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
icon
搜索文档
品牌控价如何操作?是否有效果
搜狐财经· 2025-06-04 13:30
品牌控价的核心目标与底层逻辑 - 品牌控价指品牌方通过系统性策略管理产品在各级渠道的售价,确保价格符合品牌定位,避免乱价导致的形象受损、渠道冲突和利润侵蚀 [1] - 核心目标包括维护品牌价值、保障渠道利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1] - 价格是消费者感知品牌档次的关键指标,混乱的价格会导致消费者对质量产生质疑 [1] 品牌控价的具体操作流程与方法 - 明确控价目标如设定最低零售价、统一线上线下价差范围 [1] - 价格监测与违规识别包括技术监控(使用控价软件全网爬取价格数据)和人工核查(定期抽查重点渠道) [1] - 分级处理违规行为包括沟通协商(初级)、平台投诉(中级,下架率可达90%)、法律与行政手段(高级) [1] - 长效维护机制包括渠道管理(签订价格协议)和数据化运营(每月发布价格健康度报告) [1] 行业差异性对控价效果的影响 - 奢侈品/高端品类采用高价控量+限量发售策略,如茅台出厂价与一批价差维持40%以上 [1] - 快消品/电子产品采用线上专属SKU+平台合作控价策略,但促销频繁易引发乱价 [1] - 特殊商品如药品需强化资质审核,无证店铺直接向药监部门举报 [1] 控价失败的常见原因与对策 - 监测覆盖不足的对策是采用AI监控系统,全网数据采集频率提升至分钟级 [1] - 处罚力度薄弱的对策是建立阶梯式违约金制度,如某品牌对首次违规罚3倍利润 [1] - 渠道利益失衡的对策是设计分润机制,如线下经销商负责区域售后,共享服务溢价 [1] 结论与建议 - 控价有效性取决于执行深度与行业适配性,短期技术监控+快速投诉可解决80%乱价问题 [1] - 长期需结合渠道激励、线下渠道互相配合、法律维权 [1] - 品牌需投入控价成本组建专业团队或合作第三方以提升控价效率 [2]
特朗普做法惹怒全球?中方换了新的打法,连美铁杆盟友都不干了
搜狐财经· 2025-06-03 22:49
特朗普关税政策范围与规模 - 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 [1] - 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后续考虑对汽车、芯片和药品征收关税 [1] - 涉及商品价值高达2万多亿美元,远超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 [1] 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 美国本土福特等汽车制造商因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面临额外成本和市场不稳定 [3] - 日本2023年向美国出口148万辆汽车,汽车行业占其对美国出口总额近30%,遭受重创 [3] - 美国市场每年销售的1600万辆汽车中,近四分之一(约400万辆)将受到直接冲击 [3] - 苹果、福特等全球企业因特朗普关税政策已遭受超340亿美元损失 [3] 对美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 提高3.3%的有效关税率将使消费者面临最高0.5%的额外价格通胀 [4] - 美国制造业需至少2.9万亿美元投资才能达到1979年就业水平 [4] - 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企业扩大招聘意愿和能力,劳动力成本高且技术工人短缺 [4] 全球各国的反应与反制措施 - 欧盟声明将采取坚定反制措施,包括征收报复性关税、取消对美国科技巨头知识产权保护 [6] - 日本首相表示汽车关税是“绝对无法接受的”,要求美国重新审视加征汽车零部件关税 [6] - 法国、德国积极与中国沟通,反对美国关税政策,显示欧盟不会轻易与中国脱钩 [6] 中国的应对策略 - 要求特朗普政府彻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的错误做法 [7] - 积极加强与周边贸易伙伴关系,成功举办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 [7] - 与欧盟保持积极沟通和谈判,维护自身利益并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7]
人民财评:根除“银发消费陷阱”,让老年人“老有所安”
人民网· 2025-05-30 10:50
专项整治行动背景 - 市场监管总局针对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开展全国性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假借专家义诊、健康咨询名义的欺诈行为[1] - 治理场景锁定论坛、康养旅游、老年大学等虚假宣传高发地,涉及广告监管、食品安全等多维度措施[1] - 行动覆盖3.1亿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旨在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并强化社会诚信[1] 虚假宣传新特点 -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科技认知局限,通过隐私信息实施定向诈骗,如"量子神水""保健神药"等伪科学概念[1] - 营销模式从线下会销转向短视频、社交群聊等线上渠道,采用虚构剧情诱导老年人下单[1] - 危害不仅造成财产损失,更可能直接威胁生命健康[1] 监管框架创新 - 构建"政府管理+全民参与"一体化监管,通过"你拍我查"活动发动社会力量举报违法行为[2] - 重点打击健康讲座、养生节目等变相广告形式,强化广告审查制度与食品安全底线[2]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养老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需建立长效治理机制[2] 长效治理方向 - 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惩戒标准,利用大数据、AI技术动态优化整治模式[3] - 需填补老年人情感与健康服务真空,瓦解骗局的"亲情"与"知识"诱因[3] - 强调法治、科技与社会关怀结合,构建全方位防护网[3]
