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海南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快讯· 2025-07-14 09:15
海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海南将立足资源禀赋、政策制度和地缘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大力推动四大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 [1] -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1] 服务业发展策略 -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 - 重点培育海上风电、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1] 农业领域发展重点 - 增强天然橡胶稳产保供能力 [1] - 加快建设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 [1] - 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开放合作"双高地" [1] 科技创新方向 -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聚焦种业、深海、商业航天、绿色低碳、生物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 [1] - 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1]
65%糖代谢案例,异常有望通过饮食干预逆转!
GLP1减重宝典· 2025-07-14 08:56
全球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突破 - 全球2型糖尿病发病率持续攀升,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代谢的相互作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3] - 最新研究通过多组学联合分析首次系统阐明肠道菌群动态变化与血液代谢物互作影响糖代谢的分子机制 [3] -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通过为期12个月的个性化膳食干预,65%受试者的糖代谢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 [3] 研究方法与数据验证 - 研究采用瑞典IGT队列(n=697)作为发现队列,SCAPIS队列(n=470)作为验证队列 [6] - 运用高通量代谢组学技术检测了978种血浆代谢物,通过宏基因组测序鉴定了1,427个微生物共丰度基因群(MGS) [6] - 采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机器学习算法整合临床指标、饮食摄入数据和微生物特征,成功构建代谢物水平预测模型 [7] 肠道菌群代谢轴与糖尿病关联 - 肠道菌群贡献了近30%的血液代谢物变异,远超健康人群 [8] - 临床因素解释变异度最高(13.6%-66.3%),微生物群次之(7.8%-47.2%),饮食因素影响相对较小(1.3%-38.3%) [8] - 研究共鉴定出502种与糖代谢异常显著相关的代谢标志物,主要涉及脂质和氨基酸代谢通路 [9] 糖尿病亚型与代谢特征 - 孤立性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中58.9%的代谢异常与肥胖相关 [9] - 孤立性糖耐量异常(IGT)患者仅26.2%的代谢物与肥胖相关 [9] - 52.3%的异常代谢物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重叠 [9] 生活方式干预效果 - 65.9%的糖尿病相关代谢物可通过饮食或运动干预实现逆转 [10] - 低碳水高蛋白饮食在14天内即可显著改善116种代谢物(包括77种脂类和39种氨基酸) [10] - 急性有氧运动可特异性逆转21种代谢物 [10] 糖尿病早期干预新策略 - 首次在未接受治疗的群体中精准识别出502种与血糖调控密切相关的代谢标志物,其中143种与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关联 [11] - 在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出现前,微生物-代谢轴已发生显著改变 [11] - 通过整合个性化营养指导、科学运动方案和靶向菌群调节的综合干预模式,有望实现对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有效阻断 [12]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述评(上)
经济日报· 2025-07-14 06:09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2] - 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与效益指数达125.2,同比增长2% [2]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占比持续提升 [2] - 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超30% [2] 产业结构与升级方向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具有较大潜力 [2] - 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高端仪器装备与新材料、海洋电子信息为未来重点发展领域 [2] - 需做强海洋传统优势产业(如船舶工业、水产种质资源),做大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做优现代服务业(如金融) [3] 区域政策与产业布局 - 上海计划2030年形成"3+5+X"世界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4] - 广东提出建设环珠江口"黄金内湾",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4] - 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发布政策推动海洋产业能级提升 [4] - 需立足区位优势形成特色化海洋经济格局(如山东生态牧场、福建"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模式) [4][5] 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 - 远洋捕捞需通过数智化技术提升鱼种识别、海域监测等精细化水平 [6] - 山东"耕海1号"平台实现渔业养殖、文旅、科研教育三产融合 [5] - 福建探索"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上风电+储能"等跨界模式 [5] 要素支撑与生态管理 - 需科学划分海域范围保障重大项目落地 [6] - 对海洋新兴产业重点项目优先支持土地、海岸线等资源 [6] -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服务海洋产业 [6]
长期超配中国资产 企业竞争优势“三级跳”
中国证券报· 2025-07-14 04:52
