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六部门: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 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发行债券
快讯· 2025-06-24 17:09
债券市场融资支持 - 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发行债券 [1] - 鼓励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推动智慧养老、智能医疗等消费产品提质升级 [1] - 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1] 消费信贷供给能力提升 - 推动个人汽车、消费、信用卡等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促进盘活信贷存量 [1] - 提升消费信贷供给能力,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1]
国家统计局:前五月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投资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快讯· 2025-06-16 15:09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91,947亿元 同比增长3.7% [2] 设备购置投资领域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增速高于整体投资13.6个百分点 [3] - 对整体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3.6% 拉动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 [3] 基础设施投资领域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 增速高于整体投资1.9个百分点 [4] - 对整体投资增长贡献率为34.5% 较1-4月提升1.9个百分点 [4] - 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7.2%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6.6% [4] 制造业投资领域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 增速高于整体投资4.8个百分点 [5] - 对整体投资增长贡献率达56.5% 较1-4月提升1.9个百分点 [5] - 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3.2% 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3% 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1.6% [5] - 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4.2%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7% [5]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领域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6% 增速较1-4月加快0.3个百分点 [6] -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41.4% 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9% [6] 民间投资领域 - 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同比增长5.8% [7] - 住宿和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25.3% 增速较1-4月加快2.6个百分点 [7]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增长10.0%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0.0% 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8.1% [7] 绿色能源投资领域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25.4% [8] - 对整体投资增长贡献率达43.8% 拉动投资增长1.6个百分点 [8] - 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力发电、水力发电投资合计增长26.6% [8] 重大项目投资领域 - 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5% 增速高于整体投资2.8个百分点 [9] - 拉动整体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 [9]
辽宁加快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15 22:49
辽宁省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 - 2025年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推介活动在朝阳举行 此前2023年和2024年大会已在沈阳和大连成功举办 [1] - 大会推动辽宁省文体旅产业加快融合发展 文体旅产业正成为辽宁全面振兴的强劲动能 [1] - 朝阳作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 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 历史文化厚重且文旅资源富集 通过深化文体旅融合促进城市焕发新动能 [1] 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 - 牛河梁遗址的新发现将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线向历史纵深推进约五六百年 [1] - 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拥有祭坛 积石冢和大型石雕女神像等景观 已成为辽宁最具标志性旅游打卡地之一 [1] - 慕容街重现"三燕古都"繁华样貌 带动以慕容鲜卑遗存为主体的寻古游 成为当地文化旅游中心 [2] 产业招商与项目签约 - 辽宁省文体旅产业专题招商活动聚焦温泉 酒店和冰雪产业三大领域 [2] - 现场举行温泉 酒店和冰雪主题项目签约仪式 共签约15个项目 意向签约金额达73.18亿元 [2] 发展战略与服务体系建设 - 辽宁将扎实做好"文体旅+"和"+文体旅"文章 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 [2] - 辽宁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人气热度提升 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正处于重要机遇期 [2]
2025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样本
