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
搜索文档
“科普游”在中国县域兴起
中国新闻网· 2025-10-07 14:44
中新社杭州10月7日电 题:"科普游"在中国县域兴起 作者 曹丹 "开蚌体验业务只占我们产量的1%,但其利润远高于传统批发。""珠二代"黄铁奇与设计师妻子将传统 批发业务升级为"产业+旅游+科普"的新模式,不仅吸引年轻人加入,还带动村民参与新业态,为县域 经济转型提供新思路。 中国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小城游""奔县游"持续升温,一种融合科普教育与休闲旅游的"科普游"在县域 兴起。 在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原创环保情景剧《林中物语》的演出打破了传统舞台界限。观众手持雨棍,共 同模拟风雨交加的自然之声,从被动的观看者转变为艺术的参与者。 "让孩子亲手触摸自然,比任何教育方式都更有力量。"来自南京的家长章若兰在参与"夜观昆虫"课程后 感慨道。 在当地的青山自然学校,孩子们通过参与制作自然立体书、观察自然生物等实践活动,环保理念在心中 悄然生根。这类自然教育项目将科普与旅游结合,满足了家长"寓教于游"的需求。 嘉兴市海宁市袁花镇的神仙湖生态公园,以其独特的矿坑景观吸引游客。裸露的岩壁与碧波湖水形成强 烈对比,让这里成为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公园邀请当地村民担任讲解员,向游客讲述矿坑形成、生态 修复技术等知识,让赏景与地 ...
一节带万店 旅游节赋能消费三千亿 93天迎客1.63亿人次 500项节庆活动“全城开花、遍地是景、处处可赏”
解放日报· 2025-10-07 11:04
活动概览与核心成果 - 第36届上海旅游节首次采用“一节两季”模式 覆盖暑期旅游季和经典活动季 历时93天 [1] - 活动实现文旅商体展全方位联动 涵盖500项节庆活动 构建全域旅游图景 [1] - 旅游节累计接待游客1.63亿人次 实现全要素旅游消费3132亿元 迎客人数与消费金额均创下新纪录 [1] 节庆模式与消费带动效应 - 暑期旅游季借上海乐高乐园开园启幕 乐园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 单日峰值达1.5万人次 周边5公里内酒店平均入住率超90% [2] - 景点半价活动期间 全市门票业务人次同比增长51.04% 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4.43% 酒店业务人次同比增长27.59% [2] - “乐游上海”旅游消费券带动住宿、游览等业态增长 7至9月本市主要酒店集群平均到客率同比增长22% 客房销售额平均增幅达17.69% [3] - 抖音生活服务平台“乐活上海”活动带动相关商家交易量环比增长31% 上海位列全国暑期旅游城市榜首 [3] 大型活动与国际影响力 - 旅游节大巡游在外滩举行 25辆主题花车与24支表演团队亮相 吸引24.6万人次现场观看 [4] - 花车在10个区的11个地标、商圈巡游 总里程超1000公里 吸引340余万海内外游客“跟着花车游上海” [4] - 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支表演团队负责人被聘为“入境观察员” 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体验 实现“口碑传播” [5] “旅游+”融合与产品创新 - 旅游节深化“旅游+”融合模式 与上海国际光影节联动 整合百余夜景打卡点与三十余条夜游线路 [7] - 结合国际赛事打造体旅产品 衔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推出6场主题演出 构建“十五分钟艺术旅游圈” [7] - 与久事旅游、东方明珠等企业合作 推动徐汇滨江龙华码头常态化运营 创新浦江游览及苏州河主题游船等产品 [7] - 东方明珠推出“展览+舞蹈快闪” 锦江集团等推出“旅游产品+酒店”套餐 实现“1+1>2”的聚合效应 [7] 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将推动旅游节从“人民节日”向“全球盛会”“世界窗口”升级 持续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 [8]
“流量”与“留量”齐升 上海旅游节拉动旅游消费超3000亿元
新华网· 2025-10-07 09:04
旅游节庆活动整体表现 - 第36届上海旅游节采用一节两季模式 为期90多天 累计拉动旅游消费额超3000亿元 [1] - 旅游节庆活动推动从人民大众的节日向全球盛会发展 提升入境旅游枢纽功能 [7] 暑期旅游季业绩 - 暑期旅游季7月5日至8月31日期间 上海接待游客9698.37万人次 同比增长1.54% [1] - 暑期旅游季实现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1524亿元 同比增长27% [1] - 暑期旅游季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达71.6% 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 [1] 经典活动季业绩 - 经典活动季9月1日至10月6日期间 上海接待游客6581.64万人次 同比增长4.26% [3] - 