61%! 但这样的激光雷达明星股也备受波折,继2024年初,当市场深陷"纯视觉方案与激光雷达"的技术争论时,禾赛科技的市值一度低谷徘徊——激光雷达成本高企、车 企搭载意愿低迷,而机器人和乘用车激光雷达赛道在技术路线出现分歧时市场空间不明朗,叠加美国国防部"黑名单"阴云,海外扩张前景蒙尘。 但仅仅半年后,禾赛又实现了在股价上的颠覆性逆袭。 而上一轮估值大涨的启动点就是行业的盈亏平衡点到来:2024年三季报,由于盈利能力超预期,股价就开始出现了大幅拉升,而四季报又再次以单季Non-GAAP净 利润1.7亿(超指引2000万美元)的大超预期表现,成为全球激光雷达赛道首家盈利的龙头。 而截至2025年7月14日收盘, 禾赛的股价涨幅相比去年三季报前的上一轮估值大涨启动点已经翻了有4倍! 走向2025年,车企对于智驾的竞争日益激烈,从年初比亚迪用一场浩浩荡荡的"智驾平权"拉开帷幕,但小米SU7的智驾事故又给智驾浇了一盆冷水,本质仍然是智 驾技术的成熟度不足,但此次事故也进一步引发 ...
外媒:被裁定列入所谓“清单”,中国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提出上诉
环球网· 2025-07-15 09:41
据了解,禾赛科技在去年1月被美国防部列入"中国军事企业清单"。同年5月,禾赛科技向美国法院起诉 美国防部,8月该公司被移出清单。但在同年10月,美国司法部在一份法庭文件中表示,美国防部"根据 现有的最新信息"重新决定将其列入清单。随后,禾赛科技方面表示将起诉美国政府。 路透社报道称,今年7月11日,美国一家法院裁定,禾赛科技在对美国政府提起的诉讼中败诉。 对于美国国防部将中企列入所谓"涉嫌帮助中国军方的企业清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中方坚决 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划设各类名目的歧视性清单,无理打压中国企业,破坏中美正常经贸合 作。美方做法违背其一贯标榜的市场竞争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打击外国企业在美投资经营信心,损害 美国企业和投资者利益,终将反噬自身。 根据禾赛科技投资者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声明,禾赛科技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李一帆表示,"我们对(美 国)地方法院的裁决深感失望,并对其决定持保留意见。我们认为(美国)国防部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 律依据""我们正在向美国上诉法院提起上诉,将积极寻求一切法律途径维护我们的声誉并寻求公平对 待"。 声明还表示,"至关重要的是,地方法院承认,(美国)国防部没有发现任何 ...
东兴首席周观点:2025年第28周-20250711
东兴证券· 2025-07-11 19: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钢铁行业“反内卷”政策推动从“低价同质竞争”向“高端差异化竞争”转型,盈利及估值有望底部反转 [1] - 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壮大,国内企业积极参与,技术有发展趋势 [8][9][10] - 煤炭行业“反内卷”叠加旺季,煤价反弹支撑强,推荐相关标的 [12][21] 各行业报告总结 钢铁行业 - 政策背景:2024 年 7 月中央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5 年相关政策迭代升级,7 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深化反内卷政策 [1] - 行业现状:需求疲软,价格及利润水平下跌,PPI 显示价格低,毛利率上游矿端与中游分化 [2] - 与 2015 年对比:2015 年供给侧改革行政化去产能,2025 年反内卷政策行政强制力度弱,行业供需有改善 [3] - 产业链数据对比:粗钢供需走弱、供应过剩减轻,钢材出口占比降低,产能利用率提升,利润向上游聚拢 [4] - 政策影响:淘汰落后产能、提升高端产品渗透率、倒逼绿色转型、推动行业整合重组 [5] - 行业前景:库存周期有望底部抬升,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或逆转 [6] 电子行业(激光雷达) - 定义:非接触式探测和测距方法,由激光器等部件组成传感器系统 [8] - 优势与挑战:优势有超高分辨率等,挑战有成本高昂等 [8] - 应用市场现状:市场规模持续壮大,广泛应用于汽车及非汽车行业,车载市场增长快 [9] - 国内企业: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等参与,各有发展成果 [10] - 