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媒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9家ST公司,涨幅超100%
上海证券报· 2025-09-27 17:37
公司股价表现 - *ST宇顺9月26日涨停 收盘价41.31元/股 市值达115.77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超1060% [1] - *ST亚振9月26日涨停 收盘价34.92元/股 市值达91.75亿元 [9][11] - ST华通收盘价21.58元/股 市值达1602.98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319.84% [9] 行业涨幅统计 - 年初至今9家ST公司涨幅超100% 覆盖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传媒、轻工制造等行业 [3][8] - ST亚振涨幅469.66% ST华通涨幅319.84% ST信通涨幅274.3% ST迪威迅涨幅150.88% ST证通涨幅130.2% ST易联众涨幅101.58% [9] 业务转型动向 - *ST宇顺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屏及模组、触摸屏及模组等产品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46.48万元 [4] - *ST宇顺4月披露跨界收购计划 拟现金收购三家数据中心公司100%股权 标的公司运营约8000个机柜 [6] - ST华通在深圳和上海投资数据中心项目 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投资摩尔线程 穿透持股比例约0.35806% [10] - *ST亚振8月公告拟以5544.9万元收购广西锆业科技51%股权 寻求业务转型 [11] 交易风险与监管 - *ST宇顺因2024年审计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 *ST宇顺股价在3月31日至5月20日期间涨幅达204.18% 公司曾进行交易波动核查 [7] - *ST亚振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偏离值达12% 公司提示整合存在不确定性 [13][14]
估值周报:最新A股、港股、美股估值怎么看?-20250927
华西证券· 2025-09-27 16:12
A股市场估值 - 万得全A当前PE(TTM)为17.33倍,处于历史均值附近[7] - 创业板指PE(TTM)现值为44.17倍,低于中位数48.90倍[14] - 食品饮料行业PE处于历史较低分位,计算机行业PE处于历史较高分位[23] - 银行板块PB(LF)仅0.53倍,显著低于券商板块的1.42倍[26] 港股市场估值 - 恒生指数PE(TTM)现值为11.84倍,略高于中位数10.27倍[59] - 恒生科技指数PE(TTM)为23.69倍,较中位数32.81倍偏低[59] - 港股地产建筑业PB(LF)仅0.43倍,大幅低于中位数0.82倍[73] - 腾讯控股PE(TTM)现值为25.87倍,低于中位数35.80倍[75] 美股市场估值 - 标普500指数PE(TTM)现值为29.36倍,高于中位数21.07倍[82] - 纳斯达克指数PE(TTM)达42.83倍,超过中位数32.92倍[82] - 道琼斯工业指数PE(TTM)现值为31.64倍,显著高于中位数18.57倍[82] 跨市场比较 - 中概股估值普遍回落,阿里巴巴PS现值为2.93倍,低于中位数7.28倍[97] - 中美银行股PB差异明显,建设银行PB仅0.67倍,而摩根大通达2.58倍[100]
光大证券:A股节后有望继续上行 港股关注科技成长及高股息占优的“哑铃”策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7 09:20
A股市场表现与展望 - 9月A股主要指数涨多跌少 创业板指涨幅最大而上证50跌幅最大 [2] - 电力设备、电子、传媒等行业表现较好 受产业事件催化及市场情绪抬升影响 [2] - 国庆节后市场有望继续上行 因交易热度回暖且估值合理未出现明显透支 [3] - 建议重点关注TMT主线 流动性驱动行情下该板块易成主线且存在产业趋势进展等多重催化 [3] 港股市场表现与配置策略 - 9月港股震荡上行 恒生科技指数涨12.4% 恒生综合指数涨6.2% 恒生指数涨5.6% [2] - 港股盈利能力较强且估值偏低 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具稀缺性 [3] - 建议采用科技成长与高股息结合的"哑铃"策略 关注自主可控、芯片及高端制造概念 [4] - 部分互联网科技公司具独立景气度 通信、公用事业、银行等高股息策略可作稳定收益底仓 [4] 行业表现与催化因素 - 产业事件催化及市场情绪抬升推动电力设备、电子、传媒等行业走强 [2] - TMT板块存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等催化 且近期板块轮动中已显现优势 [3] - AI产业趋势持续发展为港股提供上行支撑 结合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的宏观背景 [3]
