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搜索文档
建银国际:上调腾讯控股(00700)目标价至760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11-18 17:32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将腾讯控股目标价由717港元调高6%至760港元 [1] - 维持"跑赢大市"的投资评级 [1] 财务预期调整 - 将2025年/2026年/2027年营收预期上调1% [1] - 将2025年/2026年盈利预期调高1%,2027年盈利预期调高2% [1] - 营收预期上调反映2025年第三财季业绩超出预期以及持续的AI赋能 [1] - 更高的营收和有利的毛利率结构将被GPU租赁营运支出增加部分抵销 [1] 业绩与AI战略 - 腾讯第三财季业绩超乎预期,进一步巩固其人工智能赋能的长期增长策略 [1] - 尽管AI晶片供应瓶颈限制了资本支出计划,但公司仍致力于AI模型架构升级、顶尖人才投资以及在微信内开发智慧体AI能力 [1] - 鉴于公司独特的微信生态系统,其是中国互联网领域最有能力从智能体AI应用中获益的公司之一,应用具有显著的商业化潜力 [1]
全球巨震!资金却在疯狂扫货
格隆汇APP· 2025-11-18 17:31
文章核心观点 - 尽管全球科技股出现调整,但资金正逆向流入港股互联网板块,显示出市场对该板块的长期信心[2][3][4] - 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成为推动互联网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并受到顶级投资机构的重点关注[7][8][14][24] - 港股互联网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结合积极的资金面和基本面,存在价值重估机遇[24][26][29]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自10月3日以来下跌16.14%[3] - 近两个交易日,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净流入资金16.61亿元,在所有跟踪港股市场的ETF中位居首位[5]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年内净买入额超过1.3万亿港元,远超2024年同期[26] - 2025年5月至10月期间,外资专注港股投资的股票型基金累计净流入资金达677亿港元,扭转了2024年同期净流出态势[28] - 高盛预计2026年港股通年均净流入规模有望维持在8000-10000亿港元水平[30]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业绩影响 - 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覆盖办公、地图、健康、购物等多个生活场景[7] - 腾讯25Q3实现营收1928.7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Non-IFRS)725.7亿元,同比增长18%[12] - AI技术已渗透至互联网大厂的各业务环节,如电商推荐系统、广告精准投放、内容生成效率提升等[10][13] - 互联网龙头企业凭借庞大的用户规模、数据资源和研发投入,在AI周期中更容易将技术转化为实际业务增长[11] 顶级投资机构持仓变动 - 高瓴资本大幅增持阿里巴巴214万股和拼多多161.58万股,并新进百度成为第六大持仓股[16] - 景林资产对阿里巴巴的增持比例高达81%[18] - 高毅资产新进贝壳和网易[21] - 大卫·泰珀的Appaloosa基金大幅增持百度,尽管减持阿里巴巴,但其对阿里的持仓仍高达11.5亿美元[22] - 东方港湾首次买入阿里巴巴[23] - 伯克希尔·哈撒韦首次建仓谷歌母公司Alphabet,斥资43亿美元[24] 板块估值与前景 - 截至11月17日,恒生互联网ETF标的指数PE(TTM)为21.1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14.93%的历史分位点[24] - 南向资金在互联网科技板块配置集中,阿里巴巴年内累计净买入达1595.76亿港元,美团-W获得681.19亿港元净流入,腾讯控股获得277.52亿港元净买入[27] - 高盛指出当前港股互联网板块正处于估值重构的关键阶段,国际投资者的回归将推动这一进程[29]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跟踪的指数囊括腾讯、阿里、美团、快手、百度、京东等平台型公司,其AI含量高达97%[40][41]
清仓英伟达?科技大佬新信号?
