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自主化

搜索文档
A股,再度刷新10年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8-25 17:29
长城证券表示,当前全球AI浪潮持续加速,催生算力需求指数级提升,同时国产诸如DeepSeek等大模 型加速推进,考虑地缘政治及产业链稳定等因素,必定带来国产算力需求的持续攀升,将带来充分的算 力国产自主化空间,我们持续看好算力自主化相关投资机会。 8月25日,上证指数高开0.59%,随后持续震荡攀升,最高点达3883.56点,刷新10年新高纪录。除了部 分科技板块以外,多数行业板块实现上涨,其中,有色金属、通信、消费、房地产等板块表现较为活 跃。 截至收盘,沪指涨1.51%报3883.56点,深证成指涨2.26%,创业板指涨3%,科创50指数涨3.2%。A股市 场成交金额再次突破3万亿元。 港股市场表现也比较强势,恒生指数大涨超2%,恒生科技指数涨超3%,国企指数涨超2%。热门股票方 面,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盘中涨幅最高接近70%,长飞光纤涨超20%,金力永磁、金风科技、洛阳 钼业等多股涨超10%。 稀土永磁等多个板块大涨 稀土永磁板块早盘一度拉升上涨超5%,截至收盘时的涨幅仍接近4%。个股方面,金力永磁实现20%涨 停,大地熊、金风科技、中钢天源、北方稀土等多股大涨。 消息面上,工信部等三部门发 ...
A股,再度刷新10年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8-25 17:07
在增量资金持续入场的背景下,A股市场近期加速上涨。 8月25日,上证指数高开0.59%,随后持续震荡攀升,最高点达3883.56点,刷新10年新高纪录。除了部分科技板块以外,多数行业板块实现上涨,其中,有色金属、 通信、消费、房地产等板块表现较为活跃。 截至收盘,沪指涨1.51%报3883.56点,深证成指涨2.26%,创业板指涨3%,科创50指数涨3.2%。A股市场成交金额再次突破3万亿元。 通信板块表现同样比较活跃,中际旭创等上涨超10%,剑桥科技、长江通信、长飞光纤等涨停。 近日,算力产业链上市公司纷纷披露2025年半年报或半年度业绩预告,多家公司提及,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基础算力设施的持续建设和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 资的稳步增长。 港股市场表现也比较强势,恒生指数大涨超2%,恒生科技指数涨超3%,国企指数涨超2%。热门股票方面,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盘中涨幅最高接近70%,长飞 光纤涨超20%,金力永磁、金风科技、洛阳钼业等多股涨超10%。 稀土永磁等多个板块大涨 稀土永磁板块早盘一度拉升上涨超5%,截至收盘时的涨幅仍接近4%。个股方面,金力永磁实现20%涨停,大地熊、金风科技、中钢天源、 ...
机器人产业持续催化,国产算力芯片迎来突破,持续看好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长城证券· 2025-08-25 14:19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5] 核心观点 - 机器人产业多维度催化,持续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2][3][19] - AI催生高算力需求,持续看好国产算力芯片产业链[4][8][22] 行业表现与估值 - 本周(2025年8月18日-8月22日)通信(申万)指数上涨10.84%,沪深300指数上涨4.18%,行业跑赢大盘6.66个百分点[8][13] - 通信板块最新估值(市盈率TTM)为23.49倍,在TMT各子行业中位列第四[15][16] - 通信板块年初至今涨跌幅44.91%,60日涨跌幅49.39%,在TMT各子行业中表现最佳[14][16] 机器人产业催化事件 - 2025年8月8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汇聚超200家国内外企业,展示1500余件展品[17] - 2025年8月14日-17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28支队伍、51余台人形机器人参与538个比赛项目[2][18] - 2025年8月21日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在上海举办,目标未来三年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规模部署[2][19] - 宇树科技预告推出新款人形机器人,身高180CM,具备31个自由度[2][19] 机器人技术突破 - 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展示格斗能力,具备2m/s出拳速度,搭载深度相机与3D激光雷达[2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2.0完成数小时无间断长程行走和奔跑[26] - 开普勒K2大黄蜂机器人可举起30公斤金属箱,具备11自由度灵巧手[27] - 优必选CruzrS2可实现15KG负重,搭载第四代11自由度灵巧手[29] - 越疆科技DOBOT Atom Ⅱ展示毫米级多场景操作能力[32] 国产算力芯片进展 - DeepSeek-V3.1正式发布,采用UE8M0 FP8参数精度,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7][20] - 