经典活动季实现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1608亿元 同比增长10.6% [3] - 经典活动季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达67% 较去年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 [3] 主题乐园与特定活动表现 - 上海乐高乐园暑期开园 暑期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 单日峰值达1.5万人次 [3] - 乐高乐园带动方圆5公里内酒店平均出租率超过90% [3] - 半价惠民周期间 上海60余家景区门票优惠 门票预订用户数量及消费金额同比增超五成 [3] 文旅融合与市场推广 - 旅游节期间推出多元融合场景活动 如唐韵中秋 朱泾花灯会等 促进传统文化焕新 [4] - 上海迪士尼乐园 乐高乐园 海昌海洋公园等主题乐园推出丰富活动 持续迎来客流高峰 [4] - 邀请境外艺术家作为入境观察员 体验并宣传推广中国游 [4][7]
月满江城客自来!多条漫游线路人气爆棚,全国游客在汉尽享美好生活
长江日报· 2025-10-07 09:02
月满江城客自来,城市漫游正当时。10月5 日、6日,国庆假期进入后半程,武汉依旧活力满 满,多条精心设计的城市漫游线路成为全国游客打卡的热门之选。长江日报记者实地走访这些备受青 睐的漫游路线,所到之处人流如织,欢声笑语不断,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放慢脚步,在武汉的街 巷、江滩、楼阁间,沉浸式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尽享生活诗意画卷。 一步一景皆壮阔 "早就听说武汉的长江风光一绝,这次专门带着家人来体验'江汉朝宗'的壮阔!" 10月5日上午, 在龟山蝴蝶泉,来自福建的游客陈先生一家正兴致勃勃地拍摄江、楼、桥同框的美景。此次武汉之 行,他们提前做了不少攻略,最终选定了"龟山——铁门关——晴川阁——长江大桥——黄鹤楼"这条 经典漫游路线。早上10点不到,陈先生一家沿着龟山的登山步道缓缓向上,沿途植被繁茂,清新的空 老房子、红砖墙、面包香 爬龟山、登名楼、过大桥 龟山蝴蝶泉,穿着汉服来打卡的游客。 气扑面而来,偶尔还能看到山间隐藏的历史遗迹介绍牌,让登山的过程多了几分文化探索的乐趣。登 顶龟山后,俯瞰江城全景,长江、汉江交汇处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江面上船只往来穿梭,远处高楼 林立,现代都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陈先生忍不 ...
国庆见闻这一轮赚钱了但上一轮买的基金还没解套
搜狐财经· 2025-10-06 23:53
股市投资表现 - 从去年9月24日至今,股票和基金投资普遍实现盈利,但盈利幅度差异显著,例如去年红利策略表现较好,而今年科技板块表现更优 [2][3] - 尽管当前投资盈利,但上一轮牛市期间购买的基金仍有大量未解套,甚至包括部分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员工持有的基金 [1][3] - 若上一轮被套基金解套,预计将有大量投资者选择保本卖出 [4] 居民资产配置趋势 - 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县城,居民对房价再次大幅上涨的预期较弱,且银行存款利率处于低位,资金需寻找新的投资去处 [4] - 股市被视为居民财富的重要蓄水池和增值引擎,但A股历史波动率较高,投资者既希望盈利又担忧市场大跌 [4] - 理想的A股走势是市场指数小幅稳步上涨,同时部分板块呈现结构性行情,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机会 [4] 农业现状与挑战 - 山东、河南等农业主产区的气候条件严峻,前期经历高温干旱,近期又遭遇雨涝,出现旱涝急转现象 [5] - 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包括发展合作社、促进土地流转及提供农机购置补贴,但农业生产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5] - 广东等沿海地区近期受台风影响,渔业生产遭受冲击,预示着农业保险领域存在发展潜力 [5] 农产品价格与供给 - 山东县城集市上晴王葡萄价格低至每斤1.98元,阳光玫瑰等葡萄品种价格因种植面积扩大而显著下降 [7][8][11] - 农业生产除受气候影响外,供给端也难以精确控制,产能通常在种植或养殖完成后才能统计,调整弹性小 [12] 消费品牌渠道下沉 - 原集中于一线城市的品牌开始向低线城市和县域市场扩张,例如盒马在青岛即墨区开业引发消费热潮 [14][15][17] - 信息通过互联网和短视频快速传播,加速了品牌知名度的扩散,甚至吸引了老年群体的关注 [15][16] - 二线城市如徐州的商业广场引入好利来、达美乐等品牌,开业即创下销售纪录,显示下沉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18] 旅游市场动态 - 国庆假期旅游需求旺盛,部分游客通过拼假形成超长假期,国内新疆、甘青大环线以及海外欧洲、东南亚、日本是热门目的地 [22] - 自驾游距离显著延长,例如从山东至新疆往返里程接近一万公里 [22] - 出境游客对欧洲等地的基础设施、治安问题(如小偷增多、公厕收费)体验不佳,与国内形成对比 [24]
假期去哪玩?跟着这些影视剧游广东!
