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搜索文档
应届本科生一线城市就业月薪7885元 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有何变化
第一财经· 2025-08-27 17:47
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变化 - 2024届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就业比例降至15% 新一线城市就业比例降至25% 近两届基本持平 [1] - 二线城市就业比例从2020届19%升至2024届21% 三线及以下城市从37%升至39% [1] - 产业梯度转移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为二三线城市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城市化推进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 [1] - 大城市生活成本高促使毕业生选择低线城市就业 尤其倾向返乡就业减轻生活压力 [1] - 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增加 但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新增需求未同步增长 就业竞争加剧推动毕业生向低线城市流动 [1] 城市人才吸引力特征 - 一线城市凭借经济体量 产业生态 就业选择和薪酬回报保持强劲人才吸引力 [2] - 北京上海外省籍毕业生占比达82%和75% 为全国最高吸引力城市 [2] - 2024届本科毕业生在一线城市月收入7885元 显著高于全国本科平均6199元 [2] - 新一线城市2024届月收入6543元 较2020届5609元增长17% 增速高于一线城市 [2] - 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 吸引当地毕业生留存和外部人才流入 [2] 重点城市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 - 合肥2024年新招引高校毕业生超35万人 2024年一季度新招引近6万人 [3] - 合肥通过集聚提升原有产业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光伏 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吸引年轻人 [3] - 西安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112.43万辆增长14.3% 充电桩产量62.83万个增长26.3% 太阳能电池8180.11万千瓦增长61.4% [3] - 西安3D打印设备产量545台增长41.9% 集成电路圆片885.40万片增长36.7% [3] - 武汉2024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超1.65万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414.42亿元占GDP比重30.4% [3]
深圳经济特区45年“关键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6:37
城市发展 - 深圳45年城市封面不断迭代 浓缩城市气质 [1] - 深圳口岸数量从改革开放前2个增至16个一类口岸 实现海陆空全覆盖 [3] - 深圳常住人口从1980年33万人增至2024年近1800万人 45年间增长50多倍 [6] 企业创新 - 深圳锂电材料"四剑客"科达利 贝特瑞 新宙邦 星源材质分别占据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领域龙头位置 [7][8] - 深圳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上半年增长35.8% 已形成全产业链 [9] -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42% 每平方公里有12家高新技术企业 [20] 金融体系 - 中国平安1988年成立于深圳蛇口 成为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 [10] -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普惠贷款规模突破2000亿元 [14] - 8家银行落地100亿元银团并购授信 湾区跨境并购联盟在前海成立 [17] 经济成就 - 深圳GDP从1980年2.7亿元增至2024年3.68万亿元 增长超过1万倍 [18] - 深市公司"十四五"期间研发总投入预计超3万亿元 [20] - 深市公司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较"十三五"末增长超76% [20] 基础设施 - 深圳地铁用20年时间实现从0到单日千万级客流突破 线网密度全国第一 [6] - 深圳从30多米罗湖桥发展到5.5公里深圳湾跨海大桥 通关方式从手写报关单升级为跨境数据瞬时通关 [3]
发力UV打印机,创想三维IPO前景如何?
