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光雷达
icon
搜索文档
禾赛科技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经济观察网· 2025-09-17 12:41
中金公司(601995)担任牵头保荐人等多个重要角色。该项目是全球激光雷达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 IPO,也是2023年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制实施后首单中概股回港IPO。发行成功引入重量级基石投资人, 国际配售及香港公众认购均获高倍数覆盖。 经济观察网9月16日,全球激光雷达龙头禾赛科技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完成美股回港双重主要 上市,成为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绿鞋前发行规模5.34亿美元,绿鞋后 (假设全部行使)发行规模6.14亿美元。 ...
激光雷达,为什么赚钱难?
创业邦· 2025-09-17 11:56
禾赛科技上市与行业地位 - 禾赛科技于9月16日在香港交易所完成双重上市,收报234港元,市值358亿港元,IPO募资41.60亿港元(约5.35亿美元),公开发售获168.65倍超额认购 [6] - 禾赛科技是全球激光雷达行业首家完成"美股+H股"双重上市的企业 [6] - 禾赛科技以33%的全球收入份额位居第一,速腾聚创以26%紧随其后 [1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激光雷达品牌占全球95%的份额,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华为、图达通被称为"四巨头" [7] - 202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激光雷达供应商份额:速腾聚创33.6%、华为27.4%、禾赛科技25.6%、图达通13.4%,总份额达99.9% [9] - 海外企业如Velodyne被收购、Quanergy退市、Luminar亏损,失去竞争力 [15][16] 财务表现与盈利状况 - 禾赛科技2025年Q1亏损1750万元,Q2扭亏实现净利润4410万元 [13] - 速腾聚创2025年上半年亏损1.5亿元,同比减亏44.5% [15] - 图达通2022年至2024年前9个月累计营收3.1亿美元,累计净亏损5.4亿美元 [15] 市场需求与价格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达100.2万颗,同比增长71%,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19] - 激光雷达均价从2022年8000-10000元跌至2025年2000-3000元 [7][20] - 单车配备激光雷达数量增加,例如问界M9从1颗提升到4颗,L4级Robotaxi单车用量通常在4颗以上 [19] 技术路线与成本结构 - 激光雷达成本结构中,激光器和探测器等核心器件占比40%-50%,多依赖进口 [20] - 半固态激光雷达成为ADAS量产方案主流,技术路线趋同导致产品差异化不足 [21] - 速腾聚创激光雷达价格从2023年约3000元降至2024年约2300元,降幅超20%;禾赛科技产品价格从约2500元降至约2000元 [21] 机器人市场拓展 - 禾赛科技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9.83万颗,同比增长7倍,占总出货量17.9% [23] - 速腾聚创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达28.2% [23] - 机器人激光雷达平均单价从2024年同期8700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4800元,降幅约45%,但仍高于汽车激光雷达 [26] - 速腾聚创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13.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25.9%,得益于机器人等高价值业务增长 [26] 商业模式转型 - 机器人市场客户高度分散,需求碎片化,激光雷达企业从硬件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7] - 头部厂商可用一套硬件平台配不同软件服务各种细分场景,降低成本并满足个性化需求 [27] - 全球汽车产量约9000万辆/年,市场天花板可见;机器人应用场景无限且高速增长 [27]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917
交银国际· 2025-09-17 11:35
禾赛集团投资观点 - 首予港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269 66港元 较当前收盘价234 00港元有+15 2%潜在涨幅 [3][4] - 获得美国领先Robotaxi企业超过4000万美元激光雷达订单 作为唯一供应商计划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 [3] - 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成为行业催化剂 有望加速激光雷达渗透并提升单车搭载量 [3]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2026-2027年收入预测约2% 反映持续获取订单能力和L3法规落地后市场空间扩大 [4] - 基于DCF模型上调美股目标价至34 66美元 原为27 52美元 [4] 全球主要指数表现 - 恒指收盘26 439点 年初至今+31 80% 国指收盘9 386点 年初至今+28 76% [5] - 道指收盘45 758点 年初至今+7 55% 标普500收盘6 607点 年初至今+12 33% 纳指收盘22 334点 年初至今+15 66% [5] - 德国DAX收盘23 329点 年初至今+17 18% 法国CAC收盘7 818点 年初至今+5 93% 英国富时100收盘9 196点 年初至今+12 51% [5] 大宗商品及外汇表现 - 布兰特原油67 45美元 三个月-7 98% 年初至今-9 56% [5] - 期金3 682 20美元 三个月+8 41% 期银42 20美元 三个月+16 01% [5] - 欧元兑美元1 19 三个月+2 24% 年初至今+14 46% 英镑兑美元1 37 三个月+0 44% 年初至今+9 04% [5] 恒生指数成份股表现 - 腾讯控股收盘645 00港元 市值5 856 826百万港元 年初至今+54 68% 2025E市盈率21 46倍 [8] - 汇丰控股收盘107 20港元 市值1 873 642百万港元 年初至今+41 42% 2025E市盈率9 76倍 [8] - 阿里巴巴收盘153 50港元 市值2 752 499百万港元 年初至今+86 29% 2025E市盈率20 80倍 [9] 国企指数成份股表现 - 小米集团收盘56 45港元 市值1 213 594百万港元 年初至今+63 62% 2025E市盈率31 57倍 [9] - 美团收盘100 30港元 市值554 820百万港元 年初至今-33 88% [9] - 建设银行收盘7 77港元 市值2 076 463百万港元 年初至今+19 91% [9]
从2万元狂降至千元!激光雷达巨头赴港上市潮涌,竞逐“智驾+机器人”双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1:21
