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
搜索文档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新茶饮的出海密码
新华网· 2025-10-16 11:31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新茶饮品牌国际化趋势日益凸显,成为行业发展重要走向 [2] - 海外市场蕴含新增长空间,是公司“走出去”的核心动因,有助于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 [9] - 茶饮品牌出海是大势所趋,但需要长期投入与战略定力,未来竞争将从门店数量转向区域管理能力 [22][23] 海外市场拓展与业绩 - 蜜雪集团全球门店数量超5.3万家,业务覆盖12个国家,海外门店超4700家 [2][5] - 霸王茶姬二季度海外商品交易总额达2.352亿元,同比增长77.4%,环比增长31.8%,海外门店扩展至208家 [2][7][9] - 霸王茶姬美国首店开业首日销售超5000杯,菲律宾市场开业三天售出超2.3万杯 [7] - 更多新兴品牌加速海外布局:甜啦啦海外门店数近200家,茉莉奶白已在海外开出20多家门店 [7] - 蜜雪冰城中亚首店落地哈萨克斯坦,首月营业额超43万元 [5] 出海动因与优势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3547.2亿元,同比增长6.4%,预计未来将稳定增长 [8] - 国内庞大市场规模和成熟运营模式为出海提供基础 [10] - 国内新茶饮企业具备较强产品研发和运营能力,茶文化开放包容特质能打破跨国文化壁垒 [10] - 头部企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使得新茶饮出海条件成熟 [11] 供应链战略与布局 - 供应链是茶饮企业出海重要基石,海外市场标准与国内差异显著,如欧盟茶叶农残检测达480项 [12] - 蜜雪集团2012年便开始建设中央工厂,完成“自建工厂、自建供应链、自产核心原材料”产业布局,依托国内五大生产基地建立全品类“超级工厂” [12] - 蜜雪冰城在海外搭建覆盖全球6大洲38个国家采购网络,在东南亚4国建立约6.9万平方米的7个自主运营仓库 [14] - 蜜雪冰城计划未来3至5年在巴西投资采购价值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物资 [14] - 喜茶在美国与Sysco等头部供应商合作,实现13个核心品类本地化采购,建立“区域中心仓+前置仓”模式 [15] - 茉莉奶白采取“跨境 + 本地”灵活供应链模式,根据市场容量决定先建供应链或先开店 [15] - 甜啦啦采取供应链双轨制,核心原料从总部出口保障品质,包材等物料逐步实现本地化 [12] 本地化运营策略 - 海外市场面临不同竞争格局、监管环境、习俗和消费者口味挑战,需具备快速调研与本地化产品开发能力 [15][16] - 蜜雪冰城在马来西亚开发巧克力冰淇淋柠檬薄荷水,在泰国为“雪王”形象添加皇冠和金银元素以契合当地文化 [16] - 奈雪的茶以“小绿瓶”等三款健康产品主攻美国市场,价格区间3.9-8.9美元,美国首店开业三天售出近1.3万杯,营业额约62万元人民币 [18] - 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推出“印山抹青”,将传统纺织图案融入设计,并基于调研发现新加坡消费者更青睐花香型饮品,推出“花田乌龙”等系列 [18][19] - 霸王茶姬尝试建立本地合伙人机制或引入本土高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指导新品研发,与马来西亚联大集团计划三年新开300家门店 [19] - 印尼食品进口认证和清真认证流程复杂周期长,公司需提前布局商标注册,设立本地专项团队确保合规 [20][21] 未来发展趋势 - 市场拓展从“抢点”迈向“深耕”,竞争从“门店数量”转向“区域管理能力” [23] - 产品加速朝向“健康化”与“功能化”演进,“低糖”“植物基”等概念在国际市场持续升温 [23] - 品牌体系构建愈发重要,需借助内容表达、线下体验和用户社群持续沉淀品牌力 [24] - 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线上点单、智能推荐及供应链溯源渐成标配,跨界融合拓展品牌外延至关重要 [25] - 预计到2028年,现制饮品将占全球饮料市场接近一半份额 [26] - 东南亚、北美等国际市场仍有增长空间,选择具备当地资源整合能力合作伙伴是实现长期稳健经营关键 [26]
听·见|新规实施,向“刷单好评”“低价陷阱”说不
搜狐财经· 2025-10-15 20:24
