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
搜索文档
昨天上涨的预制菜板块今天跌了
第一财经· 2025-09-16 12:29
本文字数:666,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 封图 | AI生成 截 至 9 月 16 日 午 间 收 盘 , 同 花 顺 App 数 据 显 示 , 预 制 菜 概 念 板 块 跌 0.43% 。 其 中 国 光 连 锁 (605188.SH)跌4.88%,昨日涨停的三江购物(601116.SH)跌3.9%,汇嘉时代(603101.SH)跌 4.78%。 2025.09. 16 作者 | 第一财经 揭书宜 千味央厨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关于如何应对公众对预制菜行业的信任危机时表示,其深刻理解并高度 重视当前市场对预制菜行业存在的信任挑战,并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包括源头严控与供应链升级,公 司始终将保障原料的稳定供应与卓越质量视为重中之重;构建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针对不同业务环节 制定了质量管理制度等。 微信编辑 | 生产队的驴(吃午餐版) 9 月 15 日 , 预 制 菜 概 念 板 块 走 高 , 同 花 顺 数 据 显 示 , 预 制 菜 概 念 板 块 当 日 涨 幅 0.99% 。 得 利 斯 (002330.SZ)、三江购物涨停,惠发食品(603536.SH)、味知香(605089.SH)、国联水产 (30 ...
昨天上涨的预制菜板块今天跌了
第一财经· 2025-09-16 12:13
预制菜行业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6日午间收盘,预制菜概念板块下跌0.43% [1] - 9月15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上涨0.99% [1] - 9月16日国光连锁下跌4.88%,汇嘉时代下跌4.78%,三江购物下跌3.9% [1] - 9月15日得利斯与三江购物涨停,惠发食品、味知香、国联水产、千味央厨、盖世食品等公司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1] 预制菜行业面临的挑战 - 行业面临消费者需求多元化、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 [3] - 行业存在标准不一、食品安全、监管标准等问题 [3] - 随着相关标准逐步出台,长期来看优质的品牌力将成为消费选择的关键 [3] 企业应对措施 - 千味央厨采取源头严控与供应链升级以应对行业信任危机 [3] - 千味央厨将保障原料稳定供应与卓越质量视为重中之重 [3] - 千味央厨构建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针对不同业务环节制定质量管理制度 [3]
西贝发布致歉信,承诺部分菜品将调整为门店现做,贾国龙:做一个透明的西贝,今后彻底向胖东来学习【附预制菜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9-16 11:49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罗永浩公开吐槽西贝莜面村"预制菜比例过高"的言论持续发酵,将这家知名餐饮品牌推向舆论风口, 也再次引发公众对预制菜行业关注。 近日,西贝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在 这场风波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顾客对西贝的 关心、疑问与批评。 这些声音,我们都一一记在心里,也深刻意 识到:西贝的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 差异,没有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与期待。 在此,西贝对给顾客带来的困扰和担忧致以 深深歉意。向每一位关注此事提出意见、建 议的顾客,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同时,请每一位顾客放心,西贝始终坚守严 格的食品安全底线,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 法规。 此刻西贝全体伙伴已积极行动起来,就顾客 关心的问题进行逐一改善。 为了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让顾客拥有更好 的体验。我们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 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 2025年10月1日前,西贝全国门店会陆续完成 以下调整: 1、西贝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调的菜品,调整为 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 9月15日,西贝餐饮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宣布多项整改措施,包括将所有使用大豆油的菜品改用非转 基因大豆油、儿童餐"吃光光牛肉焖饭"的牛肉酱调整为门店现炒等 ...