格隆汇APP· 2025-11-18 17:31
Peter Thiel持仓变动分析 - Peter Thiel清仓英伟达53.77万股(原持仓占比40%)并清仓Vistra Energy,美股总持仓从2.12亿美元削减至7440万美元,降幅64.9%,投资组合换手率超过80% [2][3][4] - 新建仓微软4.9万股(持仓市值2538万美元)和苹果7.9181万股(持仓市值2016万美元),同时减持特斯拉76%(从27万股减至7万股) [4][7] - 持仓调整逻辑从单一AI硬件公司转向具备成熟生态的平台型企业,认为微软通过Office和云服务实现AI变现,苹果凭借十亿级用户基础赋能AI应用 [8] AI行业与互联网泡沫对比 - 当前AI投资规模占GDP比重仅为1.2%(五大科技巨头AI资本开支合计3490亿美元),远低于1999年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电信/科技投资占GDP15%的比例 [10][14] - 标普500企业三季度净利润率达13.1%,超过五年均值,而1997年互联网泡沫时期企业利润见顶后持续回落,当前AI企业盈利支撑更为扎实 [11][14] - 行业债务水平可控,Meta等企业发债融资比例虽上升,但债务占比低于历史峰值,且企业依靠自由现金流而非高杠杆支撑投资 [12][14] - 信用利差从2.76%升至3.15%,虽显示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但仍处于历史低位,与1999年泡沫前利差持续扩大的风险信号存在本质差异 [13][14] 英伟达财报与市场预期 - 英伟达Q3财报被市场视为"AI定调之战",大摩将目标价上调至220美元,预期营收达550亿美元(超市场预期的520亿美元) [15] - 市场分歧集中于英伟达的业绩指引:激进指引可能引发产能过剩担忧,温和指引则或导致获利盘抛售,但行业共识认为AI仍处于"幼儿园阶段" [15] - Blackwell芯片量产超预期,数据中心订单已排至明年,表明底层需求扎实而非短期炒作 [15] AI行业长期发展前景 - AI技术落地速度远超互联网时代,已在手机语音助手、企业数据处理、医疗影像诊断等领域形成刚需应用,从概念到大规模盈利周期缩短至三四年 [18] - 全球政策支持力度强劲,美国"芯片法案"、欧洲"数字战略"及中国扶持政策形成产业共识,同时美联储已降息两次且12月可能再降25个基点,流动性环境有利 [18] - 行业进入"去伪存真"阶段,无核心技术及落地场景的"伪AI企业"被淘汰,医疗AI诊断、工业AI质检等实用领域获得更多资源 [18] 投资策略建议 - 规避无核心技术、仅靠概念炒作的伪AI股,重点关注具备"AI+成熟生态"的平台巨头(如微软、谷歌)及AI产业链核心玩家(高端芯片制造商、算法服务商) [20] - 投资逻辑应聚焦AI革命"基石"领域,平台型企业凭借稳定现金流和快速变现能力具备抗风险优势,细分赛道龙头则享有长期成长红利 [20][22] - 短期波动属于行业理性洗牌过程,类似1999年互联网泡沫后亚马逊、谷歌的崛起,当前AI洗牌将筛选出下一代领军企业 [20]
百度集团第三季度营收31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预估308.7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百度核心收入247亿元人民币,同
搜狐财经· 2025-11-18 17:28
整体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总营收为31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但高于市场预估的308.7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股价在财报公布后盘前上涨超过2.5% [1] 核心业务收入 - 百度核心业务收入为2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高于市场预估的242.9亿元人民币 [1] 爱奇艺业务收入 - 爱奇艺业务收入为67亿元人民币,略低于市场预估的67.2亿元人民币 [1] 盈利能力指标 - 调整后EBITDA为4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但高于市场预估的41.6亿元人民币 [1] - 调整后营业利润为2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高于市场预估的21.2亿元人民币 [1]
百度,最新财报披露
第一财经· 2025-11-18 17:2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为311.7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 [1][2] - 公司净亏损112.32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净利润76.32亿元人民币 [1][2] - 非GAAP口径下运营收入为22.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 [2] - 非GAAP口径下净利润为37.7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 [2] - 调整后EBITDA为44.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14% [2] 人工智能业务 - 首次披露AI驱动业务收入,第三季度同比增长超过50%,达到约100亿元人民币 [1] 资本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美股盘前一度上涨超过3%,截至发稿时上涨1.61% [2]
百度集团第三季度营收311.7亿元人民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7:21
每经AI快讯,11月18日,百度集团第三季度营收311.7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DA 44.3亿元人 民币;第三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22.1亿元人民币。 ...
百度第三季度营收312亿元 经调净利润26亿元
新浪科技· 2025-11-18 17:0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为312亿元,同比下滑7% [1] - 归属于百度的净亏损为112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76亿元 [1] - 归属于"百度核心"的净亏损为111亿元 [1] -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26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59亿元 [1] -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百度核心"的净利润为27亿元 [1]
百度集团第三季度营收311.7亿元人民币,市场预估308.7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DA 44.3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22.1亿元人民币
华尔街见闻· 2025-11-18 17:01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达311.7亿元人民币,超出市场预估的308.7亿元人民币 [1] - 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DA为44.3亿元人民币 [1] - 第三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为22.1亿元人民币 [1]
猝不及防!亚太市场大跳水!日本股债汇三杀!发生了什么?股民:祸从口出!