淡马锡2025财年业绩表现 - 投资组合净值达到4340亿新元 创历史新高 较上一财年增加450亿新元 [1] - 一年期股东回报率为11.8% 二十年期和十年期年化回报率分别为7%和5% [1] - 长期投资理念体现在业绩中 重点配置有韧性、现金流好的资产 [1][2] 中国资产配置情况 - 中国资产占比从19%降至18% 但净值规模增加逾40亿新元 [1][2] - 长期超配中国资产 投资策略为自下而上选股 偏离MSCI全球指数 [2] - 在华资产涉及TMT、金融机构等领域 价值修复推动业绩增长 [2] 中国企业竞争优势 - 竞争优势实现三级跃升:劳动力优势→工程优势→研发优势 [3] - 创新药研发达到国际水平 国际药企开始采购中国早期研发成果 [3] - 新能源领域宁德时代 生命科学领域药明康德等公司确立全球领先地位 [3] 中国消费品牌发展 - 新消费品牌如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进入品牌溢价新时代 [4][5] - 品牌价值体现在实用性和情绪价值 中国商品摆脱低质形象 [5] - 自主IP和品牌建设推动价值链攀升 消费品牌建立是长期过程 [5] 中国宏观政策效果 - 政策组合拳形成体系化改革 直接和间接促进消费复苏 [6] - 反内卷政策引导企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创新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6] -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对释放消费潜力具有间接影响效应 [6] A股投资价值 - MSCI中国指数估值低于历史均值 PEG指标显示估值合理 [7] - 估值终将回归基本面 未来存在修复空间 去年表现已体现均值回归 [7] 早期投资策略 - 早期投资占比不超过6% 注重对优质项目持续加注 [7][8] - 成立淡明资本专注中国生命科学早期投资 首期基金规模33亿美元 [8] - 淡明私募获得中国资管牌照 首只基金将投资早期生命科学公司 [8][9] 稳定币发展趋势 - 稳定币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需建立全球监管协同框架 [9] - 主要价值体现在提升跨境支付效率 需关注真实应用场景 [9] - 香港金管局出台稳定币条例 金融机构关注区块链技术应用 [9]
品牌工程指数上周涨1.78%
中国证券报· 2025-07-14 04:52
市场表现 - 上周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上涨1 78%报1679 33点 上证指数上涨1 09% 深证成指上涨1 78% 创业板指上涨2 36% 沪深300指数上涨0 82% [1] - 阳光电源上周涨幅达12 50%居首 泰格医药上涨10 70% 康泰生物 药明康德 国瓷材料 恒瑞医药分别上涨9 72% 8 94% 7 54%和6 83% [1] - 今年以来信立泰累计上涨47 42% 药明康德上涨43 21% 安集科技上涨38 52% 丸美生物 上海家化 科沃斯等涨幅超20% [2] 行业热点 - 7月份算力链 新消费 创新药领域为市场关注热点 高股息资产仍是中长期机构增配方向 周期性行业反转预期带来结构性机会 [2] - 科技创新产业持续突破 政策发力推动内需领域供需改善 基本面和政策面带动作用显著 [3] 资金动向 - 居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有望提升 中长期机构资金入市叠加潜在海外资金流入 流动性因素对A股有利 [3] - 海外长线资金关注度提升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强劲 宏观经济企稳及弱美元格局将推动资产重估 [3] 市场情绪 - 市场对利好信息反应积极 多头力量强势 机构对后市表现乐观 [1][2] - 短期市场情绪向好 板块轮动格局延续 各板块均存在机会 [2]
科创板多家上市时未盈利公司发声——资本市场开辟专属通道 有助于核心技术攻关
证券时报· 2025-07-14 02:42
科创板改革"1+6"政策影响 - 科创板改革"1+6"政策设立科创成长层、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支持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硬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加速技术研发和创新产品商业化 [1] - 政策使资本市场更好地适应科技型企业盈利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的特点 [1] - 改革引导资本流向国家战略需求领域,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 [2] 未盈利科创企业受益情况 - 泽璟制药作为首家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已实现多个创新药获批上市 [1] - 奥比中光2022年7月以未盈利状态登陆科创板,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1] - 拓荆科技2022年上市时未盈利,上市首年即实现盈利且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1] 硬科技企业融资环境改善 - 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企业获得融资环境包容性提升和估值逻辑重塑两大关键支持 [2] - 科创成长层为高研发投入、高成长性企业开辟专属资本通道,助其跨越"死亡谷" [3] - 第五套上市标准体现对技术突破性、产业引领性等"硬科技"核心指标的重视 [3] 企业成长路径优化 - 资本市场日益包容的融资环境和改革举措落地助力企业成长 [1] - 科创成长层为处于核心技术攻关期或产业化初期的优质企业铺设"韧性赛道" [3] - 政策让资本有更多耐心伴随企业穿越创新周期,更理性评估技术积累与长期潜力 [3]
资本市场改革显效 各路资金投下信任票
证券时报· 2025-07-14 01:22
资本市场改革进展 - A股市场总市值突破百万亿元 常态化稳市机制不断健全 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明显提升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1] - 深化科创板"1+6"改革 "并购六条"等政策相继推出 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 [1] - 投资端改革发力中长期资金入市 推动养老金 保险资金扩大投资范围 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3] 科技产业发展 - 市值超千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达27%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领域形成集聚效应 [2] - 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超140单 是去年同期的2倍 产业并购积极性显著提高 [2] - 科创债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 "债股联动"机制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来源 [2] 外资参与情况 - 外资通过QFII 沪深股通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 [4] - 上半年外资机构密集上调中国股票评级 广泛调研A股上市公司 [4] - 中国科技行业突围 政策环境稳定 资本市场生态改善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 [4] 市场运行特征 - A股市场日均成交量和成交额整体平稳 上市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2] -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要素向潜力领域集聚 有效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 [2] - 险资 养老基金等中长期资金推动市场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3]
