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交通
icon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智能路侧终端(RSU)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车路协同技术快速发展,推动RSU市场规模超20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5 09:23
智能路侧终端(RSU)行业概述 - 智能路侧终端(RSU)是车路协同中道路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的关键基础设备,主要功能包括采集道路状况、交通状况等信息,实现车路互联互通、交通信号实时交互等功能[1][4] - RSU按架构可分为业务功能RSU、设备管理RSU;按用途可分为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终端、智能交通信息采集终端等;按形态可分为终端型RSU和基站型RSU[4] - RSU的功能包括实时通信、交通效率与安全、多类型信息传输,通过DSRC技术或其他通信技术与车载单元(OBU)进行信息交换[6] 行业发展现状 - 我国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全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2000多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RSU)部署超过8700套[1][18] - 2024年中国车路协同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50.8亿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1700亿元[17] - 智能路侧终端(RSU)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5.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61%[1][18]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主要由硬件(通信模块、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等)和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组成[10] - 存储器是RSU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2024年我国存储器行业市场规模为9134.5亿元,同比增长5.45%[11]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领域,2024年我国智能交通市场规模约为2434.8亿元,同比增长10.71%[15] 企业格局 - 行业头部企业包括华铭智能、金溢科技、万集科技、高新兴、华为、高鸿股份和中兴通讯以及百度[21] - 2024年金溢科技RSU生产量为1.1万台,同比下降14.06%;销售量为1.38万台,同比增长6.98%[24] - 2024年万集科技智能交通行业营业收入为9.3亿元[26] 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方向:融合5G通信、边缘计算和AI算法,实现更高效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支持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的毫秒级交互[28] - 标准化方向:推动RSU设备的标准化协议制定,统一通信接口(如DSRC、C-V2X)和数据格式,实现跨品牌、跨平台的互联互通[29] - 应用场景扩展:从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逐步扩展至港口、矿区、园区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景[30]
直击欧洲青年领袖湾区行:体验无人驾驶,感叹“颠覆认知”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19:10
科技创新企业参访 - 文远知行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小巴没有传统驾驶位和方向盘设计,欧洲青年代表体验后感到新奇[3] - 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小巴已在瑞士、法国等欧洲国家进行测试和运营[7] - 智能交通企业佳都科技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整合高清摄像头与深度学习算法,在复杂光线与动态场景下识别准确率超过90%[7] 欧洲青年代表反馈 - 世界青年领袖论坛总干事乔治娅娜·卡尔沃体验自动驾驶小巴后表示车辆非常平稳,视野开阔[5] - 意大利威尼斯创新中心创始人克里斯蒂娜·埃梅利亚年科认为中国制造的无人驾驶巴士兼具实用性、绿色低碳和高效特点[7] - 法国青年代表体验人脸识别系统后感叹其精准度超过某些银行验证系统[7] 大湾区科技发展 - 罗马尼亚Intre Vecini光伏发电公司联合创始人萨比娜·米哈伊列斯库认为中国已构建完整的智慧出行生态模式[8] - 参访活动让欧洲青年代表团感受到大湾区的技术硬实力[8] - 中国科创企业将前沿技术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获得欧洲青年认可[1]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青岛高新区发力绿色工厂建设
