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搜索文档
马斯克黄仁勋对谈:AI会让你更忙,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产业
美股IPO· 2025-11-20 21:09
文章核心观点 - AI生产力提升不会导致失业,反而因公司可执行想法增多而使人更忙碌 [1][4][21] - 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产业,市场规模超越手机,因个人和工业领域需求巨大 [1][3][8] - 计算模式正经历从通用计算到加速计算的根本性转变,当前并非AI泡沫 [1][6][45] 创新与创造 - 事业核心在于创造而非颠覆,例如SpaceX创造可重复使用火箭 [3][8] - 通过一阶思维规模化降低成本,如将电池成本从每千瓦时1000美元降至100美元以下 [7] 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景 - 特斯拉将制造出第一款真正实用的人形机器人 [3][8] - 人形机器人需求来自个人拥有和工业应用,每个人可能想要一台甚至多台 [8][9] - 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是消除贫困、让所有人富裕的唯一途径 [11] AI工厂与计算模式变革 - 计算模式从“检索式”转向“生成式”,需要AI工厂实时生成内容 [13][14] - 人工智能是基础设施,将颠覆每个行业、公司和国家 [13] - 推荐系统是当今互联网引擎,生成式AI是第三个巨大机遇 [6][46] 工作与货币的未来 - 长期看工作将变成可选项,如同爱好 [5][16][18] - 短期内AI提升生产力,使人们更高效也更忙碌,因积压项目得以加速推进 [1][4][21] - 若AI和机器人技术持续改进,未来货币将失去重要性 [6][19] 太空AI与能源 - 太空AI不可避免,五年内最低成本AI计算方式将是太阳能AI卫星 [6][38][40] - 太空优势在于持续太阳能供电和辐射冷却,无需电池和复杂冷却系统 [38][40][43] - 地球能源限制AI算力扩张,例如年增300吉瓦AI算力相当于美国年发电量三分之二 [43] 重大合作与投资 - xAI将与英伟达、沙特Humane合作在沙漠建设500兆瓦级AI数据中心 [1][30][31] - 英伟达与Humane合作利用Omniverse数字孪生技术训练机器人和数字工厂 [34] - 沙特将炼油厂转型为AI工厂,并建设用于量子计算机模拟的超级计算机 [13][34] 加速计算趋势 - 全球高性能计算正从通用计算转向加速计算,Top500超算中加速计算占比从10%升至90% [45][46] - 摩尔定律终结推动加速计算转型,以应对计算需求与算力供给差距 [45]
和而泰:与摩尔线程正在业务合作探讨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20:57
每经AI快讯,11月20日,和而泰(002402.SZ)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在手订单 充足,客户拓展顺利,产品线逐步丰富。公司具备了行业领先的整车核心系统及单体部件设计开发及量 产化能力。公司与东方精工、乐聚机器人成立了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主要聚焦具身机器人的核心控制部 件,目前研发进展顺利。此外,摩尔线程为公司的上游企业,公司在产业上正在进行业务合作探讨,后 续会根据业务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具体的合作落地。 ...
智元远征A2完成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百公里跨省行走 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第一财经· 2025-11-20 20:54
公司成就 - 智元远征A2机器人成功完成从苏州金鸡湖到上海外滩的百公里跨省行走挑战[1] - 该机器人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正式认证为全程行走距离106.286km的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世界纪录保持者[1] 行业技术进展 - 人形机器人实现了106.286公里的长距离行走能力突破[1] - 此次挑战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下的持续运行与导航潜力[1]
智元远征A2完成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百公里跨省行走,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新浪财经· 2025-11-20 20:48
近日,智元远征A2(SNA210041BA00652号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从苏州金鸡湖到上海外滩的百公里跨 省行走挑战。11月20日,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官向智元远征A2颁发了认证证书,正式确认智元远征A2 全程行走距离为106.286km,成为"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 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 ...
