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
搜索文档
从光刻软件到绿色水电!光大理财筑基六年,多点开花为投资者累创收益2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8:29
公司业务亮点 - 完成全国首笔专精特新企业认股权行权投资 实现从债权融资到股权投资的闭环操作[2] - 落地全国首单银行理财直接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项目 体现集约化投资思路[4] - 截至2025年8月末科技金融投资余额近300亿元 累计与270余家科创企业签署认股权协议[1][3] - 绿色金融投资余额超700亿元 重点投向新能源、水电、环保等领域[1][4] 科技创新金融服务 - 构建"投贷联动"综合服务模式 银行提供信贷支持+理财签署认股权协议[2] - 通过"阳光紫鑫享认股权系列产品"架设投资桥梁 该系列2024年首创并已发行8期[4] - 认股权业务覆盖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4] - 筛选企业最看重科技含量 关注核心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能力[3] 绿色金融布局 - 累计推出ESG、碳中和等主题产品20余只 包括首只权益类ESG产品"阳光红ESG行业精选"[5] - 运用碳中和债券、绿色债券、类REITs等多工具支持能源转型[5] - 2025年出资超2亿元参与华能水电绿色科创中票 用于水电站智能化改造[5] - 将发行人信用资质作为首要考量 同时评估项目ESG效应[6] 经营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管理规模达1.79万亿元 产品数量超1900只[7] - 六年间累计服务客户超2500万人 2025年1-8月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超250亿元[7] - 累计发行理财产品超21万亿元 六年累计创造收益近2000亿元[7] - 阳光红新能源主题A近一年上涨92.19% 在银行理财权益型产品中排名第一[5] 战略定位与发展历程 - 深度服务国家宏观战略 作答金融"五篇大文章"[6] - 2019年9月成立 为股份制银行中首批获准筹建、首家开业理财子公司[6] - 通过平台型企业间接布局科创生态 如直接投资外高桥定增项目[4] - 持续强化绿色金融领域布局 把握绿色转型战略机遇[6]
掘金债市新观察:银行理财大手笔配置科创债ETF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04:18
科创债ETF市场动态 - 国内科创债ETF市场迎来重要增量,第二批14只产品于9月24日集体上市,使产品总数增至24只 [1]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自今年7月上市以来规模稳步攀升,截至9月24日总规模达1285.65亿元,多只产品规模突破150亿元,其中科创债ETF嘉实规模达到197.49亿元 [1] 银行理财资金配置 - 银行理财资金正积极加大对债券ETF的配置力度,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的产品出现在科创债ETF前十大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单中 [1] - 兴银理财在科创债ETF兴业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占据8席,其中1只产品持有1亿份,占基金总份额的3.3335%,其产品出现在7只科创债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 [2] - 招银理财3只产品位列科创债ETF华泰柏瑞前十大持有人,合计持有120万份,占基金总份额的4.01% [2] 债券ETF的分类与定义 - 债券ETF主要分为利率债ETF、信用债ETF和可转债ETF [2] - 利率债ETF涵盖国债ETF、政金债ETF和地方债ETF,信用债ETF则包括短融ETF、公司债ETF、城投债ETF、科创债ETF等 [2] - 科创债是指发行主体为科技创新领域相关企业或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债券 [2] 债券ETF的资产配置价值 - 债券ETF是理财公司应对“资产荒”、进行精细化投资管理的有效工具 [3] - 面对“资产荒”,理财资产配置可能减弱对债券票息的依赖,通过多元化资产进行收益增厚,信用债ETF可实现低成本、高流动性的分散配置 [3] - 银行理财对大类资产配置的需求日益旺盛,给了债券指数基金用武之地,未来这一需求预计将继续上升 [3] 债券ETF的流动性优势 - 债券ETF的交易制度涉及一级市场申赎和二级市场买卖,且均实行“T+0”,使其具备较好的流动性 [4] - 信用债ETF有望解决信用债流动性偏弱的问题,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将大幅提升 [4] - 部分债券ETF具有质押回购功能,银行理财公司为应对客户赎回可选择ETF质押融资,减轻卖出和赎回压力 [4] - 证监会新规有望进一步推动债券ETF作为机构投资者流动性管理工具的发展,引导部分理财资金向该领域迁移 [4] 债券ETF的市场波动风险 - 债券ETF因其透明的运作机制,可能引发机构“抢筹”行为,在债券行情火热时,机构投资者预期资金将通过债券ETF大幅流入而提前购买成分券 [4] - 增量资金迅速涌入信用债ETF带来建仓需求,以及机构预期后续规模增长而提前交易成分券,这两方面因素催化了信用债的抢筹行情 [5] - 科创债ETF指数成分券相对同主体评级非成分券存在利差,且利差表现与相关ETF上市、申赎节奏合拍,需提防赎回负反馈导致成分券发生超调的风险 [6]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挂钩黄金结构性产品
证券日报· 2025-09-25 00:48
产品发行与特点 - 建信理财于9月23日发行首只结构性理财产品“私行精选福星黄金鲨鱼鳍固收类封闭式产品2025年第1期” [1] - 产品为“固收+”理财产品,大部分资金投资于低风险固定收益类资产,小部分资金投资于挂钩黄金的期权衍生品 [1] - 招银理财、光大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此前也发行了挂钩黄金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2] 产品结构与收益机制 - 黄金鲨鱼鳍结构性理财通过设置障碍价格,根据标的资产价格与障碍价格的关系来确定收益 [1] - 产品本质是“固收+期权”复合结构,以低风险资产保障基础收益,通过衍生品捕捉多元标的机会 [2] - “固收+”理财产品投资标的范围宽泛,能够实现标的资产的灵活切换,捕捉市场热点 [3] 产品优势与市场定位 - 产品具备多重优势,包括兼顾风险对冲与收益增强、帮助客户在黄金震荡上行行情下稳健投资、满足投资者分散投资需求 [2] - 在传统固收产品收益下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可通过黄金等另类资产丰富“固收+”产品线 [2] - 产品优势在于风险收益定制化,具备收益增强机制,拥有风险分散特性,适配性广,覆盖中低风险区间 [2]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固收+”产品后续将持续扩容,增加黄金等抗通胀资产配置,引入权益资产及跨市场套利策略 [3] - 展望未来,投资者参与黄金理财需明确长期配置目标,控制合理比例,关注衍生品条款及流动性风险 [3]
银行理财子公司“双管齐下”把握权益市场回暖机遇
证券日报· 2025-09-25 00:48
银行理财子公司策略转向 - 公司采取产品端扩容与投研端深化的双管齐下策略以把握权益市场回暖机遇[1] - 公司加大含权类理财产品发行力度并提升对上市公司调研频次与深度[1] 含权类理财产品发行情况 - 今年以来权益类产品发行12只,远超去年全年的2只[1] - 今年以来混合类产品发行202只,超过去年全年的169只[1] 上市公司调研活动 - 三季度以来2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总调研次数达601次[2] - 宁银理财调研最为积极达84次,招银理财、杭银理财、汇华理财调研次数均超60次[2] - 调研重点聚焦新能源、科技、消费、医药等行业[1] 策略联动与影响 - 含权产品发行规模扩大与调研积极性提升存在联动,相互促进[2] - 深入调研有助于识别有潜力行业和个股,为产品筛选高质量标的提供支撑[1][2] - 理财资金加大权益配置能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提升市场活跃度和稳定性[3] 市场展望与驱动因素 - 四季度A股市场有望延续积极表现,公司或加大力度布局权益市场[1] - 市场核心支撑包括宏观经济稳步复苏、市场流动性宽松、政策端加大支持力度[3] - 多家公司明确表示看好未来权益市场走势,将持续积极布局[4]
近一个月年化收益近18%?这一银行多款活期产品被疯抢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4 19:33