北京商报· 2025-06-10 22:50
民航行业协作创新 - 中国国航联合东航及北京首都、上海虹桥机场在京沪商旅快线推出跨航司自愿签转服务,突破传统签转壁垒 [2] 文旅融合创新 - 北京展览馆通过"数字敦煌+实物展陈+沉浸叙事"三位一体模式,运用高精度数字复刻、全息投影等技术还原莫高窟艺术 [3] - 北京欢乐谷首创"非遗活化+数实融合"沉浸式演艺场景,结合AI智能、光影火效重构国潮IP [12][13] 在线旅游服务创新 - 携程集团推出免费一站式入境游服务产品,整合外语向导、移动上网等资源展示北京中轴线 [4] - 马蜂窝通过AI智能体矩阵实现从"人找攻略"到实时旅行向导服务,融合真实旅行数据与DeepSeek大模型 [9] 低空经济场景创新 - 亿航智能EH216-S成为全球首个可商业化运营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覆盖国内16城20余个示范点 [5] 签证服务创新 - 威孚仕VFS Global首创全流程移动签证服务,解决商务及高龄群体"跑腿难"痛点 [7] 酒店经营管理创新 - 首旅如家推出AI数字店长,替代60%重复性工作,实现多模型融合的智能管理系统 [8] - 旅智科技推出行业首个深度整合DeepSeek、通义千问等AI大模型的PMS系统,推动酒店向智能决策转型 [10] 入境游数字化服务 - 高德地图推出多语言智能导航、打车服务等功能的英文版入境游服务平台 [11]
提振消费 畅通经济民生良性循环
广州日报· 2025-06-09 05:49
消费与经济民生互促机制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经济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1] - 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表现为GDP增长、企业利润增加、就业机会增多,进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后可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 [2] - 民生改善反哺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长增强消费能力和信心,拉动内需,教育医疗投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3] 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 - 消费升级推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更新换代,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服务消费提质助力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繁荣 [4] - 消费需求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移,倒逼传统产业技术革新,如纺织服装业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向高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6] - 智能家居消费需求催生智能家电、安防系统等新产品,移动支付普及推动第三方支付平台、智能终端制造商等新兴产业发展 [7] 新消费增长点培育 - 服务消费、智能消费、绿色消费是消费升级方向,需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行业的政策支持,放宽市场准入 [9]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将培育数字消费新业态,推动跨界融合创造新消费场景 [9] - 绿色消费政策体系需完善,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 [9] 消费环境优化 - 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消费前提,需改善农村和偏远地区交通、通信条件,加强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10] - 市场监管需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10] - 消费者权益保护需健全法律法规,建立高效维权渠道 [10]
晶采观察丨亮眼“成绩单”背后 端午文旅消费“新”潮涌动
央广网· 2025-06-04 09:49
文旅行业端午假期表现 - 端午假期文旅市场主打"新"字,民俗体验玩法多样且融入AI等科技元素,如河南漯河将60余个非遗项目搬进商超,AI数字人讲述端午故事和机器人教学包粽子等创新形式[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65370万人次,日均21790万人次,同比增长2.5%,出行需求旺盛[1] - 亲子旅游订单占比达35%,"传统文化+亲子互动"的复合型旅游消费成为新热点[1] 文旅消费新趋势 - 端午与"六一"双节叠加效应显著,为文旅市场注入新动力并开辟新路径[1] - 多地开启"宠客"模式,如常州对扬州游客免费开放所有A级景区,体现服务创新[2] - 传统节日与新消费场景融合展现无限可能,反映高品质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和经济回升向好态势[2]
河南端午假期接待游客超1511万人次 旅游收入近68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6-03 14:51
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端午节假期全省接待游客1511.6万人次,同比增长4.7% [1] - 端午节假期实现旅游收入67.9亿元,同比增长5.3% [1] - 假期恰逢儿童节,双节叠加效应带动亲子游热潮 [4] 文旅融合与创新策略 - 各地深挖文化内涵,通过现代科技赋能与体验模式创新,将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沉浸式场景 [1] - 全省409家博物馆、177家图书馆、207家文化馆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6301场次 [3] - 殷墟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推出特色主题展览和手工艺体验活动 [3] 特色活动与赛事 - 多地开展龙舟竞渡活动,如第十三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淅川站和新乡宝泉大峡谷龙舟赛 [3] - 开封清明上河园借助AI技术复原《金明池争标图》,再现宋代龙舟竞渡场景 [3] - 郑州建业电影小镇推出“回到小时候”主题活动,安阳红旗渠风景区推出实景演出等特色活动 [4] 夜间经济发展 - “醉美·夜郑州”、“古都夜八点”、“大宋不夜城”等夜经济品牌效应持续放大,激活夜间消费潜力 [5] - 龙门石窟夜游项目结合现代灯光技术与石窟艺术,吸引游客 [5] - 开封清明上河园《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和驻马店汝南县无人机表演丰富夜间体验 [5]
端午假期前两日,四川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近两成 童趣与传统相遇 亲子游成主力军
四川日报· 2025-06-02 09:21
