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西藏水资源发盈喜 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00%
智通财经· 2025-08-01 16:43
公司财务表现 - 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人民币3600万元 同比增长约300% [1] - 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900万元 [1] 业务驱动因素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水产品销量提升 [1] - 高端产品需求持续上升 受益于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 [1] - 集团通过深耕社区及到家服务提升消费体验 [1] - 产品便捷性提高助力西藏水源地高端产品触达消费者 [1]
华源证券给予东鹏饮料增持评级:国产功能饮料龙头持续进化,迈向平台化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3:39
公司评级与行业地位 - 华源证券给予东鹏饮料增持评级 [2] - 公司是功能饮料行业龙头 [2] - 公司基本面快速增长 [2] 业务表现与产品发展 - 能量饮料主业持续高增长 [2] - 第二曲线产品"补水啦"加速成长 [2] 运营能力与战略布局 - 数字化体系赋能公司多元拓展 [2] - 强终端掌控能力助力公司平台化发展 [2]
天风证券给予东鹏饮料买入评级:收入表现稳健,费投影响利润增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3:32
公司业绩 - 2025Q2东鹏特饮稳健增长 补水啦+其他饮料占比增至24% [2] - 全区域均有增长 华北/线上Q2收入增速超50% [2] - 全渠道高质量发展 经销商质量显著提升 [2] - 毛利率基本稳健 费用投放有所增加 [2] 行业动态 - 天风证券给予东鹏饮料买入评级 [2]
华源证券:首次覆盖东鹏饮料给予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01 13:32
公司业绩表现 - 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加36.37%,实现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 [2] - 25年Q2单季度实现营收58.89亿元,同比增长34.10%,归母净利润13.95亿元,同比增长30.75%,扣非归母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增长21.17%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4/56.5/70.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46%/30.19%/24.32% [5] 产品结构 - 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25H1分别实现收入83.61/14.93/8.77亿元,分别同比增速21.91%/213.71%/66.24% [2] - 能量饮料业务25Q2单季度实现营收44.6亿元,同比增长18.77% [3] - 电解质饮料25Q2单季度实现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速达190.05%,Q2单季度营收占比对比去年同期提升8.42pct至15.68% [3] - 其他饮料25Q2单季度实现营收5.03亿元,同比增长61.78% [4] 行业与市场 - 2024年我国能量饮料人均饮用量仅2.8升,对比美国(11.3升)和日本(4.1升),市场仍具较大发展潜力 [3] - 电解质饮料"补水啦"精准定位大量出汗后急需补充电解质的消费场景,锁定运动人群和学生群体 [3] - 公司拥有经销商3200余家,有效网点覆盖超420万家,实现对各级市场的广泛渗透 [4] 公司战略与能力 - 成熟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是公司能够实现持续增长的核心,已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动态追踪 [4] - 搭建覆盖营销、供应链、管理的三大数字化系统,构建出覆盖供应链、生产基地、渠道伙伴及终端消费者的全流程数字化运营体系 [4] - 强大的数字化运营能力和渠道管理能力相辅相成,成为公司持续向平台型企业进化的源泉 [4] 机构评级 - 首次覆盖东鹏饮料给予增持评级 [1]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7家,增持评级7家 [8] - 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40.31 [8]