产品表现与市场热度 - 微众银行"活期+Plus"新品诚享19号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达6.27% 最近一个月年化收益达8.8% 远高于同系列其他产品[2] - 诚享19号自9月1日上线后近一个月年化收益持续超4% 最新报8.65% 且从未出现零收益记录[2][3] - 光大理财创利乐享18号D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8月24日达13%-14% 持续四周后回落至3.45% 浦银理财周周鑫10号9月中旬收益超18% 每万份收益最高达3.81元 最新收益率为16.02%[7] 产品结构与投资策略 - 诚享19号业绩基准由70%中债综合全价(1年以下)指数、10%中债综合全价(1-3年)指数及20%北京银行一年定存利率构成[5] - 产品配置固收类资产比例85%-100% 权益类资产0%-15%(仅限优先股) 衍生品类资产0%-15%(仅限套期保值)[5] - "活期+Plus"系列产品权益仓位配置比例普遍介于10%-20% 通过权益资产增厚收益[10] 销售特征与投资者行为 - 高收益理财产品呈现秒光态势 投资者需通过"额度提醒互助群"获取额度信息 并采用指纹支付等技术手段提高抢购成功率[6][11] - 互联网银行通过限时额度、新品首发等互联网运营策略激发用户抢购心理[12] - 银行理财呈现"饭圈化"趋势 投资者因低利率环境下优质资产稀缺而对高收益产品展开激烈争夺[11][12] 收益可持续性分析 - 新产品初期可能注入高收益资产吸引客户 但因产品规模较小导致收益偏高 随规模扩大会回归常态[10] - 运行中期收益率突增可能源于高息资产到期或债券资本利得兑现[10] - 高收益特性具有短暂性 长期将回归平均水平 投资者需综合近一月、近三月及成立以来年化收益多维度考量[11]
周报 | 理财公司加快布局指数投资,华夏理财再发5只指数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8:16
市场回顾 - 债市震荡资金面均衡偏紧 9月19日DR007加权均价为1.5096%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88% [2] - A股宽幅震荡 创业板指数周涨幅2.34% 科创50指数周涨幅1.84% 上证指数周跌幅1.30% 沪深300指数周跌幅0.44% [2] - 电子、房地产、机械设备板块周涨幅居前 [2] 产品破净情况 - 全市场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为1.08% 存续公募理财产品26,354只中285只累计净值低于1 [3] - 权益类理财破净率18.37% 混合类理财破净率3.04% 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0.95% [3] - 2-3年期限产品破净率1.93% 1-2年期限产品破净率1.79% 各期限人民币固收类产品破净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4] 新产品发行 - 上周32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467只理财产品 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量居前 兴银理财发行46只 浦银理财发行44只 华夏理财发行35只 [5] - 新发产品以R2中低风险、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型为主 混合类产品发行5只 权益类产品发行5只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无新发 [5] - 1月以内、3-6月、6-12月期限产品定价回升 3-6月期限产品定价上升7个基点 1-3月产品定价下滑25个基点 [5] 产品策略动向 - 华夏理财发行5只天工日开指数跟踪权益类产品 分别跟踪AI云计算指数、港股通高股息指数、军工电子指数、中诚信A500高分红指数、中诚信自由现金流精选50指数 [6] - 5只指数产品募集规模均在200万左右 天工日开理财产品19号募集规模最高为235.81万元 [6] - 华夏理财与华夏基金签署指数业务合作备忘录 共同构建"双华夏"指数生态圈 公司共存续20只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其中19只为天工指数系列 [7] - 招银理财推出自研大类资产配置指数"招银理财湾区全球资产优选配置指数" 交银理财联合发布"中诚信—交银理财多元策略大类资产配置指数" [7] 产品收益表现 - 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513% 混合类为0.2461% 权益类为2.0042% [8] - 固收类产品中3年以上期限产品近一周净值增长率均值最高为0.0975% 1-2年期限产品周收益率最低为0.0477% [8] - 