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外诊断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他靠一管血验癌IPO了
投中网· 2025-05-23 10:29
公司概况 - Mirxes觅瑞于2024年5月23日登陆港交所,市值超过85亿港元[3] - 公司专注于miRNA技术,拥有3款商业化产品和6款临床前候选产品,2024年收入约1.46亿元[3][11] - 核心产品GASTROClear™是全球首款获批的胃癌早筛分子诊断IVD产品,仅需1毫升血液,准确率超87%[7][10] 技术优势 - 基于mSMRT-qPCR技术平台开发,miRNA检测比DNA更稳定,早期癌症灵敏度更高[10] - 胃癌筛查产品4小时内可出结果,已通过超5000例临床验证[7][10] - 拥有20个同族专利(22项获批+68项待批),三年研发投入超6000万美元[12] 商业化进展 - 产品覆盖20多国,客户包括实验室/医院/诊所/体检中心[11] - 除胃癌产品外,肺癌筛查LUNGClear™已在东南亚和日本商业化[10] - 计划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推出胃癌筛查IVD产品[10] 融资与股东结构 - 上市前完成D轮融资,累计获投超2.17亿美元,投后估值达6亿美元[14][16] - 第一大股东为淘宝创始人孙彤宇(持股22.03%),持股市值超18亿港元[17] - 基石投资者认购5792万美元,占全球发售股份41.37%[4] 发展历程 - 2014年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朱兴奋与博士周砺寒、邹瑞阳联合创立[6] - 早期提供科研服务,后与哈佛/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医院等开展临床合作[7] - 2020年推出新冠检测试剂盒Fortitude™,服务35个国家[8] 行业地位 - 液体活检赛道代表企业,通过血液检测实现癌症早筛[10] - 全球唯一获批胃癌筛查分子诊断IVD产品[7] - 高榕资本评价其"实现miRNA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16]
仁度生物: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仁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2 20:37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1] - 保荐机构与仁度生物签订《保荐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 [2] -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3] - 2024年度仁度生物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情况 [4] - 保荐机构督促仁度生物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5] - 仁度生物的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有效执行 [7] - 保荐机构督促仁度生物健全和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 [7] 财务指标变动 - 2024年营业收入17,735.15万元,同比增长7.87% [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1.22万元,同比下降194.59% [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55.99万元 [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38.72万元,同比增长41.85% [1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1,187.94万元,同比下降5.28% [19] - 基本每股收益-0.2元/股,同比下降195.24% [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83%,同比下降1.69个百分点 [19] 核心竞争力 - 公司拥有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平台,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 [20] - 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AutoSAT)是国内首台全自动RNA分子检测流水线 [21] - 公司在生殖道病原体检测领域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位列第一,2021年占比30.4% [23] - 公司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与近300家三甲医院合作 [24] - 公司形成"核心原料+试剂+仪器+第三方检测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 [24] 研发进展 - 2024年5月获得前列腺癌数字微液滴RNA扩增检测系统发明专利 [26] -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测定试剂盒于2024年2月获医疗器械注册证 [26] - 在研项目涵盖生殖道、血液、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及肿瘤辅助诊断等领域 [2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专利62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 [27] 募集资金使用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总额72,650.00万元 [29]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使用25,282.69万元 [29] - 期末用于现金管理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37,000.00万元 [29] -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30] 风险因素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因增值税计税方法调整同比下降 [9] - 新产品研发存在技术偏差、周期长、投入高等风险 [9] -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影响研发进度和竞争力 [10] - 新产品市场推广面临接受度提升缓慢、物价申报不及预期等风险 [10] - 行业竞争加剧,跨国企业和国内优秀企业占据部分市场份额 [11] - 海外市场法规、政治环境、汇率波动等因素可能影响国际业务 [11] - 行业监管政策不断调整,需持续满足最新准入要求 [14] 重大违规事项 - 因2023年业绩预告与更正公告数据差异较大,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通报批评 [16] - 业绩预告及快报中政府补助会计处理不当导致信息披露不准确 [16] - 公司已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等措施进行整改 [16]