新法规核心内容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0月15日开始实施,旨在精准回应平台经济发展中的不正当竞争新形态[1][3] - 法律明确禁止将他人商标设置为搜索关键词以引人误认的混淆行为,以治理电商平台“蹭流量”乱象[3] - 法律明确禁止组织虚假交易和虚假评价,同时要求平台建立不正当竞争举报机制,以打击“刷单好评”[3] - 法律对低于成本价销售且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实施查处,以应对“低价内卷”现象[3]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影响 - “傍名牌”和“刷单好评”等行为扭曲了市场的真实信号,使消费者在失真的信息环境中作出决策[3] - 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劣币驱除良币”的逆流,使守法经营的商家艰难生存[3] - “低价内卷”模式,如无强制认证的充电宝和“1元奶茶”促销,暗含安全事故风险和对中小经营者的不合理压榨[4] - 长期来看,“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模式会扼杀行业创新动力,滋生低价低质、服务打折等负面效应,损害消费者长远利益[4] 法规的预期效果与行业导向 -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旨在引导行业从“以价换量”的无序价格战转向“以质取胜”的良性竞争和高质量发展[4] - 法规促使企业从价格战中抽身,将更多资源投入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4] - 参考光伏行业治理“内卷”后的积极效果,头部企业得以将更多利润投入新技术研发,加速推动行业技术升级[4] - 法规的效力取决于后续执法落实,要求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作为,强化监督,并呼吁平台与企业履行主体责任[4]
蜜雪冰城3亿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现打鲜啤赛道再添巨头
搜狐财经· 2025-10-15 12:07
收购交易核心 - 蜜雪冰城宣布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交易金额接近3亿元 [1] - 通过此次投资,蜜雪集团产品版图从现制茶饮、咖啡延伸至现打鲜啤赛道 [1] - 鲜啤福鹿家品牌主体福鹿家(郑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田海霞,为蜜雪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红甫的配偶,双方早有紧密联系 [9] 鲜啤福鹿家业务模式 - 门店装修风格与蜜雪冰城相似,主打醒目红色和卡通风格,面积约20多平米,主打档口自提及外卖 [1][3] - 定价模式主打极致性价比,国标鲜啤价格为5.9元/斤(500ml),风味款价格在6.9-9.9元之间,消费者可选择1斤至10斤等不同规格 [3] - 店内鲜打啤酒SKU约16个,涵盖国标鲜啤、茶啤、奶啤、果啤四大系列,同时销售罐装啤酒及十余款价格在1-15元的小食 [5] - 鲜啤由总部工厂冷链直配,在0-8℃低温锁鲜,保质期仅一个月,卖不完直接销毁,门店设有10多个打酒龙头 [7][9] 鲜啤福鹿家扩张策略 - 品牌采用与蜜雪冰城相似的单店加盟形式进行区域市场布局,通过免加盟费、降低原料进货价、减免配送费等措施吸引加盟商 [9] - 加盟该店总投资约20万元 [9] - 截至2025年8月,鲜啤福鹿家全国门店数已突破1400家,覆盖27个省份、300多个地市區,在2个多月内新开400多家门店 [9] 精酿与鲜啤行业背景 - 2021年为精酿投资“大年”,全年有十余个新锐品牌及连锁酒馆获得融资,例如海伦司融资3300万美元并上市,泰山原浆啤酒获超6亿元投资等 [11][12] - 餐饮行业出现跨界玩家,和府捞面、老乡鸡试水酒馆业态,海底捞、巴奴布局夜间场景,奈雪的茶、星巴克探索“茶饮+酒”融合模式 [13] - 行业已沉淀出如优布劳(门店超2000家)、泰山原浆(门店超1200家)、海伦司(门店超580家)、鲜啤30公里(门店近百家)等连锁品牌 [14][15][16][18] 行业前景与蜜雪冰城优势 -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达到110亿元,现打鲜啤被视为啤酒行业的增量市场和蓝海市场 [19] - 蜜雪冰城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成熟庞大的加盟商体系,可直接复用现有供应链、门店网络和管理经验,实现快速复制与规模化扩张 [19] - 从液体消费的底层逻辑看,蜜雪冰城的冷链配送、门店运营等核心能力与福鹿家高度协同,切入鲜啤赛道被视作“降维打击” [19]
蜜雪集团再涨超6% 蜜雪冰城啤酒冲上热搜 机构看好公司拓宽品牌矩阵
智通财经· 2025-10-15 10:12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蜜雪集团股价再涨超6%,截至发稿涨5.47%,报439.4港元 [1] - 成交额为1.77亿港元 [1] 战略收购与业务拓展 - 公司以2.97亿元人民币总价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鲜啤福鹿家成为其非全资附属公司,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报表 [1] - 蜜雪冰城正式将业务版图从现制茶饮、咖啡延伸至酒精饮品领域 [1] 产品与市场定位 - 蜜雪冰城啤酒产品定价为5.9元一杯 [1] - 公司产品定位保持高质平价,预计将依托现有供应链优势和加盟商优势拓展鲜啤领域品牌势能 [1]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遇 - 啤酒行业市场规模及消费基数庞大 [1] - 消费者对高质量、多元化产品需求不断提升,有望打开鲜啤市场的空间 [1]
