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化发展

搜索文档
东鹏饮料(605499):国产功能饮料龙头持续进化,迈向平台化发展
华源证券· 2025-08-01 14:04
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5] 核心观点 - 国产功能饮料龙头持续进化,迈向平台化发展[5] - 公司基本面快速增长,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加36.37%,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6] - 25年Q2单季度实现营收58.89亿元,同比增长34.10%,归母净利润13.95亿元,同比增长30.75%[6] 产品结构 - 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25H1分别实现收入83.61/14.93/8.77亿元,同比增速21.91%/213.71%/66.24%[6] - 能量饮料25Q2单季度营收44.6亿元,同比增长18.77%[6] - 电解质饮料25Q2单季度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速190.05%,营收占比提升8.42 pct至15.68%[6] - 其他饮料25Q2单季度营收5.03亿元,同比增长61.78%[6] 市场潜力 - 2024年我国能量饮料人均饮用量仅2.8升,对比美国(11.3升)和日本(4.1升)市场仍具较大发展潜力[6] 数字化与渠道 - 公司拥有经销商3200余家,有效网点覆盖超420万家[6] - 成熟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动态追踪,覆盖供应链、生产基地、渠道伙伴及终端消费者[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4/56.5/70.24亿元,同比增速30.46%/30.19%/24.32%[6]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26/21倍[6] - 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值35倍[6] 财务数据 - 25年7月31日收盘价281.30元,总市值146,279.66百万元,总股本520.01百万股[3] - 资产负债率61.86%,每股净资产16.80元/股[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20,886/25,939/31,067百万元,同比增长31.86%/24.20%/19.77%[7]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48.08%/53.87%/58.76%[7]
东鹏饮料(605499):新品延续高增长,看好公司平台化发展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7-31 13: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公司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89、13.95、13.12亿元,同比+34.10%、+30.75%、+21.17%,业绩位于预告中值附近;特饮增速放缓,新品补水啦延续高增长,果之茶表现亮眼;广东大本营市场增长稳健,华北等北方市场表现出色;公司构建起“双引擎+多品类”产品矩阵,正成长为综合性饮料集团,海外布局推进,东南亚增量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4] 相关目录总结 事件 - 2025H1公司收入107.37亿元,同比+36.37%;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37.22%;扣非净利润22.70亿元,同比+33.02% [13] - 2025Q2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89、13.95、13.12亿元,同比+34.10%、+30.75%、+21.17%,业绩位于预告中值附近 [13] - 分品类看,2025Q2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其他饮料收入分别为44.60、9.23、5.03亿元,同比+18.77%、+190.05%、+61.78%,电解质饮料与其他饮料收入占比提升至24.2% [13] - 分区域看,2025Q2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线上、重客及其他收入分别同比+19.5%、+34.0%、+29.0%、+31.2%、+22.9%、+74.1%、+53.6%、+40.3% [13] 成本与费用 - 2025Q2毛利率略降、费用投放增加,短期归母净利率下降;毛利率45.70%,同比-0.35pct,预计受产品结构影响 [14] - 2025Q2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同比+0.50、+0.29、+0.57pct;销售费用率增加因销售人员薪酬增加、冰柜投放加大、广告宣传费用增加 [14] - 2025Q2扣非归母净利率22.27%,同比-2.38pct [14] 评级与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9.73、259.01、309.61亿元,同比增长32.42%、23.49%、19.5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09、57.09、69.72亿元,同比增长35.53%、26.62%、22.13%,对应CAGR为27.97%,对应2025 - 2027年PE估值分别为33、26、21X [15] - 公司构建起“双引擎+多品类”产品矩阵,成长为综合性饮料集团,海外布局推进,东南亚增量可期;考虑产品结构、规模效应和成本因素,预计盈利水平有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15]