业绩下滑股价却逆天改命,热景生物股东趁势套现9703万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5-22 20:06
股东大会与股东权益变动 - 公司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表决董事及高管薪酬议案、财务决算报告、利润分配预案等事项 [2]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青岛同程通过集中竞价减持股份,权益比例从28%降至26.99%,套现9703万元 [2] - 截至5月22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26.97元/股,涨幅5.17%,总市值117.42亿元 [2] 公司背景与战略转型 - 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营体外诊断试剂,2019年科创板上市,检测项目覆盖多种疾病领域 [3] - 受疫情反复、竞争加剧及集采影响,公司利润承压,2024年深化"诊断+创新药"双轮驱动战略 [3] - 通过参股尧景基因、舜景医药、智源生物等创新药企,构建差异化创新药管线,聚焦抗体药物与核酸药物领域 [3] 创新药管线进展 - 舜景医药FIC抗体药物SGC001获FDA及CDE临床批准,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治疗,全球尚无同类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4] - 智源生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AA001单抗药IND获批,采用去除Fc段策略降低神经毒性,保留清除β淀粉样蛋白能力 [5] - 尧景基因研发肝外靶向递送技术平台,已申请专利20项,授权11项,PCT专利1项 [5] 股价表现与市场关注 - 公司股价从2024年低点22.94元/股最高涨至142元/股,涨幅达550%,动态市盈率远超IVD同行 [4] - 投资者重点关注参股的"猝死药"SGC001及阿尔茨海默病抗体药AA001 [6]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下降6.74%,净利润-1.91亿元,同比下滑760% [7] -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业务同比增长26.15%,但整体业绩受研发投入大、联营企业投资损失及计提减值影响 [8] - 研发投入1.13亿元,占营收22.18%,新增多项专利和注册认证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716万元,主要因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计提减值损失 [10] 机构持仓与股东动向 - 2024年底143只基金持股23.98%,市值13.8亿元,2025年一季度降至52只基金持股19.19% [10] - 青岛同程为员工持股平台,2023年增资控股子公司舜景医药 [10] - 青岛同程计划减持不超过180万股,占总股本1.947% [11]
博晖创新收盘下跌2.69%,最新市净率3.43,总市值47.2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2 18:05
公司财务表现 - 5月22日收盘价5.78元,单日下跌2 69%,市净率3 43,总市值47 22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2 02亿元,同比下滑23 05%,净利润亏损405 44万元,同比恶化120 41%,销售毛利率38 37% [1] - 机构持仓方面,1家机构合计持股414 05万股,持股市值0 23亿元 [1] 行业对比数据 - 公司PE(TTM)为-321 82,静态PE-510 67,显著低于行业平均PE 48 71和行业中值PE 35 37 [2] - 公司市净率3 43,低于行业平均4 57但高于行业中值2 40 [2] - 总市值47 22亿元,接近行业中值47 42亿元,但不足行业平均105 44亿元的一半 [2] 同业公司估值 - 同业公司PE(TTM)普遍为负值,如天益医疗-1727 26、澳华内镜-604 66、诺唯赞-406 65 [2] - 市净率分布区间为0 89(中红医疗)至4 86(澳华内镜),公司3 43处于中上水平 [2] - 华大智造以301 77亿元总市值位居行业首位,公司47 22亿元规模处于中游 [2]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涵盖检测仪器、软件、试剂及校准品质控品等 [1]
中证全指医疗指数报580.78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美年健康等
搜狐财经· 2025-05-21 18:01
金融界5月21日消息,上证指数上涨0.21%,中证全指医疗指数 (全指医疗,931940)报580.78点。 数据统计显示,中证全指医疗指数近一个月上涨2.97%,近三个月下跌6.23%,年至今下跌0.83%。 据了解,为反映中证全指指数样本中不同行业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分析工具,将中证全 指指数样本按中证行业分类分为11个一级行业、35个二级行业、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 再以进入各一、二、三、四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指数,形成中证全指行业指数。该指数以 2021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从指数持仓来看,中证全指医疗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迈瑞医疗(9.47%)、爱尔眼科(6.56%)、联 影医疗(6.25%)、爱美客(2.89%)、惠泰医疗(2.67%)、新产业(2.45%)、鱼跃医疗(2.44%)、 上海医药(2.25%)、益丰药房(1.85%)、美年健康(1.8%)。 从中证全指医疗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来看,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6.15%、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 43.85%。 从中证全指医疗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来看,医疗设备占比29.56%、医疗耗材占比21 ...