港股异动 | 蜜雪集团(02097)再涨超6% 蜜雪冰城啤酒冲上热搜 机构看好公司拓宽品牌矩阵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0:05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蜜雪集团股价再涨超6%,截至发稿涨5.47%,报439.4港元,成交额达1.77亿港元 [1] - 公司以2.97亿元人民币总价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交易完成后鲜啤福鹿家成为其非全资附属公司,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报表 [1] - 蜜雪冰城啤酒5.9元一杯的消息在10月14日冲上微博热搜榜 [1] 公司战略与业务拓展 - 通过此次收购,蜜雪集团正式将业务版图从现制茶饮、咖啡延伸至酒精饮品领域 [1] - 公司原主攻平价茶饮、咖啡,收购后产品拓展至鲜啤,但仍保持高质平价的产品定位 [1] - 预计公司有望依托现有的供应链优势、加盟商优势进一步拓展鲜啤领域的品牌势能 [1] 行业前景与市场机遇 - 啤酒行业市场规模及消费基数庞大 [1] - 伴随着消费者对高质量、多元化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有望打开鲜啤市场的空间 [1]
蜜雪冰城2.97亿元收购啤酒企业,将开拓现打鲜啤品类
搜狐财经· 2025-10-15 08:05
公司战略与交易概述 - 蜜雪冰城以2.97亿元总价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正式进入啤酒领域 [1] - 交易完成后,拥有1200家门店的鲜啤福鹿家成为其非全资附属公司,财务业绩并入集团报表 [1] - 此举是开拓现打鲜啤品类的关键举措,旨在与主品牌及咖啡子品牌"幸运咖"形成协同效应 [1] - 公司通过收购成熟品牌实现快速切入,并凭借供应链优势打造低价壁垒,进行差异化竞争 [3][4] 产品与运营策略 - 鲜啤福鹿家产品定价集中在5.9元至14.9元区间,仅为同类精酿产品市场价的1/3至1/2 [1] - 低价策略得益于双重优势:依托供应链使原料采购成本降低18%,采用"总部酿造成品液门店现打"模式使损耗率比行业平均低35% [1] - 郑州门店实测显示,晚6点至10点高峰时段,消费者多为下班白领和聚餐人群 [1]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蜜雪冰城进军啤酒业是新茶饮行业跨界酒赛道趋势的缩影,近一年来多家茶饮品牌加速布局酒精饮品 [3] - 该趋势源于茶饮市场增速放缓,品牌亟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而低度酒市场的高增长与年轻客群重叠度成为核心吸引力 [3]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自2025年3月上市后从618.5港元的高点跌至371.6港元,跌幅近40% [6] - 上半年公司开店速度放缓、关店率上升,在此背景下收购被解读为押注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动作 [6] - 市场对此次跨界态度分化,看好者认为渠道与客群基础扎实,质疑者担忧关联交易风险与场景适配问题 [6]
雪王“买醉”,蜜雪冰城开卖啤酒!
搜狐财经· 2025-10-14 16:59
公司战略与收购 - 蜜雪冰城以2.97亿元总价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业务版图从现制茶饮、咖啡延伸至酒精饮品领域 [1] - 此次收购是公司开拓现打鲜啤品类的重要举措,旨在与主品牌及咖啡子品牌“幸运咖”形成协同效应 [5] - 收购标的鲜啤福鹿家成立于2021年,主打现打鲜啤产品,截至2025年8月31日已拥有1200家门店,覆盖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 [5] 收购标的财务状况 - 鲜啤福鹿家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盈利107.09万元 [5] 行业趋势 - 新茶饮品牌跨界酒赛道已成趋势,近一年来从推出含酒联名产品到开设专业酒馆,动作愈发频繁 [5]
“1元奶茶”等低价内卷,新法有规定!明日起正式实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6:49