【策略】把握布局窗口——2025年10月A股及港股月度金股组合(张宇生/王国兴)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27 08:04
9月A股港股市场表现 - 9月A股主要指数涨多跌少 创业板指涨幅最大 上证50跌幅最大[4] - A股行业涨幅分化明显 电力设备、电子、传媒等行业表现较好[4] - 港股市场震荡上行 恒生科技指数涨12.4% 恒生综合指数涨6.2% 恒生指数涨5.6%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5.5% 恒生香港35指数涨0.7%[4] A股市场展望 - 国庆节后市场有望继续上行 支撑逻辑未变 估值较为合理[5] - 建议重点关注TMT主线 产业趋势持续进展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5] - TMT板块已显现轮动优势 未来行情或将延续[5] 港股市场展望 - 港股或继续震荡上行 盈利能力较强 资产相对稀缺 估值仍然偏低[6] - 建议关注科技成长与高股息并重的"哑铃"型配置策略[6] - 重点关注自主可控、芯片、高端制造概念 部分互联网科技公司 以及通信、公用事业、银行等高股息行业[6]
每日复盘-20250926
国元证券· 2025-09-26 21:43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65%至3828.11点,深证成指下跌1.76%至13209.00点,创业板指下跌2.60%至3151.53点[2][7][14] - 市场成交额缩量至21661.0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256.62亿元[2][14] - 个股普跌,1806只上涨,3415只下跌[2][14] 行业与风格表现 - 石油石化行业涨幅居前达1.06%,电力及公用事业涨0.40%,钢铁涨0.38%[2][19] - 计算机行业跌幅最大达-3.51%,传媒跌-2.74%,电子跌-2.65%[2][19] - 风格表现排序:周期>稳定>金融>成长>消费;中盘价值>大盘价值>中盘成长[19]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835.79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出572.35亿元,大单净流出263.43亿元[3][23] - 小单资金净流入822.51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入13.28亿元[3][23] - 南向资金净流入105.40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占73.66亿港元[4][25] ETF资金动态 - 主要宽基ETF成交额普遍减少,华夏上证50ETF成交额减少2.86亿元至14.35亿元[3][27] - 南方中证500ETF成交额逆势增加4.12亿元至16.34亿元[3][27] - 科创50ETF前一日资金净流入4.36亿元[3][27] 全球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35%,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89%[4][30] - 美股三大指数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跌0.38%,标普500跌0.5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50%[5][31] - 欧洲主要股指普遍下跌,德国DAX跌0.56%,英国富时100跌0.39%[5][31]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央行单日净投放4115亿元流动性,通过逆回购操作投放7658亿元[13] - 香港金管局调整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日间额度增至300亿元,隔夜额度降至100亿元[13] - 美国宣布新一轮关税政策,对部分进口商品征收30%-100%关税[13] 行业数据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6.9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太阳能发电装机同比增长48.5%[13] - 1-8月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减少223小时至2105小时[13] 商品与外汇市场 - 纽约金价上涨0.33%至3780.50美元/盎司,年内累计上涨43.15%[33] - 美元指数上涨0.69%至98.55,人民币汇率小幅波动[33] - 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0.48%至69.64美元/桶[33]
