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

搜索文档
华润啤酒白酒年收入仅增3.7%不及预期 侯孝海任职10年辞职前套现2600万港元
长江商报· 2025-07-02 11:48
高管变动 - 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因个人安排辞任,辞任后由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暂代职责 [1][5] - 侯孝海确认与董事会无意见分歧,辞任不影响公司正常营运 [5] 经营业绩 - 2015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增长106.76亿元(从279.59亿元增至386.35亿元),净利润从亏损41.18亿元转为盈利47.39亿元 [7][8][9] - 2024年收入同比微降0.76%,净利润下降8.03% [2][12] 白酒业务表现 - 2024年白酒板块营业收入仅增长3.7%,远低于侯孝海预期的30%增速 [2][15] - 旗下金种子酒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跌37.04%,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58亿元 [15] - 公司近年通过收购景芝白酒(2021年)、金种子酒49%股权(2022年)、金沙酒业55.19%股权(2023年)布局白酒业务 [13][14] 高管薪酬与持股变动 - 侯孝海2016-2024年累计获得薪酬5081万元,2020年峰值达847万元,2024年降至360万元 [3][16] - 2025年5月离任前减持93.8万股,套现2611.85万港元,持股量从101.8万股骤降至8万股 [4][17][18] 战略与行业地位 - 侯孝海主导雪花啤酒"勇闯天涯"品牌推广、3+3+3战略、4+4产品矩阵,并完成与喜力集团的战略合作(2019年亚洲最大啤酒并购案) [10] - 公司提出"酒业新世界领导者"愿景,强调数智化、全球化等发展方向 [11] - 市场化导向、战略组织文化一致性、创新能力、高效执行力被总结为公司四大成功经验 [16]
食品饮料板块内部行业分化,啤酒进入旺季上行通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13:15
行业周期调整 - 2024年前三季度啤酒行业经历深度调整周期 春节后及7-8月两次需求冷却周期叠加极端天气扰动旺季销售 [1] - 2024年二至三季度进入行业低谷 渠道去杠杆化形成"需求-库存-资金"三重压力 [1] - 转机始于2024年三季度末 政策拐点显现 消费券精准投放与居民收入预期改善促使餐饮渠道闭店率边际企稳 [1] 龙头企业策略 - 龙头企业通过资产负债表修复 2024年下半年行业库存水位降至历史低位 [1] - 经营策略前瞻性调整 渠道结构向非现饮转型加速 数字化零售布局深化 [1] - 成功构建新增长极 2025年一季报量价齐升态势验证行业复苏拐点确认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啤酒板块收入201.5亿元 同比+3.7% 环比继续改善 [1] - 2025年一季度啤酒板块归母净利25.3亿元 同比+10.9% 增速环比提升 [1] - 成本下行 销量恢复增长后规模效益放大是主要贡献 [1] 短期展望 - 啤酒消费旺季来临 宏观政策传导至终端消费场景改善 [2] - 渠道补库周期与即饮场景恢复形成共振 预计销量回升具备充分韧性 [2] 中长期展望 - 消费刺激政策持续推进值得期待 餐饮消费券等刺激更为直接有效 [2] - 啤酒消费将直接受益 经济触底刺激政策频出 [2] - 啤酒高端化仍然具备想象空间 价格带升级仍大有可为 [2] 投资工具 - 食品饮料ETF(51517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 聚焦白酒、饮料乳品、调味发酵品等高壁垒、强韧性板块 [2] - 前十大成分股囊括"茅五泸汾洋" 帮助投资者一键配置"吃喝板块"核心资产 [2]
