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
icon
搜索文档
美媒爆:印美关税谈判,印度提出特定商品“零换零”
环球时报· 2025-05-08 06:42
贸易谈判提案 - 印度提出针对钢铁、汽车零部件和药品的"零换零"关税安排提案 要求基于互惠原则并限于一定数量进口商品 [1] - 提案要求美国暂停对印度26%的"对等关税" 但10%基准关税仍在实施 超过数量门槛的工业品将按常规税率征税 [1] - 印度新财年对美出口药品价值达105亿美元 工程产品出口额191亿美元 [1] 质量控制争议 - 美国对印度质量控制令表示担忧 认为这是非关税贸易壁垒 [1][2] - 印度质量控制令要求国内外制造商符合BIS标准 但被批评缺乏透明度和公平性 [2] - 质量控制令数量从2014年的14项激增至2017年后的140多项 [2] 谈判进展与分歧 - 印度贸易代表上月访问华盛顿期间提交提案 两国正优先推进重点领域谈判 [1] - 特朗普声称印度同意将对美商品关税降至"零" 但印度尚未发布官方声明 [3] - 此前印度媒体称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双边贸易协定不太可能采取"零换零"策略 [2] 谈判背景 - 谈判正值美国暂停"对等关税"90天之际 特朗普表示部分贸易协定可能本周达成 [1] - 在美国经济收缩背景下 印度等国希望加紧推进与美谈判进度 [1]
海外研究|当欧盟的“重新武装”遇到美国的“关税大棒”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5-06 08:50
美国优先与欧盟战略觉醒 - 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加重欧洲各国焦虑,欧盟内部增加国防开支的主张逐渐成为共识 [2] - 德国一万亿欧元财政扩张方案已完成立法流程,欧盟八千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提议正在推进 [2] - 美国对欧盟的钢铝关税、汽车关税和10%基准关税已生效,欧盟反制措施尚未成型 [2] 关税与财政扩张的经济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自欧盟进口商品有效关税税率上升9.6个百分点,拖累欧盟出口约1.9%,对欧盟GDP构成约0.5%的总拖累 [4] - 药品和有机化学品是欧盟较脆弱行业,爱尔兰、芬兰、意大利、德国对美国关税较敏感 [4] - 财政扩张中增加国防和基建支出可有效提振欧洲经济增长,法国和德国或最受益,建筑行业除军工外较可受益 [4] - 关税负面冲击可能比财政扩张正面提振更早显现,四季度起后者积极影响将逐渐抵消并超越关税消极影响 [4] 欧盟财政扩张与关税博弈前景 - 欧盟财政扩张兼具外部压力和内部民意支持,增强战略自主能力的长期决心不易动摇 [13] - 白宫关税政策表现出显著反复性和博弈性,西欧民意倾向反制,美欧协商过程可能比美日更坎坷 [13] - 德法等国考虑的"反胁迫工具"流程复杂耗时,主要功能可能侧重于威慑,真正落地门槛较高 [13] 投资策略与行业机会 - 欧企投资需求是欧盟经济避免衰退关键,首要投资动机为更新设备和研发产品而非提高产能 [18] - 中国企业可利用欧洲财政扩张契机推进战略转型,电气和光学设备等行业在德国基建价值链上较占优势 [18] - 投资者在关税博弈明朗前对欧股等风险资产宜持谨慎立场,避险情绪浓厚时可适度逢低布局等待"特朗普保护期权" [18] 数据与图表分析 - 若白宫关税维持现状,美国通胀可能在下半年卷土重来,总体CPI同比和核心CPI同比预测显示上升趋势 [7] - 欧盟国防增支计划对其余行业需求外溢拉动效果可能较弱,美国占欧盟国防增支计划47%份额 [8] - 爱尔兰等四国对美出口依存度超过一成,德国对美出口金额最高达240十亿美元 [10][11] - 关税大棒与重新武装对欧盟GDP的外生冲击显示,财政扩张积极影响将在25Q4后超越关税消极影响 [12]
深夜!美国关税,传来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5-05 23:46
关税谈判进展 - 美国拒绝对日本予以"对等关税"全面豁免 仅考虑降低14%的特定关税 该关税已暂停实施至今年7月初 [1][3] - 日本主张彻底取消"对等关税" 包括对汽车加征25%的关税以及对钢铁和铝加征25%的关税 [3] - 印度提议在对等基础上 对一定数量的钢铁、汽车零部件和药品实行零关税 超过门槛将征收正常关税 [1][3] - 美印两国正在优先考虑某些行业 以便在90天关税暂停期结束前达成早期贸易协议 预计今年秋季达成 [3] 美国服务业表现 - 美国4月ISM服务业PMI指数录得51.6 重回扩张区间 大幅高于预期的50.2 [1][6] - 11个行业报告增长 住宿和餐饮服务、批发贸易、采矿业和房地产行业表现最佳 [6] - 服务业物价指数为65.1 创2023年1月以来新高 新订单指数为52.3 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6] - 服务业就业指数录得49 高于预期的46 进口指标下降8.3点至44.3 为6月份以来的最大降幅 [7] 美股市场反应 - 美股三大指数跌幅收窄 道指涨0.14% 纳指跌幅收窄至0.45% 标普500指数跌幅收窄至0.32% [1][9] -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短线从4.33%下方拉升至接近4.35% 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81%下方拉升至3.8467% [9] - 彭博美元指数短线从1220点下方上升至接近1221点 日内整体跌幅收窄至约0.35% [10]