普门科技: 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竞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暨对外投资项目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1 17:29
对外投资项目概述 - 公司于2024年6月24日通过董事会决议,同意在安徽和县经开区浦和园区投资建设"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并设立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 [2] -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额由管理层确定,并授权办理相关协议签订、审批手续及项目实施等事项 [2] - 2025年4月1日披露全资子公司安徽普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立,并与当地管委会签署协议,约定项目用地面积21,516.17平方米(32.27亩),投资强度≥240万元/亩 [3] 项目用地竞拍进展 - 全资子公司安徽普和于2025年5月21日以323万元竞得和县经开区编号和土出20257号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1][3] - 地块出让方为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3] 项目战略意义 - 该地块将用于"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支持南京研发总部的新产品转产,提升华东地区研发制造协同性 [4] - 项目依托安徽和县的区位优势、产业集群及政策扶持,旨在扩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规模,提高供应能力和订单响应速度 [4] - 预计通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产业布局增强盈利能力,符合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 [4] 资金来源与财务影响 - 项目用地竞买及建设资金来源于自有或自筹资金,不影响现有业务正常开展 [4] - 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不会因本次投资受到重大影响 [4] 后续计划 - 公司需与政府部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办理权属证书,同时推进项目建设审批手续 [1][4] - 将按当地要求积极实施项目,并持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燃石医学上涨6.99%,报2.91美元/股,总市值3133.08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5-20 22:17
股价表现 - 5月20日盘中上涨6.99%至2.91美元/股,成交6963.0美元,总市值3133.08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5.16亿人民币,同比减少4.02%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4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97%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二代基因测序(NGS) [2] - 中国肿瘤NGS检测试剂盒第一证获得者(2018年7月获NMPA批准) [2] - 广州实验室通过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认证,获得美国CLIA和CAP资质 [2] - 美国加州实验室同样获得CLIA和CAP资质认证 [2] 业务布局 - 肿瘤患病人群检测(中国市场份额领先) [2] - 全球抗肿瘤药企的生物标志物和伴随诊断合作 [2] - 多癌种早检产品研发 [2] 近期事项 - 预计6月4日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美国当地时间) [2]
利德曼收盘上涨1.61%,最新市净率1.65,总市值27.4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0 17:21
公司股价与资金流向 - 5月20日收盘价5.04元,上涨1.61%,市净率1.65创40天新低,总市值27.4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1.40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728.79万元 [1] 公司业务与资质 -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及生物化学原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设备及生物酶等原料 [1] - 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项资质认证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890.87万元,同比下降16.61% [1] - 净利润亏损125.17万元,同比收窄53.73%,销售毛利率53.56% [1] 行业对比 - 公司市净率1.65低于行业平均4.57和行业中值2.51 [2] - 总市值27.42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06.36亿和行业中值48.58亿 [2] - PE(TTM)-37.23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9.51和行业中值36.17 [2]
博晖创新收盘上涨1.54%,最新市净率3.53,总市值48.5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0 17:21
公司表现 - 5月20日收盘价5.94元,上涨1.54%,市净率3.53创15天新低,总市值48.52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61.81万元,但近5日净流出2053.14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02亿元同比-23.05%,净利润亏损405万元同比-120.41%,毛利率38.37% [1] 行业对比 - 公司PE(TTM)-330.7、静态PE-524.8,显著低于行业平均PE49.5/47.7 [2] - 公司市净率3.53接近行业中值2.51,但低于行业平均4.57 [2] - 总市值48.52亿元与行业中值48.58亿元基本持平 [2] 同业数据 - 行业龙头华大智造市净率4.0、总市值309.51亿元 [2] - 可比公司中奥华内镜市净率4.96、诺唯赞2.28、硕世生物1.23 [2] - 11家同业公司中7家PE为负值,显示行业整体盈利承压 [2]
HPV尿液检测离应用还有多远
第一财经· 2025-05-20 16:57
融资与市场动态 - 相达生物科技完成3400万美元A轮融资 创2019年以来亚洲诊断技术领域最大规模A轮融资 由惠理集团旗下私募基金领投 [1] - Teal Health公司开发的全球首个家用宫颈癌筛查检测试剂获FDA批准 该公司年初完成1000万美元融资 [1] 技术突破与产品优势 - 相达生物开发全球首款HPV尿液基因检测技术 为非侵入式检测方式 临床数据显示对CIN2+病变灵敏度达93.4% 与罗氏Cobas 4800检测在HPV 16/18型上一致性超97% [2] - 尿液检测方式调查显示80%用户偏好 适用于男女两性HPV检测 相比Teal Health的阴道拭子侵入式方案更具普适性 [2] - 国内尚无获批HPV尿检或居家检测产品 相达生物产品处于临床注册阶段 即将启动大规模临床试验 [2] 商业化进展与成本规划 - 公司计划在美国、中国及中国香港三地同步推进临床 通过LDT模式商业化 预计产品获批需1年多时间 [3] - 当前尿液检测成本与罗氏金标准相当 目标1年内降至国内阴道拭子检测同等水平 确保售价接近传统采样方式并保留利润空间 [3][4] 行业政策与市场潜力 - 国家卫健委规划要求2025年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50% 2030年达70% 与WHO目标一致 [4] - 传统检测方式限制筛查意愿 尿液检测技术有望填补女性早筛市场空白 并开辟男性HPV检测新市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