预制菜应该感谢罗永浩
36氪· 2025-09-16 11:35
事件概述 - 罗永浩与西贝就预制菜使用的争议以双方和解告终,西贝承诺调整中央厨房前置加工至门店现场加工[1] - 罗永浩放弃进一步追究,但强调餐饮企业应对使用预制菜向消费者提供知情权,反对冒充现做菜肴[1] - 该消费者反感事件未对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反而在9月15日推动预制菜板块股价全面走高[1] 资本市场反应 - 9月15日预制菜板块多只股票上涨,得利斯收盘价5.45元/股,涨停幅度达+10.10%,总市值26.11亿元[2] - 龙大美食收盘价6.13元/股,涨幅+5.69%,总市值66.15亿元;惠发食品收盘价11.4元/股,涨幅+5.56%,总市值27.89亿元[2] - 国联水产收盘价3.97元/股,涨幅+5.03%;三全食品收盘价11.59元/股,涨幅+2.20%,总市值101.90亿元[2] - 味知香收盘价28.50元/股,涨幅+4.93%;千味央厨收盘价34.92元/股,涨幅+3.96%;安井食品港股收盘价74.58港元/股,涨幅+0.77%[2] 行业政策动态 - 预制菜板块走强与《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过审有关,该草案由国家卫健委主导,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 - 草案将首次把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的情况纳入信息披露范畴,为预制菜身份提供统一说法[3] - 2023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通知首次给出国家层面预制菜定义,即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的预包装菜肴,并明确中央厨房制作菜肴不被纳入预制菜范围[4][5] 行业定义与认知差异 - 行业代表贾国龙区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认为预制菜是成品熟食加热即食,而中央厨房是进行菜品预加工,配送净菜或半成品至门店再加工[6] - 消费者与行业对预制菜的认知粒度未对齐,消费者担忧集中在防腐剂超标、食材新鲜度不足及营养流失等问题[4] - 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个别厂商使用"淋巴肉"制作预制菜产品,加剧了公众的抵触情绪[4] 行业发展与挑战 - 中央厨房发展是餐饮工业化、连锁化的大势所趋,可解决购物中心不能明火的问题,并提高出餐效率与毛利率[7] - 中国预制菜行业仍处发展初期,存在标准不一、食品安全问题,且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多集中在沿海及一二线城市,企业规模小、区域性强[12] - 日本预制菜市场成熟,规模已突破10万亿日元,覆盖超90%超市和便利店渠道,其食品生产标准严格,如禁用部分国际允许的添加剂[9][12] - 国联证券预测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至2030年达6749亿元,未来十年复合年均增长率或超10%[13] 企业应对与市场前景 - 千味央厨回应投资者称已针对行业信任挑战采取多项质量管理制度应对措施[13] - 味知香管理层认为行业标准逐步出台后,优质的品牌力将成为长期消费选择的关键[13] - 伴随行业渗透加深,中国社会餐饮形态或将发生深刻变革[14]
预制菜亟需统一标准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0:57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市场规模达到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 [1] -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7490亿元 [1] - 产业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餐饮行业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1]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行业面临标准不一、食品安全隐患、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2] - 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对预制菜企业提出更高要求 [2] - 龙头企业认为市场空间大,但行业仍缺乏相应的标准制度 [1] 行业标准化与监管进展 - 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2] - 标准出台后,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2] - 标准化被视为产业破局的关键,统一标准、设立准入门槛才能解决认知错位 [3] 市场反应与公司表现 - 受国家标准制定消息影响,二级市场预制菜概念板块表现活跃 [2] - 9月15日,得利斯涨停,天康生物涨超8%,龙大美食、惠发食品及国联水产均涨超5% [2] - 味知香股价上涨近4% [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透明化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明示成为法定义务可倒逼企业提升品质 [3] - 品质是产业生命线,企业须将品质打造成核心竞争力,从满足基本需求升级为价值消费 [3] - 随着国家标准出台,长期困扰行业的标准、透明、品质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3]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916
万和证券· 2025-09-16 10:12
国内金融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60.50点 下跌0.26% [2] - 深证成指收盘13005.77点 上涨0.63% [2] - 创业板指收盘3066.18点 上涨1.52% [2] - 沪深当月连续股指期货收盘4527.8点 微涨0.04% [2] - 恒生期货指数收盘34240.91点 上涨0.35% [2] 宏观政策动向 -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期限6个月 [4]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4] - 8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4% [4]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金融行业推出惠民举措 [4] 行业政策与动态 - 工信部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生态 涉及拓普集团(601689)和德赛西威(002920)等公司 [6]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专家审查 涉及得利斯(002330)和味知香(605089)等公司 [6] - 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福建召开 头部电池厂订单饱满 涉及宁德时代(300750)和北京利尔(002392)等公司 [6] 上市公司重要动态 - 拓斯达(300607)首次发布公司首款人形机器人 [8] - 康华生物(300841)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 [8] - 英诺激光(301021)连续多年向SHI公司批量供应碳化硅退火制程紫外激光器 [8] - 银河磁体(300127)拟收购四川京都龙泰科技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公司股票自9月15日起停牌 [8] 市场交易特征 - 两市全天成交额2.28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458亿元 [10] - 全市场近3400家个股下跌 上涨家数仅1916家 [10] - 涨停家数超过80只 但近10只个股跌停或跌幅超10% [10] 板块表现分析 - 锂电池产业链整体走强 宁德时代创历史新高 [10] - 游戏板块多只个股涨停并创阶段性新高 受益于行业政策环境改善及AI应用落地预期 [10] - 汽车零部件、煤炭、猪肉等板块有所表现 [10] - 通信设备、半导体、电子元件及互联网服务等科技类板块出现调整 [10] 市场展望 - 创业板指放量突破关键位置 中期趋势保持向上 [11] - 沪指在3850点附近获得支撑后展开震荡整理 [11] - 预计指数将延续震荡上行趋势 结构性机会不断涌现 [11]
谁在妖魔化预制菜?