雪球· 2025-11-18 16:42
A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沪指跌0.81%至3939.81点,深证成指跌0.92%至13080.49点,创业板指跌1.16%至3069.22点,沪深两市成交额19261亿元,较昨日小幅放量153亿元 [2] - 行业板块多数收跌,互联网服务、文化传媒、教育板块涨幅居前,煤炭、电池、钢铁、化肥、能源金属、航运港口、贵金属、有色金属板块跌幅居前 [2] - 上涨股票数量接近1300只,逾60只股票涨停,下跌股票数量超过4100只,AI应用概念逆势上涨,半导体概念表现活跃,机器人概念股局部走强 [2] 亚太市场动态 - 日经225指数收跌3.22%至48702.98点,创自四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韩国KOSPI指数收跌3.32%至3953.62点,日元对美元汇率跌至155.38,创下1月以来新低 [3][4] - 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跃升8个基点至3.68%,为2007年发行以来最高水平,2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涨至少4个基点 [6] - 日本政府考虑为本财年追加约14万亿日元(约合910亿美元)预算,规模超过去年,日本三季度实际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8%,为六个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 [7] 新能源汽车板块 - 港股新能源汽车板块大幅回调,小鹏汽车跌超10%,零跑汽车、理想汽车等多股均跌超3% [9] - 小鹏汽车第三季股东应占亏损收窄至3.81亿元,经调整亏损收窄至1.5亿元,总收入203.81亿元,同比升1.02倍,公司预期第四季度总收入将介乎215亿至230亿元,增加约33.5%至42.8%,不及市场预期 [10] AI应用概念 - AI应用概念持续大涨,Sora、ChatGPT、Kimi、AIGC等概念涨幅居前,福石控股上涨20.07%,宣亚国际上涨20.01%,光云科技上涨19.99% [11][12] - 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计划将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App [14] - 招商证券国际重申阿里巴巴为首选标的,评级"买入",预计集团营收同比增长加速至3.6%,中信证券看好AI全面赋能下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及AI广告、AI Agent、AI视频生成等落地速度较快的应用赛道 [15]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再跌,恒科指跌1.93%!黄金股大跌
格隆汇· 2025-11-18 16:39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11月18日港股三大指数全天弱势,恒生指数下跌1.72%至25930.03点,失守26000点大关,国企指数下跌1.65%至9174.84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93%至5645.73点 [1] - 午后市场跌幅进一步加大,盘面上多数板块下跌 [1][2] 主要指数及板块涨跌 - 行业板块普遍下跌,其中能源储存装置板块跌幅达4.29%,汽车板块下跌3.69%,煤炭板块下跌3.59%,黄金及贵金属板块下跌4.59% [3] - 半导体板块下跌5.15%,数码解决方案服务板块下跌2.13%,保障板块下跌2.99%,油气生产商板块下跌1.65% [3] - 线上零售商板块微跌0.54%,电讯服务板块微跌0.31%,服装板块微跌0.16% [3] 大型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普遍下跌,快手-W下跌3.22%至64.65港元,理想汽车-W下跌2.92%至73.2港元,小米集团-W下跌2.81%至40.78港元 [4] - 腾讯控股下跌2.04%至623.5港元,百度集团-SW下跌1.94%至111.4港元,美团-W下跌1.69%至98.6港元 [4] - 携程集团-S是少数上涨个股,逆势上涨1.62%至564.5港元 [4] 钢铁行业 - 钢铁板块领跌,中国罕王大跌9.16%,马鞍山钢铁股份跌7.04%,鞍钢股份跌5.78%,重庆钢铁股份跌5.63% [5][6] - 行业面临供需错配、成本支撑弱化及政策效应滞后等核心矛盾,市场处于"低库存、低价格、低需求、高供应弹性"的弱平衡状态 [5] 黄金及贵金属 - 黄金板块大幅下跌,灵宝黄金跌8.88%,潼关黄金跌5.38%,招金矿业跌5.08%,紫金黄金国际跌5.02% [6][7] - 下跌主因是美联储鹰派言论刺激美元走强,导致黄金承受下行压力,金价维持在4000美元/盎司至4050美元/盎司区间 [7] 锂电池及新能源 - 锂电池板块持续走低,彩客新能源跌10.75%,中创新航跌8.28%,天齐锂业跌6.93%,赣锋锂业跌6.62% [8][9] - 自10月中旬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上行累计涨幅近30%,11月18日广期所碳酸锂主力合约盘中涨超4%后回落 [9] 新能源汽车 - 新能源车企普遍下跌,小鹏汽车-W跌10.47%,零跑汽车跌4.65%,比亚迪股份跌3.77%,长城汽车跌3.71% [10][11] - 汽车消费热度下降,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24.2万辆同比下降0.8%,11月1-9日乘用车零售同比下滑19% [11] 煤炭行业 - 煤炭板块走低,凯顺控股跌10.17%,和嘉控股跌8.68%,中煤能源跌5.28%,力量发展跌4.97% [12][13] - 煤价继续上涨至830元/吨以上,但短期煤价超预期上涨或告一段落 [13] 保险板块 - 保险板块延续跌势,中国太平跌4.9%,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跌4.72%,友邦保险跌3.38%,新华保险跌3.38% [14]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净买入74.66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27.45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47.21亿港元 [15] 市场展望 -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下一年宏观政策定调,带动资金对个股估值对标切换至下一年业绩,形成"估值切换" [17] - 机构出于年末考核原因可能进一步推动市场切换趋势,部分年内已获较大盈利的机构四季度或更倾向于稳健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