人民币现金类公募理财周内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3073% 美元为3.8554% 澳元为2.78% [12] - 近一周收益为负的理财产品占比11.54% 其中固定收益类负收益占比11.59% 混合类负收益占比10.3% 权益类负收益占比19.05% [12] - 固收类理财中1-2年期限负收益产品占比最高为17.9% 1个月以内期限负收益产品占比最低为1.91% [12] 行业热点与公司动态 - 上市公司理财需求转向 资金多为自有资金 购买产品以结构性存款和银行理财为主 期限在6月至1年左右 追求稳定收益和流动性 [14] - 对公理财市场呈现爆发趋势 因存款利率下行企业盈利压力增大 资金保值增值需求更强 权益市场回暖等因素吸引对公客户重回银行理财 [14] - 中邮理财参与禾赛科技港股IPO锚定投资 禾赛科技为全球领先激光雷达企业 是近四年来最大规模中概股回港IPO项目 [15] - 浦银理财发行首款"上海科创金融主题"理财产品 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合作 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服务实体经济 [16] - 建信理财首次成功发行黄金鲨鱼鳍结构性理财产品 为"固收+"产品 大部分资金投于固收资产 小部分资金投资挂钩黄金的期权衍生品 [17]
近一个月年化收益近18%?这一银行多款活期产品被疯抢
第一财经· 2025-09-24 18:12
文章核心观点 - 微众银行"活期+Plus"系列理财产品因短期高收益引发投资者抢购热潮 呈现"饭圈化"趋势 [3][12][13] - 多款理财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显著冲高 如诚享19号达8.65% 周周鑫10号达17.51% [5][8][9] - 高收益现象被分析为新产品营销策略或资产到期兑现 长期将回归常态 [10][13] 理财产品表现 - 北银理财诚享19号成立以来年化收益6.27% 近一个月年化收益8.8% 最低持有7天 [3][5][7] - 光大理财创利乐享18号D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曾达13-14% 最新回落至3.45% [8][9] - 浦银理财周周鑫10号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超18% 每万份收益最高达3.81元 [8][9] 产品设计特征 - 诚享19号投资组合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85-100% 权益类资产0-15% 仅投资优先股 [7] - 系列产品风险等级均为R2级 支持T+1确认 500万内实时到账 [7][9] - 理财产品普遍配置10-20%权益仓位 通过权益资产增厚收益 [10][11] 市场行为变化 - 投资者建立"额度提醒互助群"分享抢购信息 采用指纹支付等技术提升成功率 [3][13] - 互联网银行通过限时额度、新品首发等方式激发抢购心理 [13][15] - 年轻投资者依赖社交平台获取信息 理财行为呈现身份认同和集体行动特征 [15] 行业趋势分析 - 低利率环境下优质资产稀缺导致投资者对高收益产品激烈争夺 [14] - 银行理财"饭圈化"反映投资者从理性计算转向感性决策的模式转变 [12][15] - 互联网银行通过高收益爆款产品吸引客户留存 但高收益具短暂性 [10][13]
25Q2理财的基金投资有何变化?:银行理财资产配置专题分析
华源证券· 2025-09-24 15:43
证券研究报告 固收专题报告 hyzqdatemark 2025 年 09 月 24 日 25Q2 理财的基金投资有何变化? ——银行理财资产配置专题分析 投资要点: 证券分析师 廖志明 SAC:S1350524100002 liaozhiming@huayuanstock.com 马赫 mahe@huayuanstock.com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联系人 25Q2 理财规模较 25Q1 有所上升。截至 2025 年 6 月末,理财规模 30.67 万亿元, 25Q2 理财规模增加约 1.5 万亿元。25Q2 理财公司理财规模普遍增长,小部分下降。 25Q2 理财破净率小幅下行,7 月下旬以来理财破净率有所上升。截至 9 月 14 日, 理财公司公募理财产品破净率约为 2.28%,较 6 月末有所上升,或因三季度股市超 预期上涨导致债市调整,但仍处于低位。8 月理财公司新发人民币固收类理财的平均 业绩比较基准上限为 2.81%,下限为 2.23%。 银行理财 25Q2 对公募基金配置环比大幅增加。截至 6 月末,银行理财产品投向债 券类、存款类、非标类、权益类、公募基金的规模占比分别为 ...