“汽车零部件+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协同布局 双林股份紧扣“十五五”规划加速高质量发展
中证网· 2025-11-20 20:43
行业宏观背景 - 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战略机遇期,由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变革,竞争格局被深刻重塑[1] - “十五五”规划建议锚定汽车产业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2] - 2025年9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7.6万辆和322.6万辆,环比增长16.4%和12.9%,同比增长17.1%和14.9,月度产销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00万辆且同比增速连续5个月超10%[2] - 2025年1-9月中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增长13.3%和12.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1100万辆,同比增长超30%,渗透率达46.1%[2] 公司财务与主业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55亿元,同比增长19.12%,实现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长9.77%,扣非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45.57%[3] - 公司业绩表现彰显其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与地位[3] - 公司长期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聚焦汽车精密传动[4] 公司战略转型与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加速智能化转型,实现“汽车零部件+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协同布局[1] - 公司依托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技术积累,正式跨界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利用核心产品座椅驱动器与滚柱丝杠的技术同源性进行延伸[3][4] - 公司已研发出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滚珠丝杠等多款核心产品,部分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进入小规模交付阶段[4] - 公司通过收购上游高精度丝杠磨床公司科之鑫,成功打通产业链上游环节,科之鑫螺纹磨床突破技术瓶颈并打破海外垄断[4] - 公司已整合“材料-设计-核心设备-加工-检测”全产业链能力,提升产品一致性及良率[4] 机器人业务产能规划与市场前景 - 公司滚柱丝杠计划2025年内建成10万套/年产线,滚珠丝杠到2026年2月可建成10万套/年产能,线性关节模组一期规划12万套/年产能并预计2025年底达产[5] - 公司凭借自有磨床设备优势拥有快速开展全球产能布置的条件,2026年将考虑在海外(包括泰国)投资建厂的可能性[5] - 行业预计2026年是人形机器人交付规模加速放量的关键一年,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或突破1500亿美元[5] - 公司前瞻性的产能布局有望紧抓市场机遇,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5] 公司长期展望与行业意义 - 公司定位不仅是零部件供应商,更是智能移动时代的核心赋能者[6] - 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量产落地后有望为公司打造全新增长曲线,重塑公司估值体系[6] - 公司的战略转型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向高端制造进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缩影[6]
江苏7 个具身智能机器人项目 有望获得产业发展资金支持
扬子晚报网· 2025-11-20 20:41
4个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训练中心建设项目,分别落户南京、无锡、苏州和宿迁。具体包括:南京天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创具身智能特种机 器人数据采集训练中心;无锡市的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苏州智能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具 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训练中心;宿迁市星宿产业招商发展有限公司 京东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训练中心。 2025年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元年"。11 月 20 日,记者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江苏3个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培育项目和4个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 采集训练中心建设项目,有望获得2025 年度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资金的支持。 | 序号 | 所属市 | 申报主体 | 项目名称 | | --- | --- | --- | --- | | | | 拟安排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培育项目 3个。 | | | T | 南京市 | 江苏鼎汇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有 | 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培育项目 | | | | 限公司 | | | 2 | 无锡市 | 江苏隆盛唯容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 | 隆盛唯睿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培 | | | | 心有 ...
盛视科技(002990) - 2025年1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20 20:34