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工作细则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46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占比超过50%,且至少包含一名不同性别成员 [4] - 委员会主席由独立董事担任,负责召集会议并主持工作,任期与董事任期一致 [6][7] -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总部和董事会秘书室为委员会提供支持,负责筹备会议及执行决议 [8] 委员会核心职责 - 制定董事及高管选拔标准、薪酬政策,并监督实施,需董事会批准后提交股东会审议 [2][9][10] - 每年审查董事会架构、人数及多元化政策执行情况,包括年龄、文化背景、专业经验等维度 [9][10] - 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与激励措施,审核高管薪酬待遇(含非金钱福利、退休金等),确保与市场水平相符 [9][11] - 监督董事及高管履职情况,审查解聘赔偿安排的合理性,避免损害股东利益 [9][13][14] 议事规则与程序 - 委员会会议需至少三名委员出席,决议需过半数通过,涉及个人评价时相关委员需回避 [18][20] - 会议记录需详细记载讨论内容、反对意见及回避情况,保存期限不少于十年 [22][23] - 临时会议可在七日内召集,采用现场或视频形式,会议通知需提前三日发出 [13][14] 多元化政策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涵盖年龄、教育背景、技能等维度,每年在《企业管治报告》披露执行进展 [10][附件一] - 员工多元化政策强调性别平等与包容性工作环境,在招聘、晋升中提供平等机会,定期检讨政策有效性 [11][附件二]
ST西发: 关于资金占用事项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24
一、公司原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情况 公司 2021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资金占用解决方案的议案》。根据公 司规范运行需要,为尽快消除天易隆兴对公司资金占用的不利影响,公司控股股东西藏盛邦 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盛邦")决定通过受让债权的方式帮助解决。上市公司与西 藏盛邦于 2021 年 10 月 28 日签订了《债权转让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将因资金占用 事项对天易隆兴享有的 7,365,468.91 元债权转让予西藏盛邦,转让对价总额为 7,365,468.91 元。西藏盛邦已一次性完成转让对价支付,公司原控股股东天易隆兴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 余额 7,365,468.91 元得以清偿。根据协议,西藏盛邦成为天易隆兴新的债权人,上市公司接 受西藏盛邦委托继续以上市公司名义向天易隆兴提起诉讼、主张权利。2022 年 8 月 1 日,公 司通过委派律师取得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2)藏 01 民初 22 号), 判决天易隆兴于该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西藏发展归还占用资金 736.55 万元及相关利息。 (一)根据公司自查及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 ...
必选消费品6月需求报告:新禁酒令波及多个行业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30 22: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贵州茅台、古井贡酒、今世缘、五粮液等多只股票评级为Outperform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年6月重点跟踪的8个必选消费行业中6个正增长2个负增长,个位数增长行业有啤酒、软饮料等,下降行业为两类白酒,与上月比7个行业增速变差1个改善,新禁酒令和不利天气对必选消费影响大 [3][28] 各行业情况总结 白酒 - 次高端及以上白酒6月收入296亿元同比下滑3.0%,1 - 6月累计收入2241亿元同比下滑0.5%,6月价格跌多涨少,库存多数较上月底上升且高于去年同期,新禁酒令影响显著,需求恢复慢且时间短,预计影响延续至三季度 [4][11] - 大众及以下白酒6月收入130亿元同比下滑13.3%,1 - 6月累计收入1049亿元同比下滑13.7%,从24年2月开始连续17个月负增长,5月产量同比下滑13.4%,1 - 