雷峰网· 2025-08-27 16:13
核心观点 - 创想三维作为消费级3D打印机头部企业,若成功上市将填补二级市场空白,成为该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具备稀缺性投资价值 [1][3][4] - 公司面临市占率下滑和增收不增利压力,正通过布局UV打印机、3D扫描仪等新业务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3][4][12] -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五家企业市占率超70%,但除创想三维外尚无企业进入IPO进程 [8][9]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440万台,全球市占率27.9%位居第一;2024年单年出货量70万台,市占率16.9%排名第二 [8][9] - 竞争对手拓竹2024年出货量120万台,市占率29%位居行业第一 [9] - 消费级3D扫描仪领域2024年出货量市占率37.7%,GMV市占率37.6%,均排名全球第一 [15][16]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4% [14] - 利润从2022年1.04亿元增长至2023年1.29亿元,但2024年下滑至8866万元,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14] - 2025年第一季度3D扫描仪营收8635.2万元,同比增长446%,营收占比从2.9%提升至12.2% [18][19] 产品战略与定价 - 3D打印机销量从2023年87.07万台降至2024年72.06万台,因转向高端产品线导致销量下降但平均售价提升 [13][21] - 3D扫描仪平均售价从2023年1731.7元上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3042.7元,价格战有所缓解 [20][21] - 已推出Ferret、Otter及Raptor三大3D扫描仪系列,并计划推出工业级Sermoon系列新产品 [22] 行业投资价值 - 二级市场缺乏纯消费级3D打印机上市公司,相关概念股海正生材和金橙子一周涨幅达50%-60% [6][7] - 安克创新因UV打印机众筹期间市值上涨超百亿元,显示市场对3D打印设备的高度关注 [7] - 工业级3D打印机企业营收规模超10亿元的标的稀少,且高度依赖下游应用场景 [7]
从消费电子到模具鞋履,来深圳这个展看3D打印最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27 06:27
展会规模与参与企业 - 展会规模达20000平方米 汇聚265家行业领军企业 包括131家首次参展企业[1] - 国际参与水平大幅提升 来自德国 法国 荷兰 美国 新加坡及西班牙的知名企业齐聚展馆及国际展区[3]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香港三维打印协会设立两个特色展区 携香港增材企业创新成果亮相[3] 技术展示与应用解决方案 - 全面展示增材制造设备 材料 软件及服务 重点呈现增材技术推动各行业生产方式变革[1] - 纵览大型工业级打印机到桌面级设备 探索创新材料 软件 服务与自动化解决方案[5] - 设立专题论坛与主题展示区 直观呈现增材制造解决方案在多元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5] 同期活动与行业论坛 - 新增四场会议 主题涵盖3C电子和鞋履行业的增材制造应用[3] - 举办14场会议和150多场专题演讲 深度解析行业趋势 技术与应用[5] - 特设前沿3D打印鞋业创新技术与应用论坛 汇聚广东鞋业厂商会 匹克及增材制造领军企业[7] 3D打印农场与生态链 - 3D打印农场以高度扩展性和快速响应能力革新消费品 玩具及收藏品领域生产方式[5] - 打印农场利用大批量自动化3D打印机生产家居装饰 定制玩具和流行收藏品[5] - 58家打印农场生态链企业展示关键材料 设备和服务 包括创想三维 三绿 诺思贝瑞等主要供应商[5] 行业应用与材料创新 - 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鞋履行业 生产轻量化 透气性佳且可定制的鞋款 并制造金属鞋模 定制矫形鞋垫[7] - 钛金属等先进合金应用为3C行业增材制造部件拓展新功能边界[7] - 金属3D打印手机3C电子应用论坛分享智能手机 平板设备部件的增长前景 新兴应用与材料选择[7]
超高精密3D打印需求爆发,德悟增材突破微米级材料工艺瓶颈|硬氪首发
36氪· 2025-08-26 16:13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苏高新科创天使基金独家投资 卓峰资本担任长期战略财务顾问 [1] - 资金将用于超高精密SLM设备及工艺开发 产能储备 市场拓展等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24年5月 2024年底正式运营 专注于金属3D打印SLM技术超精密制造研发和工业创新应用 [1] - 业务涵盖设备研发 AI+设计服务和打印服务 服务于消费电子 医疗 智能制造 航空航天 人形机器人等行业 [1] - 创始团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与头部制造企业 具备全栈研发能力 [1] - 团队规模超过20人 研发人员占比80% [1] - 公司已申请并获得二十余项相关专利 涵盖设备控制系统 打印平台架构 超低层厚铺粉技术等关键模块 [5] 技术优势与产品进展 - 公司从设备硬件 工艺算法与智能检测系统入手 构建自有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体系 [3] - 在光斑控制 成形稳定性 复杂零部件良率等指标上进行针对性优化 [3] - 高精度SLM设备已适配多种金属粉末材料 支持多材料铺粉与梯度结构打印 [5] - 已完成首台设备的整机装配与运行验证 部分产品进入多家制造客户的打样环节 [5] - 产品应用于医疗零部件 航空轻量结构 机器人关节部件等精度与强度要求并重的场景 [5] 市场规划与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于2025年启动小批量交付 同时拓展消费电子和人形机器人场景中的定制化能力 [5] - 以精密制造作为切入点 在尚未充分标准化的细分环节中建立技术产品壁垒 [5] - 推动金属增材制造从"能做出来"迈向"高一致性 工程级可用" [5] 行业背景与市场空间 - 3D打印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为制造业少有的年增长率超过25%的赛道 [1] - 金属3D打印已从航天航空 军工衍生到消费电子 汽车 医疗 模型模具和工业设备等民用板块 [1] - 全球金属3D打印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120.4亿美元 2034年增长至870亿美元以上 [1] - 传统SLM设备在微米级打印场景中存在稳定性与成形控制方面的技术瓶颈 [3] - SLM技术通过高能激光对金属粉末逐层熔化堆叠 可实现复杂结构件一体化打印 [3]