引入“随手拍”打击坑老骗老,增进大众参与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15:54
专项整治行动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性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打击"坑老""骗老"行为[1] - 专项整治引入"你拍我查"活动,鼓励群众拍摄违法行为并提供线索,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线索收集平台[1][3] - 行动直指涉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这一市场积弊,针对老年人这一数字化背景下的特定弱势群体[1] 骗局形态分析 - 线上骗局包括情感主播打造人设编撰剧情吸引老年人关注并兜售商品,虚拟主播夸大产品功效进行情感营销[2] - 线下骗局包括假借专家义诊、健康咨询等名义,借助论坛、康养旅游、老年大学等场景夸大商品功效推销产品[1][3] - 骗局涉及伪高科技产品、养生理疗产品、保健品、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1] 监管责任划分 - 网络平台应建立检查监控制度,对违规商品或服务信息采取处置措施并向监管部门报告[3] - 线下场地如老年大学、养老服务机构在场地租借和内容风险把关方面负有主体责任[3] - 专项整治强调通过公众参与提升监管效率,个案当事人可随手取证,社会公众可就地报案[4] 市场影响 - 老年人群体在数字化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成为不法商家重点围猎对象[1] - 所谓"银发经济"细分市场被极端异化,导致大量老年人受害案例[1] - 健康的市场秩序和规范的法治环境不容许针对弱势群体的不当营销行为[1]
美国本轮最终会对全球加征多少关税?
华泰证券· 2025-05-29 11:24
美国关税政策底层逻辑 - 特朗普加征关税旨在缩减贸易逆差、推动制造业回流、补充财政收入[3][8] 美国对全球征税税率情况 - 去除战略商品,美国对全球征税“基础”税率可能是10%,预计推升美国加权平均进口关税2.9 - 3.2个百分点[3][9] - 美国对关键战略商品额外征税税率或在25%左右,最终推高美国对全球关税水平约4.5 - 5.4个百分点[3][19] 美国对部分地区征税情况 - 美国最终对华累计加征关税或推高全球加权税率3.2 - 5.4个百分点[4][20] - 美国对欧盟加征关税水平可能在20%左右,推高全球加权税率3.4 - 3.7个百分点[4][20] - 美国维持对墨西哥、加拿大征税水平,将使全球加权税率上升2.7 - 3.6个百分点,走势有不确定性[4][20] 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最终范围及影响 - 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水平最终可能落在15 - 21%,推升美国对全球关税水平至17.4 - 23.6%[5][26] - 关税政策或推高美国核心通胀1.5 - 2.1个百分点,压低美国增长1.1 - 1.8个百分点[5][26] 风险提示 - 美国关税政策超预期反复,中美谈判阻力大于预期[6][37]
我省全方位支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辽宁日报· 2025-05-29 08:46
医药监管改革成效 - 今年以来出台赋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文件9个 新获批国药准字文号9个 完成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备案19个品种 [1] - 东北地区首家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将落户辽宁 技术审评时限由200个工作日压缩至60个工作日 [1] 审评审批优化措施 - 出台《关于药品上市后生产场地变更优先审评审批的公告》等文件 已对260余家企业优化检查 减少涉企检查3600余个工作日 [2] - 7家企业的9个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按优先注册程序批准上市 2家外省企业的2个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在省内注册 [2] - 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仓库面积要求由10000平方米降至5000平方米 降幅达50% 已为2家物流企业节省资金110余万元 [2] 降本增效政策 - 出台化妆品安全评估资料审核标准 检验检测费用降低60%以上 政策出台后一个月企业提交安评资料42个 同比增长950% [3] - 45家药品批发企业 68家药品零售连锁总部开展委托储存配送业务 32家连锁总部及其1368家门店开展远程药学服务 年降成本约3400万元 [2] 产业生态建设 - 联合本溪市 沈抚示范区 沈阳市浑南区共建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 提供"家门口"服务 形成"一站式"解决方案 [3]
