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饮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仿冒餐饮帝国”瓦解,靠不正当竞争发不了财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2025-10-09 22:48
"当时亏了钱,想把钱尽快挣回来,就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借力。" 说这话的人是颜文伟,由他实际控制的四川无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通过抢注、仿冒各地老 店商标,迅速成为拥有十余个品牌、数十家门店的"碰瓷专业户"。 ▲颜文伟构建的"仿冒餐饮帝国"正在迅速瓦解。图/食事新闻视频截图 碰瓷者的行为,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老店利益,也损害消费者权益,应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方面,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监督检查部门可采取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等措施,情节严重 的,并处吊销营业执照。 而在民事责任方面,如果老店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赔偿数额,按照老店的 实际损失或者碰瓷者获得的利益确定。 在经历媒体连续曝光、监管部门介入、老店联合维权后,颜文伟构建的"仿冒餐饮帝国"正在迅速瓦解。 日前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他说了这句话。 颜文伟这么说,看似醒悟和忏悔,但这话从一个靠"快速借力"挣了大钱的人嘴里说出来,却颇有些讽刺 意味。 颜文伟接受采访时承认,"借力"方式是不道德和急功近利的。"不道德",从其精心设计的一套程序可见 一斑: 先寻找目标,由专人筛选无商标或可擦边注册商标的高流量老店;再将打包的 ...
“仿冒餐饮帝国”瓦解,靠不正当竞争发不了财
新京报· 2025-10-09 22:45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通过抢注和仿冒各地无商标或可擦边注册的高流量老店商标进行快速扩张[1] - 公司运营模式包括由专人筛选目标老店 将老店菜品送至合作食品公司实验室分析成分以“还原”味道 并同步快速注册商标[1] - 公司在城市热门地段布店 甚至紧贴老店开设“同款”门店以混淆消费者视听[1] - 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申请了500余个商标 部分商标注册后并未实际使用 涉嫌恶意囤积[1] 行业竞争与法律风险 - 公司的行为从商标法角度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并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有影响的商标[1] - 从反不正当竞争法角度 公司使用与老店相似的店名旨在造成消费者混淆 误认为二者存在特定联系[2] - 此类混淆行为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损害老店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需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3] - 行政责任包括监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罚款 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3] - 民事责任方面 老店可提起诉讼 赔偿金额按实际损失或侵权者所获利益计算 难以确定时法院可判决五百万元以下赔偿[3] 行业环境与监管 - 目标老店通常为有知名度但未注册商标的商家 使其容易成为被仿冒和商标抢注的对象[3] - 商标审查核准部门在程序合规前提下 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公司大量注册和恶意囤积商标的不正常现象[4] - 商家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维权意识 同时商标审批部门加强监管 可防范类似仿冒餐饮帝国的出现[5]
“预制菜”风波后西贝再发50元堂食代金券,部分菜品降价
搜狐财经· 2025-10-09 17:23
促销活动与定价策略 - 公司于2025年10月9日至10月31日推出消费实付每满50元送1张50元代金券的促销活动,代金券全国门店堂食通用,领取后次日生效,30天内有效[1] - 此前在9月24日至10月8日,公司曾发起“西贝请您吃饭”活动,向到店顾客免费发放100元堂食代金券,该券无使用门槛且无节假日限制[1] - 公司于10月1日完成部分菜品价格调改,例如草原嫩烤羊排从119元降至109元,葱香烤鱼从89元降至79元,黄米凉糕从29元降至26元[5] 运营调整与产品改革 - 因预制菜争议对公司客流量造成影响,公司于9月15日发布致歉信并公布整改措施,核心是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2] - 公司计划在2025年10月1日前完成9项具体调整,包括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儿童餐牛肉酱等改为门店现制、烤羊肉串改为现切现串现烤等[2] - 截至10月1日,北京和上海部分门店已对部分菜品完成制作方式调改,并取消了“承诺25分钟出餐”的计时沙漏[3] - 菜品操作流程更改后,厨师需重新参加培训以适应新的出品流程和后厨操作空间[5] 公司基本情况 - 西贝餐饮集团由贾国龙于1988年创立,总部位于北京,主力品牌为西北菜[5] - 截至2025年,公司在全国62个城市拥有370余家直营门店,员工约18000人[5]