海南出台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改革实施方案
海南日报· 2025-04-30 09:59
海南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改革实施方案 核心观点 - 海南出台《海南省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5个方面20条改革举措,旨在建设与自贸港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系,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 [1] 审评审批质效提升 - 加强产品注册申报前置指导、完善支持创新产品审评审批机制、争取国家优化审评审批试点、深化临床急需进口药械政策红利 [1] - 目标每年推动1个及以上创新产品上市,每年引进特许药械60种以上 [1]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 提升临床研究水平、加大中药研发创新支持力度,力争到2027年底推动15个以上院内制剂开展注册或备案 [2] - 依托热带植物资源优势,推动海南特色化妆品新原料开发,助力化妆品产业异军突起 [2] 监管创新与对外开放 - 打造真实世界研究应用高地、试点分段生产模式、推动产品进口便利化、支持国产产品出海、提升流通新业态监管质效 [2] - 拓展"乐城研用+海口/琼海生产"模式,推动更多创新药械本地化生产 [2] 产业影响 - 方案实施将促进海南生物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效率变革和质量提升,塑造"新优势",打造独有竞争力 [2]
冠昊生物: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一季度营收、净利恢复正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22:0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77亿元 归母净利润2741.69万元 同比小幅下滑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479.71万元 同比增长3.67% 归母净利润1486.61万元 同比增长3.30% 经营状况改善 [1] 业务板块构成 - 构建生物材料 药业 细胞三大业务板块 拥有多款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及1款化药1类新药 [1] - 医疗器械业务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 B型硬脑(脊)膜补片收入7214.19万元 同比增长21.52% [2] - 细胞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达10%以上 涉及自体软骨组织细胞移植 免疫细胞储存 干细胞储存等技术 [3] 核心产品进展 - 1.1类新药本维莫德乳膏治疗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被纳入《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单独分类 [2] - 本维莫德拓展特应性皮炎 过敏性鼻炎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领域 特应性皮炎Ⅲ期临床试验积极推进 [2] 行业政策环境 - 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在政策推动 市场需求 技术创新下展现活力 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提升 高端医疗器械可及性增强 [2]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 规范细胞治疗产业化方向 [3] - 政策环境优化为细胞创新技术和产品转化落地创造有利条件 [3] 研发管线布局 - 专注于提升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制备技术 临床前评估及临床试验评估体系 深化细胞研发应用平台建设 [3] - 生物人工肝项目推进细胞药物药学研究及第三类医疗器械性能研究 积极申请临床前研究 [4]
海外研究|美国“对等关税”落地,但保留了谈判空间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3 08:19