中国整治保健品市场“坑老”“骗老”行为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15:25
市场监管总局专项整治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范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 重点打击"坑老""骗老"行为 [1] - 近年来网络营销渠道(直播带货 短视频 社交群组)成为虚假宣传新阵地 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1] - 不法分子采用"专家义诊""免费试用""疗效承诺"等话术实施欺诈 严重侵害老年人权益 [1] 专项整治重点任务 - 重点查处假借专家义诊 健康咨询名义在论坛 康养旅游 老年大学等场景夸大产品功效的行为 [1] - 严厉打击向老年人推销伪高科技产品 养生理疗产品 保健品及养老服务的违法行为 [1] - 加强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监管 严禁变相发布广告及宣称疾病治疗功效 [2] - 重点检查食品保健品标签说明书 杜绝虚假内容及非法添加行为 [2] 行业监管趋势 - 市场监管部门连续多年聚焦保健等重点领域 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 [1] - 专项整治针对社会关注的老年人药品保健品突出问题 明确系列重点任务 [1] - 将严格落实广告审查制度 防止保健食品"神药"化倾向 [2]
美国5月关税已超200亿美元 仍难补减税新政带来的天量赤字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10:48
关税收入规模 - 5月关税及特定消费税收入突破223亿美元 [1] - 5月22日单日关税收入超过165亿美元 [1] - 5月收入超过4月全月的174亿美元和3月的96亿美元 [1] - 1月1日以来累计关税收入超过920亿美元 [1] 关税政策变化 - 4月5日起对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加征10%关税 [1] - 5月对中国降低部分关税并对英国有限度减税 [1] - 特朗普暗示可能对欧洲加征50%关税 [3] - 未来可能针对半导体、药品等行业出台专项关税 [3] - 可能对苹果和三星等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 [3] 关税收入占比 - 关税收入仅占政府收入的一小部分 [4] - 近几十年关税收入占联邦收入约2% [5] - 近期激增后关税收入占比接近4% [5] - 4月份所得税申报为政府带来超过8500亿美元收入 [5] 政策背景与用途 - 特朗普政府将关税收入用于为减税政策辩护 [4][5] - 关税收入被用来抵消新增赤字并推进法案 [5] - 特朗普曾考虑通过关税收入完全取消所得税 [5] - 美国政府重现一个多世纪前的关税收入模式 [4]
特朗普关税谈判:想法很多,执行拉垮
虎嗅· 2025-05-28 09:50
1)把中国和其他国家分开,先易后难,尝试谈妥其他国家后再以优势地位开启对华谈判。 2)把安全问题与贸易问题进行捆绑,找控制力最强、对美最依赖且具有代表意义的日本、韩国来打样。 3)各方为了降低关税,必须从不同角度对美让利,如:扩大进口美货、增加对美投资、承担更多军费分摊义务 等,但美方不会取消10%的基准关税,且涉及特定行业的关税需一事一议。 想法很美好,落地却困难。 美国最初制定的关税谈判策略大致是这样的: 经过近两个月紧锣密鼓的磋商,特朗普政府一共只达成了两项拿得出手的协议:一个是5月8日美国和英国就贸易 框架达成一致,另一个是5月13日美国和中国宣布90天缓期。 近期有西方媒体报道,通过与各国贸易谈判官员以及美国商界领袖进行沟通,发现许多会谈中的分歧越来越大, 包括那些急于达成协议的政府,也意识到对美贸易谈判将是一场持久战。 据专业媒体分析,现阶段最有可能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的国家是印度和越南。 其中,美印协议更像是一个未来谈判的框架,有可能在6月份落地;而越南因面临46%的高关税,且对美出口关乎 经济命脉,因此最有可能做出重大让步。 除此之外,日本7月份要举行参议院选举,石破茂政府如果能谈出一个漂亮协 ...
打击药品、保健品市场“坑老”“骗老” 专项整治开启
快讯· 2025-05-28 09:32
专项整治行动 - 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打击"坑老""骗老"行为 [1] -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将聚焦老年人药品、保健品领域,依法查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违法广告、非法添加等行为 [1] - 通过"你拍我查"活动鼓励群众拍摄涉嫌违法行为,及时收集违法问题线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