南方都市报· 2025-10-06 10:52
文章核心观点 - “影视+文旅”正成为新风尚,热门影视作品有效带动了广东省内取景地的旅游热潮 [16][17] - 广东省启动“影视文旅消费融合年”并发布56条“跟着电影游广东”旅游线路,旨在通过政策扶持推动电影与文旅产业双向赋能 [17][18] 假期旅游数据 - 10月1日至4日,广东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1516.8万人次,同比增长4.9% [1] 各城市影视取景地与旅游亮点 广州 - 电影《日掛中天》全程在广东取景,其中广州场景包括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星海公园、东山口、五羊新城 [4] - 紫泥堂文化创意园通过“微更新”改造成为大湾区重要影视基地,电影《捕风追影》曾在此取景 [4] 深圳 - 凭借语言、交通优势和现代化城市风貌,深圳成为许多港剧的新兴取景地 [6] - 港剧《黑色月光》中出现深圳湾地标“春笋”(中国华润大厦)和零碳公园,《白色强人》取景于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金式森林》部分场景在深圳水贝拍摄 [6] 东莞 - 电影《热辣滚烫》中女主角的跑步场景取景于同沙生态公园的环湖公路 [8] - 电视剧《白夜破晓》的重头警匪枪战戏在道滘粤晖园拍摄,电影《奇遇》在高埗大桥旧桥、厚街康乐南路“黄家铁锅炖”、石龙南岸公园取景 [8] 江门 - 继《让子弹飞》《狂飙》后,今年《棋士》《扫毒风暴》等剧进一步加深了江门的悬疑气质,吸引剧迷观光 [10] - 电影《长安的荔枝》在江门银湖湾滨海新区核心区及新会南坦岛的葵林生态湿地公园取景 [10] 阳江 - 阳春市作为电影《长安的荔枝》主要取景地,其喀斯特地貌山水和乡村风貌别具风情 [12] - 影片核心场景位于岗美镇荔村保持原生态的百年荔枝园,导演团队为还原历史景象在河畔搭建木质房屋 [13] 惠州 - 励志剧《追光的日子》全程在惠州拍摄,校园剧情取景于惠州实验中学,海景镜头拍摄于惠东县巽寮湾金银滩沙滩 [15] - 电影《扫黑·决战》全程在惠州取景,西枝江畔的惠州老船厂出现在电影中,偶像剧《野狗兔子》在惠州取景200多处 [15] 政策与行业举措 - 广东启动“影视文旅消费融合年”,为影视和文旅产业带来机遇 [17] - 广东多地依托专业影视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完善影视协拍服务体系,为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 [17] - 6月28日发布56条“跟着电影游广东”旅游线路及电子导览地图,串联全省热门影视取景地,旨在“以影引流,推动电影与文旅双向赋能” [17][18]
记者蹲点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感受“一站式”便利
新华网· 2025-10-06 09:39
行业趋势 - 中国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浙江成为全球游客热门目的地之一 [1] - 国庆中秋假期杭州口岸预计出入境人员达11.5万人次,同比增长7.5% [2] - 大量外籍游客首次到访浙江,文旅产业加速发展与对外开放深化是重要驱动因素 [2] 服务创新与效率提升 -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国际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解决外籍游客通讯、支付、交通等关键需求 [2][3] - 服务中心整合公安、支付、通信、文旅等18个服务事项于200平方米空间,采用一窗通办模式 [3][4] - 相比过去各平台独立运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减少一半,服务效率大幅提升,为旅客节省至少一半办事时间 [5] - 服务中心启用3个多月已累计服务外籍旅客5万余人次,提供通讯服务3000余人次,兑换现金业务2600余笔金额超700万元人民币 [6] 数字化平台拓展 - AI Hangzhou平台通过支付宝App提供入境旅游服务包,整合机场交通、公共自行车、公交、地铁等涉外交通服务 [6] - 平台上线一碰(扫)便捷入住酒店功能,最快10秒完成入住登记,并支持博物馆预约、医院挂号等生活服务 [6][7] - 数字化平台延伸了服务链条,使境外游客在离开机场后仍能享受在线便捷服务 [6] 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 浙江省公安厅牵头联合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等多部门进行涉外服务资源整合 [4] - 工商银行、中国联通、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等机构派专员入驻服务中心,每日上午9时至晚10时提供服务 [4] - 浙江出台促进涉外商旅往来人员生活便利规定,为外籍人员提供工作、居住、医疗等便利 [6]
十一最刺激旅游大省,承包年轻人的肾上腺素
36氪· 2025-10-06 09:12