新法对平台经济竞争行为的规制 - 明确禁止经营者利用数据、算法、平台规则实施强制跳转、恶意卸载等破坏其他经营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1] - 明确禁止以不正当方式获取、使用他人合法持有的数据[1] - 明确禁止滥用平台规则实施虚假交易、虚假评价、恶意退货等打压竞争对手的行为[1] - 这意味着"流量劫持"、"数据窃密"、"网络水军"等乱象将面临直接法律规制[2] 新法对中小企业权益的保护 - 首次明确禁止大型企业滥用优势地位,要求中小企业接受不合理交易条件或拖欠账款[3] - 该规定直指实践中"大企业压款半年以上"、"验收标准随意变更"等不公平交易现象[5] - 为中小企业营造更平等的竞争环境,并提供了明确的维权依据[5] 新法对品牌混淆行为的打击 - 针对网络直播间的"傍名牌"、"搭便车"等混淆行为作出更细致明确的规定[6] - 禁止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新媒体账号名称、应用程序名称或者图标[7] - 禁止擅自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字号,或设置为搜索关键词引人误认[7] - 新增对新媒体账号名称等标识的保护,将"设置他人商标为搜索关键词"明确列为混淆行为[9] 新法对虚假交易和恶性低价竞争的遏制 - 明确禁止组织虚假交易、虚假评价,并要求平台建立不正当竞争举报机制[10] - 平台不得指使他人实施虚假评价,发现违规需及时处置并报告监管部门[10] - 明确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11] - 市场监管部门可对低于成本价销售且扰乱秩序的行为实施查处[11]
雪王“买醉”!蜜雪冰城开卖啤酒售价5.9元起,低至市场价三分之一,只能外带
搜狐财经· 2025-10-14 15:27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蜜雪冰城以总价2.97亿元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其中2.856亿元用于增资认购51%股权,1120万元用于受让2%股权 [6] - 交易完成后,鲜啤福鹿家成为其非全资附属公司,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报表 [6] - 鲜啤福鹿家成立于2021年,截至2025年8月31日拥有1200家门店,覆盖全国28个省级区域,并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盈利107.09万元 [6] 业务战略与协同效应 - 此次收购是公司开拓现打鲜啤品类的重要举措,旨在与主品牌及咖啡子品牌"幸运咖"形成协同效应 [6] - 收购被视为新茶饮巨头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尝试 [1] - 鲜啤福鹿家能实现低价,依托蜜雪冰城的供应链优势,通过集中采购使麦芽、啤酒花等原料成本降低18%,并采用"总部酿造成品液门店现打"模式,使损耗率比行业平均水平低35% [10] 产品与市场定位 - 鲜啤福鹿家产品价格集中在5.9元至14.9元区间,仅为同类精酿产品市场价的1/3至1/2,例如经典德式小麦啤5.9元/杯,最贵的区域限定款14.9元/杯 [9] - 在产品创新上延续"本土化改造"思路,龙井茶啤、砂糖橘果啤等融合茶饮元素的产品占比超40%,并针对女性消费者推出酒精含量仅0.5%vol的低醇奶啤 [10] - 门店营业时间多为11点至24点,高峰时段集中在晚6点至10点,销售额占比超70% [9][16] 关联交易与市场热议 - 鲜啤福鹿家原第一大股东田海霞为蜜雪集团首席执行官、控股股东张红甫的配偶,交易前持有60.05%股权 [14] - 市场观点认为此次收购更像是一次"体外培育"后的正式并入,鲜啤福鹿家的发展可能获得了蜜雪在供应链、选址、加盟体系上的隐性支持 [14] - 以鲜啤福鹿家2024年107万元的净利润计算,2.97亿元的收购价对应近280倍市盈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5] 跨界挑战与运营差异 - 酒精饮品消费场景高度集中于晚间,与奶茶、咖啡的全时段消费属性形成反差,存在"场景鸿沟" [16] - 目标客群存在差异:蜜雪冰城核心客群需求为"解渴、提神、性价比",而精酿啤酒消费者更注重"社交、口感、情绪价值" [16] - 酒精饮品的消费习惯难以改变,白天推促销活动效果差,与蜜雪冰城"全时段高周转"的运营逻辑形成鲜明反差 [16]
正观新闻:蜜雪冰城要跨界卖啤酒
搜狐财经· 2025-10-14 12:50
核心交易概述 - 蜜雪冰城以总价2.97亿元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实现绝对控股 [1][6] - 交易包括以2.856亿元增资认购51%股权,以及以1120万元受让2%股权 [6] - 交易完成后,鲜啤福鹿家成为其非全资附属公司,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报表 [6] 战略意图与协同效应 - 此次收购是公司开拓现打鲜啤品类的重要举措,旨在将业务从现制茶饮、咖啡延伸至酒精饮品领域 [1][7] - 收购的鲜啤业务预计将与主品牌及咖啡子品牌"幸运咖"形成协同效应 [7] 被收购方概况 - 鲜啤福鹿家成立于2021年,主打现打鲜啤产品,涵盖经典鲜啤、果啤、茶啤等多个品类 [7] - 截至2025年8月31日,鲜啤福鹿家已拥有1200家门店,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7] - 该公司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盈利107.09万元 [7] 行业趋势背景 - 新茶饮品牌跨界酒赛道已成为行业趋势,近一年来从推出含酒联名产品到开设专业酒馆的动作愈发频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