搜狐财经· 2025-09-16 10:08
行业核心矛盾 - 预制菜行业面临标准化缺失的核心矛盾 为标准化而生却困于无标准 [2] - 缺乏强制性国家标准导致定义不统一 分类不清晰 标识不规范 质量指标不完善 [11] - 现有标准多从生产经营角度制定 很少考虑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保护 [11] 认知差异分析 - 企业端依据行业规范 消费者端依据直观感受 形成认知体系碰撞 [4] - 消费者能接受超市选购场景的预制菜 但难以接受餐厅体验场景的预制菜 [5] - 消费者对中高端餐厅有新鲜现做的默认期待 难以接受花高价吃加热菜 [5] 行业发展现状 - 预制菜兴起源于餐饮行业结构性变化 人工成本上涨 门店租金攀升 标准化需求增加 外卖业务发展 [9] - 预制菜推动云贵川菜系Bistro 广西鱼生餐厅 广东早茶店等小众菜系规模化扩张 [9] - 外卖领域因出餐快 薄利走量 品控稳成为预制菜最先扎根的领域 [9] 标准体系问题 - 商家标准侧重效率与成本 消费者标准侧重知情权与新鲜度 国标处于模糊地带 [11] - 没有统一国标导致商家无法确定什么该标 也怕标了不符合国标引发争议 [4]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但尚未正式实施 [3] 场景适配性 - 并非所有食物都适合预制 某些品类预制本质是挂羊头卖狗肉违背食材本真 [6] - 当前行业没有哪些品类不该预制的共识 也没有标准要求 [7] - 中央厨房预制能让北京和上海的西贝做出同样味道的莜面 这是现做模式难以实现的 [10] 品质认知 - 高质量预制菜安全性甚至高于现场制作食品 中央厨房环境控制 原料检测 工艺标准更严格 [13] - 预制菜不是劣质食品代名词 而是食品工业化必然产物 从罐头速冻食品到预包装菜肴发展 [13] - 添加剂并非预制菜特例 牛奶面包都有添加剂 酱油味精本身也是添加剂 [6]
盘后突发大消息!股民应从西贝事件中学到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00
西贝事件与消费趋势 - 西贝因预制菜争议发布致歉信 承诺10月1日前将多款菜品调整为现做现炒[1] - 消费者偏好现场加工食品 成都华阳餐馆炒菜直播吸引超5万人围观[1] - 预制菜行业需明确告知消费者使用预制工艺[1] 美联储利率政策 - 特朗普预计美联储将宣布大幅降息 市场普遍预期降息25个基点[4] - 降息50个基点概率极小 但可能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4] - 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首次或重启降息后12-24个月内标普500指数多现正回报[5] A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上证指数跌0.26% 深证成指涨0.63% 创业板指涨1.52%[6] - 两市成交额22774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435亿元[6] - 1916只个股上涨 3375只下跌 个股涨跌幅中位数跌0.48%[7] 市场走势分析 - 上证指数可能延续震荡格局 上方压力位3911.64点 下方支撑位3833点[7] - 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显现 AI硬件方向近期涨幅带动指数攀升[8] - 桥水中国认为中国股票整体未达泡沫状态[8] 板块表现与行业趋势 - 互联网板块涨2.25% 游戏股权重较大且市值居前[8] - 游戏行业产品供给与需求旺盛 竞争格局趋缓 AI降本增效推动利润率上行[9] - 游戏板块被视为创新药类比 具备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高弹性特征[10] 预制菜板块动态 - 板块上涨受西贝事件及预制菜国标草案过审影响 但多数个股收出较长上影线[10] - 预制菜非当前市场主线 资金聚焦AI硬件、固态电池、创新药等板块[10] 电气设备与电池板块 - 电气设备板块涨幅居首 宁德时代涨超9% 创历史新高[11] - 宁德时代受2026年排产预期上修影响 8月29日以来出现三根大阳线[11] AI硬件与半导体 - AI硬件核心股调整 但OCS、PCB、AI电源等分支表现突出[11] - 存储芯片板块分化 因海外存储巨头发布涨价函[11] - 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遭调查 短期利空其产业链 利好国内算力及AI芯片[12][13] 投资策略与配置框架 - 行情主要围绕出海相关或绑定海外供应链的品种展开[14] - 配置框架应坚守资源+新质生产力+出海三大方向[15] - 建议规避小盘股及近期涨幅较大个股 关注产业趋势明确的主线板块[16]
