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

搜索文档
风险偏好为何主导债市情绪?
国金证券· 2025-08-17 20:26
核心观点 - 近期债市陡峭化调整主要由风险偏好主导,而非基本面或资金面因素[3][8] - 风险偏好主导债市情绪的四种情形:权益/商品趋势性行情、政策表态温和、利率历史低位、外部情绪传导,当前环境高度吻合[3][15] - 市场终将回归基本面与资金面主导框架,需关注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和社融拐点[3][16] - 短期"总量宽松缺席"预期上升,但市场定价已较低,冲击有限[4][5] - 利率或在1.8%回调后构筑中期顶部,社融增速四季度见顶概率增加[6][33] 风险偏好主导机制 - 当基本面与资金面边际信息不足时,市场易被风险偏好牵动[3][8] - 权益资产趋势性上涨导致股债比价回归三年均值,债券相对吸引力下降[8][12] - 上证指数多头排列期间(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250日),中债净价指数平均回撤0.1%-0.3%,极端情况达0.6%[12][14] - 政策表述缺乏方向性时,投资者更依赖情绪交易,放大波动[15] - 利率处于历史低位(10Y国债1.8%)加剧对利空敏感度[15] 货币政策与资金面 - 二季度货政报告重提"防空转"但非主动收紧信号,2023年来该表述已常态化[4][17][19] - 资金利率呈现"下有底"特征,PMI低于景气线时资金价格走高概率低[4][17] - 三季度总量宽松急迫性下降,政策重心转向结构性工具,四季度可能再次发力[5][20] - 当前市场对降息预期温和:IRS-FR007利差-2bp(较年初回升50bp),浮息债利差4bp(年初20bp)[21][27] 基本面关键指标 - 社融增速四季度见顶概率高,7月增长主要依赖政府债拉动[27][28] - M1增速可能在三季度末见顶,受低基数效应消退和再融资债发行尾声影响[28][31] - 利率同步指标显示5项利好vs5项利空,企业中长贷增速降至8.0%,票据融资增至15.5万亿[43][44] 市场表现与交易动态 - 30Y国债收益率单周上行9bp,10Y上行6bp至1.75%,期限利差走阔至38bp[36][37] - 税期前央行净回笼4149亿,DR001中枢上行2bp至1.33%[34][35] - 公募基金久期中位值降至2.96年(三年73%分位),分歧度指数升至0.50[40][42] - 信贷数据近20年首现负增长但未提振债市,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37][38]
从风偏交易到负债再平衡:债券连续调整,问题出在哪?
中泰证券· 2025-08-17 2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债市维持谨慎,若有大幅调整可小仓位博弈超跌反弹(非逢高配置) [3][4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债市在基本面数据不强、商品走势一般、央行买断式回购投放的情况下依然陡峭式下跌,长端和超长端调整幅度较大,债券从资产端和负债端看都不具备上涨条件 [3] - 当前债市交易主线可能不在于数据,单月数据无法印证趋势,反内卷带来的再通胀交易可能最快年底在价格端出现迹象 [3] - 认为股债跷跷板导致债券下跌的逻辑有问题,债市利好不足,机会在长期维度大概率不存在 [3] - 债券问题源于自身,资产端性价比不足,负债端无增量、配置盘缺位,今年债市难现资产荒格局 [3] - 今年久期更短、降久期时点更早的中长期纯债基金收益更好,可关注短线超跌交易机会 [35][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债市一周复盘(2025.8.11 - 8.15) - 本周债市情绪受权益压制,重要数据未改变债市偏弱运行方向,10Y 国债收益率较 8 月 8 日上行 5.74BP 至 1.75%,30Y 国债收益率上至 2.05%,10Y - 1Y 利差走阔 [6] - 周一权益商品压制债市,收益率陡峭上行;周二长债收益率两轮上行,跌幅小幅收窄;周三股债跷跷板弱化,债市收涨;周四权益先强后弱,资金面收敛,债券收跌;周五经济数据不及预期,资金面偏松,沪指冲高压制债市 [6] 为何数据弱但没有弱数据交易 - 从债市多空视角看,市场存在分歧:通胀层面有反内卷价格拉动效应有限和通胀阶段性见底的分歧;金融数据层面有社融与信贷、负增信贷与 M1 增速的分歧;经济数据层面有生产、投资和消费增长放缓,趋势和单月波动的分歧 [3][9] - 当前债市交易主线可能不在数据,单月数据无法印证趋势,反内卷再通胀交易或年底在价格端现迹象 [3][16] 反内卷和股市压制下债市才跌吗 - 认为股债跷跷板导致债市下跌逻辑有问题,这类观点认为股票行情不持续,债券有反弹机会,但这说明债市长期机会大概率不存在,债市利好不足 [21] 债券的问题在于债券本身 - 