西南证券给予东鹏饮料买入评级:增长势能延续,产品矩阵持续完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3:24
业务表现 - 能量饮料基本盘稳固 电解质水高歌猛进 [2] - 全国化布局扎实推进 平台化基础持续夯实 [2] - 成本红利与规模效应共振 费用投放加大 [2] 评级结论 - 西南证券给予东鹏饮料买入评级 [2]
承德露露股价下跌1.91% 高管变动后业绩承压
金融界· 2025-08-01 03:14
股价表现 - 7月31日公司股价报收8.7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7元,跌幅1.91% [1] - 当日成交量为161285手,成交额达1.42亿元 [1] - 7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42.41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1% [2] 公司概况 - 公司属于食品饮料板块,主要从事植物蛋白饮料的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杏仁露系列、果仁核桃系列等,其中杏仁露产品占营收比重超过96% [1] - 公司成立于1997年,同年1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国内饮料行业首批上市公司之一 [1] 管理层变动 - 7月28日公告显示,总经理梁启朝因个人原因辞职,由副总经理丁兴贤接任 [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10.02亿元,同比下降18.36%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15亿元,同比下降12.53% [1] 产品动态 - 公司近期推出露露草本系列新品,包括枇杷秋梨饮、陈皮乌梅饮等产品 [1]
沪市消费类上市公司“花式出招” 打造多元服务消费体验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31 20:37
多元融合 打造服务消费新体验 近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在介绍2025年上半年我国消费市场情况时提及,服务消费进一步扩大, 文娱旅游消费热度不减。 本报讯 (记者毛艺融)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消费类上市公司的发展也将更聚焦挖掘中长期消费潜力。7月31日,记者了解到,一批沪市消费类公司 已提前谋划布局,借助政策东风和消费回暖趋势,打造多元融合的服务消费体验,不断中挖掘消费潜 力。今年下半年,沪市消费类公司将继续在拓宽消费场景、挖掘消费潜力等方面发力,培育新的增长 点。 创新消费场景 (编辑 郭之宸) 浙江祥源文旅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将以文化IP+旅游+科技为驱动,为服务消费 增长注入新动能。上半年,公司以产品创新、体验升级与服务优化为抓手,交出一份积极的成绩单,预 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000万元至9700万元,同比增长51.44%至63.22%,各核心项目均实现突破性增长, 文旅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受益于国家一系列提振消费、扩内需的政策支持,国内消费市场活力显现,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有 力支持。"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娃哈哈到底是谁的?
创业邦· 2025-07-31 18:42
娃哈哈核心资产与股权结构 - 娃哈哈集团目前掌握娃哈哈商标,直接投资16家公司,持股比例均低于51%,对旗下公司经营无决定性投票权 [7] - 娃哈哈集团工会作为持股平台主要功能是分钱,宗庆后与高管团队通过6家持股平台控制96家投资公司 [10] - 宗庆后家族管理的四大板块包括:宏振投资(销售与投资)、宏胜集团(生产)、三捷投资(非核心业务投资)及多个投资平台 [12][13][15] 宏胜集团的核心地位 - 宏胜集团成立于2003年,承接娃哈哈1/3的高利润率产品生产,拥有19个生产基地、48家子公司和104条生产线 [18] - 2007年宗馥莉开始掌管宏胜集团,其控股股东为离岸公司恒枫贸易(英属维尔京群岛) [18][21] - 宏胜集团在宗馥莉接班后扩大产能,投资15亿元新增瓶装饮料生产线 [48] 达能合作与控股权争夺 - 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百富勤成立合资公司,股权结构为娃哈哈49%、百富勤15.3%、达能35.7%,但达能通过离岸公司金加投资实际控制51%股权 [31] - 