文旅市场数据 - 端午假期第二天全省909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34 72万人次 同比增长14 22% 门票收入4472 1万元 同比增长2 43% [2] - 假期前两日累计接待游客968 07万人次 同比增长16 49% 门票收入7234 74万元 同比增长0 39% [2] - 全省图书馆 文化馆 博物馆当日接待群众80 78万人次 假期前两日累计接待154 92万人次 [2] 亲子游市场表现 - 成都欢乐谷 绵阳仙海旅游度假区 攀枝花鑫岛欢乐世界等景区亲子游客流同比增幅均超80% [4]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推出儿童诗乐演出 自贡方特恐龙王国举办双节主题活动 广安华蓥山旅游区推出特色亲子活动 [4] - 民俗体验 文博场馆 自然探索类亲子旅游产品需求旺盛 [4] 短途游市场趋势 -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游客环比增长81 88% 剑门关景区增长125 96% 碧峰峡景区增长132 95% 元通古镇增长84 46% [5] - 近距离 短行程 慢休闲 优品质的短途旅游成为假期爆款 [5] 文化主题活动 - 成都博物馆举办青铜大展并配套古乐舞表演 还原2400年前礼乐场景 [6] - 凉山州德昌县推出"寻味端午·药韵德昌"主题盛会 融合文化传承与健康养生 [6] - 绵阳三台县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 宜宾长江音悦街推出非遗市集 汉服巡游等活动 [6]
成都出台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多维度激发消费潜力
核心观点 - 成都市发布《2025年成都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通过六大方面26条重点任务推动消费增长 [1] - 2025年目标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服务消费零售额占比超50%,打造100个以上特色消费场景,举办120场以上大型文体活动,通过以旧换新拉动消费400亿元 [1] - 方案涵盖升级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促进增收减负、优化消费环境等多个维度 [1][2][3] 大宗消费升级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将拓宽补贴范围,开展二手商品流通试点,规范流通秩序 [1] - 汽车消费领域计划新增限上二手车经销企业10家,实现二手车零售额增长30% [1] - 住房消费方面2025年计划供应商品住房12万套,推进395个老旧小区、63个城中村改造,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 [1] 服务消费扩大 - 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体育等多领域发展,打造天府国际动漫城等文创载体,培育"谷子经济" [2] - 推动大熊猫基地创建5A景区,发展"跟着演展赛剧"游成都模式,全年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120场以上,展会活动1000场以上 [2] - 生活服务领域推进家政服务品牌化,规范发展宠物经济,推广宠物友好场所 [2] - 针对"一老一小"计划增设800台电梯、更新1000台老旧电梯,新增3830个老年教育学位,推动社区普惠托育发展 [2] 新型消费培育 - 培育首发经济,2025年落地800家首店、100场高能级首发活动,打造50个首发地标,培育110个新消费品牌 [3] - 发展低空消费,丰富低空旅游、无人机表演等场景,支持建设航空运动基地和起降设施 [3] - 平台经济方面发展即时零售、无人车配送等模式,2025年网络零售额目标增长5%以上 [3] 消费场景创新 - 提质场景载体、举办高品质活动、促进入境消费升级、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 [3] - 促进增收减负方面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强化教育医疗养老保障 [3] - 优化消费环境方面保障休息休假权益、营造良好消费氛围与放心消费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城乡消费设施 [3]
“三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昆山实践
新华日报· 2025-05-30 05:06
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 城乡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旨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推动要素双向流动 [1] - 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要素流动是关键 包括人才 土地 资本等 [1] - 昆山作为先行者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提高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1] 城乡产业融合 - 农业产业化是城乡产业融合起点 昆山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链式模式 [2] - 累计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8家 培育龙头企业73家 带动年销售收入135亿元 [2] -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 物联网监测和大数据分析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4.54% [2] - 推动"农业+"模式 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形成"一村一品"特色项目 [2] - 制造业向"专精特新"转型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3.3% [2] - 形成"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现代农业"融合型产业体系 [2] 城乡公共服务 - 实施"教育共同体"计划 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乡镇卫生院全面升级 [3] - 创新"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供给模式 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乡村休闲体验项目 [3] - 通过"城乡结对""飞地经济"等机制 实现公共服务跨区域统筹 [3] 城乡要素流动 - 深化户籍改革 实行"居住证+积分"落户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房和子女入学服务 [4] - 探索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盘活农村闲置土地 [4] - 推行"土地银行"模式 农民可存入土地经营权获取分红 [4] - 构建"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多元投入体系 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基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