2025广告营销为何频频“翻车”?流量焦虑下的信任危机
搜狐财经· 2025-10-09 16:52
营销翻车案例 - 某食品企业发布“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的电梯广告,因被指“说教”和“PUA式营销”而上线一天后迅速下架并道歉 [1] - 某乳业品牌地铁广告语“COWS直聘,找工作,直接跟老板哞”及“跳槽吧!奶牛,听说你们场晒不到太阳?”被指嘲讽打工人生存状态 [2][3] - 某汽车品牌“2200MPa超强钢”宣传海报因在右下角以极小字体标注“项目名称”而陷入“小字争议”,被质疑模糊“研发目标”与“量产状态”的界限 [3] - 某科技巨头约一年内下架4次争议性广告,其中包括被批评为“对人类创造力的亵渎”的《Crush!》广告 [3] - 某汽车品牌在清明节期间推出“清明换电随时走”海报,被指将传统节日沉重氛围与产品轻松语调结合,缺乏文化尊重 [3] 翻车根源分析 - 流量焦虑是主要推手,企业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采取新奇或“抖机灵”方式,往往剑走偏锋 [5] - 价值观偏离是核心问题,如某食品企业广告将产品价值与人生阅历强行绑定,形成通过否定消费者真实体验来塑造优越感的“新型消费PUA” [5] - 审核机制缺失埋下隐患,某企业争议广告为内部共创产物,缺乏有效的伦理审查环节 [6] - 共同根源在于忽视广告伦理、滥用消费者信任、缺乏文化敏感度,将消费者视为流量而非服务对象 [6] 行业影响与监管 - 广告翻车导致直接损害,某食品企业争议后官方旗舰店已无法搜索到相关产品,营销投入打水漂并直接影响销售 [8] - 品牌信誉受损,某企业事件后社交平台出现大量“再也不买”的声浪,情感连接断裂使重建信任需付出数倍努力 [9] - 监管持续强化,2025年前4个月全国查处违法广告案件上万件,罚没金额达数千万元,彰显零容忍态度 [10] - 某医疗机构因发布未经批准的医疗广告视频并利用代言人作推荐证明,于2025年7月被处以罚款 [10] - 某医药连锁公司因在互联网平台发布含不当内容并虚假宣传普通食品具疾病治疗功能,于2025年3月被处以罚款 [10] 危机应对案例 - 某餐饮品牌预制菜争议中,客服强调食材新鲜现做却对预制菜占比避而不谈,创始人“起诉”言论激化矛盾,导致吐槽视频播放量短时突破1亿,门店客流量大幅下滑 [12] - 某户外品牌烟花事件因被质疑破坏生态且修复措施效果存疑,致歉声明出现差异表述引发二次质疑,导致母公司股价下跌及消费者转向竞品 [12] - 危机应对的黄金法则为真诚、透明、负责,主动借助传媒传递诚意与具体整改行动能有效控制负面舆情甚至转化为提升品牌信任的契机 [13]
北京公布2025年第三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例
新京报· 2025-10-09 16:39
北京市2025年第三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例综述 -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25年第三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案例,涉及5家企业,违法行为包括拖欠工资和非法使用童工 [1] 北京辛作有成建设有限公司拖欠工资案 - 公司在密云区公租房项目施工期间,自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拖欠49名农民工工资共计1,320,698.22元 [2] - 公司逾期未支付工资,于2025年8月20日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并被处以20,000元罚款,案件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 [2] - 公司最终于2025年9月28日支付了全部拖欠工资 [2] 北京先锋绿色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拖欠工资案 - 公司拖欠11名劳动者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期间工资合计754,620.99元 [3] - 劳动保障部门责令公司支付拖欠工资及50%的赔偿金377,310.5元,并处以10,000元罚款,但公司未履行决定 [3] - 相关部门将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 北京穆敬辉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使用童工案 - 公司于2025年1月至5月期间非法招用两名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4] - 公司已将两名童工送回原居住地,并于2025年6月26日被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2,800元及罚款35,000元的行政处罚 [4] - 公司已经履行了处罚决定 [4] 北京中文弘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拖欠工资案 - 公司拖欠30名劳动者2025年3月至4月工资合计210,436.74元 [5][6] - 劳动保障部门责令公司支付拖欠工资及50%的赔偿金105,218.44元,并处以10,000元罚款,但公司未履行决定 [6] - 相关部门将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6] 唐颐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拖欠工资案 - 公司拖欠一名劳动者2024年7月至12月工资295,328.78元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73,380元,合计368,708.78元 [7][8] - 劳动保障部门责令公司支付拖欠款项及50%的赔偿金184,354.39元,并处以20,000元罚款,但公司未履行决定 [7][8] - 相关部门将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8]
吸引海外游客,从译好“麻婆豆腐”开始
人民日报· 2025-10-09 06:11
试想一个场景:入境游的海外游客,想在上海的街区体验有地域特色的文旅产品,他们需要怎样"入 门"? 此外,规约还提及:鼓励餐饮商户提供多语种菜单,采用"中文+拼音+外语"格式,主菜名附加食材成 分、烹饪方式说明。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9日 10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近日,《上海市长宁区入境旅游示范街区建设规约》发布。这份"指南"细化到标识如何清晰、翻译怎样 规范等。 "从数据看,越来越多年轻的海外游客正选择以散客方式入境。"在一家从事入境游业务的企业,工作人 员介绍,这种趋势下,游客对语言方面的服务有了新期待。比如,对一些美食的翻译,不少外国游客反 映"看不懂"。"对外国人来说,'绿色沙拉'这种菜品的表述所见即所得。但中国美食名称讲究意会,'麻 婆豆腐'按字面翻译,外国人很难看懂。因此,我们建议在菜单中加一些外国人能看明白的食材说明, 如'麻婆豆腐'是猪肉加上豆腐。"这名工作人员说。 ...
“鸡排哥”道歉
券商中国· 2025-10-08 23:32
公司运营动态 - 公司于9月30日注册成立"景德镇市珠山区李俊永餐饮管理工作室" 类型为个体工商户 经营范围涵盖餐饮管理和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1][4] - 经营者为李俊永本人 公司坚持品质管理 每日出摊前在家备好当天鸡肉 拒绝使用预制食材[4] - 公司针对卫生质量质疑 于10月5日出示6个批次的生肉 炸制鸡排及食用油检测报告 确认在南昌和杭州检测均合格 并展示餐饮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知识培训合格证[5] 品牌与市场热度 - 公司因对出锅品质的严格把控 特色经营方式及安抚顾客的金句在网络走红 衍生出丰富的二次创作视频[4] - 国庆假期期间 公司成为全网顶流 吸引全国多地顾客排队数小时购买 工作强度显著增加[1][4] - 为应对高温天气和顾客长时间排队 公司摊位已安装空调 以改善消费体验[3][4] 经营者与运营安排 - 经营者李俊永因国庆假期工作强度较大 计划于10月9日休息一天 旨在以更饱满精神状态迎接后续工作[1][4] - 公司日常运营时间延长 每天早上6点多开始准备 至次日凌晨1至3点休息 此前通常忙至晚上12点[4] - 李俊永明确表示10月8日仍按计划正常出摊 在老地方固定时间营业[5]
焦点访谈|新玩法、新引擎、新体验……“双节”引燃假日消费热潮
央视网· 2025-10-08 21:41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的脚步迈向尾声。在这段满载团圆与欢乐的时光里,有人奔赴山海,在非遗市集和现代 文旅项目的碰撞中感受"老传统"的新表达;有人漫步城市,打卡"出圈"的网红市集、沉浸式剧场,解锁家门口的新鲜体验;还有人看 比赛、听演唱会。大家既体验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文旅新玩法,也真切感受到消费市场的多元丰富与蓬勃活力。那么,这个双节假期, 文旅融合催生出哪些新亮点?消费市场又折射出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今天(10月8日),我们就一起来梳理。 这几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各种旅行风景和美食打卡刷屏了?这个小长假,有人山南海北去看风景,有人热血沸腾去追比赛,也 有人悠闲地在商圈逛街、在影院看片。10月1日—8日,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 6.2%。我国假日市场人气足、供给新、消费旺,一派活力升腾的繁荣景象。 这个假期,文旅活动不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了新创意,在与科技的结合上也是花样迭出。深圳龙岗的机器人主题街区成了新晋热门打 卡地!这里有机器人巡游、人机互动游戏、零部件DIY体验等环节。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国庆中秋这8天是2025年的最后一 ...