5月累计产量同比下滑7.6%,6月价格大多下跌,库存分化,名酒核心产品动销相对快但库存仍增加,受禁酒令拖累 [4][13] 啤酒 - 6月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3.4%,1 - 6月累计收入946亿元同比增长1.1%,6月销量增长受去年同期低基数支撑,行业库存处历史同期低位,“禁酒令”对消费影响有限,但消费复苏基础不牢固,行业处于温和修复阶段 [5][15] 调味品 - 6月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2.5%,1 - 6月累计收入2250亿元同比增长1.7%,餐饮需求长期未见拐点,动销偏弱,行业存量竞争,复调产品打开B端和线上渠道带动增长,基础调味品中高端与低端产品表现好于中端,C端有消费升级趋势,头部厂商加大餐饮渠道投入 [17] 乳制品 - 6月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1.6%,1 - 6月累计收入2305亿元同比增长0.1%,今年在低基数下微增,但乳业数据距2023年有缺口,原奶拐点推迟,复苏待时间,各厂商调降出货目标,渠道库存良性,产品新鲜度好 [6][19] 速冻食品 - 6月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1.4%,1 - 6月累计收入570亿元同比增长1.4%,速冻产品需求进入淡季,行业需求或低位维持并消化高基数影响,龙头企业调整策略争取增长,如安井食品推出多款产品,千味央厨拓展渠道 [21] 软饮料 - 6月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2.8%,1 - 6月累计收入3540亿元同比增长2.5%,端午出行旅游数据弱于预期,6月下旬部分省份洪涝致消费场景缺失,6月增速环比弱于5月,但旺季整体表现好,线上销售价格压力可控 [6][23] 餐饮 - 6月餐饮上市公司总计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2.4%,1 - 6月累计收入872亿元同比增长2.8%,外出就餐景气度低,同比弱,休闲餐饮表现强,快餐客流量环比改善,外卖和品牌端竞争激烈,客单价承压但需求总量增长,供应链与门店端经营效率高的品牌是长期赢家 [7][25]
酒桌上也有了“她经济”,90-00后成消费新主力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20:53
消费趋势 - 90-00后成为精酿啤酒消费主力军,年轻女性是主要消费群体,偏爱果味精酿、西打酒和酸啤酒等[2] - 精酿啤酒代表年轻社交文化,适合家庭聚会、露营野餐等休闲场景,女性消费能力突出[2] - 消费者从工业啤酒转向精酿啤酒,国产精酿因价格亲民、口感符合国人偏好而受青睐[2] 产品特性 - 精酿啤酒原料仅含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无添加剂,与工业啤酒(含大米、玉米等)形成鲜明对比[3] - 精酿啤酒风味多样,可添加药食同源辅料甚至辣椒、肉类,涵盖酸甜苦辣咸鲜等口感[3] - 精酿啤酒酒精度较高(部分达10%),口感浓郁复杂,酿造工艺更复杂且周期长,成本高于普通啤酒(酒精度约2%)[4][5] 市场动态 - 精酿啤酒从高端小众转向低价走量,盒马等商超自营精酿价格低至9.9元/500ml,占啤酒总销量60%以上[6] - 国内六大啤酒集团进入精酿赛道,规模效应降低原材料和生产成本,市场竞争加剧推动价格下行[6] - 消费者观念转变,不再认为精酿必须高质高价,进一步促使整体价格走低[6] 行业前景 - 精酿啤酒市场潜力大,需求增长、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其从小众迈向大众消费[7] - 行业面临竞争激烈、成本压力和品牌建设难度等挑战,需优化成本结构并提升竞争力[7]
中国必选消费品6月成本报告:大豆价格年初以来涨超10%