爱博医疗:视力保健业务处于培育期,首个国产眼内镜龙晶获批上市-20250527
国信证券· 2025-05-27 1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隐形眼镜处于快速放量期,首个国产眼内镜龙晶进口替代空间大,拥有丰富在研管线,未来平台化和国际化发展潜力大,但考虑隐形眼镜业务盈利水平改善情况和消费眼科产品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调20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 [4][26] 各部分总结 收入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4.10亿(+48.24%),归母净利润3.88亿(+27.77%);24Q4收入3.35亿(+18.26%),归母净利润0.71亿(+36.15%);2025Q1公司实现收入3.57亿(+15.07%),归母净利润0.93亿(-10.05%),视力保健业务影响整体净利润增速,25Q1业绩增长承压 [1][9] 业务收入结构 - 人工晶体收入5.88亿(+17.66%),销量同比增长44.93%,高端产品增长快但占比低,集采使价格下调 [2][16] - “普诺瞳”角膜塑形镜收入2.36亿(+8.03%),销量同比增长2.40%,公司丰富产品布局使近视防控产品营收增长20.79% [2][16] - 隐形眼镜收入4.26亿(+211.84%),销量同比增长241.11%,核心子公司天眼、优你康、美悦瞳均有收入和净利润 [2][17] 毛净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年毛利率为66.23%(-9.78pp),受隐形眼镜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影响;销售费用率14.12%(-5.17pp),管理费用率12.12%(+0.03pp),研发费用率7.60%(-2.24pp),财务费用率1.22%(+0.92pp),净利率为27.45%(-2.62pp);2025Q1净利率为25.14%,环比提升 [3][18] 经营现金流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48亿(+63.56%),高于净利润增速,与归母净利润比值为90%,销售收到货款增长略低于收入增长 [20]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1.60亿(+20.80%),占营收比例为11.33%;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PR)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填补国产眼内镜产品空白,其他在研项目进展良好 [23]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4.69/5.78/7.17亿(2025 - 26年原为5.18/6.37亿),同比增长20.7%/23.4%/23.9%,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7/24.8/20.1X [4][26]
东方雨虹(002271):不可低估的强执行力 蔚然成型的平台型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5-15 08:38
费用控制与盈利优化 - 25Q1销售费用5.4亿同比-28.26% 管理费用3.62亿同比-34.08% 研发费用0.99亿同比-21.87% 财务费用0.13亿同比-57.42% [1] - 期间费用率同比-3.37pct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1.46/-1.59/-0.1/-0.22pct 降幅创行业新高 [1] - 费用压降源于人员结构优化与运行效率提升 为应对价格战和跨领域竞争预留利润空间 [1] 行业存量转型趋势 - 23年装修需求中二手房占比60% 新房40% 且高线城市二手房占比更高 [2] - 自住房装修需求占比达16.4% 显示存量房屋更新需求已成为主导力量 [2] - 行业进入零散订单阶段 多品类集成供应能力成为企业增长关键 [2] 平台化战略进展 - 非防水业务收入占比达26.55% 其中砂浆粉料业务规模41.52亿占比14.8% 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3] - 业务延伸至砂浆/管道/涂料/无纺布/密封胶等领域 形成以防水为核心的多元化平台 [3] - 25-27年营收预计283.76/316.99/350亿 归母净利润13.81/19.4/27.62亿 年复合增速超40% [3]
华海清科(688120):2024、2025Q1点评:业绩持续高增,平台化打造长期成长能力