资产端市场围绕通胀预期和权益市场风险偏好定价,通胀预期升温,权益市场向好带动风险偏好上升,保险机构角度债券性价比不足,净投资收益率下滑 [23][26] - 负债端配置盘资金有限,保险转向权益资产,银行负债端流失,7 月理财规模增长乏力,混合类产品增长转正,现金管理类规模下降,固收类产品增长放缓 [29] - 银行和保险今年在债券市场增量资金大幅减少,难现资产荒格局 [30][33] 债市投资还要不要卷交易 - 业绩排名靠前的中长期纯债基金久期更短,业绩回报中位数为 1.29%,久期约 3 - 4 年,中等业绩久期中位数在 4 - 5 年 [35] - 业绩排名靠前的债基降久期时点更前置,4 月底久期达年内最大,降久期策略表现领先 [35] - 技术面本周市场偏空,国债期货长端品种超跌信号出现,可关注短线超跌交易机会 [37]
固收周度点评:波动行情中,向个券相对价值寻收益-20250817
天风证券· 2025-08-17 19: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债市受风险资产压制大幅调整,虽有掣肘 10Y 国债利率上行突破 1.75%的因素,但也存在债基赎回负反馈等风险;当前十债利率持续上行突破 1.75%动能或边际减弱,下行空间也有限,对多因素敏感;可关注 8 - 9 月超长债密集发行期个券行情轮动机会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债市行情回顾 沪指突破关键点位提振风险偏好,债市大幅调整,7 月经济数据等未带动债市多头;周一至周五,10Y、30Y 国债活跃券利率波动上行,全周 1Y、5Y、10Y、30Y 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上行 1.6BP、4.9BP、5.7BP、8.7BP [1][8][9][10] 关键阻力位前,债市的“强心剂”与“风险点” - **“强心剂”**:债市调整是短期情绪冲击,资产定价逻辑变化不大;社融与经济数据影响有限因市场已有预期;央行对资金面密切关注精准调控;配置盘发力,8 月保险承接力度有望加强 [2][17] - **“风险点”**:关注债基赎回负反馈风险,8 月股基规模增幅大于债基;央行对资金和债市波动有一定容忍度;本轮利率上行幅度与去年“924”后相比不算大 [3][4][19][28] 策略思考 关注兼具流动性和相对价值品种进行精细化择券,把握 8 - 9 月超长债密集发行期个券行情轮动机会;30Y 期“25 超长特别国债 06”下周五首发;新券首发及续发上市初期新老券利差有规律,可据此交易并通过债券借贷增厚收益 [5][33][34]
债市定价逻辑阶段性切换:从“基本面+流动性“转向”大类资产配置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7 19:13
债市短期逻辑切换 - 7月以来债市定价逻辑从"基本面+流动性"转向"大类资产配置",尽管资金面宽松(资金价格略低于历史中枢)且PMI处于收缩区间,但10年国债收益率仍上行[6] - 机构行为敏感性和大类资产比价效应是核心驱动:纯债基金表现弱于货币基金(高波动低收益),而含权资产如混合型二级债基收益显著领先[10] - 固收资产相对弱势明显,权益类资产赚钱效应具有连续性和稳健性,大宗商品表现也优于债券[10][12] 债市逻辑演变三大线索 - **居民资产重配置**:2022年以来存款利率陡峭下行(图4),叠加房地产价格长期下跌,固收类资产赚钱效应减弱导致资金分流[14][16] - **风险偏好抬升**:融资融券余额达十年峰值,A股开户数加速增长,居民配置重心从固收转向权益资产[17][20] - **债券赔率与胜率双低**:长债收益率已透支未来降息空间,权益市场走强进一步削弱债券吸引力,市场筹码向权益倾斜[21][23] 股债性价比临界点观察 - **比价关系**:权益股息率与债券收益率比值是关键指标,若股市快速上涨导致股息率下降可能重新平衡[30] - **资金流向信号**:需监测两融数据、开户率等指标,个人投资者情绪过热或预示债市性价比回升[30] - **基本面变化**:若经济压力超预期且政策对冲不足,债市或迎来阶段性机会[30] 债市策略与估值判断 - 10年国债收益率1.7%附近性价比不足,预计8-10月区间为1.65%-1.80%,下行条件苛刻而上行易现脉冲式冲击[28] - 中短端资产可能表现稳健,收益率曲线或陡峭化,8月政府债供给高峰或引发流动性对冲,三四季度交界为风险窗口期[31] - 当前债市交易拥挤度与股市资金分流压力需重点关注,理财安全垫薄弱加剧市场波动敏感性[28]
尚未全面降久期