雷总被打脸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26 21:29
小米公司 - 年度演讲后股价大跌8%,市值单日蒸发1200亿港币 [1] - 存在过度营销问题,微信搜索“小米过度营销”出现大量相关视频内容 [1] - 小米汽车业务需召回11.6万辆存在缺陷的汽车 [1] - 汽车业务已越过0到1阶段,建议营销适度收敛,以平等心智对待用户 [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与港股同时下跌,创业板和恒生科技指数领跌 [3] - 市场将资产分为老登资产、中登资产和小登资产三类 [4] - 当日老登资产(红利板块)领涨,小登资产浓度高的双创50指数领跌A股 [5] - 双创50指数在过去14周中有13周录得上涨,仅一周微跌0.62% [5] 宏观与利率环境 - 美联储主席表态美股估值偏高,美国二季度GDP及通胀数据上修 [8] - 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修正,从预期降息2次调整为可能不降息或仅降息1次 [8] - 降息落地后,2年期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开始上行 [9] - 受益于降息预期的资产(纳指100、双创50、恒生科技、现货黄金)在预期反复后出现降温 [11] - 韩国股市当日大跌且连跌三日 [11] 行业与政策影响 - 医药板块受新关税政策影响,日本东证医药指数、A股中证医疗、港股创新药板块集体低开低走 [14] - 港股创新药板块跌幅最大 [14] - 新关税政策对港股、A股及整体亚太股市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15] 市场资金与杠杆 - 过去两个交易日融资余额以每日新增超100亿元的速度增长,当前余额超2.4万亿元 [18] - 融资余额大幅超越2015年峰值,但融资余额/A股总市值比例(未达3.1%)仍远低于2015年峰值 [18] - 融资盘快速增长导致多家券商融资额度紧张,并提高信用额度上限 [19] - 融资盘驱动的热门股(如胜X科技)在股价下跌时出现融资盘多杀多局面,股价高位下跌超13% [22] 公司特定事件 - 港股机器人热门股地X线机器人完成闪电配售,折价5.75%募资超60亿元,次日股价大跌近8.5% [24] - 无X传媒上市一周年限售股解禁1.17亿股,为流通股规模的3倍以上,股价当日跌超10% [24] 基金市场动态 - 8月QDII基金份额新增500亿份,但9月大批QDII基金开始大幅收窄申购限额 [30] - 8月债券基金份额被赎回1000亿份,预计9月赎回更多 [31] - 8月货币基金份额增加2000亿份,因货基收益率高于1年期存款利率(约1%) [32] - 8月混合基金规模因净值上涨增加3000多亿元,但份额减少400多亿份,显示基民赎回 [32]
10月金股报告:市场预计维持震荡,科技关注性价比
中泰证券· 2025-09-26 21:12
核心观点 - 市场预计维持震荡走势 科技类资产应关注性价比[1][6] - 宏观与市场流动性仍然充裕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市场流动性延续扩张趋势[2] - 科技板块维持强势但内部分化明显 呈现高低切换特征[2][6] - 周期及股息类资产表现偏弱 经济数据疲软且资金扩散有限[3] - 中期资金动能未枯竭 存款搬家趋势延续 两融余额快速增长[4] - 配置策略聚焦科技性价比和上游有色金属 关注滞涨赛道和原材料需求[5] 市场流动性状况 - 美联储9月17日如期降息25bp 点阵图显示19名与会者中9人预计年内再降一次 10人预计再降两次[2] - 9月A股日均成交金额超过2.45万亿元 高于8月的2.31万亿元[2] - 两融规模加速扩张 成交额占全市场比例突破12% 超过"924"行情期间高点[2] - 9月融资融券余额同比增长48.38% 为2021年7月以来最高 两融交易额占比11% 较2015年2月高点28%仍有空间[4] - 非银机构存款持续增长 8月新增1.18万亿元同比多增0.55万亿元 7月新增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4] 科技板块表现 - 9月万得科技大类指数日均成交额占全A比例达40.8% 超过8月的39.3%[2] - 科技板块成交占比最新值达46.4% 位于2023年至今93.3%分位值[5] - 板块内高低切换明显 8月领涨的光模块、通信设备、液冷在9月涨幅较低[2] - 半导体材料、动力电池、储能、机器人等前期滞涨题材9月补涨效应显著[2] - 国产替代链产能加速强化基本面支撑 政策加码巩固自主可控逻辑[2] - 海外科技巨头资本开支高企催化海内外产业链股价上行[2] 市场估值与风险 - 沪深300风险溢价为5.19% 位于2023年以来1%分位值 接近924行情期间最低点5.02%[3] - 极端高估值个股比例显著上升 当前PE大于100倍个股占比达16.6% 2024年/2023年该值为8.7%/9.1%[3] - 9月万得全A上涨个股日均占比47.2% 