港股激光雷达企业上市潮 - 禾赛科技于9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 首日上涨9.96% [1] - 图达通8月更新港股De-SPAC招股书 速腾聚创此前已港股上市 行业板块效应凸显 [1] - 激光雷达厂商通过高效研发和降本推动行业拐点 并拓展机器人赛道新应用 [1] 行业规模与财务表现 - 禾赛科技2022-2024年营收从12.03亿元提升至20.7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30% [2] - 速腾聚创营收从5.3亿元增至16.49亿元 图达通营收从0.66亿美元增至1.6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超70%和50% [2] - 禾赛科技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2654万元率先扭亏 速腾聚创同期亏损1.5亿元 图达通一季度亏损0.15亿美元 亏损均大幅收窄 [2] 销量爆发式增长 - 速腾聚创2023-2024年激光雷达销量从25.96万台增至54.42万台 同比增幅355%和110% [2] - 禾赛科技同期销量从22.21万台增至50.19万台 同比增长176%和126% [2] - 图达通销量从14.81万台增至23万台 同比增长100%和55% [2] 渗透率提升与市场普及 - 激光雷达在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2025年6月达17% 连续三个月超16% 标志技术进入大众市场 [3] - 比亚迪天神之眼方案全系搭载激光雷达 吉利千里浩瀚系统中H5/H7/H9方案配备激光雷达 [4] - 长安计划将激光雷达搭载至10万级车型 零跑B01高配车型12万元以内配备激光雷达 [4] 成本下降与技术演进 - ADAS激光雷达均价从2020年2万元/颗降至2024年2500元/颗 年均降幅40% [5] - 主流厂商产品价格下探至200美元/颗 速腾聚创MX与禾赛ATX均达此价格区间 [5][6] - 技术路线从机械式向半固态、纯固态迭代 芯片化集成使组件缩减至2-3颗芯片 [6][7] 芯片自研与价格趋势 - 速腾聚创具备全栈芯片自研能力 禾赛采用ASIC路径至第四代架构 图达通与蔚来合作研发 [7] - 未来ADAS激光雷达价格年降幅预计收窄至5%-10% [7] 机器人赛道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 禾赛科技2024年上半年机器人领域交付激光雷达9.83万台 同比增长692.9% [8] - 速腾聚创同期机器人交付量4.63万台 同比增长420.2% 二季度交付3.44万台同比增长631.9% [8] - 速腾聚创预测2026年车载与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比例趋近1:1 [9] 割草机器人成为爆点 - 禾赛科技与可庭科技达成协议 未来一年供应30万颗JT系列激光雷达 [10] - 速腾聚创与库犸科技合作开发全固态割草机器人方案 首批订单约定三年120万台 [10] - 机器人行业毛利率较高 速腾聚创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毛利率45% 较ADAS产品高27.6个百分点 [10] 未来应用拓展与战略布局 - 庭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泳池机器人/AGV/无人仓储物流车)成为重点拓展方向 [10][12] - 速腾聚创推出Active Camera新品类 禾赛科技与星动纪元合作开发服务机器人协同感知技术 [12] - 激光雷达作为核心传感器未来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更大商业机会 [12]
交银国际:首予禾赛-W买入评级 并予目标价269.66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7 11:18
公司评级与财务预测 - 首次覆盖禾赛-W并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69 66港元 [1] - 上调2026-2027年收入预测约2% [1] - 同步上调2026-2027年净利润预测6%-7% [1] 业务表现与出货数据 - 上半年科技激光雷达出货量同比增276 2%达55万台 [1]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交付量年增237 5%至45万台 [1] - 机器人领域交付量同比增629 9%至9 8万台 [1]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1] - 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有望加速激光雷达渗透率提升 [1] - 政策将推动单车激光雷达搭载量增长 成为未来一年自动驾驶零部件催化剂 [1]
交银国际:首予禾赛-W(02525)买入评级 并予目标价269.66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1:16
公司评级与财务预测 - 交银国际首次覆盖禾赛-W并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69.66港元 [1] - 上调公司2026-2027年收入预测约2% 同步上调净利润预测6%-7% [1] 业务表现与合作伙伴 - 上半年科技激光雷达出货量同比增276.2%达55万台 [1] - ADAS领域交付量年增237.5%至45万台 [1] - 机器人领域交付量同比增629.9%达9.8万台 [1] - 近期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1] 行业政策与增长动力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1] - 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有望加速激光雷达渗透率提升 [1] - 政策推动将提升单车激光雷达搭载量 [1] - 自动驾驶相关零部件成为未来一年行业催化剂 [1]
禾赛登陆港交所主板 实现港股美股双重上市
央视网· 2025-09-17 10:37
上市里程碑 - 公司成为首家实现美股和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1] - 本次IPO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规模最大IPO 也是近四年融资规模最大的中概股回港IPO 绿鞋前融资总额达41.6亿港元(5.33亿美元)[3] - 上市首日开盘价达每股244.0港元 市值突破360亿港元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0.8亿元 年度交付量连续四年翻倍增长 [5] - 公司为全球首家且唯一实现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企业 [5] - 2021年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42.3% 收入保持高速增长 [5] 业务布局 - 产品广泛应用于ADAS乘用车和商用车、自动驾驶汽车及各类智能机器人 [5] - 在ADAS领域已获得24家主机厂超过120个车型的量产定点 计划2025-2027年陆续交付 [5] - 在机器人领域成为全球头部Robotaxi企业首选 全球前十公司中九家采用其激光雷达产品 [5]
激光雷达,为什么赚钱难?
