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
icon
搜索文档
船说:全新的开始,全新的面貌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船舶行业 - 公司:中国船舶、中国重工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超预期** - 中国重工上半年业绩15 - 18亿,同比接近两倍增长,单Q2业绩10 - 13亿;中国船舶单Q2业绩17 - 20亿;两船上半年合计业绩近50亿,Q2合计近30亿,远超预期[1] - 中国船舶Q2经济率达8% - 10%,中国重工超6个点,船舶行业经济率回到5 - 10个点区间,逼近10%,利润进入爆发阶段[2] - 按当前经济率年化计算,两船明年利润中枢接近150亿[2] 2. **具备高增长潜力** - 船舶订单排产期到2027年底甚至2028年初,明年船舶在十几倍估值下能有两到三年高增长阶段,有配置价值[3] - 两船在手订单4500 - 5000亿左右,船舶利润释放流畅,业绩未来持续增长确定性大幅提高[4] 3. **解决行业疑虑且预期差大** - 船舶有业绩后解决了过去行业有逻辑无业绩的疑虑,但市场信心和资金配置处于左侧位置,预期差大[5] 4. **管理层更迭带来积极变化** - 船舶行业近两年管理层两次更迭,新领导有其他行业经验,带来新鲜血液,内部进行人员精简、提效降本和改革,释放央企规模弹性[6] 5. **订单情况分析** - 今年订单虽同比下滑,但绝对量仍优于2021和2023年,船舶周期仍在继续,只是有转型波动[7] - 301调查影响缓解,恐慌因素消除,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全球订单有望回归中国[8][9] - 邮轮散货订单目前较弱,与下游运价低有关,未来更换系统后置,量可能增大;全球原油增产,油轮需求有确定性[9][10] - 今年船价虽略回落,但全球钢价跌8%左右,国内船厂船价能维持稳定,订单利润超去年[11] 6. **后续催化因素** - 10月份301调查结果或带来有利环境,订单可能回归[12] - 下半年日韩船厂订单过饱和,中国船厂可能重新获得其外地订单[13] - 明年全球船价和订单价可能触底回升[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船舶目前处于底部区间,有配置价值,关注标的包括放的页纸量产、东翼前年出的页纸、中央法务情况[14]
反内卷或渐近提振物价
2025-07-16 14:13
大家好,我是浙商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报告一下我们团队如何去解读反内走势竞争我们也想借此机会来分享一下我们对2025年下半年宏观的展望尤其是通胀相关的趋势性展开那话不多说首先我们展示聚焦在当前市场的热点话题反内走势竞争 我们认为结合2015-2016的计算机的时间案例来看当前的反内检大概率是以存量过剩产能渐进优化的方式以化检的初心更重要的是随着反内检时竞争得到来自于角色方面的持续关注这将有助于改善市场对于宏观动轴关注的预期短期内我们重点想要提示的是反内检时竞争 控制增量作为一个主要的抓手优化存量作为一个渐进式的方案从结构上来看必须要去关注当前产业利用率偏低并且具有高耗能、高污染以及相应环保要求的一系列的产业组合也同时需要去关注具有高技术特征的产业初心大概率还需要更多的进出厢匹配的制度建设 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从布米克改革的影响对于宏观基本面的一系列的边界变化来看最核心的变量就是PCI也就是工业品的价格那么从反对解析竞争出发对PCI的影响我们想尝试提出一个框架和理论性的方案也就是继续要去关注 供给侧也需要关注基轴侧那概括的来说我们认为供给侧广泊以及反内卷式竞争为PCI的影响是取决于供给缺口的密合 ...
详解中国经济年中答卷
第一财经· 2025-07-16 12:07
中国经济上半年"成绩单"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其中二季度增长5.2%,环比增长1.1% [2]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比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比1-5月回落0.9个百分点 [3] 工业增速维持高位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制造业增长7.0%,装备制造业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5] - 6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保持增长,汽车制造业增长11.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4% [5] - 人形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支柱 [7] 消费市场亮点频现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 [10]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服务零售额增长5.3% [11] - 服务消费加快,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12] 投资增速结构优化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6.6% [16] - 制造业投资增长7.5%,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5.2%,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 [17]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6%,明显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17]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 国家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 [20] - 全国正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1968个、总投资额10.21万亿 [20] - 下半年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将进一步发力,用于基建投资的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都有可能加发 [19]
晶采观察丨站稳20万亿元!中国外贸底气何在?