创想三维冲刺港股IPO,去年出货量不及拓竹六成丨IPO观察
36氪· 2025-08-25 21:31
行业竞争格局 - 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主要由四家深圳企业主导 包括创想三维 拓竹科技 纵维立方和智能派 合计占全球超90%出货量[13]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前五大厂商在出货量和GMV上高度集中[14][26][32] - 海外竞争对手已不构成主要威胁 真正的竞争来自中国硬件企业 这些企业具备供应链优势 技术创新能力和激烈内卷[4] 创想三维市场地位 - 按2020年至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算 公司以27.9%的市场占有率自称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提供商[14] - 但2024年单年出货量仅为70万台 市占率16.9% 远低于拓竹科技的120万台和29%市占率[16] - 公司是唯一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印 3D扫描和激光雕刻产品的企业[14]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88亿元[19] - 期间利润从2022年1.04亿元波动至2024年8866万元[19] - 毛利率维持在28.8%-31.8%区间[19] - 3D打印机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81.7%下降至2024年61.9%[18] 产品结构演变 - 3D打印耗材业务增长显著 营收占比从2022年3.0%提升至2024年11.4%[27] - 3D扫描仪业务2024年贡献收入2.08亿元 占比9.1%[27] - 激光雕刻机业务2024年贡献收入1.63亿元 占比7.1%[27] - 新产品线平均售价出现下降 如3D扫描仪从2022年2700元降至2023年1700元[28] 渠道布局 - 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从2022年13.5%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47.9%[35]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和2163家经销商[36] - 海外网店数量从2022年底6家快速增加至58家[36] 运营效率指标 - 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从2022年8.1%上升至2024年16.7%[38] - 研发投入占比始终低于7%[38] - 2024年3D打印机销量从2023年87万台减少至72万台 公司解释为向高端产品转型[17] 新兴业务领域 - 全球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快速增长 出货量从2020年3.9万台增至2024年18.6万台 年复合增长率47.8%[26] - 公司在3D扫描仪市场以37.7%出货量份额位居全球第一[26] - 激光雕刻机市场竞争激烈 头部企业xTool 2024年营收预计达20-30亿元 2025年可能超过50亿元[33]
创想三维冲刺港股IPO,去年出货量不及拓竹六成|IPO观察
36氪· 2025-08-23 09:39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硬件企业在全球3D打印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深圳厂商合计占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市场超九成出货量[1][7] - 行业呈现显著马太效应 前四家深圳厂商(创想三维 拓竹科技 纵维立方 智能派)垄断超90%市场份额[7][8] - 新入局者拓竹科技增长迅猛 2024年营收突破55亿元 大幅超越创想三维的22.88亿元[5][13] 创想三维市场地位 - 按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算 公司以27.9%市占率位居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 累计出货量达440万台[8][9] - 但2024年单年出货量被拓竹反超 仅70万台(市占率16.9%) 不足拓竹120万台(市占率29%)的60%[9][10] - 同时拓展3D扫描仪和激光雕刻机业务 2024年分别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和第三的企业[15] 财务表现 - 营收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 18.83亿元 22.88亿元[13] - 期间利润出现波动 同期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29亿元 8866万元[13] -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近三年分别为28.8% 31.8% 30.9%[13] 业务结构变化 - 3D打印机业务占比显著下降 从2022年81.7%降至2024年61.9%[12][18] - 新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3D扫描仪收入2.08亿元(占比9.1%) 激光雕刻机收入1.63亿元(占比7.1%)[17][18] - 