推荐 | 达普生物:中国高通量液滴微流控技术的领军企业
达普生物 已入驻 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 平台-新品库 ( bio-basedlink ) #生物制造新品推荐 | 达普生物 致力于打造新一代智能化生命科学解决方案,赋能AI与生物科技的深度融合 —— 达普生物 。 ↓↓↓ 达普生物孵化于香港科技大学,于 2018 年创立,致力于提供世界领先的生命科学工具,是中国高通量液 滴微流控技术的领军企业。公司在深圳、嘉兴两地设有研发与生产中心,研发团队近百人,聚焦于将液滴 微流控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与精准医学领域,致力于成为集微流控芯片、仪器、试剂的研发和生产于一体 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商。 已商业化多款基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科学仪器,包括微流控高通量筛选系统(CytoSpark® Droplet Microfluidic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System ) 、 全 能 液 滴 微 流 控 分 析 系 统 ( OMNIdrop® System)、星海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Galaxy Single Cell Analysis System)、星云数字 PCR 系统 (Nebula dPCR System)和单囊泡分析系统(Exostar ...
科创板“1+6”配套业务规则落地!市场各方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13 23:23
科创板配套业务规则发布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深化科创板改革,解决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痛点难点问题,增强科创板对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1] 科创成长层设立意义 - 科创成长层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尤其是成长初期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适配的资本市场平台,有利于彰显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 [2] - 科创成长层有利于集中管理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便于投资者更好识别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 - 科创成长层为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开辟专属资本通道,助力企业突破"研发投入高、盈利周期长"瓶颈 [6]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优质未盈利科技创新型企业,对未盈利上市公司进行差异化统一监管 [9]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能够借助专业机构的眼光为审核注入"市场智慧",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3]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只作为审核注册的参考,不构成新的上市条件 [3]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有助于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科创板公司反馈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泽璟制药已实现多个创新药获批上市 [5] - 奥比中光2022年7月以未盈利状态登陆科创板,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5] - 拓荆科技上市首年即实现盈利且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6] - 云天励飞将加大在大算力AI推理芯片的研发投入 [6] - 翱捷科技认为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企业将获得融资环境包容性提升和估值逻辑重塑两大关键支持 [7] 券商投行观点 - 科创成长层设立能更好支持早期创新企业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发展中的竞争优势 [9] - 科创成长层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闭环生态的关键一环 [9]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与IPO预先审阅机制优化了审核资源配置效率,强化了风险防控 [9] 创投机构反馈 - 科创板已上市企业中约有九成在上市前获得了私募基金投资 [12] - 科创板推出改变了中国创投界近年来的投资方向,带动投资机构转投硬科技 [12] - 科创板改革"1+6"政策将提升科创板对优质公司和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吸引力 [13] - 国投系基金已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科创板上市143家 [13]
科创板“1+6”配套业务规则落地!市场各方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13 23:13
"与境外市场不同的是,科创板此次改革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开展小范围试 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只作为审核注册的参考,不构成新的上市条件,并非上市'门槛',不影响科 技型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科创板。"姚亚伟说。 科创板"1+6"配套业务规则落地。 7月13日,上交所正式发布了《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 指引第7号——预先审阅》《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8号——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等配套业务规则。在 配套业务规则公布后,专家学者、科创板公司董事长、券商投行负责人、创投机构投资人等纷纷发声,对配套 业务规则给予了积极正面评价,认为此次深化科创板改革着力解决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痛点难点问题,主动适 应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和科技型企业的成长需求,进一步增强了科创板对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 度包容性、适应性。 专家学者:科创成长层提供适配的资本市场平台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张宗新表示,从全球实践看,科技型 企业往往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转盈利周期长,资本市场服务能否有效覆盖优质未盈利科技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