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正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在教育、康复、陪护等场景的落地应用,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2] - 公司已将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业务发展重点之一 [8] - 公司掌握多模态融合感知、意图识别与决策、垂直领域专用大模型、高精度运动控制等机器人核心技术 [8] NAO机器人产品进展 - 公司正积极推进NAO机器人供应链的国产化,推出NAO6+升级产品,并尽快推出NAO7新一代产品 [3][5][7][8] - NAO7机器人以"感知-计算-交互"全链路升级为核心,深度融合多模态大模型 [3][5][7] - 公司于2025年7月竞拍取得NAO机器人相关资产,设立了法国和深圳机器人子公司进行运营 [5][6] 现有机器人产品线 - 公司已建立自己的机器人产品线,包括室内/外巡检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车底查验机器人等 [10] - 这些产品已在口岸场景落地应用 [10] 海南项目与应收账款 - 公司在海南自贸区封关运作项目中已完成海口新海港、南港、秀英港、美兰国际机场、三亚港南山港等核心场景交付 [4][5][9] - 公司交付的海南封关运作相关项目已基本完成结算,正在申请相关款项 [4] - 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已设立回款专项小组加强催收,后续如收回可冲回前期计提的减值 [5][8] 对外投资与合作 - 公司持有北京纳米维景科技有限公司0.9525%的股权 [9] - 公司参股的苏州亿铸智能科技是一家面向AI大算力场景的存算一体芯片公司 [9] - 公司正积极探索与亿铸科技和时识科技开展业务和产品开发方面的合作 [3] 财务与经营状况 - 不同报告期内确认收入的项目中自制产品占比差异影响了毛利率 [9] - 新业务拓展短期内对净利润会有一定影响,但将增加业务规模和完善业务结构 [9]
押注智能机器人,影智科技、绿联智能投资10亿元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国际金融报· 2025-11-20 20:33
在"xbotAI咖啡"小程序上上传了一张宠物猫咪的照片,面前的具身智能咖啡机器人接收指令后便开始运作,灵活的机械臂精准操控奶泡与咖啡,将数字 图像转化为一幅可以"饮用"的拉花艺术品,一杯独一无二的咖啡便制作完成。 此外,影智科技同步发布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与金融支持等公益举措,对于扶持大学生创业,唐沐表示:"希望他们能够在AI和具身智能这样一个 大时代背景下,不用每天在焦虑和担心自己未来会不会被机器人抢饭碗,而是利用机器人,运用机器人找到自己的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11月18日,影智科技与上海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绿联智能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并完成了与上海6G信通智谷合作的影智科技研发 中心及上海公司落地签约。同时,绿联智能与影智科技计划投资10亿元规模,在上海松江建设AIoT以及机器人研发制造的基地。 对于选择落地松江,绿联智能董事长李波表示,"我们要把研发、制造和场景紧密结合在一起,上海松江就是我们最好的一个场地选择,松江是长三角 G60科创走廊的核心节点,聚集了整个上下游,已经形成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的产业集群。"据他透露,按照整体规划,目前一期有自购的2000平研发中 心,能够满足初期的产品研发和 ...
从智能驾驶拓展至具身智能!黑芝麻智能单记章:2040年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万亿美元
证券时报· 2025-11-20 20:17
从智能驾驶拓展至具身智能 机器人要成为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助手和伙伴,还有待于具身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积累。 黑芝麻智能此次推出SesameX多维具身智能计算平台,作为全栈计算平台,将构建"机器人全脑体系"。 机器人行业具有四大技术痛点:大小脑,左右脑不平衡;安全无系统保障,缺乏从芯片层到系统层的安 全机制;系统割裂,多任务算力不协调;算法难闭环进化,每到新环境就要重新训练。在业内人士看 来,这些问题的出现并非单纯因为算力不够,而是没有合理的架构支持,缺少真正理解、规划、控制、 安全协同的"神经系统"。 黑芝麻智能机器人业务负责人徐劲介绍,SesameX是一整套"从端侧模组到全脑智能的体系化计算平 台",从硬件、软件、工具链到模型生态,全栈自研。 11月20日,港股上市公司黑芝麻(000716)智能在上海举行机器人平台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面向机器 人产业的SesameX多维具身智能计算平台。这标志着黑芝麻智能的业务发展路径,从智能驾驶扩展到包 含机器人的具身智能产业。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表示:"作为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公司,黑芝麻智能在智能汽车产业积累 的研发和量产经验将直接支持机器人领域的新应用。相信 ...
从智能驾驶拓展至具身智能!黑芝麻智能单记章:2040年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万亿美元
证券时报· 2025-11-20 20:14
11月20日,港股上市公司黑芝麻智能在上海举行机器人平台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面向机器人产业的SesameX多维具身智能计算平台。这标志着 黑芝麻智能的业务发展路径,从智能驾驶扩展到包含机器人的具身智能产业。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表示:"作为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公司,黑芝麻智能在智能汽车产业积累的研发和量产经验将直接支持机器人领域的新应用。相信我们 能为具身智能的进化提供动力,打造机器人的'多维智能引擎'。" 从智能驾驶拓展至具身智能 机器人要成为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助手和伙伴,还有待于具身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积累。 黑芝麻智能此次推出SesameX多维具身智能计算平台,作为全栈计算平台,将构建"机器人全脑体系"。 机器人行业具有四大技术痛点:大小脑,左右脑不平衡;安全无系统保障,缺乏从芯片层到系统层的安全机制;系统割裂,多任务算力不协调;算法难闭环进化, 每到新环境就要重新训练。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问题的出现并非单纯因为算力不够,而是没有合理的架构支持,缺少真正理解、规划、控制、安全协同的"神经系 统"。 黑芝麻智能机器人业务负责人徐劲介绍,SesameX是一整套"从端侧模组到全脑智能的体系化计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