耗材业务成为重要补充 2024年收入2.62亿元 占比11.4%[18] 产品与研发 - 3D扫描仪平均售价大幅下降 从2022年2700元降至2023年1700元 反映价格竞争力有限[19][20] - 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低于7% 2022-2024年销售费用占比却从8.1%升至16.7%[29] 销售渠道 - 线上线下渠道均衡发展 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40.9% 线下收入占比59.1%[26] - 全球销售网络广泛覆盖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和2163家经销商 业务遍及140个国家和地区[27] - 海外扩张加速 海外网店数量从2022年底6家增至58家[27] 股权结构 - 四位创始人仍保持平分股权 陈春(21.31%) 敖单军(19.67%) 刘辉林(19.67%) 唐京科(21.31%)[6]
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前十 龙华交出“华丽转型”城区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6:40
核心经济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2491.0亿元增长至2024年3154.45亿元[2]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7.11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全国及省市平均水平[3]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7.1%,第三产业占比51.43%[2] 产业结构升级 - 确立数字经济核心地位,从"先行区"跃升为"核心区"[2] - 构建"新制造+新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国际医疗器械城和能源科技城纳入市级重点产业集聚区[2] - 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均超70%[3] - 全国工业百强区排名提升至第10位[2] 企业生态建设 - 上市企业数量突破40家[2] - 拥有2家世界级灯塔工厂和3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2]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842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38家[2]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增至2940家[2] 创新能力提升 -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4.15%[2] - 累计引进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384人、高层次团队25家,人才总量超90万人[2] - 深圳(龙华)数字赋能公共服务平台升级至2.0版本,入驻工业企业超3500家[3] 新兴产业发展 - 上半年新增低空经济企业22家,行业总产值增长14%[3] - 建成全国首个复杂城市环境低空经济"精品网络+精品场景"示范区[3] - 涌现创想三维(冲刺港交所)、杰普特光电(获工业界奥斯卡)、乐聚机器人(福布斯AI TOP50)等科技企业[4]
3D打印行业龙头来了!腾讯、深创投打call!
IPO日报· 2025-08-22 10:3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公司,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440万台,全球市场份额27.9% [10] - 2024年按出货量计为全球第二大消费级3D打印公司,市场份额16.9%,同时为消费级3D扫描仪全球第一(出货量份额37.7%)和激光雕刻机全球第三(出货量份额5.7%)[10] - 提供全方位3D打印产品及服务,包括打印机、耗材、扫描仪、激光雕刻机,并通过创想云平台和Nexbie电商平台构建生态闭环 [5][11][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2.88亿元,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0.4% [1][13] - 净利润波动显著:2022年1.04亿元、2023年1.29亿元、2024年0.89亿元(同比下降31.01%),2025年前三个月为0.82亿元 [13] -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报告期内分别为28.8%、31.8%、30.9%及35.2% [13]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2021年完成A轮融资,筹集5.085亿元,投后估值40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深创投、前海母基金等深圳机构 [6] - 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前海母基金5.81%、深创投4.32%、腾讯创投2.16%、中航坪山1.45%,创始团队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81.98% [8] - 曾于2023年计划A股上市,后转向港交所,募资拟用于研发、海外运营、品牌推广及战略收购 [8] 业务运营与全球布局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4家自营在线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10] - 生产基地位于武汉、惠州和深圳,A轮融资已全部用于武汉及惠州生产设施建设 [6][7] - 创想云平台为全球最大3D打印在线垂类社群,注册用户数、模型库数量及优质创作者数量均居行业第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