长江证券· 2025-05-08 17: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海清科2024年营收34.06亿元同比增长35.82%,归母净利润10.23亿元同比增长41.40%,扣非归母净利润8.56亿元同比增长40.79%;2025Q1营收9.12亿元同比增长34.14%,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15.47%,扣非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23.54% [2][6] - 业绩快速增长,晶圆再生、耗材等加速放量,CMP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销售规模持续提高,关键耗材与维保服务等业务规模逐步放量,晶圆再生及湿法装备收入增加,2024年CMP/减薄装备销售收入为29.87亿元,同比增长约31.16%;2024年晶圆再生、关键耗材与维保服务、CDS和SDS等其他业务收入为4.19亿元,同比增长约81.92%,2024年毛利率43.20%,净利率30.05%,2025Q1毛利率46.37%,净利率25.58%,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达11.55亿元 [14] - 产品线不断完善,开展平台化拓展,CMP设备、减薄设备、划切装备、边缘抛光装备、离子注入装备、湿法装备、膜厚测量装备、晶圆再生业务、关键耗材与维保服务等各项拓展产品进展顺利 [14] - 预计2025 - 2026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16.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23倍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165.26元,总股本23,672万股,流通A股16,997万股,每股净资产28.42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220.00/118.00元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406|4512|5734|6969| |营业成本(百万元)|1935|2565|3268|3984| |毛利(百万元)|1472|1946|2466|2985|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30|41|52|63| |销售费用(百万元)|122|153|183|209| |管理费用(百万元)|191|239|281|328| |研发费用(百万元)|382|483|562|641| |财务费用(百万元)|-24|-22|-23|-23| |营业利润(百万元)|1118|1422|1844|2255| |利润总额(百万元)|1118|1423|1845|2256| |所得税费用(百万元)|95|121|157|192| |净利润(百万元)|1023|1302|1688|206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1023|1302|1688|2064| |EPS(元)|4.33|5.50|7.13|8.72|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155|748|2362|1715|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592|-945|-1059|-1091|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389|-8|14|14|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174|-205|1316|638| |货币资金(百万元)|2761|2556|3872|4510| |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1845|1845|1845|1845| |应收账款(百万元)|664|841|1058|1241| |存货(百万元)|3268|5269|5175|7541| |预付账款(百万元)|40|73|81|101|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254|218|281|252|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8832|10803|12312|15490|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224|314|411|505| |固定资产合计(百万元)|965|1101|1227|1331| |无形资产(百万元)|228|304|394|492| |商誉(百万元)|802|1203|1671|2172| |递延所得税资产(百万元)|30|30|30|30|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670|823|991|1154| |资产总计(百万元)|11751|14578|17036|21175| |短期贷款(百万元)|28|41|57|74| |应付款项(百万元)|1043|1706|1596|2436| |应付职工薪酬(百万元)|136|163|211|260| |应交税费(百万元)|28|51|60|73|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2950|3767|4574|5728|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4186|5730|6497|8570| |长期借款(百万元)|361|361|361|361| |递延所得税负债(百万元)|21|21|21|21|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703|703|703|703| |负债合计(百万元)|5271|6814|7582| -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元)|6473|7757|9447|11513|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7|7|7|7| |负债及股东权益(百万元)|11751|14578|17036|21175| |每股收益(元)|4.33|5.50|7.13|8.72|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4.88|3.16|9.98|7.25| |市盈率|38.17|30.05|23.18|18.95| |市净率|6.04|5.04|4.14|3.40| |EV/EBITDA|32.53|23.67|17.67|14.23| |总资产收益率|8.7%|8.9%|9.9%|9.7%| |净资产收益率|15.8%|16.8%|17.9%|17.9%| |资产负债率|44.9%|46.7%|44.5%|45.6%| |总资产周转率|0.33|0.34|0.36|0.36| |净利率|30.0%|28.9%|29.4%|29.6%| [20]