低于8月的55.1% 赚钱效应减弱[6] - 9月上证指数录得0.12%跌幅 科创50录得9.93%涨幅 创业板指录得11.96%涨幅[6] 配置策略方向 - 科技板块注重性价比 关注前期滞涨赛道以扩大赔率空间[5] - 锚定科技大类中前期滞涨的盈利上修股进行高低切换[5] - 关注"储能+算力"上游有色洼地 包括锂、钴、铜等核心原材料[5] - 锂与钴需求保持刚性增长 受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电池技术迭代[5] - 铜受益半导体行业高景气周期及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5] - 适当增配低估值、高景气相关的锂电及半导体上游金属标的[5] 行业与公司推荐 - 港股创新药ETF:联储降息落地 港股流动性边际改善 创新药产业逻辑延续[11] - 恒玄科技:国产AI SOC核心 可穿戴稳定放量 眼镜打开成长高度 Q3预计旺季业绩加速[11] - 兆易创新:AI核心标的 定制化存储AI多终端趋势确认 卡位稀缺[11] - 福达股份:机器人产品已全面形成总成能力 客户进展有望超预期[11] - 豪能股份:量产能力最强、客户覆盖最广的机器人减速器平台化标的[11] - 盟科药业:引入控股股东 研产销全链赋能 开启高速发展期[11] - 药明康德:地缘改善+降息预期+Q3有望超预期 外包龙头持续领航[11] - 华夏航空:支线航空龙头成长空间较大 2025年看翻倍空间[11] - 申通快递:产能释放空间较大 盈利弹性兑现可期[11] - 恺英网络:独家授权+头部合作+广告涨价推动盒子业务高速增长[11] - 荣信文化:儿童内容龙头 积极拓展IP+AI战略 经营拐点向上[11] - 润泽科技:互联大厂强化资本开支 AIDC龙头交付提速[11] - 亨通光电:空芯等新型光纤取得突破 海洋能源+通信在手订单充足[11] - 冠盛股份:汽车后市场出海先锋 打造固态电池新成长极 年底有产能落地[11] - 华锐精密:钨粉涨价影响正面 宇树刀具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设立子公司进军AI软件[11] - 河钢资源:铁水产量居高不下 年底钢厂补库预期支撑铁矿价格 铜产量逐步抬升[11] - 新华保险:股价调整到位 三季报催化可期[11]
华媒控股:公司积极关注短剧行业的发展,积极探索相关合作模式和参与形式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20:40
公司业务动态 - 华媒控股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关于短剧行业发展的提问 [1] - 公司积极关注短剧行业发展并探索相关合作模式和参与形式 [1] - 目前短剧相关业务暂未形成收入和利润 [1]
A股平均股价13.47元 32股股价不足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7:35
A股整体股价概况 - 截至9月26日收盘,沪指报收3828.11点,A股平均股价为13.47元 [1] - 高价股及低价股数量在A股市场总体占比相对较少 [1] 低价股分布特征 - 股价低于2元的个股共有32只,最低为*ST高鸿(0.38元),其次为紫天退(0.43元)和*ST苏吴(1.05元) [1] - 低价股中ST股占比达43.75%(14只) [1] 低价股市场表现 - 当日上涨个股11只,涨幅前三为*ST元成(5.26%)、*ST苏吴(5.00%)、ST岭南(1.88%) [1] - 下跌个股14只,跌幅前三为*ST高鸿(-5.00%)、紫天退(-4.44%)、ST中珠(-1.54%) [1] 行业分布特征 - 房地产行业出现6只低价股(*ST金科、荣盛发展、盈新发展、绿地控股、ST明诚、北辰实业、*ST阳光) [1][2] - 钢铁行业有3只低价股(重庆钢铁、山东钢铁、酒钢宏兴) [1] - 建筑装饰行业有3只低价股(ST岭南、雅博股份、*ST元成) [1][2] - 基础化工行业有3只低价股(*ST辉丰、金正大、和邦生物) [1][2] 估值特征 - 市净率低于1倍的个股包括紫天退(0.06倍)、*ST苏吴(0.42倍)、金隅集团(0.43倍)等 [1][2] - 市净率异常高的个股包括海航控股(26.81倍)、广田集团(13.09倍)、ST明诚(15.23倍) [1][2]
东望时代追偿案已结案,将对到期债务申请强制执行
新浪财经· 2025-09-26 16:37
诉讼事项进展 - 案件已结案 公司为原告 涉案金额9055.64万元(不含利息等费用)[1] - 债务人未按调解书履约 全部债务视为到期[1] - 公司将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申请情况存在不确定性[1] 担保相关事项 - 公司曾为寰宇能源提供担保 导致2024年被司法划扣1.10亿元[1] - 公司已通过追偿诉讼达成调解[1] 财务影响及披露 - 公司将综合判断对相关报告期损益的影响[1] - 截至公告日 公司无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1] - 公司将持续披露进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