央广网· 2025-07-16 11:07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台阶,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进出口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10万亿元以上,同比增加6000多亿元 [1] - 外贸呈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的特点,展现较强韧性 [1] 出口产品结构 - 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全球第二,上半年出口增长61.5% [1]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 [1] - 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超过20% [1] - 自主品牌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占比达32.4% [2] 产业体系优势 - 完备产业体系覆盖劳动密集型产品至高端装备,支撑外贸韧性 [1] - 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开发差异化产品,如太阳能充电手机、防沙尘发动机等 [2] - 汽车产业链配套高效整合资源,实现产品快速迭代 [2] - 产业协同创新推动高端制造业出口,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 [2] 国际市场竞争力 - 产品满足全球多元化需求,获得海外客户广泛好评 [2] - 产业配套能力和协同生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 [2]
IMO新规将深刻影响船燃市场
中国化工报· 2025-07-16 10:00
新规影响 - 国际海事组织(IMO)将于2028至2035年实施船舶能源温室气体强度阈值标准,对未转型船东实施惩罚性财务措施 [3] - 仅使用重质燃油的船东运营成本到2035年将翻倍 [3] - 排放高于较低阈值但低于较高阈值的船东需缴纳10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附加费,高于较高阈值的需缴纳380美元/吨 [3] - 排放低于较低阈值的船东可生成碳信用并出售给超标船东 [3] 燃料市场变化 - 5月新加坡市场船用低硫燃油(VLSFO)平均到岸价为504.35美元/吨,含24%废食用油甲酯的B24生物混合燃料为713.84美元/吨 [4] - 目前全球99%船舶为传统动力船,仅能使用生物柴油和石油基燃料 [4] - 标普预计2050年石油和液化天然气在船用燃料消费中占比将从98%降至56% [4] 转型路径 - IMO目标2050年实现航运业净零排放,将从2035年起进一步收紧标准 [5] - 生物柴油、生物液化天然气、生物甲醇和电子甲醇或于2030年代初广泛供应 [5] - 可再生氨燃料可能在2030年代下半叶出现 [5] - 全球新船订单中8%可使用液化天然气,5%可使用甲醇,1.8%可使用液化石油气,0.5%可使用氨燃料 [5] 技术进展 - 瓦锡兰集团2024年研发支出增至2.96亿欧元,占净销售额4.6%,高于3%历史平均水平 [6] - 2026年"维京能源"号将完成改造成为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船 [6] - 瓦锡兰推广的碳捕集与封存系统碳捕集率达70%,成本50至70欧元/吨 [7]
“兴海”大模型构建船海教育智能底座
科技日报· 2025-07-16 09:00
原标题:"兴海"大模型构建船海教育智能底座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哈工程")研发的国内首个船海学科教育专有大模型——"兴 海"大模型,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 "兴海"大模型面向学生、教师及社会用户,将船海行业知识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是一个集AI专业 课程学习、虚拟仿真实践、物理仿真预报、船舶性能智能预测、船舶智能设计、学科岗位分析等功能于 一体的一站式教育平台。大模型由哈工程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海外高桥 造船有限公司等共建,汇聚了船舶行业海量的数据资源,涵盖20门以上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核心课 程、3万多个行业知识点、近5000型船舶试验数据、4000余条行业岗位分析数据,以及50多部船海专业 教材等。这些数据贯穿大模型基础层、专业层、学科层、应用层四个层级。 基础层面向学生,涵盖"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等20余门AI专业课 程,为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提供工具。基础层侧重于基础理论学习,通过文字、视频、思维导图、 AI学习助手等为学生提供课程资源,改变了学生固有的学习模式,拓宽了学习空间。 应用层设置了船舶智能设计、创造性思维模块 ...
中船系Q2业绩预告超预期,6月新船订单环比增长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船舶行业 - **公司**: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恒力重工、新 ST 松发、恒立中工、中集安瑞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船舶板块业绩出色,成为业绩期避风港,2025 年中报显示重点公司业绩亮眼,如中国船舶半年报预告利润在 28 亿 - 31 亿之间,单季度利润在 16.7 亿 - 19.7 亿之间,高于预期;中国重工大幅增长;中国动力二季度利润在预期范围内 [1][2][3][4] - 业绩超预期原因是高价订单交付、钢材价格回落、部分订单提前交付 [1][3][4] 2. **价格指数** - 2025 年 1 月以来新造船价格指数从最高 189 点回落至 186 点左右,6 月初企稳后环比提升,6 月底达 187.1 点,较 5 月上涨 0.42 个点 [5] - 不同船型表现分化,集装箱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2.3%,散货船、液化气船和油轮明显下跌,油轮下降幅度最大 [5] 3. **签单情况** - 2025 年一线龙头企业签单疲软,二三线企业签单量可观,如恒力重工去年 9 月手持订单约 1200 万载重吨,今年 6 月增至 2200 万载重吨以上 [6] - 原因是二三线企业扩产后有产能焦虑,降低远期床位报价;一线龙头企业排产饱和度高,倾向保持高价订单 [6] 4. **订单量** - 2025 年 6 月新船订单量环比提升至 254 万修正吨,但同比下降 81%,受 2024 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8] - 集装箱船订单同比增长 24%,其他船型订单大幅下滑 70%以上,上半年集装箱船订单占比最高达 45% [9] 5. **市场份额** - 2025 年 1 - 6 月中国占全球新造市场份额 56%居首,韩国份额从去年同期 10%提升至 30%,受益于集装箱轮订单增长 [10] 6. **航运市场景气度** - 自去年 9 月以来无明显新的景气增长点,今年中大型游轮未带来新景气周期,受油价波动、中东冲突、OPEC 减产等因素影响 [11] 7. **不同船型前景** - LNG 船因替代燃料应用和全球用量提升有较大运输需求潜力;汽车滚装船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成长空间高 [13] 8. **市场周期** - 当前新造船市场处于上行周期中的短暂下行期,由替换需求驱动,船厂扩产谨慎 [15][17] - 低拆解量使老旧船舶活跃,需求暴涨时供给端脆弱性将推高运价 [18] 9. **供需平衡** - 市场供需趋于平衡,一线企业因排产饱和度高不愿降价,二三线企业虽有产能焦虑但不影响整体平衡 [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联合重组方案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合并后公司体量增加,产能或提高至接近 2000 万载重吨,市盈率将得到消化 [22] 2. 