骄成超声(688392):业绩拐点持续兑现,平台化发展穿越周期
国投证券· 2025-04-30 16: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6 个月目标价为 55.65 元,对应 2025 年 53X 动态市盈率 [5][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深耕超声波设备,在下游锂电资本开支放缓背景下,依托平台化技术开拓汽车线束、半导体等业务,2024 年业绩环比逐季改善,2025Q1 收入和利润表现良好 短期锂电稼动率回升有望带动订单恢复,耗材贡献稳定业绩 长期向新兴领域拓展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骄成超声发布 2025 年一季报,2025Q1 营收 1.48 亿元,同比 +22.35%,归母净利润 0.24 亿元,同比 +2152.47% [1] 产品结构 - 新能源电池:2024 年收入 1.51 亿元,占比 25.86%,同比 -53.48%,毛利率 48.43%,同比 -8.34pct 持续推新品巩固竞争优势,部分产品获批量订单,部分产品验证有序进行 [8] - 汽车线束:2024 年收入 0.81 亿元,占比 13.92%,同比 +352.37%,毛利率 59.71%,同比 +11.41pct 与多家企业保持合作 [8] - 半导体:2024 年收入 0.47 亿元,占比 8.03%,同比 +195.66%,毛利率 56.65%,同比 -2.08pct 提供多种产品用于功率半导体封测工序,与多家企业合作良好 [8] - 非金属领域:2024 年收入 0.12 亿元,占比 2.09%,同比 +44.66%,毛利率 11.61%,同比 -11.87pct 超声波裁切设备国内领先,推出塑料焊接超声设备,子公司取得超声波口腔医疗器械注册证 [8] - 配件:2024 年收入 1.84 亿元,占比 31.42%,同比 +70.45%,毛利率 75.93%,同比 +13.61pct 业务高速增长因存量设备增多及锂电客户稼动率回升,毛利率提升因加大研发、工艺改进和成本管控 [8][9] 盈利能力与费用管控 - 2025Q1 毛利率 64.91%,同比 +9.30pct,净利率 15.78%,同比 +14.96pct,因配件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 期间费用率 47.86%,同比 -7.02pct,除财务费用外其余三费均下降 研发费用率较前两年大幅提升,因持续开发新产品、拓展新赛道 [10] 合同负债与业绩增长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 37.62 百万元,自 2024 年二季度以来环比持续改善 随着汽车线束和半导体领域兑现,叠加耗材贡献现金流,订单有望持续改善,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将使盈利水平持续恢复 [11] 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7.60/10.17/13.9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0%/34%/37%,净利润分别为 1.21/2.06/3.1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1%/70%/53%,对应 PE 分别为 48.5X/28.4X/18.6X 维持“买入 - A”评级 [12]
北方华创(002371):业绩持续高增长,内生外延加速平台化发展
华创证券· 2025-04-29 16: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为 542.5 元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品拓展顺利和市占率提升使公司业绩保持高增态势,下游扩产和技术迭代双轮驱动,半导体设备龙头有望深度受益,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加速设备国产替代进程,龙头厂商市占率有望显著提升,公司作为国内平台型设备龙头厂商有望显著受益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298.38 亿、391.86 亿、480.98 亿、581.2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5.1%、31.3%、22.7%、20.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6.21 亿、76.26 亿、94.90 亿、121.0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4.2%、35.7%、24.4%、27.6%;每股盈利分别为 10.52 元、14.28 元、17.77 元、22.66 元;市盈率分别为 43 倍、32 倍、26 倍、20 倍;市净率分别为 7.8 倍、6.4 倍、5.2 倍、4.2 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53417.53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53371.41 万股,总市值 2427.40 亿元,流通市值 2425.30 亿元,资产负债率 50.00%,每股净资产 