技术趋势:ToF 为主流、固态有望成最优、905nm 光源主导、数字化是关键 [10] 煤炭行业 - 政策背景: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治理“内卷式”竞争,释放“反内卷”信号 [12] - 基本面对比:2016 年供给侧改革去产能,2021 年“煤炭保供”,2025 年需求有承压 [14][15] - 最新跟踪:“反内卷”使供应收紧,旺季需求释放,煤价反弹支撑强 [16] - 动力煤基本面:价格探涨,供给短期增加后或收紧,库存下降,需求受高温带动提升 [17][18] - 焦煤基本面:价格上涨,产量下降,“反内卷”或整治生产无序,关注产地供应 [19] - 投资建议:推荐中国神华、广汇能源,有望受益标的众多 [21]
长光华芯20250709
2025-07-11 09: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长光华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情况**:2025 年上半年经营持续增长,光通信芯片研发转量产带来收入增量,特殊领域订单签订改善,推动营收增长,毛利随产品结构变化恢复,工业领域保持稳定周期性波动且缓慢增加[3] - **光通信板块业务进展**:2025 年上半年 100G EML 产品量产,Q3 接 CW 订单,下半年量产突破,威斯科预计年底量产,已送样 200G EML 产品,更高速率产品研发中,今年板块营收预计几千万元,明年有望翻倍甚至更多[2][4][5] - **智能驾驶和激光雷达领域发展**:激光雷达行业因降价更多车型应用,目前数量增加但营收变化不明显,未来元器件成本降低将显著改善营收[6] - **客户情况**:直接客户主要是下游光模块厂商,数据中心终端订单来自国内,海外公司陆续对接,光通信方向未量产无公开客户,激光雷达方向合作客户有 h 客户和一家车企[7][25] - **100G EML 产品情况**:已验证约一年,批量供货,良率爬坡未稳定,与海外比良率优势暂不明显,规模扩大和技术成熟后将提升良率优化成本,产品价格低于海外市场[2][8][9][10] - **产能情况**:产能充足但利用率不足,极端情况有储备产能,生产端难度不大[11] - **产品应用领域**:100G EML 用于 400G/800G 光模块,4W EML 用于 800G/1.6T 光模块,终端客户主要是国内数据中心,下游客户为国内厂商[12] - **产品出货量预期**:2025 年三款 100G EML 产品预计营收几千万元,2026 年订单量预计成倍增长达 1 - 2 亿元[2][13] - **海外市场拓展计划**:绑定下游光模块厂商突破海外客户,市场部直接对接海外客户并加大人手[14] - **CW 线订单情况**:Q3 两个新客户下单,在手订单几千万元,后续订单持续更新[15] - **200G EML 产品进展**:Q1 送样,验证阶段,周期至少半年,通过验证可能有小批量订单,2026 年各条线陆续起量量产[16] - **工业领域激光器情况**:价格稳定,今年需求稳定增长,无新应用场景不会爆发式增长,保持正常工业周期波动[17] - **光通信业务良率影响**:良率逐步提升,目前出货量不大对盈利能力影响不明显,大批量订单出现后影响显著[18] - **订单盈利情况**:2025 年几千万订单肯定会盈利[19] - **特殊领域应用场景**:包括攻击类和反乌类,2025 年订单源于十四五规划,前两年进展少完成约 30%,后续订单释放和科研项目推进,订单可见度高[20] - **消费电子领域布局**:电子烟等领域产品取决于客户发布时间,客户发布新产品后公司再发布[21] - **全年业绩预期**:年初指引 4 亿元营收并扭亏,目前营收完成良好,预计利润更好[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激励层面规划**:激励层面安排看公司整体安排,无确定时间,近期无相关计划[23] - **解禁情况**:10 月解禁,未达股东减持条件,发行价未到,解禁也无法减持,公司经营和价格低于股东心理预期[24]
信用债ETF的影响:市场的加速器
国盛证券· 2025-07-11 08:12
报告核心观点 - 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增长对成份券及信用债市场影响大,尤其在建仓期和规模快速增长期 [2] - 预计2030年车载激光雷达全球市场规模达500亿人民币,机器人激光雷达达100亿人民币,禾赛巩固龙头地位 [3] - 大金重工是风电塔桩出海龙头,出海助力业绩超预期,上修其2025 - 2027年业绩预测 [4] 各公司及行业研报总结 信用债ETF - 基准做市信用债ETF 1月成功发行,五月中旬后规模增长加速,6月6日8只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范围,对机构投资者吸引力增强 [2] - 建仓期8只基准做市ETF信用债募集到上市时,利率上行,但样本券上行幅度低于同等级同期限交易所公司债曲线及银行间中短票曲线 [2] - 规模快速增长期,信用债ETF规模增长对信用债价格正面影响更明显 [2] 禾赛 - 禾赛成立于2014年,专注激光雷达研发制造,专利成果遍布全球,出货量全球领先 [3] - 预计2025 - 2027年总收入达31.5/45.7/60.6亿,同比增长52%/45%/33% [4]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达2.70/5.95/10.11亿元,non - GAAP归母净利润达4.3/7.8/11.9亿元,non - GAAP归母净利润率达14%/17%/20% [4] - 基于6.5x 2026e P/S,给予禾赛约297亿人民币目标市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大金重工 -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告预告,出货高增,汇兑收益增加,欧洲海风向好,订单加速 [4] - 自建船、本地化落地,市场份额和单桩净利润有望提升,浮式中心成立,积极参与全球招标 [4] - 上修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9亿元、14.61亿元、18.93亿元,对应PE为20.1、14.7、11.3倍 [4] 行业表现情况 行业表现前五名 | 行业 | 1月 | 3月 | 1年 | | --- | --- | --- | --- | | 综合 | 9.8% | 19.7% | 72.9% | | 通信 | 9.0% | 22.7% | 33.3% | | 电力设备 | 8.7% | 15.5% | 31.8% | | 银行 | 8.4% | 20.4% | 36.5% | | 非银金融 | 7.9% | 14.0% | 47.2% | [1] 行业表现后五名 | 行业 | 1月 | 3月 | 1年 | | --- | --- | --- | --- | | 美容护理 | -7.0% | 4.8% | 15.5% | | 食品饮料 | -3.2% | -7.3% | 4.1% | | 家用电器 | -0.5% | 4.3% | 18.7% | | 汽车 | -0.4% | 7.4% | 28.9% | | 医药生物 | -0.0% | 12.3% | 23.6% | [1]
HESAI(HSAI):赋能机器,感知世界
国盛证券· 2025-07-10 17: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禾赛(HSAI.O)给予“买入”评级 [2][3][10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禾赛是激光雷达领军者,产品历经市场验证,出货量全球领先,已达盈利拐点 [1] - 从智驾到具身智能,激光雷达需求快速增长,长期来看,2030 年车载和机器人激光雷达全球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 500 亿和 100 亿人民币 [1] - 禾赛持续降本创新,巩固龙头地位,2024 年在全球激光雷达市场份额居首 [2] - 预计禾赛 2025 - 2027 年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快速增长,基于 6.5x 2026e P/S,给予约 297 亿人民币目标市值、对应 30 美金目标价 [2][10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禾赛:激光雷达领军者 - 公司产品:产品体系完善,涵盖激光雷达和激光气体传感器等产品收入,以及工程设计等服务收入;提供多场景激光雷达产品,2025 年发布“千厘眼”系列感知方案;客户基础广泛,与众多车企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13][17][18][23] - 组织架构:团队技术背景卓越,高管团队年轻且经验丰富,截至 2024 年末,李一帆、向少卿、孙恺分别持股并拥有相应投票权 [29][31] - 财务状况:销量及收入高增,2022 - 2024 年出货量和收入增长,ADAS 激光雷达出货占比高,产品均价下降,毛利率先降后升,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并达盈利拐点 [32][34][37] 行业分析:激光雷达赋能驾驶感知 - 供给端:产品路径多元,激光雷达按扫描方式分为机械式、半固态、固态等方案,以禾赛 AT128 为例,其采用芯片化技术和一维转镜架构 [44][45] - 需求端:解决 Corner Case 的必要安全件,激光雷达可在纯视觉方案失效时提供补充感知能力,在极端光照和异形障碍物识别等方面表现突出,与其他传感器互补 [49][52][55] 增长驱动:赛道需求持续增长,降本创新巩固格局 - 