国金证券· 2025-08-17 19: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一般商金债成交久期创新高,票息久期拥挤度指数略有下滑 [9][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品种期限概览 - 截至8月17日,城投债、产业债成交期限分别加权于2.13年、2.63年,商业银行债中,二级资本债、银行永续债以及一般商金债加权平均成交期限分别为4.59年、3.72年、4.05年,其中银行永续债处于较低历史水平;其余金融债中,证券公司债、证券次级债、保险公司债、租赁公司债久期分别为1.53年、2.13年、3.22年、1.20年,其中证券公司债、证券次级债位于较低历史分位 [2][9] - 票息久期拥挤度指数在2024年3月达到最高值后回落,本周较上周小幅下降,目前处于2021年3月以来12.20%的水平 [11] 品种显微镜 - 城投债加权平均成交期限徘徊在2.13年附近,四川省级城投债久期拉长5.36年,广东区县级城投债成交久期缩短至1.50年附近,四川省级、江苏区县级、重庆区县级、福建区县级等区域城投债久期历史分位数已逾90%,河南地级市城投债久期逼近2021年以来最高 [3][15] - 产业债加权平均成交期限较上周有所拉长,总体处于2.63年附近,医药生物行业成交久期缩短至1.05年,建筑材料行业成交久期拉长至2.49年,食品材料行业成交久期处于较低历史分位,公用事业、建筑材料等行业均位于90%以上的历史分位 [3][20] - 一般商金债久期拉长至4.05年,处于99.5%的历史分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二级资本债久期拉长至4.59年,处于99.1%的历史分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银行永续债久期拉长至3.72年,处于66.3%历史分位数,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3][22] - 从加权平均成交期限来看,保险公司债>证券次级债>证券公司债>租赁公司债,分别处于65.3%、48%、31%、67.6%的历史分位数,保险公司债久期较上周有所拉长,其余久期均较上周有小幅缩短 [3][25]
权益市场持续走强,债市熊陡
东证期货· 2025-08-17 18: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国债:震荡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08.11 - 08.17)国债期货震荡下跌,展望下周市场处于数据和政策空窗期,资金面和权益市场表现主导债券走势,预计曲线熊陡行情延续,权益资产上涨压制债市格局短期难改,资金面均衡难对冲权益资产上涨利空,仅使短债利率上行幅度略小 [13][15] - 投资策略上,短期债市偏弱,交易盘博弈反弹需谨慎,建议关注空头套保策略(用 T 或 TL 套保)、做陡曲线策略(中短端 10Y - 1Y,多 4TS 空 T;长端多 3T 空 TL)、做阔 T09 - 12 价差策略 [17][18][19]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一周复盘及观点 - **本周走势复盘**:本周国债期货震荡下跌,周一资金转松不及预期且股市商品偏强致其低开低走,周二芯片产业链带动股市涨、债市弱,周三虽股市强但资金面松、逆回购降息预期升温使国债期货震荡走强,尾盘金融数据好坏皆有现券利率上行,周四早盘权益强债市弱,午后股市弱但债市情绪改善有限,晚间逆回购略低于预期,周五 7 月经济数据弱早盘国债期货小涨,午后期债因股市拉升转弱,截至 8 月 15 日收盘,两年、五年、十年和三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分别为 102.346、105.675、108.325 和 117.660 元,分别较上周末变动 - 0.024、 - 0.145、 - 0.285 和 - 1.590 元 [13] - **下周观点**:7 月经济、金融数据多数不及预期,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国债表现偏弱、曲线走陡,预计曲线熊陡行情延续;权益市场对基本面脱敏且行情自我强化,预计震荡上涨,长端债券压力大;资金面相对均衡但进一步宽松空间不足,难以对冲权益资产上涨利空,仅使短债利率上行幅度略小 [15][16] 利率债周度观察 - **一级市场**:本周共发行利率债 50 只,总发行量和净融资额分别为 5556.92 亿元和 3437.94 亿元,分别较上周变动 - 2528.17 亿元和 - 2521.04 亿元;地方政府债共发行 26 只,总发行量和净融资额分别为 914.32 亿元和 - 137.36 亿元,分别较上周变动 - 740.27 亿元和 - 965.84 亿元;同业存单发行 455 只,总发行量和净融资额分别为 7760.30 亿元和 - 1311.10 亿元,分别较上周变动 + 13.00 亿元和 - 3075.70 亿元 [23] - **二级市场**:国债收益率多数上行,截至 8 月 15 日收盘,2 年、5 年、10 年和 3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 1.40%、1.58%、1.74%和 2.04%,分别较上周末收盘变动 + 0.22、 + 3.14、 + 5.02 和 + 7.70 个 bp;国债 10Y - 1Y、10Y - 5Y 和 30Y - 10Y 利差均走阔;1 年、5 年和 10 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 1.52%、1.72%和 1.84%,分别较上周末变动 + 3.35、 + 5.70 和 + 6.63bp [27] 国债期货 - **价格及成交、持仓**:国债期货震荡下跌,截至 8 月 15 日收盘,两年、五年、十年和三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分别为 102.346、105.675、108.325 和 117.660 元,分别较上周末变动 - 0.024、 - 0.145、 - 0.285 和 - 1.590 元;2 年、5 年、10 年和 30 年期国债期货本周成交量分别为 44773、75807、113721 和 174122 手,分别较上周末变化 + 7747、 + 10770、 + 27453 和 + 53719 手;持仓量分别为 103646、175683、235249 和 152407 手,分别较上周末变化 - 4559、 - 9501、 - 727 和 - 1348 手 [35][38] - **基差、IRR**:本周正套机会不明显,资金面整体宽松,市场震荡偏弱,期货基差普遍窄幅震荡,各品种主力合约 CTD 券的 IRR 在 1.4% - 1.8%之间,当前存单利率处于 1.5% - 1.6%之间,正套策略机会相对偏少,短期内 IRR 策略相对不多 [42] - **跨期、跨品种价差**:截至 8 月 15 日收盘,2 年、5 年、10 年和 30 年期国债期货 2509 - 2512 合约跨期价差分别为 - 0.038、 + 0.005、 + 0.100 和 + 0.450 元,分别较上周末变动 + 0.028、 + 0.060、 - 0.005 和 + 0.080 元;本周国债期货市场情绪偏弱,跨期价差普遍震荡走阔,T 表现例外,其跨期价差以窄幅震荡为主,后续债市偏弱,预计跨期价差还会震荡上升 [43][44] 资金面周度观察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进行 7118 亿元逆回购操作,因有 11267 亿元逆回购到期,当周净回笼 4149 亿元,还进行了 5000 亿元 6 个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截至 8 月 15 日收盘,R007、DR007、SHIBOR 隔夜和 SHIBOR1 周分别为 1.49%、1.48%、1.40%和 1.47%,分别较上周末收盘变动 + 3.21、 + 3.94、 + 8.36 和 + 2.94bp;本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量为 8.15 万亿元,比上周多 0.04 万亿元,隔夜占比为 89.82%,略低于前一周水平 [48][51][53] 海外周度观察 - 美元指数震荡走弱、10Y 美债收益率上行,截至 8 月 15 日收盘,美元指数较上周末收盘跌 0.43%至 97.8467;10Y 美债收益率报 4.33%,较上周末上行 6BP;中美 10Y 国债利差倒挂 259.0BP [58] 通胀高频数据周度观察 - 本周工业品价格齐涨,截至 8 月 15 日收盘,南华工业品指数、金属和能化指数分别为 3658.04、6466.21 和 1687.68 点,分别较上周末变动 + 13.09、 + 28.42 和 + 9.95 个点;本周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截至 8 月 15 日收盘,猪肉、28 种重点蔬菜和 7 种重点水果的价格分别为 20.05、4.75 和 6.91 元/公斤,分别较上周末变动 - 0.36、 + 0.11 和 - 0.13 元/公斤 [61] 投资建议 - 短期情绪偏弱,博弈反弹需谨慎 [62]
债券收益受何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8-17 18:40
债券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 利率与债券价格呈反向变动关系 市场利率上升导致已发行债券价格下跌 利率下降则推动债券价格上涨 例如利率下行周期中卖出债券可获得价差收益 [1] - 信用风险直接影响债券收益率 高信用评级发行人债券收益率较低 低信用评级债券需提供更高收益率补偿违约风险 违约事件可能导致利息和本金损失 [1] 债券期限与通胀因素 - 长期债券因不确定性更高需提供期限溢价 相比短期债券面临更多利率波动和通胀风险 [2] - 通胀预期上升会压低债券价格 投资者要求更高收益率对抗货币贬值 低通胀预期则减轻债券价格压力 [2] 税收政策影响 - 免税债券利息收入具有税收优势 即使票面利率较低 经税收调整后实际收益率可能更具竞争力 [2]
债市值言:中债指数2025年7月统计及分析月报
搜狐财经· 2025-08-17 17:13