1997年达能收购百富勤持有的金加30%股权,成为合资公司最大股东,随后与宗庆后因经营权矛盾激化 [33][34] - 宗庆后通过成立35家非合资公司转移订单,2006年达能提出40亿元收购非合资公司51%股权被拒,最终达能退出,合资公司控股权归宗庆后控制的宏振投资 [36][38] 宗馥莉接班后的调整 - 人事方面:一线生产工人涨薪23%,销售人员涨薪31%,员工劳动合同转移至宏胜集团,同时清退大批高管 [43] - 股权方面:取代员工工会持股,投资平台被投企业减少,部分资产由宏胜集团或丽水宏博饮料接手 [45] - 生产订单重新分配:杜建英旗下15家工厂停产,订单转移至宏胜体系,并委托今麦郎代工生产5000多万箱纯净水 [47][48] 利益分配体系演变 - 宗庆后通过离岸公司、持股平台和多层嵌套设计,将核心资产装入家族控制主体,掌握利益分配权 [26] - 宗馥莉接班后进一步集中控制权,包括申请转让387件商标至其控制的娃哈哈食品公司(被杭州国资拒绝) [48] - 三捷投资的成立被视为"分家"安排,杜建英获得非核心业务投资权限,但宗馥莉接班后其利益受损 [24][47]
新晋饮品之王,干翻东方树叶
创业邦· 2025-07-31 18:42
行业概览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已达1114亿元,约为无糖茶的两倍[7] - 功能饮料是2019-2024年软饮类目中增速最快的品类,能量饮料占功能饮料70%份额[7] - 2024年营收破百亿的饮料单品中,红牛和东鹏特饮分别跻身200亿和100亿阵营[11] 主要品牌表现 - 东鹏饮料2025年上半年营收破百亿同比增长36.37%,大单品东鹏特饮上半年销售额达83.6亿元[3] - 华彬集团红牛2024年营收重回210亿元,超额完成目标[5] - 魔爪饮料2024年一季度中国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40.1%(剔除汇率因素后达43.2%)[5] 产品发展历程 - 1995年红牛进入中国开创能量饮料品类,后续涌现中沃体质能量、娃哈哈启力、达利乐虎等模仿者[14] - 2007年东鹏推出PET塑料瓶包装实现差异化,通过价格优势(红牛一半)和防尘设计打开市场[18][20] - 2015年红牛商标纠纷导致增长停滞,为其他品牌创造发展机会[19] 市场竞争策略 渠道争夺 - 伊利焕醒源要求终端陈列紧贴红牛且不少于4个排面[24] - 东鹏2021年43%销售费用用于冰柜投放,渠道推广费从2018年0.6亿增至2024年7.8亿[24] - 中国石油2021年推出"好客之力"抢占加油站渠道[25] 产品创新 - 魔爪通过多口味(百香果/奇异果/柑橘)和高饱和度包装吸引Z世代[26] - 近年创新转向"堆料"(添加人参/玛咖粉)和性价比(1升装6元、5元/瓶+1元换购)[27][28] 消费场景变迁 - 主要饮用场景从驾驶转向运动(31.21%)、夜间加班(30.12%)和熬夜学习(29.44%)[32] - 38.7%职场人每天加班,37.1%每次加班1-2小时,推动"新蓝领"和"白领"成为核心客群[32][34] - 卡车司机数量从2016年3000万锐减至2021年1728万,但更广泛人群形成复购习惯[34]
价盘稳、不压货,月销量一年翻了3倍,这个品牌在四川卖爆了!
搜狐财经· 2025-07-31 17:41
品牌市场表现 - 清蓝品牌在四川地区月出货量从2024年初的约3万箱增长至2025年的超10万箱,实现约3倍增长 [3][8] - 经销商成都市新歆商贸有限公司销售额从2023年的六七十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约170万元,并计划在2025年突破250万元 [3][12] - 清蓝在四川市场的渠道铺货率超过50%,部分地区达80%,覆盖成都地铁自动贩卖机、高速服务区及40余座高铁站 [12] 产品策略与优势 - 清蓝椰基饮品在小红书“夏日饮品推荐”话题中以27%的提及率位居榜首 [1] - 公司拥有20余年东南亚优质椰源直采体系及无菌生产线,确保产品高品质 [15] - 产品采用“0添加、0色素、0防腐剂”三零工艺,其“椰+”系列及“轻椰茶饮”系列因口感与健康属性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新品上市五个月出货量破百万箱 [15][23] 渠道管理与经销商关系 - 公司对经销商不采取压货策略,注重维护长期合作关系,合作超八年的经销商众多 [10][12] - 公司严格执行市场管控,严厉制止串货、乱价行为,保障价盘稳定和经销商利润 [17] - 为经销商提供过期产品回收等售后政策、季节性营销活动支持及物料帮助,并在四川大幅扩充服务团队,实现“一人一城”的精细化管理 [17][21] 品牌建设与营销活动 - 公司冠名“清蓝椰子水号”高铁,并在京沪、京广、沪昆等高铁线路的屏幕及灯箱进行广告投放 [1] - 2025年斥资数千万元启动覆盖全国交通命脉的“百城千站万屏亿万人”品牌风暴活动,以提升品牌曝光度 [21] - 在终端渠道如便利店、学校等场景,清蓝产品动销迅速,常出现缺货现象,显示其强大的市场需求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