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多大:车载激光雷达 2030 年全球规模或超 500 亿元,机器人激光雷达 2030 年全球规模或超 100 亿,需求和供给端双重驱动市场增长 [60][72] - 持续降本创新、龙头格局稳定:芯片自研、架构创新打通降本路径,禾赛通过芯片化技术和光学架构简化降低成本;行业集中度高,龙头格局稳定,2024 年禾赛在多个市场份额居首 [81][95] 财务预测及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激光雷达出货量达 140/252/325 万颗,总收入达 31.5/45.7/60.6 亿,归母净利润达 2.70/5.95/10.11 亿元,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率达 14%/17%/20% [96][99][102] - 基于 6.5x 2026e P/S,给予禾赛约 297 亿人民币目标市值、对应 30 美金目标价 [103]
速腾聚创(02498.HK):从感知到执行 打造机器人技术平台
格隆汇· 2025-07-08 02:3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企业,提供激光雷达(R系列、M系列、E系列、EM系列)、ActiveCamera、灵巧手等零部件,以及手眼协同、智能移动、相关工具链等解决方案[1] - 2024年公司激光雷达产品出货约54.42万台,其中用于ADAS和机器人各约51.98万台/2.44万台[1] - 2024年公司收入约16.5亿,同比增长约47%,产品/解决方案/服务和其他的占比分别为93%/6%/1%[1]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约3.96亿元,同比减亏[1]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随着智驾等级提升和激光雷达成本下降,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时代刚开始[1] - 预计2030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可超500亿元,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超100亿元[1] - 激光雷达赛道壁垒高企,龙头先发优势明显,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之一,寡头格局稳定[1] 技术发展与第二曲线 - 公司通过器件架构优化、芯片自研、数据处理能力迭代及产能搭建持续降本,推动放量加速[2] - 公司推出机器人系列产品:ActiveCamera、Papert 2.0灵巧手、FS-3D力传感器、LA-8000直线电机、DC-G1机器人域控制器[2] - 长期有望在汽车和机器人赛道成为具备感知、执行等多环节能力的机器人平台企业[2] 财务预测与评级 - 预测2025E/2026E/2027E激光雷达出货量各达到78/152/226万台[2] - 预测2025E/2026E/2027E收入各达到20亿/31亿/39亿元,同比增长23%/52%/28%[2] - 预测2025E/2026E/2027E经调整净利润各达-2.8/0.8/3.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达-14%/3%/10%[2] - 基于5.5x 2026e P/S给予41港币目标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3]
速腾聚创(02498):从感知到执行,打造机器人技术平台
国盛证券· 2025-07-07 15: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基于5.5x 2026e P/S,给予速腾聚创(2498.HK)41港币的目标价 [2][3][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速腾聚创是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产品涵盖激光雷达等零部件及解决方案,出货和收入增长迅速,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同比减亏 [1][26][36] - 激光雷达行业需求有望激增,车载和机器人激光雷达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分别超500亿和100亿元,速腾聚创作为行业龙头之一,寡头格局稳定 [1][56][63] - 公司通过技术迭代降本推动激光雷达放量,积极打造机器人第二曲线,有望成为具备多环节能力的机器人平台企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速腾聚创: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 - **公司产品**:包括增量零部件产品如激光雷达(R、M、E、EM、F平台)、Active Camera、灵巧手,以及解决方案如手眼协同、智能移动、相关工具链等 [19] - **组织架构**:管理团队专业出色,高层邱纯鑫博士、朱晓蕊博士和刘乐天先生为一致行动人,截至2024年末共同持有公司21.06%的股份 [23] - **财务状况**:2024年公司收入约16.5亿,同比增长约47%,产品/解决方案/服务和其他的占比分别为93%/6%/1%,经调整净亏损约3.96亿,同比减亏 [26][31][36] 2、行业分析:需求有望激增,寡头地位稳固 - **激光雷达**:产品设计多元,按扫描方式可分为机械式、半固态、固态等方案,以速腾聚创M1/M1 Plus为例,采用二维MEMS振镜,可动态提高ROI区域垂直分辨率 [38][39] - **市场规模**:预计增长可观,车载激光雷达2030年全球规模或超500亿元,机器人激光雷达2030年全球规模或超100亿 [56][60] - **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高,寡头格局稳固,速腾聚创和禾赛始终占据行业前两位,2024年速腾聚创在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销售规模中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67] 3、公司驱动:创新推动降本,积极打造第二曲线 - **激光雷达产品**:加强架构优化、芯片自研、量产能力提升,如MX架构简化,芯片化布局完善,具备软硬件协同及数据处理能力,产能和良率有保障 [76][89][98] - **机器人零组件**:从感知到执行,2025年初推出面向机器人第二个十年的系列产品,如Active Camera、第二代灵巧手等,可应用于多种机器人场景 [100][102][103] 4、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测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出货量在2025E/2026E/2027E各达到78/152/226万台,收入各达到20亿/31亿/39亿元,同比增长23%/52%/28%,经调整净利润在2025E/2026E/2027E或可达 -2.8/0.8/3.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达 -14%/3%/10% [2][107][110] - 可比上市公司交易在约4.5 - 7.5x 2026e P/S,基于5.5x 2026e P/S,给予速腾聚创约169亿人民币目标市值、41港币目标价 [113]
从拼多多、中际旭创到禾赛,穿越周期的科技投资先行者
投中网· 2025-07-07 14:10
宓群的投资成就与行业地位 - 主导早期投资美团、拼多多、中际旭创、禾赛科技等12家上市企业,5次登上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Midas List)[2] - 被业界誉为"最懂科技"和"最理解创业者"的投资人,兼具谷歌、英特尔技术背景与创业经验[2] - 光速光合团队具备理工科学术背景及科技巨头工作经历,形成产业网络与人才覆盖优势[12] 投资方法论与赛道布局 - 坚持硬件与软件/应用创新交替发展的螺旋式上升逻辑,同步布局互联网、AI大模型与硬科技领域[4] - 2013年投资中际旭创时公司规模较小,后成长为千亿市值的AI光通信全球龙头[4][5] - 2018年连续5轮投资禾赛科技,推动其实现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营收市占率第一[5] - 通过技术预判在行业爆发前捕捉项目,如10年前即开始研究激光雷达赛道[4][5] 技术背景与跨界经验 - 复旦大学物理学士、普林斯顿电子工程博士,硅锗三代半导体研究方向[7] - 英特尔期间开发闪存芯片突破性技术,获14项美国专利,产品被纽约时报头版报道[7][8] - 谷歌中国首任首席代表,主导百度、大众点评等投资,面试过李开复[9] 创业者赋能实践 - 被投企业禾赛科技称"拿光速光合投资"是其最正确决定之一[11] - 与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多次探讨业务模式,从谷歌共事延续至三次创业全程支持[11] - 为被投企业提供战略规划、团队搭建、产业链整合等非资金支持,被称为"创业送炭人"[11] 团队与基金运营 - 光速光合自2011年首支基金起坚持前瞻性预判,专注中国科技创新公司早期投资[4][12] - 核心团队兼具科技行业实战经验与投资能力,形成技术趋势前沿触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