景德镇“鸡排哥”成立工作室,露天摊位正式安装专属空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8 21:01
公司运营动态 - 公司经营者李俊永(鸡排哥)通过个人社交账号发布视频,对游客表示感谢并就因天气炎热导致排队数小时的情况致歉[1] - 公司计划于10月9日休息一天,以调整工作强度,后续将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1] - 公司摊位已正式安装专属空调,由便携式发电机供电以改善经营环境[1] 公司架构发展 - 公司近期成立了新的经营主体景德镇市珠山区李俊永餐饮管理工作室,性质为个体工商户[1] - 新成立工作室的经营范围为餐饮管理及食品销售[1]
每天200万人出境游,都去了哪里?
虎嗅APP· 2025-10-08 18:25
国庆黄金周出境游市场格局 - 国庆黄金周期间每日约200万人次出入境,超过去年的187万人次[4] - 日本成为国庆出境游首选目的地,搜索热度较去年近乎翻倍,被携程列为海外热门目的地TOP1[4] - 泰国旅游市场遇冷,1月1日至9月22日赴泰中国游客仅33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暴跌35%[6] 日本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访日外国游客达342.8万人次,其中中国大陆游客居首,前8个月累计入境游客2838.36万人次,中国游客超671万人[4] - 日本入境游客源结构呈现全域增长,印尼以77.8%同比增速领跑,俄罗斯增幅达100%,中国大陆增速为46.1%[5] - JTB预测2025年访日游客总数将达3.191亿人次,同比激增102.9%[6] - 2025年Q2赴日游客人均旅游支出为23.87万日元(约1.16万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1%[11] 旅游消费行为变化 - 中国赴日游客中自由行比例已达九成,反映出对日本旅游环境的充分信任[9] - 游客消费取向转向性价比,价格亲民的折扣店与药妆店更受青睐,堂吉诃德2025年4月免税销售额达168亿日元,创单月历史新高[11] - 奢侈品消费降温,日本百货店协会统计显示免税销售额连续三个月同比下降,5月一般商品销售额下降46%,LV在日本市场Q2销售额同比下滑约28%[12] 目的地选择驱动因素 - 安全问题是泰国旅游业遇冷的主要导火索,日本在全球和平指数中排名第12位,远高于泰国的第38位[8][9] - 签证政策友好的目的地承接外溢需求,马来西亚全面互免签证后,2025年1月至5月累计接待中国游客181万人次,相当于2024年全年的48.9%[8] - 日本旅游性价比凸显,机票价格相对欧美低廉,日元贬值使1人民币可兑换20.6日元,且无时差饮食气候接近[11] 旅游市场深度体验化趋势 - 日本旅游呈现“去中心化”趋势,福冈搜索热度激增超3倍,伊豆半岛热度上涨超2倍,横滨市、岐阜县高山市预订量同比增长均超两倍[14][15] - 深度体验型目的地增长显著,静冈县东伊豆町因温泉资源受青睐,高山市吸引古镇爱好者及文化体验者[15] - 2024年中国游客中首次访日者占比41.9%,10.7%游客曾三次以上赴日旅游,6%游客选择二十次及以上,显示出高复购特征[15] 中国企业在日服务生态 - 中国企业构建覆盖旅游全链路的服务生态,滴滴提供出行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覆盖消费场景,Club Med/复星旅文提供住宿产品,携程系平台承担流量导入[19] - 日本主流支付服务商Docomo、au PAY与PayPay在2025年内相继与微信支付达成合作,通过“共通二维码”模式提升商户接入效率[19] - 日本餐饮业受益于旅游业繁荣,居酒屋品牌“和民”因游客团体预订,2025年4~6月销售额同比增长四成[19] 中国餐饮品牌出海挑战 - 蜜雪冰城2025年3月开放日本加盟,其池袋店登顶Tabelog珍珠奶茶品类浏览量榜首,但前100名门店中仅有3家,评分尚不稳定[20] - 海底捞东京池袋店于2015年开业,但未进入Tabelog火锅预订TOP10门店,财报中鲜少单独披露日本门店关键财务数据[21] - 日本面临严峻劳动力短缺,2030年住宿和餐饮服务业劳动力缺口高达33万人,2025年全国平均最低时薪提高至1118日元(约54元人民币)[23] - 日本多灾害环境对供应链要求极高,需建立紧急配送体系并执行HACCP标准,推高运营成本并形成规模不经济[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