绿色工厂名单发布 - 青岛市2025年度绿色工厂名单发布 青岛高新区7家企业入选 包括博宁福田 冠捷科技 相变能源科技 盘古智能 科捷机器人 奥瑞金 欧博方医药 [1] - 入选企业覆盖智能交通 显示科技 相变储能 风电润滑 机器人 金属容器 医药等多个领域 [1] - 青岛高新区将绿色工厂培育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支持 [1] 企业绿色实践案例 - 冠捷科技投资4200万元建设五大节能减排项目 年节能340万度电 减排二氧化碳3300吨 [2] - 相变能源科技研发相变储能材料及系统 助力电网削峰填谷 [2] - 盘古智能将绿色设计贯穿风电润滑系统全生命周期 减少风电运维碳排放 [2] - 奥瑞金采用热能回收系统 年节约能源费用超千万元 [3] 高新区绿色制造体系 - 青岛高新区累计拥有国家绿色工厂7家(占全市10.3%) 山东省绿色工厂4家(占全市8.5%) 青岛市绿色工厂23家(占全市12.2%) [3] - 绿色工厂广泛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 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 [3] - 高新区通过能源数据监测 培训会 政策讲解等方式支持企业绿色转型 [2][3] 绿色制造发展目标 - 青岛高新区推动AI 物联网 大数据与绿色制造融合 支持龙头工厂制定碳中和路线图 [4] - 计划培育零碳/近零碳工厂试点示范 打造绿色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群高地 [4] - 以绿色工厂为支点推动产业生态向绿色化 低碳化 高端化全面升级 [4]
推进全球化战略打造人工智能领先企业
中国证券报· 2025-07-24 05:00
全球化战略 - 公司全面推进全球化战略,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融资能力 [2] - 2025年是公司"引领发展期"开局之年,筹划港交所上市工作 [2] - 公司计划依托香港资本平台,在新加坡设立东南亚区域总部,构建覆盖中东、东南亚的智慧城市服务网络 [3] - 公司将以港交所上市为起点,加速推动全球化战略,打造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出海样本 [3] - 公司2020年已参与香港地铁数字化转型项目,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 战略规划与业绩 - 公司2019年启动"3×3"战略规划,分为创新发展期(2019-2021)、全面夯实期(2022-2024)、引领发展期(2025-2027) [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至1.5亿元,扭亏为盈 [3]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扣非净利润1350万元至2000万元,同比增长280.09%至463.09% [3] - 公司坚持"顶天立地"策略,突破技术无人区并扎根产业生态 [4] - 未来将构建三大核心竞争力:技术产品市场化转型、完善营销网络、强化经营韧性 [5] 业务发展 - 公司专注城市群立体交通行业,提供全栈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 [3] - 2024年获得重庆、东莞、深圳等多个城市地铁业务订单 [4] - 智慧城轨业务覆盖海内外46个城市,100多条线路,2200多个车站,服务里程突破3900公里 [4] - 公司发挥产业链链主地位,带动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4] 技术创新 - 公司推出交通行业首个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交通佳鸿" [6] - 近5年投入研发资金近15亿元,聚焦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核心技术 [6] - 知行交通大模型已迭代至2.0版本,深度融合20余年行业数据 [6] - 大模型2.0支持多模态数据融合和AIGC应用,解决交通数据孤岛问题 [6] - 公司坚持技术驱动战略,设立多个研究院和创新中心 [6] 产品应用 - 知行大模型已赋能轨道交通智能客服、智能运维等场景 [6] - 公司提供全场景智慧化应用,提升地铁安全性、效率和乘客体验 [7] - 采用"核心自主产品方案+集成"业务模式,确保产品与市场需求结合 [7] - 公司将持续升级"知行大模型"和"交通佳鸿"操作系统 [7]
金溢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00万元–1200万元
快讯· 2025-07-14 20:31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万元至120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556.39万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800万元至210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261.12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05元/股至0.07元/股,上年同期为盈利0.09元/股 [1] 业务动态 - 公司完成对车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收购 [1] - 车路通自2025年5月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业绩变动原因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产品售价下降 [1] - 综合毛利率承压 [1] - 理财产品收益减少 [1]
九号公司(689009):短交通为基、机器人为翼 成长为智慧生态级玩家