海通国际· 2025-06-30 1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百威亚太评级为Neutral(中性),目标价7.90 [1] - 海底捞、华润啤酒、康师傅、中国飞鹤、颐海国际、达势股份、优然牧业、现代牧业、九毛九、澳优评级均为Outperform(优于大市),目标价分别为23.00、35.60、17.74、7.00、18.42、125.90、2.22、1.30、3.30、3.10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月HTI监测的6类消费品成本指数涨跌互现,大豆价格年初以来涨超10%,能源端震荡波及包材期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六类消费品成本指数情况 - 啤酒成本现货指数较上月下降1.89%,期货指数下降0.26%,年初以来现货、期货指数分别累计变动 -2.82%、 -8.15%,较去年同期分别累计变动 -10.53%、 -16.28% [4][14] - 调味品成本现货指数较上月下降0.18%,期货指数提升0.28%,年初以来现货、期货指数分别累计变动 -0.34%、 -5.92%,较去年同期分别累计变动 -9.41%、 -16.23% [5][18] - 乳制品成本现货指数较上月下降0.94%,期货指数下降1.38%,年初以来现货指数下降0.97%,期货指数提升0.58%,较去年同期分别累计变动 -2.27%、 -4.37% [5][23] - 方便面成本现货指数较上月提升0.56%,期货指数提升1.22%,年初以来现货、期货指数分别累计变动 -2.81%、 -3.87%,较去年同期分别累计变动 -2.04%、 -8.97% [6][28] - 速冻食品成本现货指数较上月提升0.04%,期货指数提升0.41%,年初以来现货、期货指数分别累计变动 -1.09%、 -1.86%,较去年同期分别累计变动 -3.17%、 -3.9% [6][33] - 软饮料成本现货指数较上月提升0.55%,期货指数下降0.27%,年初以来现货、期货指数分别累计变动 -3.36%、 -6.54%,较去年同期分别累计变动 -6.43%、 -15.68% [7][37] 各类消费品成本影响因素 啤酒 - 玻璃现货价格持续下行,库存环比降低但区域分化,月底期货价格反弹;铝材现货价格同比上涨8.0%,国内外铝库存处于低位 [4][13] 调味品 - 大豆价格震荡上涨,供应偏紧,需求受豆粕价格回落抑制;白砂糖现货价格弱势震荡,供应充裕,需求受备货积极性和甜味剂替代影响 [17] 乳制品 - 生鲜乳价格下跌,供应充足需求疲软;玉米价格震荡上行,供应阶段性偏紧;豆粕价格延续弱势,供应宽松需求保守 [22] 方便面 - 棕榈油供应宽松需求乏力;小麦价格震荡,供应充足需求季节性回落 [27] 速冻食品 - 白条鸡价格下行,供应宽松需求不足;蔬菜价格上涨,新旧茬口交替供应收紧需求增加;生猪价格下旬回升 [32] 软饮料 - 瓦楞纸价格震荡,进口阔叶浆供应宽松;塑料价格上涨,供应收紧需求支撑 [36] 包材和原材料价格变动 - 包材现货方面,本月塑料/纸浆价格环比上涨,玻璃/铝材价格环比下跌;和去年同期相比,除铝材价格上涨外,玻璃/塑料/纸浆价格均同比下跌 [10] - 直接原材料方面,棕榈油、生鲜乳、大豆、豆粕、玉米、白糖、蔬菜等价格有不同程度的环比和同比变动 [10] - 能源方面,柴油现货价格环比上升,布油期货价格较上月上升,较去年同期下跌 [10]
食品饮料行业深度分析:重构价值体系,新消费方兴未艾
国投证券· 2025-06-30 16: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以来新消费股价表现显著强于传统消费,Q2食饮利润端压力不大,重点关注收入边际变化、产品结构、新品α,大众品配置优先级高于白酒 [14]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 - 关税冲突以来食饮板块绝对收益微负排名靠后,2025年4月7日 - 6月27日食品饮料绝对收益 -5.4%,弱于沪深300指数,主要受白酒、啤酒等传统消费权重子板块拖累 [19] - 食饮子板块表现分化,保健品、零食、软饮料、黄酒强劲,白酒、啤酒低迷,传统消费股表现不佳,成长属性及前期低配的子板块获资金青睐 [20] - 新消费核心看增速,市场偏好交易收入高增或新品逻辑,涨幅前20个股集中在月销数据高增和主业企稳+新品放量潜力两类公司 [25] - 2025Q1食品饮料板块基金重仓持股占比环比下降,超配比例小幅降低,资金配置力度减弱,或因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部分细分领域销量见顶、新兴消费赛道分流资金 [28] 白酒 - 2025Q1白酒企业营收、利润增速普遍放缓,处于基本面底部区间,高端酒业绩相对平稳,次高端酒企承压,区域地产酒营收略有降速、净利润平稳 [32] - 上市公司市占率提升趋缓,行业进入“全国性龙头基本盘稳固、区域酒企地缘深耕”阶段,竞争从上市公司与非上市竞争转变为头部品牌间相互竞争 [36] - 2025年年初以来白酒板块震荡,高端酒批价疲软,消费偏弱、政策约束压制批价,考验酒企供给和价格管控能力 [39][43] - 2025年酒企增长规划较理性,降低增速要求,避免渠道库存压力,为高质量发展预留空间 [45] - 存量竞争下酒企完善经销网络,拓展下沉市场,加大对系列酒产品战略重视和营销投入 [48] - 板块预期和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多数白酒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下调,重点酒企估值处于历史下沿,基本面改善后有望估值修复 [49] - 基金持仓方面,高端酒和动销较好的地产酒龙头是配置“基本盘”,2025Q1部分公司持仓占比有分化 [56] - 白酒行业分红比例显著提高,股息率具备吸引力,头部及二线、区域龙头企业提升现金分红比例,为板块估值提供支撑 [58] 啤酒 - 需求端偏弱,啤酒量价压力仍在,餐饮疲软与异常天气影响下头部企业销量下降,行业高端化放缓但趋势仍在,短期受消费环境承压,中长期是增长驱动力 [60][62] - 成本红利延续,2025Q1进口大麦价格下行,包材成本处于低位,龙头企业毛利率同比提升,预计2025年成本端贡献利润弹性,建议关注燕京啤酒 [62] 其他酒类 - 黄酒高端化逻辑落地,国企改革同步推进,头部企业提价,优化产品结构与价格带,增强产业高端化趋势,同时新品创新是破圈有效途径,会稽山气泡黄酒表现亮眼 [66][69] - 国产威士忌市场前景可观,百润股份推进烈酒业务,推出“百利得”和“崃州”系列威士忌,后续放量值得关注 [70] 乳制品 - 常温乳制品需求偏弱,龙头乳企一季度收入不佳,部分区域乳企差异化突围,新乳业低温产品增速亮眼 [72] - 原奶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同比降幅收窄,产能去化后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奶价波动将更温和,行业估值偏低且分红慷慨,建议关注伊利股份、新乳业 [75] 软饮料 - 消费需求多元化,部分细分品类维持较快增长,2024年饮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1%,2025Q1软饮料产量同比增长3% [78] - 各企业收入增速差异明显,东鹏饮料、农夫山泉等全国性龙头企业优于区域性品牌,东鹏饮料全渠道触达体系推进,新品放量;农夫山泉包装水有望复苏,东方树叶份额或提升;区域性企业推出新品培育新增长曲线 [79][81] 零食 - 零食行业景气度高,PE稳步上行,2010 - 2022年市场规模CAGR约9%,2027年有望突破12000亿元,健康化等趋势和渠道模式创新推动增长 [83] - 零食量贩快速崛起,成为销售第一大渠道,给行业带来新增量,渠道变革或给新品牌和新产品带来机遇 [84] - 零食行业呈现老品缓慢增长、新品快速爆发格局,部分传统品类增速放缓,创新品类借助新兴场景快速抢占市场 [85] - 建议关注万辰集团、有友食品、西麦食品、卫龙美味等α驱动型公司,它们通过不同模式保证业绩稳定性和增长可持续性 [89] 调味品 - 餐饮需求偏弱,居民消费追求性价比,餐饮行业弱复苏带动调味品需求下滑,居民端消费占比提升但量少,单价20元以下复合调味料等销量增速较快 [91] - 龙头海天味业地位稳固,25Q1收入同比增长8.1%,二线调味品收入有压力,核心原材料价格下降,预计2025年利润端表现优于收入 [94] 重点个股与投资建议 - 贵州茅台Q1业绩亮眼,经营韧性足,营收和净利润双位数增长,直销渠道占比提升,产品渠道双创新,推进“三个转型”战略布局 [100] - 五粮液经营态势良好,渠道变革积极,业绩增长稳健,产品结构提升,营销执行和分红表现佳 [101][102] - 青岛啤酒营收与利润稳健增长,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提升,成本和费用双下降,财务风险可控,库存管理效率提升,成本红利与消费场景拓展将驱动营收增长 [103][104] - 伊利股份库存有效去化,经营有望探底回升,营收微增,利润结构优化,成本红利释放,费用效率提升,现金流与负债结构改善 [105] - 李子园健康新品维他命水有望放量,经营思路焕新,营销侧顶流IP加持,成本下降提振利润率,分红慷慨,估值有抬升空间 [106][108] - 万辰集团净利率大幅提升,步入业绩释放期,零食量贩业务扩张带动收入高增,规模效应提升毛利率,期间费用下降,布局新业态开发新增长曲线 [109][110] - 投资建议关注燕京啤酒、珠江啤酒、万辰集团等公司,考虑收入边际变化、产品结构、新品α,大众品配置优先级高于白酒 [111]
食品饮料周报(25年第26周):飞天茅台价格已有企稳迹象,大众品关注新渠道、新产品-20250630
