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从“坐等客来”到“主动触达”,商家在闪购找到增长锚点
搜狐财经· 2025-06-27 17:22
即时零售行业趋势 - 即时零售推动线下商家从单一线下销售向线上线下融合的全域经营转变,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和经营效率提升[3] - 即时零售从新兴业态迈向主流模式,重塑本地零售底层逻辑,为线下商家提供确定性增长路径[3][18] - 商务部预测2025年即时零售规模将超万亿元,2030年超2万亿元,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约15%[18] 美团闪购平台表现 - 美团闪购618期间联合近百万家实体门店,吸引超1亿名顾客,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超1倍[3][8] - 美团闪购618首周智能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超8倍,电子教育产品增长超5倍,华为官方授权店铺成交额增长超2倍[5][8] - 美团闪购非食订单量一季度实现超60%增速,累计交易用户规模突破5亿[19][20] 酒水品类增长 - 美团闪购618大促12小时内白酒整体成交额突破3亿,同比增长超200倍,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名酒成交额均超千万元[5][6] - 酒食酒市618大促首日卖出300多瓶五粮液,半个月内GMV同比翻十倍[2][3] - 酒易淘在南京市场实现40倍增长,备货频率从每两天一次调整为每天两到三配[4][5] 家电及3C品类表现 - 大家电品类在美团闪购增长显著,奥克斯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0倍,格力相比去年双十一增长近9倍[8] - 美团闪购联合格力、美的推出"空调半日送装"服务,提升家电品类履约能力[8] - 小天才手表零售业务实际增长超8倍,远超原定2倍目标[5][8] 商家案例与策略 - 酒食酒市创始人梅江川通过美团闪购半年内实现门店回本,计划开发自有酒水品牌并布局上游供应链[9][15] - 琥珀酒铺计划将闪电仓数量从15家拓展至100家,满足夜间订单和冰镇等长尾需求[12][13] - 茅台计划为5000-7000家终端店构建即时零售网络,实现"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小时达"闭环[14] 美团闪购竞争优势 - 美团闪购依托本地餐饮外卖高频流量和即时配送心智,覆盖全国近百万家线下店铺[20] - 美团闪电仓全国开仓超3万个,计划2027年建成10万仓[20][22] - 美团闪购推出"安心闪购"计划,包含14项服务保障措施,为行业首个全流程服务保障体系[8]
即时零售大爆发!顺丰同城、闪送们能否分得一杯羹
搜狐财经· 2025-06-27 15:36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外卖业务上线4个月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入驻品质餐饮门店超150万家,全职骑手突破12万人 [3]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6000万单,阿里巴巴将饿了么合并入电商事业群以集中资源推动业务 [3] - 美团计划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供应链延伸至200个优质农产区,闪购品类扩充至3C家电、生鲜等 [3] 互联网巨头战略布局 -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亲自体验外卖配送并为业务造势,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与CEO吴泳铭现身饿了么工区参与淘宝闪购周会 [4] - 京东物流推出"秒送仓"服务,采用共享前置仓+自营配送模式,实现核心区域订单30分钟内送达,降低商家入场门槛 [8][9] - 京东物流招募全职骑手并设立副站长岗位,强化配送专业化管理 [7][8] 第三方即时配送企业机会 - 顺丰同城认为即时零售将进入非餐领域爆发期,预计3年后外卖+即时零售日单量将超过电商单量 [11] - 淘宝闪购非餐饮订单同比增长179%,显示消费习惯向全品类即时配送迁移 [11] - 顺丰同城聚焦全场景定制化运力,覆盖商超、医药等垂直品类,通过顺丰生态构建"仓储+转运+配送"一体化供应链 [11] - 公司差异化优势包括服务多平台商家的私域需求、科技调度骑手体系、承接中小商家订单形成多元生态 [12]
拼多多入局,四巨头混战即时零售