预制菜国标或将出台,多只概念股走强!一股票涨停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08:48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 - 标准将首次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是否使用及如何使用预制菜[1][2] - 监管标准出台有望推进行业自律 加强防腐剂禁令和冷链升级要求[3] 资本市场反应 - 9月15日预制菜板块走强明显 多只A股概念股出现上涨[1][2] - 得利斯(002330)一字涨停收盘涨10.10% 主力净流入6405万元 预制菜收入占比21.67%[2] - 味知香(605089)开盘涨停收盘涨4.93% 国联水产(300094)收涨5.03% 千味央厨(001215)收涨3.96%[2] - 西贝供应商龙大美食(002726)上涨5.69% 2024年12月与西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 行业影响分析 - 标准统一将解决行业面临的标准不一 食品安全和监管标准问题[3] - 头部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扩大市占率 利好产业链龙头企业[3] - 优质的品牌力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依据[3] 事件背景 - 罗永浩9月10日称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称"门店100%没有预制菜"[1] - 双方多次隔空回应推动预制菜话题发酵[1]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英伟达被进一步调查丨盘前情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8:40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走势分化 沪指跌0.26%至3860.5点 深成指涨0.63%至13005.77点 创业板指涨1.52%至3066.18点 两市成交额2.28万亿元 较前日缩量2458亿元[2][3] - 超3300只个股下跌 游戏板块涨3.49% 汽车产业链涨超1% 算力板块局部走强 储能概念活跃 文化传媒大跌[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为汽车零部件(18.65亿元 2.04%) 游戏(18.19亿元 7.07%) 汽车整车(17.36亿元 4.95%) 农牧饲渔(4.79亿元 1.91%) 煤炭(3.34亿元 3.58%)[20]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行业为通信设备(-66.89亿元 -6.67%) 半导体(-44.51亿元 -2.17%) 小金属(-39.88亿元 -9.47%) 电子元件(-36.35亿元 -3.21%) 互联网服务(-35亿元 -3.46%)[20] 美股及大宗商品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道指涨0.11%至45883.45点 纳指涨0.94%至22348.75点 标普500涨0.47%至6615.28点[4][6] - 国际油价上涨 WTI原油涨0.97%至63.3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涨0.67%至67.44美元/桶[4][5][6] - 美元指数跌0.03%至97.33 离岸人民币汇率微跌0.01%至7.12[6] 政策动态 - 中美就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将通过数据安全委托运营和算法授权等方式解决[7][8] - 国家外汇局推出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新政 允许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9][10] - 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实施进一步调查[11] -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发布 完善风险分类和防范措施[12] - 国办推动旅游标准实施应用和试点工作 提升服务质量[13] 区域产业政策 - 上海发布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行动方案 支持企业并购和国际化发展 鼓励发展产业基金和保险机制[14] - 河南出台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化方案 要求加快高端芯片研发 做强AI手机/计算机/大模型一体机等整机产品[15] 行业动态 - 17家车企响应中汽协账款支付倡议 包括比亚迪/理想/蔚来/小米等企业[16] - 机构看好算力自主化机会 国产算力需求持续攀升[17][18] - 油运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运价上涨受原油增产和制裁力度加大影响[18] - 预制菜明示制度推动供应链透明化 头部企业优势凸显[18] 公司公告 - 北京君正遭股东减持482.54万股[19] - 众泰汽车需支付上海思致2950万元及逾期利息 可能对业绩产生较大影响[19] - 博瑞医药肥胖治疗药物BGM0504片获批临床试验 全球尚无同类口服剂型上市[19] - 鼎通科技拟1500万美元在越南设厂 研发生产光模块液冷散热器[19] - 新大正拟收购嘉信立恒至少51%股份 股票停牌[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