新浪财经· 2025-07-11 18:37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以"简化人和物的移动"为使命,打造"智能短交通+服务机器人"平台化业务生态,产品线涵盖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智能两轮电动车、E-Bike、全地形车、割草机器人和配送机器人等 [1] - 2024年公司营收142亿元(同比+39%),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81%),两轮电动车营收占比达51%,割草机器人和全地形车等新业务开始放量 [1] 智能短交通业务 - 电动两轮车业务聚焦高端智能化,在品牌认知度、购买优先度和智能化性能等维度行业领先,2024年以60万+销量独占4000元以上市场第一梯队 [2] - 新国标实施推动行业向技术研发实力强、规模大的优质厂家集中,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结构性升级 [2] - 依托两轮车智能化基因与Segway品牌优势进军全球E-Bike市场,实现短交通全场景覆盖 [2] 服务机器人业务 - 公司创始团队具备机器人背景,短交通业务的智能化技术沉淀为布局机器人赛道奠定基础,当前产品包括割草机器人和配送机器人 [3] - 割草机器人行业正经历机械割草机→割草机器人、有边界机器人→无边界机器人的升级,2024年全球渗透率仅1.9%,远期目标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 [3] - 公司首创无边界规划式割草机器人,推出Navimow H/i/X3三大系列(售价999-4999欧元,作业范围500-10000平米),2024年成为首个覆盖全球10万家庭用户的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品牌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81/261.17/323.6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96/24.17/32.45亿元,对应PE为23.2/17.3/12.9倍 [4] - 主力业务电动两轮车在高端智能市场领先,新业务割草机器人、全地形车、E-Bike等开始放量,助力公司二次成长 [4]
多伦科技: 多伦科技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实施完毕及部分募集资金专户销户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7:1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16年4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4.88亿元,发行5168万股,每股发行价9.45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4.20亿元,资金于2016年4月27日到位并由天衡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1] - 2020年10月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6.40亿元,发行640万张,每张1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6.33亿元,资金于2020年10月20日划入专项账户并由天衡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1] 募集资金存放与监管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因保荐机构更换为天风证券,公司与天风证券及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南京银行秦虹路支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2] - 2020年6月变更原北斗卫星技术项目募集资金9902.32万元用途,转向品牌连锁机动车检测建设项目,实施主体变更为全资子公司多伦车检,并新设募集资金专户签署四方监管协议 [3][4] - 可转债募集资金设立专户存储,与天风证券及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民生银行南京分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2020年10月使用4.66亿元募集资金向多伦车检增资实施检测站建设项目 [5] 募集资金项目变更与专户调整 - 2021年12月将民生银行南京江宁支行专户剩余资金转存至苏州银行南京分行新专户,用于智慧交通一体化项目,并签订新三方监管协议 [6] - 公司与多伦车检及天风证券分别与渤海银行、南京银行江宁科学园支行、苏州银行南京分行签订四方监管协议,规范可转债募投项目资金管理 [6] 募集资金终止与补充流动资金 - 终止品牌连锁机动车检测站建设项目和智慧交通一体化项目,将检测站项目剩余1.5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其余1.39亿元继续专户管理,智慧交通项目剩余7519.92万元保留专户 [7] - 截至公告日,检测站项目1.5亿元已转至多伦车检一般账户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8] 募集资金专户销户情况 - 南京银行秦虹路支行专户(账号0147200000000571)已注销,对应四方监管协议终止,其余专户包括南京银行江宁科学园支行(账号0179220000002409)、苏州银行南京分行(账号51516200000942、51672400001066)仍存续 [8][9][10]
勘设泰宇坦行与趣链科技等战略合作 布局智慧交通RWA试点应用
快讯· 2025-07-11 10:28
合作主体 - 勘设股份旗下勘设泰宇坦行与翰凯斯智能、趣链科技签署合作协议[1] - 勘设泰宇坦行为贵州省首家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企业[1] - 勘设泰宇坦行由勘设股份、贵阳公交、翰凯斯合资成立[1] 合作内容 - 三方围绕"智慧交通RWA试点应用"展开合作[1] - 探索区块链技术与智能交通的融合创新[1] - 重点探索面向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营装备的RWA试点应用[1] 技术应用 - 对无人车、充电设施等关键资产进行可信登记[1] - 实现资产的价值映射和链上管理[1] - 构建可确权、可量化、可交易的新型数据资产体系[1]
从财务投资者向产业整合者转型 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激活产业生态一池春水
证券日报· 2025-07-11 00:17