华尔街见闻· 2025-06-27 11:47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万亿,2030年超2万亿,未来5年CAGR约15% [47][49] - 行业增速显著高于传统电商,2020-2022年保持50%以上增速,2023年同比增长29% [48] - 美团当前占据外卖市场65%份额,非餐即时零售市占率从2022年33%升至45% [50][51] - 饿了么外卖占比约33%,非餐即时零售份额从23%降至21% [50][51] - 京东到家在非餐即时零售领域长期停滞在5%份额 [51] 拼多多战略布局 - 多多买菜将上线即时配送服务,复用社区团购"铁军"团队拓展新业务 [3][8][11] - 多多买菜2022年反超美团优选成为社区团购第一,年成交额2000亿元 [9] - 拼多多试图结合社区团购成本优势与即时零售时效性,打造特色模式 [13][15] - 初期将借鉴美团自营+平台模式,筛选生鲜和品牌商品延续低价策略 [14] - 核心挑战在于保持低价同时提升履约品质,需优化供应链和配送团队 [15][16] 京东进攻策略 - 京东2024年整合"小时达"和"京东到家"推出"京东秒送" [19] - 刘强东亲自宣战美团,宣布承担外卖骑手全额五险一金成本 [19][24] - 推出"品质外卖"定位,4个月内实现日订单2500万单,入驻餐饮门店超150万家 [26][30] - 战略目标是通过外卖切入生鲜供应链,重建京东增长引擎 [20][21] 美团防御措施 - 美团迅速推出"美团闪购"品牌,定位30分钟送达的购物平台 [27] - 宣布2025年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应对京东竞争 [25] - 小象超市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同时收缩社区团购业务至两省 [45][46] - 王兴表态"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强调美团十年积累的履约优势 [31][56] 阿里参战动态 - 淘天升级"小时达"为"淘宝闪购",获APP首页一级入口 [34] - 饿了么供给全面接入淘宝闪购,两月内外卖订单增长6倍 [34][44] - 组织架构调整: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马云参与业务周会 [39][41] - 淘宝闪购订单量已达美团2/3,显示饿了么战斗力提升 [44] 行业模式分析 - 平台模式代表:美团闪购/京东秒送/饿了么,轻资产运营收取服务费 [53] - 自营模式代表:小象超市/叮咚买菜/盒马,拥有商品货权赚取差价 [54] - 美团核心壁垒:全国骑手网络+高效履约+商家资源深度绑定 [56] - 下沉市场成新增长点,县域即时零售2023年规模1500亿(+23%) [58]
重兵压境VS轻装上阵,即时零售的终极模式究竟是什么?
36氪· 2025-06-27 11:40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赛道竞争激烈,京东秒送最快9分钟送达,淘宝闪购直播间商品即刻到家,美团优选在全国18省闭仓停业,集中资源加码小象超市和闪购业务,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正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试验自建商品仓库,最快将于今年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 [2] - 即时零售领域正发生轻/重模式激烈碰撞,美团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淘宝闪购依赖饿了么提供商家和骑手,京东外卖全力以赴供应链打造 [2][3] 轻资产模式分析 - 拼多多多多买菜采用轻资产平台模式,主要依靠商家抽佣与营销收入盈利,无需承担太多仓储、物流成本,2022年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年成交额达2000亿元 [4][5] - 多多买菜轻资产模式带来更具竞争力商品价格和丰富度,无需承担沉重仓储物流成本,平台能以更低价格吸引更多商家入驻,符合消费者追求性价比和便利性心理 [5] - 淘宝闪购属于较轻资产即时零售模式,依托饿了么即时配送网络及部分商家资源,避免大规模自建物流体系和前置仓重资产投入 [7] 重资产模式分析 - 京东秒送业务采用前置仓模式,将商品提前存储在靠近消费者城市仓中实现快速配送,需要大量资金用于仓储建设和库存管理 [8] - 美团在即时零售业务投入大量资源用于供应链建设,自营小象超市采用前置仓模式,已覆盖二十个城市,计划拓展至所有一二线城市,同时考虑重启线下门店,加大源头直采占比 [8] - 京东整合供应链、数字化和物流配送等环节,通过打通养车、商超、大健康等多个板块服务链路,确保商品供应稳定性及配送高效性 [9] 模式优劣比较 - 轻资产模式如拼多多多多买菜在社区团购领域比偏自营的美团更具盈利优势,但即时零售领域目前没有定论 [6] - 重资产模式如京东、美团虽面临盈利挑战,但从长远看能积累强大供应链优势和用户忠诚度 [8] - 重资产模式前期投入高、运营成本高、盈利周期长,轻资产模式在运力紧张时对合作伙伴配送能力依赖度较高 [10] 未来发展趋势 - 企业可在核心城市或高需求区域采用重资产模式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其他地区或特定品类上采用轻资产模式降低运营成本 [11] - 平台需推出更多高毛利自营商品,美团小象超市和京东京选都在这么做 [12] - 即时零售成本结构复杂,需在仓配、物流、运营等多方面投入大量资源,美团配送成本从早期10元/单降至6.5元/单 [12] - 京东招聘12万全职骑手增强履约能力但也带来成本压力,社保问题增加成本负担 [12]