61.15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486.69/283.86 元 [4]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298.38 亿元,同比+35.14%;毛利率 42.85%,同比+1.75pct;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 56.21/55.70 亿元,同比+44.17%/+55.53%;2025Q1 营业收入 82.06 亿元,同比/环比+37.90%/-13.49%;毛利率 43.02%,同比/环比-0.38pct/+3.10pct;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 15.81/15.70 亿元 [7] 分产品情况 - 2024 年电子工艺装备业务收入 277.07 亿元(其中半导体刻蚀/薄膜/热处理/湿法设备收入超 80/100/20/10 亿元),同比+41.28%,毛利率 41.50%,同比+3.83pct;电子元器件业务收入 20.94 亿元,同比-13.91%,毛利率 60.32%,同比-5.33pct [7] 行业情况 - 2024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 1161 亿美元,中国大陆以 491 亿美元稳居第一,AI 芯片、汽车电子等需求爆发带动晶圆厂资本开支回暖 [7] 公司布局情况 - 刻蚀设备形成 ICP、CCP、Bevel 刻蚀设备等全系列产品布局;薄膜设备全面覆盖 PVD、CVD、ALD、EPI、ECP 设备;2025 年 3 月发布首款离子注入机;拟持有芯源微 17.9%股份 [7] 财务预测表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包括各年度货币资金、应收票据、营业总收入等项目及对应增速、比率等指标 [8]
ANTON OILFIELD(03337) - 2023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4-23 05:4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总收入44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6% [4] - 归属股东净利润1.97亿人民币 同比下降33% 主要因2022年美元债券回购收益的一次性影响 [4] - 剔除一次性收益后 净利润1.95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8% [5] - 自由现金流5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70% [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首次超过60% 国际业务收入增长33% [7][8] - 伊拉克市场保持满负荷运转 客户积极扩产带动业务稳定增长 [8] - 中国区业务复苏 收入增长16.9% 其中轻资产和混合型精准工程业务快速增长 [9] - 创新业务收入增长37.4% 占总收入比例达51.8% 业务结构显著优化 [9] - 传统业务围绕储层地质研究转型 收入增长15.9%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伊拉克市场:完成工具在阿尔及利亚成功应用 进一步打开市场 [9] - 西非市场:将区域总部迁至埃及 计划围绕埃及拓展周边国家业务 [25] - 新兴市场:重点布局东南亚(印尼 马来西亚)和中东(阿曼 卡塔尔)等地区 [2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推出8大综合解决方案 涵盖油气整体方案 生产效率提升 可视化监测等 [18] - 推进资产证券化战略 计划分拆通奥检测业务独立上市 [21][43] - 平台化合作模式:通过Antone Online Service ATMO Oil Maids等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12][13] - 数字化转型:应用远程钻井指挥系统提升伊拉克客户效率 [1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趋势:全球油气需求稳定增长 行业向智能化 绿色低碳转型 [17][18] - 2024年重点:全球化市场部署 数字化和平台化转型 资产证券化 [17] - 设立10亿美元营收目标 目前规模已达6-7亿美元 [45] 其他重要信息 - 宣布派发股息3.39亿人民币 恢复30%利润分红政策 [15][34] - 绿色业务:在东北应用光纤监测地热井 在西北应用气体泄漏检测技术 [15][16]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2024年海外市场具体部署策略 - 将海外市场分为三大板块:伊拉克 西非和新兴市场 [24] - 伊拉克重点发展增产服务 油田管理服务和AI解决方案 [25] - 西非以埃及为中心拓展周边国家 [25] - 新兴市场主推绿色发展和检测服务 [25] 问题2: 净利润率下降原因及改善措施 - 原因:宏观环境竞争加剧 国内市场价格压力显著 [27][28] - 措施:严格成本控制 推广新技术 拓展海外市场 [29] 问题3: 伊拉克油田管理服务合同期限 - 现有合同多为2-3年或4-5年期限 [31] - Margen油田采用2+1年续约模式 已连续运营6年 [31] - 正寻求在非洲和东南亚拓展气田管理服务 [32] 问题4: 其他应收/应付款项增长原因 - 平台业务扩张导致平台结算资金增加 [33] 问题5: 资产租赁业务与轻资产战略的协同性 - 核心是共享模式 连接设备厂商 金融机构和终端客户 [36] - 帮助客户减少资本支出 同时提升设备厂商资产利用率 [38] - 重点发展绿色租赁方案 如电气化设备改造和CCUS服务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