关税政策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2] - 对中国大陆的实际关税税率从20%提升至54%,高于市场10%的中性预期 [2] - 对等关税受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34%)、欧盟(20%)、越南(46%)、中国台湾(32%)、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 [2] - 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将于4月3日生效 [2] 市场反应 - 特朗普讲话后,纳斯达克100期货跌超3% [3] - 欧洲资产先涨后跌,欧元及欧元区主权债收益率走高后回吐部分涨幅 [3] - 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至7.3,黄金表现坚挺 [4] - 美元指数位于104左右小幅波动 [4] 政策分析与展望 - 特朗普展示的双边关税差异可能是美国关税政策加征的阶段性"终点",但最终执行结果或弱于口头沟通 [4] - "不完全对等"的关税政策为谈判留出空间,最终结果可能弱于当前表态 [4] - 市场恐慌情绪一次性到位,后续需关注政策落地执行情况及新政策出台 [1][4] - 中美关系可能从"制裁-反制裁"向"管控分歧-防风险"方向转变 [1][5] 对华关税影响 - 近期市场已部分定价特朗普关税问题,但不确定性情绪对市场的扰动尚未结束 [4] - 距离关税政策全部落地和中美谈判达成共识仍有距离 [5] - 关税恐慌及不确定性情绪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将持续 [5]
美国4月组合关税有哪些新花样?(民生宏观裴明楠)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24 23:26
美国新关税政策分析 - 4月份特朗普的新关税组合拳可能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等关税";二是针对性的行业关税 [1] - 对等关税的不确定性在于"非税壁垒"将被多大程度纳入计算,对中国而言加征对等关税的"纸面"空间有限 [1] - 预计印度和欧盟国家面临的对等税率可能较高 [1] 中国面临的关税影响 - 中国对美平均关税16.0%加上13%增值税共计29%,仍低于美国对中国平均关税32%,加征"纸面"空间有限 [2] - 若美方将非税壁垒纳入计算,仍有对中国征对等关税的理由 [2] - 4月初美方将发布对中国经贸审查结果,中美分歧将显性化 [2] 美国关税法律条款分析 - Section 232涉及威胁国家安全的主题,如对钢铁、铝的关税 [3] - Section 201涉及伤害国内工业,如太阳电池产品关税 [3] - Section 301涉及违反贸易协议或其他规则,如特定中国商品关税 [3] 当前关税措施状态 - 对中国所有商品额外征收20%关税 [3] - 全球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3月12日生效 [3] - 计划对所有中国制造或悬挂中国国旗的船舶船队收取美国港口停靠费用 [3] "对等关税"特征分析 - 针对重点对象"一国一议",15%的国家将占据大部分被征收关税的份额 [4] - 计算公式考虑"非关税壁垒",如增值税、数字服务税、补贴等 [5] - 动态灵活,旨在谈判,让对手国降低对美关税、对美国商品打开市场 [6] 关税可能的经济后果 - 情况一:各地区顺应美国降低关税,有利于美国通胀回落经济回升 [6] - 情况二:各地区拒绝降低关税而对美采取反制,可能把美国经济拖入"滞胀" [6] - 加拿大、欧盟、中国反制立场较强硬,日韩、印度、墨西哥态度灵活 [7] 针对性行业关税 - 4月可能对汽车、半导体、药品、芯片、木材加征普遍关税 [8] - 美国汽车主要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和日韩 [8] - 半导体主要进口于马来西亚、中国台湾、越南和韩国 [8]
为什么特朗普痴迷关税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10 23:44
特朗普关税政策核心观点 - 特朗普将关税作为威胁和谈判筹码,针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2024年三国对美出口占全美商品贸易总额40% [6] - 计划对欧盟汽车等产品征收25%关税,称欧盟成立目的是"压垮美国" [6] - 3月12日起对进口钢铁铝征收25%关税,4月2日可能对所有汽车、半导体、药品进口征收25%报复性关税 [6] 各国应对措施 中国 - 对美国农产品加征15%关税并禁止向部分国防企业出口 [8] 加拿大 - 对价值300亿加元(209亿美元)美国商品征收25%关税,包括橙汁、花生酱等 [8] - 新总理马克·卡尼上任后推迟对汽车、钢铁铝的第二轮报复计划 [8] 墨西哥 - 采取谈判策略,获得特朗普对符合《美加墨协定》车企的1个月关税豁免 [9] 特朗普关税政策动机 - 纠正不公平贸易行为以振兴美国制造业,提出通过关税+激励措施吸引企业回流 [11] - 增加联邦收入以支付减税计划,预计10年减税规模达4.6万亿美元 [11] - 替代制裁作为外交工具,例如与哥伦比亚移民争端中作为谈判筹码 [12] 关税政策影响评估 - 美国工业品贸易加权平均税率仅2%,但新关税将使平均税率达1943年以来最高 [14] - 可能导致每个美国家庭额外支出2000美元,经济增长显著放缓 [14] - 参照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历史教训,或引发全球贸易下滑 [14] 关税传导机制 - 进口商支付关税但成本转嫁至消费者,研究表明沃尔玛等零售商通过提价转移成本 [16] - 可能刺激企业赴美建厂规避关税,但报复性关税会抵消就业增长效应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