国信证券· 2025-06-30 14: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飞天茅台价格有企稳迹象,大众品关注新渠道、新产品;白酒基本面或加速探底,大众品中啤酒饮料进入旺季且安井食品港股上市在即 [1][11][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观点 白酒 - 1 - 5月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营收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泸州老窖股东大会提出聚焦高科技产业链、创新消费场景等;酒鬼酒开瓶数据增长带动库存降低,启动“两低一小”战略 [11] - 淡季高端白酒批价有压力,茅台快速下探后企稳,本周箱装飞天茅台批价上升、散装下降,普五与国窖批价持平 [12] - 本周白酒指数下跌,需求平淡,二季度表观业绩承压;酒企短期去库存、促动销,中长期培育消费者和消费场景,布局国际化和年轻化 [2][13] - 个股推荐把握三条主线:抗风险强的板块龙头;数字化工程显正反馈、估值超跌修复的;基地市场有份额提升逻辑的;也可关注渠道风险释放的 [2][13] 大众品 - 啤酒:近期天气升温利于消费,紧盯并择机布局alpha型个股 [3][14] - 零食:龙头引领产业链提效,行业分化,推荐有新品、新渠道突破的个股,如卫龙美味、盐津铺子 [16] - 调味品:基础调味品龙头有韧性,淡季关注政策动向,建议关注复调行业估值修复,推荐颐海国际、海天味业 [3][17] - 速冻食品:淡季企业研发新品,安井食品港股上市在即,推荐安井食品、千味央厨 [3][18] - 乳制品:潜在政策催化,需求平稳复苏,供给加速出清,布局2025年向上弹性,推荐龙头乳企 [3][19][20] - 饮料:迎来旺季检验,龙头目标积极,景气有望延续,推荐东鹏饮料,关注包装水、茶饮龙头 [3][20] 周度重点数据跟踪 行情回顾 - 本周(2025年6月23 - 27日)食品饮料板块上涨0.02%,跑输上证指数1.89pct [1][21] 白酒 - 本周箱装飞天茅台批价上升,散装飞天茅台批价下降,普五与国窖持平 [35] 大众品 - 生鲜乳、牛奶、瓦楞纸价格不变,猪肉、肉鸭价格下降,其余原材料价格上升 [46] 本周重要事件 - 有友食品赵英女士计划减持股份;欢乐家庞土贵不再担任监事会主席等多家公司有人员变动、股份回购、质押、解押等事件 [67][68] 下周大事提醒 - 6月30日百洋股份、千禾味业开股东大会,口子窖等开业绩发布会,盐津铺子解禁;7月1日恒顺醋业分红,维维股份开业绩发布会;7月3日伊力特、西麦食品分红 [70]
黑龙江海林:构建“强优显”招商格局 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30 14:23
招商引资策略 - 海林市以"三个突破年"为抓手,重点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构建"强机制、优模式、显成效"的招商格局,目标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1] - 公司编制《海林市招商引资专班工作机制》和《2024—2025年海林市冬季招商"百日行动"实施方案》,创新产业专班与开发区、乡镇协同共进的招商工作体系[1] - 公司重新完善"四个清单",并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大会、调度会等会议,全方位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落地见效[1] 产业聚焦与精准对接 - 海林市围绕机械制造、林木加工、生物医药、文旅资源等特色产业,细化产业图谱和目标企业名录,建立完备的招商引资目标企业清单[2] - 公司精准对接天湖啤酒、益优康、天合石油、基纳瑞克斯、一锻重型等域内企业,推动融资、增资以及延链拓链发展[2] - 益优康进出口业务实现综合增长50%,天合石油完成破产重组,基纳瑞克斯实现融资[2] 项目服务保障 - 海林市推出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坚持"一个项目一个市级领导、一个专班服务",对重点项目提供全程领办代办服务[2] - 公司已建立服务保障电子台账205份,确保项目推进过程中问题及时解决,推动项目快速建设、顺利投产达效[2] 未来发展目标 - 海林市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内资增长3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以上,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