【银行理财】理财公司加码指数化布局:跟踪现有指数、自主构建双策并行——银行理财周度跟踪(2025.9.15-2025.9.21)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9-23 20:57
行业动态与监管趋势 -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和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提速 推动理财公司布局指数型理财产品 市场上存续产品数量和发行热度均有所提升 [3][7] - 理财公司推进指数化产品布局主要依靠两种途径:直接跟踪市场上成熟的现有指数 或自主构建指数并同步发行挂钩的跟踪产品 [3][7] - 指数化投资能有效降低主动管理风险并提升策略透明度 其持仓透明、风险分散、费率低廉的特性适配理财公司当前权益投研体系现状 成为布局权益市场的关键切入点 [8] 同业创新与合作案例 - 华夏理财与华夏基金签署指数业务合作备忘录 深化指数业务领域合作 共同构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双华夏"指数生态圈 [3][9] - 华夏理财的"天工系列"指数理财产品已发行20只 覆盖A股、港股、可转债、REITs等资产 围绕七大品类布局 形成较为完备的指数产品矩阵 [10] - 中邮理财参与禾赛科技港股IPO锚定投资 禾赛科技是近四年来最大规模的中概股回港IPO项目 也是2025年5月监管支持中概股回归以来首家实现"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企业 [3][11] - 浦银理财与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合作推出首款"上海科创金融主题"理财产品 聚焦"科技金融" 该产品圆满募集2.2亿元 其中80%资金投资于以上海地区为主的优质科创企业债券 [3][13] - 截至9月19日 浦银理财科技金融主题产品规模已突破100亿元 [14] 产品收益率表现 - 上周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录得1.29% 环比基本持平 同期货币型基金近7日年化收益率报1.19% 环比上升2BP [4][15] - 上周各期限纯固收、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回升 [4][17]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较前周微幅上行1BP 至1.80% 债券收益率先降后升 [5][17] - 税期因素对资金面形成扰动 市场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的预期升温 推动债市收益率一度下行 但中美关系缓和迹象及美联储鸽派降息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令债市情绪承压 [5][17] 市场指标与风险特征 - 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为2.04% 环比下降0.61个百分点 [5][22] - 信用利差环比同步收敛1.29BP 持续位于2024年9月以来的历史低位附近 性价比有限 [5][22] - 破净率与信用利差整体呈正相关 当破净率突破5%或信用利差调整幅度超过20BP时 理财产品负债端或面临赎回压力 [22]
ESG投资周报:本月新发8只ESG基金,流动性环比宽松-20250923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23 20:29
ESG指数与市场表现 - 上周沪深300指数下跌0.44%,而ESG300指数上涨0.39%,中证ESG100指数下跌0.70%,科创ESG指数大幅上涨3.83%[5] - 全A股日均成交额约为2.52万亿元,市场流动性环比呈现宽松状态[5] ESG基金发行与规模 - 本月新发行8只ESG基金,发行份额为37.49亿份,主要聚焦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领域[9] - 近一年共发行251只ESG公募基金,总发行份额达到1753.53亿份[9] - 存续ESG基金总数达926只,总净值规模为10293.12亿元人民币,其中ESG策略基金规模占比最高,达50.46%[9][11] ESG基金业绩 - 南方半导体产业A近一周回报率为12.47%,2025年以来回报率达51.87%[12][13] - 国联安气候变化责任投资C近一周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为9.87%[14][17] 绿色债券发行 - 上周新发行绿色债券43只,计划发行规模约344.68亿元[16] - 近一年ESG债券发行总数达1095只,发行总金额为11899亿元[16] - 存续ESG债券共3684只,存量规模5.57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占比61.71%[16] 绿色债券交易 - 上周ESG绿色债券周度成交额合计521531.49亿元,银行间市场占比74.86%[20] - 回购交易占主导,成交491098.40亿元,占比94.16%[20][23] 银行理财产品 - 本月新发行ESG银行理财产品67只,主要为纯ESG和环境保护主题[22] - 存续ESG银行理财产品1102只,纯ESG主题产品规模占比55.99%[22] 风险提示 - ESG政策力度可能不及预期[25] - 数据统计缺乏统一口径[25] - 产品发行规模可能不及预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