政策导向与市场反应 - 中国证监会强调持续优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为市场注入强劲信心 [1] - 2024年9月发布的"并购六条"推动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活跃度明显上升,天迈科技、鸿合科技等多家公司披露私募基金收购方案 [1] - 私募基金从财务投资向产业赋能转型,通过收购实控权整合技术、渠道等资源,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 [1] 政策红利与并购重组发展 - "并购六条"明确支持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配套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简化审核程序和创新交易工具 [2] - 2024年上市公司首次披露的并购重组案例数同比增长15%,"并购六条"发布后重大并购交易数量激增460% [2] - 私募基金投资逻辑从Pre-IPO模式向二级市场深度介入转变,通过获取上市公司控制权实现"投资—并购—退出"闭环运作 [2] 并购重组案例与交易架构 - 私募基金主要通过设立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采用"协议收购+原控股股东让渡表决权"方式取得实控权,如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26.1%股份并获原控股股东放弃10%表决权 [4] - 启明创投采用"GP先投、基金后募"模式,快速锁定优质标的并吸引产业资本战略跟投,形成"产融互动" [4] - 科技、消费领域的中小市值民营企业(市值低于100亿元)成为私募基金重点对象,因其产业价值、发展潜力及交易可操作性 [5] 产业整合与商业价值重构 - 私募基金通过战略调整、组织重整、业务剥离等方式实现收购后赋能,精准对接上下游资源促成业务协同与技术融合 [6] - 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后可在智能交通、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产业协同,瑞丞基金收购鸿合科技推动教育智能交互与汽车智能座舱跨界融合 [6] - 私募基金对传统企业采取"短期救急+长期造血"模式,如上海启烁睿行拟化解棒杰控股债务问题并优化主营业务结构 [7] 行业发展挑战与建议 - 并购基金面临资金期限错配问题,平均存续期5-7年但多数LP要求5年内退出,另有并购贷款受限、机构经验不足等挑战 [7] - 建议建立投贷联动机制、发展S基金市场解决期限错配,参照创投税收优惠对并购退出给予激励,明确实物分配股票税收细则 [8] - 私募基金作为产业整合者角色愈发重要,拓展退出渠道并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式 [8]
永安行: 永安行: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文件
证券之星· 2025-07-07 19:12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会议类型为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1] - 现场会议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下午14:30 [2] - 现场会议地点为常州市新北区汉江路399号 [2] -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 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9:15-9:25 9:30-11:30 13:00-15:00 [2] 会议议程议案 - 议案一涉及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薪酬标准 [2] - 议案二关于增加经营范围并修订《公司章程》 [2] - 议案三关于补选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 [2] 独立董事薪酬方案 - 独立董事江冰女士年度津贴定为8万元人民币(含税) [3] - 津贴发放方式为按季度支付 [3] 经营范围扩展内容 - 新增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销售(除需许可商品) [3] - 增加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 [3] - 新增人工智能硬件销售业务 [3] - 扩展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服务 [3] - 增加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业务 [3] - 新增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服务 [3] 公司章程修订细节 - 将全文"股东大会"表述统一调整为"股东会" [4] - 修订后公司章程第十三条包含共自行车系统开发制造等原有业务 [4] - 新增人工智能设备开发制造销售租赁服务 [4] - 保留网络预约出租车服务许可经营项目 [4] - 新增电池制造销售及助动车制造销售业务 [4] 独立董事补选信息 - 提名江冰女士为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 [6] - 候选人任期为股东大会通过至第五届董事会任期结束 [6] - 江冰女士为硕士学历 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与物联网技术研究 [6] - 曾承担60余项省部级及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 [6] - 拥有5件授权发明专利和12件实用新型专利 [6] - 现任皖江工学院教授及公司独立董事 [6] 公司股本变动情况 - 2025年4月起可转债转股导致股本增加 [5] - 公司将另行召开会议变更注册资本并修订公司章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