广东荔枝“外转内”,即时零售何以实现“助农增收”
中国经济网· 2025-06-26 19:01
荔枝产业现状 - 今年广东部分地区荔枝价格下降,受保鲜难和集中上市影响果农收益 [1] - 传统农贸企业转向即时零售渠道破解产业瓶颈,如美团启动"联动百城·美荔兴农"专项行动 [1] - 即时零售推进产区源头直采,构建覆盖百城的产销网络,帮助广东荔枝触达更广市场 [1] - 部分农业企业通过即时零售实现"外贸转内销"的渠道转型 [1] 生鲜农产品痛点与即时零售价值 - 生鲜农产品存在时令性痛点,传统模式因缺乏数字化工具和精准需求分析导致高损耗 [2] - 外贸依赖型企业面临关税波动和内销市场陌生带来的经营风险 [2] - 即时零售通过线上即时下单+线下即时履约(半小时达)满足本地尝鲜需求 [2] - 该模式撬动增量需求,催化农产品生产优化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2] 即时零售对农业升级的推动 - 数据化集约化方式实现"田头到餐桌"高效转移,缩短产地与消费者距离 [3] - 为农户和企业带来额外订单,补足外贸企业国内渠道短板 [3] - 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并推动生产升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 - 商务部报告显示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已成行业风口 [3] 平台未来发展方向 - 头部平台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供应链效率,减少农产品损耗 [4] - 探索"科技零售平台+农业龙头企业+农户"多方合作机制 [4] - 目标包括实现优质农产品溢价销售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4]
战事升级,美团的答案藏在即时零售里
雪豹财经社· 2025-06-25 23:29
消费趋势演变 - 囤货模式逐渐被按需补货取代,29%消费者选择"随时立刻补货、不等折扣",较上年增长9% [4] - 小型家庭结构推动采购模式转向小包装、适量购买以避免浪费 [4] - 即时性消费需求回归,传统电商大促集中囤货习惯弱化 [3][4] 美团战略升级核心举措 - 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品牌闪购品类,联合零售商建设超3万家闪电仓 [6][11][12] - 加码自营小象超市,前置仓覆盖20城近千站点,农产品年销售额预计超200亿元 [6][12] - 美团优选转型升级,与小象超市供应链协同实现1+1>2效应 [12] - 海外市场首站沙特阿拉伯,复用前置仓模式+Keeta骑手网络轻资产扩张 [24][25] 即时零售市场动态 - 2021-2026年即时零售消费电子市场规模CAGR达68.5%,2026年超千亿元 [11] - 美团闪购618期间1亿用户参与,手机/智能设备/白酒成交额分别增长100%/600%/1000% [11] - 小象超市GMV与覆盖城市数超越叮咚买菜、朴朴超市,居行业第一梯队 [12] 供需逻辑与行业影响 - 2020年83%消费者使用平台型即时零售,71%选择垂直自营模式,60%+订单送往住宅区 [16] - 本地实体零售商经营半径从1公里扩至5公里,鲜食类商品受益于供需本地化特征 [18] - 传统电商实物零售增速降至15%以下,即时零售成为线下商家数字化转型关键路径 [16][17] 竞争格局与差异化 - 京东、淘宝、拼多多相继入局,美团聚焦"多快好省"策略:拓展品类+优化供应链降本 [14][22][23] - 美团建立"30分钟送达"护城河,但需突破品类丰富度与供应链深度限制 [26] - 公司推出反内卷措施:取消超时扣款、10亿商家补贴、骑手防疲劳机制等 [24]
拼多多,用即时零售“自保”
财富FORTUNE· 2025-06-25 21:13