债券市场整体表现 - 中债-新综合指数年初至今上涨0.97% [1][6] - 7月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整体财富指数回报回落,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回报为-0.08% [8] - 当月市场成交量约27.22万亿元,较上月回升 [10] 利率债市场表现 - 短期限国开行债券指数表现优于中长期限国开行债券指数 [1] - 国债收益率整体略有上行,期限利差和国开债与国债利差波动 [15] - 中债-总指数财富指数下跌0.17%,短期限国债指数表现较强 [21] - 挂钩LPR浮动利率政金债指数及短期限利率债指数表现较好,中债-0-1年国债指数回报0.12% [24][25] - 长期利率债指数表现较弱,中债-30年期国债指数回报-0.87% [25] 信用债市场表现 - 信用债指数整体表现优于利率债,信用利差收窄 [1] - 中债-信用债总指数财富指数7月上涨0.10% [26] - 中债-中高等级信用债综合指数年初至今回报1.20%,表现最佳 [7] - 各高等级信用债利差均收窄,3年期AAA级企业债与国债利差处于近3年21%分位 [29] - 各行业信用债财富指数回报均为正,房地产行业指数回报0.20%表现最好 [31] 策略及主题指数表现 - 策略指数表现突出,中债-信用债价值因子精选策略指数年初至今回报1.48% [7] - 主题指数中,中债-AAA科技创新债券指数年初至今回报1.42% [7] - 绿色债券市场规模稳定,"投向绿"债券市值规模6.67万亿元,较上月上升1.01% [2][12] - 中债-绿色债券综合指数包含1002只成分券,市值规模1.76万亿元 [2][12] 绿色债券市场 - 绿色债券市场整体回报为正,中债-绿色债券综合指数回报0.08% [12] - 中债-碳中和绿色债券指数成分券数量217只,市值规模2467亿元 [2][12] 风险统计 - 本月无新增违约发行人 [35] - 历史违约数据显示,2025年至今违约发行人9家,存续规模468.3亿元 [35]
全球央行"用钱投票",美债持仓创历史新高!所谓崩盘不过是场谣言
搜狐财经· 2025-08-17 12:44
美国财政部发布最新一期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披露截至2025年6月末海外经济体持有美国国债的详细数据。 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全球美债持仓格局的最新变化,更以实际数据有力驳斥了此前中文互联网盛传的"6月美债崩盘"论调——在所谓"崩盘月"期间,全球主 要经济体非但没有大规模抛售,反而呈现整体增持态势,推动海外主体持有的美债总额首次突破9.1万亿美元关口,创下9.13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一数字 较3月首次突破9万亿美元时又增长了1300亿美元,延续着美债市场规模持续扩张的趋势。 从国别持仓结构看,全球前三大美债持有方的排名未现变动,日本、英国与中国大陆继续以显著优势领先其他经济体。 日本6月增持126亿美元,持仓规模升至11476亿美元;英国延续今年以来的强势扫货态势,单月净增持487亿美元,总持仓达8581亿美元;中国大陆则结束连 续三个月的净减持,6月持仓小幅增加1亿美元至7564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整体增持局面并非个别现象:加拿大、比利时等传统持有方继续扩大仓位,而开曼群岛、卢森堡、法国等地则选择减仓。 | Country | 单位:10亿美元 | 2025- | 2025- | 2025- | ...
究竟是谁在增持美债,究竟是哪些国家、地区持续给美国“输血”呢
搜狐财经· 2025-08-17 07:37
2025年6月份,美国境外投资者持有的美债规模再创新高,达到创纪录的9.1277万亿美元,较上月增加802亿美元,环比上涨1.11%;较上年同期净增8284亿 美元,同比增长率接近10%。 这一数据看似印证了全球资本对美国资产的持续青睐,但若细究持有者结构的变化,便会发现一场静默的资本变局正在上演。首先是三大债主对美债持有政 策的"战略性分野"。 | | | | 2025年6月,外国(地区)投资者持有的美债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由【南生】整理 | | | | 国家/地区 | 6目 | 5月 | 去年6月 | 环比 | 同比增 | | 日本 | 11476 | 11350 | 10914 | 1.11% | 562 | | 英国 | 8581 | 8094 | 7465 | 6.02% | 1116 | | 中国大陆 | 7564 | 7563 | 7802 | 0.01% | -238 | | 开曼群岛 | 4427 | 4430 | 3263 | -0.07% | 1164 | | 加拿大 | 4385 | 43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