国产芯片在推理场景下能效比提升40%,沐曦曦云C500运行V3的单位算力成本较H100降低35%[7][22] - 推理延迟缩短至8ms以内,龙芯芯片在特定场景实现较低功耗和较高性价比[7][22] -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达1085万架[49] 重点推荐标的 - 已覆盖标的包括:淳中科技、鼎通科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兴通讯、紫光股份、工业富联等23家公司[9] - 建议关注标的涵盖运营商、主设备商、光模块、IDC、卫星互联网、PCB、连接器等领域共50余家公司[10][23] 市场动态 - 百度文库网盘发布全球首个全端通用智能体GenFlow2.0,支持100个专家智能体同时工作[57] - 智谱推出全球首个手机Agent AutoGLM 2.0,可实现跨应用操作[60] - 小米2025年Q2总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汽车业务收入213亿元[62] - 中国移动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集采金额超50亿元,中兴通讯中标份额超50%[65]
国产 HBM3 芯片突破!华为获供后,存储三巨头格局生变
是说芯语· 2025-08-13 17:43
国产HBM3技术突破 - 国内DRAM龙头企业已向华为批量供应自主研发的16nm G4工艺HBM3样品,芯片尺寸较18nm G3工艺缩小20%,能效比显著提升,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HBM3量产能力的国家[2] - 国产HBM3将整合至华为昇腾910C AI芯片,应用于韶关商用智算超节点,推理速度较前代提升40%,能效比优化30%,满足生成式AI对高带宽、低功耗存储的需求[3][4] - 国产HBM3在层数(8层)和带宽(6.4Gbps)上仍落后于SK海力士12层HBM3E(9.6Gbps),但16nm工艺已具备商业化竞争力[6] 全球HBM市场竞争格局 - 当前全球HBM市场由SK海力士(50%份额)、三星、美光垄断,国产HBM3的加入将打破这一平衡[4] - 国际厂商加速技术迭代:SK海力士计划2025年将HBM产能提升至每月15万片;美光目标HBM市场份额达25%;三星与英伟达联合认证HBM3E产品[4] - 国产HBM3规模化应用将倒逼国际厂商技术下放,未来两年HBM3E价格或下降20%-30%[5] 国产HBM3竞争优势 - 国内厂商通过整合自有DDR5产线降低研发成本,依托华为昇腾生态实现全链条协同,2025年底前量产成本可控制在国际同类产品的70%以内[6] - 中国"东数西算"工程和智算中心建设为国产HBM3提供应用场景,预计2025年国内HBM需求达1.2亿GB,占全球30%[6] - 16nm工艺与国内其他高端芯片技术形成协同效应,如辰至半导体车规级C1芯片和飞腾FT-2000/4处理器[2] 产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中国半导体产业以"算力自主化"为突破口,在AI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将重塑全球数字经济底层架构[5] - 华为昇腾生态与国产存储芯片深度绑定,提升"中国芯"在全球AI算力竞赛中的话语权[5] - 国产HBM3有望通过"性价比+本土化"策略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5]
打破美国AI算力限制,华为云发布超节点技术,重塑全球算力格局
齐鲁晚报· 2025-05-15 20:29
华为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技术,单集群算力达300PFlops,突破技术封锁[1] - 自主研发的华为AI芯片性能对标英伟达A100,2025年Q1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8%[3] - 长江存储128层3D NAND芯片良率突破85%,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实现量产[3] CloudMatrix 384技术亮点 - 架构革命:全对等互联总线技术实现2.8Tbps卡间带宽,训练效率达单卡性能90%[5] - 能效跃升:液冷技术使数据中心PUE降至1.1,能耗降低40%,单集群功耗172.8kW[5] - 生态重构:开源MindSpore框架适配3000+应用场景,训练成本较三年前下降75%[5] 实际应用表现 - 支撑DeepSeek-R1模型实现单卡1920Tokens/s推理吞吐量,超越英伟达H100的1850Tokens/s[5] - 384卡无收敛组网技术打破物理服务器边界,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效率提升3倍[8] 行业影响与市场变化 - 2025年Q1中国AI芯片进口量暴跌60%,国产出货量暴涨180%[6] - 中国政企采购国产算力比例突破50%,智算中心七成设备采用华为AI芯片[6] - 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与华为签署算力合作协议,槟城封装厂预计2026年覆盖全球30%AI推理需求[6] 战略意义 - 技术封锁加速中国算力自主化进程,形成"硬件-软件-模型"闭环生态[3][6] - 集群架构创新推动全球AI基础设施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领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