6 月新船订单量由非主流类型带动,若 7 月主流类型新订单复苏,市场可能进入上行周期中的下行小周期拐点 [21] 3. 投资者可关注中国龙头企业如中国船舶,次龙头企业如新 ST 松发、恒立中工,以及业绩增长确定的中集安瑞科 [23]
或受益于行业高景气 或深化管理提质增效 7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喜
上海证券报· 2025-07-16 02:26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概况 - 7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报喜,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扭亏及减亏的公司数分别为32家、22家和25家 [1] - 1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预增上限超过100%,多家央企实现大幅扭亏 [1] - 电力装备、船舶制造、稀土等行业景气度高企,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突出 [1] 电力领域业绩表现 - 华银电力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亿元至2.2亿元,同比预增上限约为44倍,主要受益于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 [2] - 国电南自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1.89%至225.66%,保变电气预计同比增长229.15%,主要受益于电网投资和特高压建设增长 [2] - 保变电气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将进一步深化产业协同发展 [3] - 宏盛华源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0.99%至111.77%,宝胜股份预计同比增长167.98%至301.98%,主要受益于订单增加和高附加值产品市场认可 [3] 船舶制造行业业绩表现 - 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国重工和中船防务等4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预计增幅均实现倍增,中国重工、中船防务预增上限均超过200% [5]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民品船舶交付量增加、价格同比上涨以及建造成本管控得当 [5] 稀土行业业绩表现 - 氧化镨钕均价为42.1万元/吨,同比上涨13.06%,氧化铽均价为660.4万元/吨,同比增长12.9% [4] - 中国稀土和广晟有色均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盈,主要受益于稀土市场行情上涨和营销策略调整 [4] 军工行业业绩表现 - 成飞集成、长城军工、北方导航、航天晨光、航天科技、凤凰光学及长春一东等上市公司均取得业绩正增长或同比减亏 [5] 提质增效对业绩的影响 - 22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提质增效是重要因素 [5] - 中南股份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0万元至65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4.49亿元的亏损实现扭亏,主要受益于原料及产品结构优化 [5] - 太极股份通过加强市场营销和优化解决方案实现扭亏为盈,强调深化内部管理和费用管控的重要性 [6] - 宁夏建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加,主要受益于错峰生产、成本费用控制以及应收账款压降 [7] - 优化资源配置、深化精益管理、控制期间费用等举措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关键 [7]
乘风向海立潮头——山东奋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6 00:33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8011.8亿元,海洋渔业、电力业、交通运输业等7个产业增加值全国第一 [2] - 1至5月全省201个海洋强省重点项目累计投资370.8亿元,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交付运营 [1] - 鳕鱼精深加工使产品附加值提升10倍以上,从废料开发鱼骨酱、高汤等10余种产品 [1] 产业升级与技术突破 - 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突破低温技术壁垒 [3] - 渤中海上风电项目部署超10兆瓦大型风电机组,应用轻型模块化海上升压站 [4] - 海水淡化厂与电厂循环利用冷却水降低成本,形成绿色产业链 [4] 科技创新与科研实力 - "琅琊"海洋大模型预报效率提升1万倍,可预测温度、盐度及风暴潮等灾害 [4][5] - 山东海洋科技贡献率超70%,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占全国海洋领域50% [5] - 拥有崂山实验室等5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2名全职海洋领域院士 [5] 港口建设与物流网络 - 山东港口202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集装箱泊位自动化率达63% [7] - 开通外贸航线超260条居北方港口首位,构建"航线+班列+内陆港"服务网络 [7] - 日照昱岚智造产业园依托港口运输网络,年产数百万吨高端板材销往90余国 [8] 新兴产业链布局 - 全球首台零碳氨燃料船用发动机将用于21万吨散货船 [6] - 前瞻布局海洋电力、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计划培育龙头企业和未来产业集群 [4][6] - 港口群吸引头部企业投资,形成集装箱、油品、矿石等多体系运输网络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