多多买菜试水即时零售 - 多多买菜正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试验自建商品仓库,最快将于今年8月上线即时配送服务,但尚未大举投入且不涉足餐饮外卖业务 [1] - 拼多多表示此举不代表公司战略方向,无意加入即时零售大战 [2] - 试水动作背后是拼多多在利润下滑背景下守住已有城池的忧虑 [3] 多多买菜与拼多多的协同关系 - 多多买菜创立之初就与拼多多主电商平台利益相绑定 [4] - 2020年成立时正值拼多多高速发展期,CEO陈磊称其是主业务的自然延伸,两者存在协同作用 [5][6] - 高频使用买菜平台可提高消费者对主站参与度,促进全品类销售 [7] 拼多多的增长瓶颈与竞争压力 - 拼多多市值从2024年一度超越阿里降至目前约为阿里的一半 [7] - 美团闪电仓的白牌商品占比30%-40%却贡献超50%利润,与拼多多核心业务重合可能造成用户流失 [7] - 即时零售平台的高效履约服务对拼多多基本盘形成侵蚀 [7] 拼多多的即时零售尝试 - 借鉴小象超市和美团闪购模式,从买菜和主站筛选优质生鲜、品牌及白牌商品 [8] - 当前配送效率与即时零售存在差距,最初上线时配送时间长且有次日自提选项 [8] - 物流短板是重要制约因素,阿里京东依靠多年积累的物流体系快速入局 [9] 物流体系布局进展 - 开始加大仓储和物流领域布局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10] - 2024年底在上海试点同城即时配送,与顺丰同城合作实现隔日送货上门 [11] - 优先考虑与闪送、顺丰同城等第三方平台合作 [12] - 5月推出"拼多多驿站"支持24小时自助取件和送货上门,正在扩城 [13]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阿里、美团等玩家正不遗余力抢占即时零售市场 [15] - 阿里整合饿了么和飞猪加入电商事业群,被视为对即时零售大战的快速反应 [15] - 美团宣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包括闪购业务品类扩展和小象超市城市扩张 [16]
大摩6张图:油价冲击,中国市场流动性,618美护成绩表,巨头即时零售之战……
智通财经· 2025-06-25 19:17
美国经济与油价冲击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油价冲击不会对核心通胀产生持久影响 油价上涨10%对核心价格的推动仅为三个月内5个基点 而headline价格反应更大 三个月内上涨5个基点 [1] - 模型显示油价冲击的影响主要通过CPI能源成分传导 且假设油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 若油价回落则对通胀影响更小 [1] 中国自由流动性 - 5月自由流动性有所改善但仍为负值 主要由于M1强劲增长 PPI通缩加剧以及工业增加值稳定 [4] - 预计2025年自由流动性将保持负值 因通缩压力持续且政策立场偏被动应对 [4] 中国美妆618表现 - 四大电商平台美妆品类GMV同比增长超10% 得益于促销期延长10天及玩法简化 [6] - 抖音美妆品类增长快于天猫约10% 但增长优势有所收窄 天猫竞争格局稳定 前六品牌与去年一致 [6] - 抖音护肤品类排名变动显著 韩束/珀莱雅在抖音排名从第一阶段第4/第8位上升至第1/第2位 [13] - 天猫618总净GMV同比增长约10% 剔除家电和电子产品补贴后增长率应低于10% [13] 美妆品牌表现 - 珀莱雅在天猫/抖音保持第1/第2位 旗舰产品和新产品如防晒霜助力增长 [13] - 彩棠在天猫美妆总排名第20 抖音618彩妆排名第5 表现优异因人事调整和新产品推出 [13] - 可复美品牌在天猫排名从第11降至第16 抖音排名从第8降至第16 因负面舆情影响 [14] 中国互联网企业竞争 - 美团优选业务大幅收缩 2024年亏损约70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5年亏损60-70亿元 收缩为即时零售和海外扩张腾出空间 [19] - 美团即时零售业务2025年GTV预计达350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0% 目前运营超3万个站点 合作商家超5000家 2024年实现收支平衡 [19]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和飞猪并入电商集团 以增强业务协同效应 提供一站式服务并提升效率 [21] - 京东40%新外卖用户转化为电商客户 显示交叉销售增量机会 [21] 即时零售市场 - 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达2万亿元人民币 [16] - 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构建强大竞争壁垒 履约能力和商品种类比价格更重要 [20] - 美团2025年本地生活服务经营利润预计530亿元人民币 同比持平 新业务亏损110亿元 [20]
拼多多入局,四巨头混战即时零售