36氪· 2025-09-17 09:57
当年智能手机普及时,苹果、三星都赚得盆满钵满;电动车兴起时,特斯拉、比亚迪也找到了赚钱的路子。可在激光雷达这里,技术价值和赚钱能力并不 成正比。 从全球竞争来看,中国企业已经占了绝对优势。Yole Group的报告显示,中国激光雷达品牌占全球95%的份额,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华为、图达通被称 为"四巨头"。曾经领先的海外企业如Velodyne已被收购,Quanergy黯然退市,话语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即便如此,当激光雷达从豪华车的专属变成平价车的标配,禾赛和速腾聚创却面临"销量上涨、单价下跌"的窘境。2025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有望冲击 250万颗。但激光雷达的平均售价却从2022年的每台8000-10000元,一路跌到了2025年的2000-3000元。 9月16日,禾赛科技在香港交易所敲响了上市钟声,收报234港元,市值358亿港元,成为激光雷达行业中首家完成"美股+H股"双重上市的企业。 这次IPO募资规模达到41.60亿港元(约5.35亿美元),包括高瓴投资和Grab Holdings等基石投资者一共认购了1.48亿美元,公开发售部分获168.65倍超额 认购——市场情绪一片高涨。这样的 ...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9月17日
新华财经· 2025-09-17 08:23
新华财经北京9月17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截至9月16日记者发稿时,9月以来,逾1100家A股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环比大幅增长。从股价表现 看,过半上市公司9月以来取得正收益;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机械设备、电子、基础化工等行业上市公 司较受机构关注。就后市投资而言,机械设备行业中的机器人领域获得机构和市场高度关注,灵巧手等 细分方向投资机遇值得重视;电子行业建议关注国产算力产业链,基础化工行业建议关注有机硅等供给 弹性较大的板块。 上海证券报 中国证券报 ·九部门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 等领域市场准入 商务部9月16日消息,商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培育服 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健全统计监测制度 5方面提出19条举措。政策措施明确,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 域开放试点;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减少限制性措施;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 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企业;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 ...
8点1氪: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胜诉;太二酸菜鱼客服回应“活鱼现做”质疑;迪卡侬客服回应“广告词采用‘处女地’一词”争议
36氪· 2025-09-17 08:09
"车顶维权"女车主:终于赢了特斯拉一次。 整理 |Purple 点击上方【36氪随声听】,一键收听大公司热门新闻。听完音频记得添加进入 【我的小程序】 中哟! 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胜诉,北京法院判令特斯拉提供事故前30分钟完整行车数据 9月16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责令特斯拉向女车主张亚周提供其车辆2021年2月21日交通事故前三十分钟的完整行车数据。2021年,张父 驾驶特斯拉发生追尾事故,交警认定其全责,但家属认为事故原因是刹车失灵,持续要求特斯拉提供完整数据未果。同年,张女士曾 在上海车展车顶维 权,被行政拘留,后在特斯拉侵权诉讼案中被判赔偿17万元。 "四年了,真的是太难了"。9月16日晚间,张亚周接受记者专访时感叹,"这四年来,我与特斯拉打官司,一直在输、一直在输,今天终于赢了特斯拉一 次"。 张女士表示至二审判决后,将依据数据申请司法鉴定,进一步确认事故原因。 (每日经济新闻) "点单7分钟后,三道菜全部上齐",太二酸菜鱼客服回应"活鱼现做"质疑 9月14日,有媒体记者在太二酸菜鱼杭州一门店实测发现,点单7分钟后,三道菜全部上齐。店员表示,酸菜鱼所用的鱼是统一配送的,在门店内现场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