华尔街见闻· 2025-06-25 19:01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已成为电商巨头争夺的万亿级新赛道,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2030年超2万亿元,未来5年CAGR约15%[20][24] - 京东、美团、阿里、拼多多四巨头全面入局,竞争焦点围绕"30分钟万物到家"的履约能力和用户体验[3][14][17] - 行业呈现平台模式(美团闪购、京东秒送)与自营模式(小象超市、盒马)并存格局,差异化满足消费者需求[22][23] 拼多多战略布局 - 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上线即时配送服务,复用社区团购"铁军"团队,结合低价策略切入即时零售[2][4][6] - 多多买菜当前年成交额2000亿元(美团优选约其50-60%),但增长接近天花板,即时零售被视为战略防御和模式升级[5][7] - 业务初期将融合美团自营+平台模式,筛选生鲜及快消品,保持低价优势但面临物流体系完善度挑战[5][7] 京东进攻策略 - 京东高调进军外卖市场,刘强东亲自宣战美团,推出"品质外卖"定位和"百亿补贴",日订单量已达2500万单[8][10][13] - 差异化竞争手段包括:承担骑手全额五险一金、整合"京东小时达"与"京东到家"升级为"京东秒送"[9][10] - 战略目标是通过高频外卖业务带动生鲜供应链建设,试图复制美团的外卖生态[9][13] 美团防御反击 - 美团闪购日订单突破1800万单,市场份额达45%(饿了么21%,京东到家5%),通过小象超市加速自营业务覆盖一二线城市[21][18] - 应对京东竞争推出骑手社保计划,并称"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同时收缩社区团购业务聚焦即时零售[10][18][19] - 核心优势在于650万骑手网络和65%的外卖市场份额,履约效率形成护城河[21][25] 阿里组织调整 - 阿里整合淘天"小时达"与饿了么升级为"淘宝闪购",获APP首页一级入口,订单量两个月增长6倍达美团2/3[14][16][18] - 组织架构上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马云亲自参与周会显示战略优先级[16][17] - 依托淘宝6亿MAU流量优势,计划通过高频场景提升用户活跃度[17][18] 行业核心变量 - 履约能力成为胜负手:骑手网络密度、供应链响应速度、成本控制构成三大门槛[25][28] - 下沉市场成新增长极,2023年县域即时零售规模1500亿元(+23%),美团下沉市场订单量增长54%[26][27] - 长期竞争将考验资本耐力与组织执行力,盈利周期长但用户粘性显著高于传统电商[24][28]
低价陷阱里的即时零售:越卷越亏,出路究竟在哪?
36氪· 2025-06-25 17:55
即时零售行业增长数据 - 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2025年Q1日订单量突破1800万单 3C家电和日用百货等核心品类增速同比超200% [1] - 淘宝闪购上线两个月内联合饿了么日订单数超6000万 零售订单同比增长179% 订单准时率96% [1] - 京东外卖自3月1日上线后全职骑手突破12万人 外卖日订单量超2500万单 [1] 行业竞争格局 - 拼多多加速布局即时零售领域 显示该赛道已成为各方角逐新战场 [2] - 行业陷入低价策略主导困境 平台和商家均被低价竞争模式绑架 [2][3] 低价竞争负面影响 - 商家被迫压缩利润空间 部分选择降低商品质量或减少分量 损害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 [3] - 平台需持续投入巨额补贴资金维持低价 给财务状况带来巨大压力 补贴取消后用户易流失 [4] - 商品同质化严重 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5] 消费需求升级趋势 - 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对商品品质、服务质量和配送速度要求提高 [5] - 部分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商品和快速配送支付溢价 当前低价模式无法满足该需求 [5] 行业转型方向 - 建议平台转变思路 通过筛选客户聚焦高端群体 提供高品质商品和优质服务 [6][7] - 可借鉴山姆会员店模式:大店客单价达1000元 前置仓客单价200元/单 区分"定期囤货"和"日常便捷"场景 [7] - 可参考Costco"3T"经营理念 通过大包装商品和丰富服务满足会员多重需求 [7] 高端化转型实施路径 - 建立客户分析系统 通过多维度数据识别高端客户群体 [9] - 加强与供应商合作 打造高品质商品供应链 [9] - 加强品牌建设 树立优质形象吸引高端客户 [9] - 优化物流配送体系 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履约效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