贵州旅游发展模式 - 作为去年旅游收入最多的省份,贵州不依赖5A景区数量或网红流量,而是专注于开发以肾上腺素刺激为特色的旅游项目[5] - 贵州将世界级桥梁资源转化为顶级旅游景点,开创“桥旅”融合模式,从1.0版本的内部观光发展到3.0版本的“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综合体[10][12][14][16] - 通过开发漂流、天坑秋千等极限运动项目,结合当地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全面激发游客天性,相关话题在网上播放量高达几十亿次[24][32][33] 桥梁旅游产业化 - 贵州拥有3万多座桥梁,在世界最高桥排行榜中包揽前三甲,世界高桥百强榜单中占据近半席位,获得四次桥梁界诺贝尔奖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10] - 坝陵河大桥作为“桥旅”1.0版本,去年接待研学游团体超10万人次,实现商业性营收约1300万元,同比增长41.2%[12] - 平塘大桥进化到“桥旅”2.0版本,其服务区成为贵州首个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发出桥梁科普馆、房车营地、悬崖酒店等业态[12] - 花江峡谷大桥作为“桥旅”3.0版本,试营业期间每天限流5000人仍一票难求,提供从99元观光到2999元蹦极等多层次消费选择[9][20] 特色文旅活动与节庆经济 - 村BA、村超等活动的成功源于摒弃功利主义的纯粹娱乐精神,球员为当地农民,奖品为牛、羊、猪等农产品,中场表演为少数民族特色歌舞[39][41] - 贵州榕江县通过村超在1个多月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41亿元,该县在2021年8月还被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41] - 贵州是中国第一节庆大省,拥有1400多个传统节日,其中国家级非遗节日22个、省级149个,“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是真实写照[43][45] 旅游市场表现与吸引力 - 去年贵州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0.4%,预计高达14亿人次[47] - 猴耳天坑大秋千项目每晚零点放票,需提前15天预约,游客排队至凌晨两三点,该项目垂直落差超百米,是全球首个架设在天坑内部的极限秋千[33] - 贵州漂流失物打捞成为特色服务,景区承诺“包捞包活”并在下游安置阻拦网,形成独特的旅游体验文化[30]
天下梯田何其多,紫鹊界梯田有啥特殊?
人民日报· 2025-10-05 15:19
核心观点 - 紫鹊界梯田凭借其悠久历史、巨大规模和独特的天然自流灌溉系统,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并通过管理创新与旅游开发应对劳动力流失等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1][2][3] 历史与规模 - 梯田群历史可追溯至先秦,盛于宋明,已历经2000余年,是多个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 [1] - 梯田周边延绵面积超过8万亩,核心景区面积超过2万亩,最高海拔达1585米,梯级数最多处超过1100层 [1] 技术与生态系统 - 梯田拥有独特的天然自流灌溉系统,依靠森林涵养、土壤储水和梯田层叠结构实现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灌溉主要采用“借田输水”等低工程量方式 [1] - 通过修复46条总长1.6万米的小微水渠、修复1500亩抛荒梯田、核心生态区封山育林等措施,区域水源涵养能力提升35% [2] 文化遗产与荣誉 - 梯田获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多项荣誉 [2] 劳动力挑战与管理创新 - 核心区从事耕种的农民中,60岁以上占比65.3%,50岁以下仅占6.6%,面临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流失的挑战 [2] - 为应对挑战,成立统一管理机构实现一体化运作,并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2] 旅游与体验开发 - 推出“沉浸式农耕体验”和青少年研学游,让游客参与插秧、收割等农事活动,将梯田变为教育课堂 [3] - 启动“梯田守护者”认养计划,通过小程序使认养人可远程查看稻谷生长情况并在收获季获得产品 [3]
国庆中秋假期出行呈现哪些“新亮点”?多部门“攥指成拳”筑牢交通“安全网”
央视网· 2025-10-05 12:45
假期出行总量与结构 - 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预计超6200万辆,同比增长2.4% [1] - 自驾出行是主要方式,占出行总量八成左右 [9] - 假期出行呈现总量大、热点多、拥堵缓行路段多点分布的特点 [9] 交通出行方式趋势 - 新能源汽车约占高速公路日均总流量的20%,较2024年国庆增长约30% [9] - 航旅纵横数据显示节假日期间日均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约15% [4] - 租车订单增幅显著,热门城市包括新疆伊犁、青海海东等 [11] 旅客群体特征 - 出行人群呈现“银发族”和“学生族”两头大的特点 [1] - 18至30岁年轻旅客群体成为假期出行亮点 [4] - 亲子游需求激增,带动带宝宝座椅的租车订单同比增长1.7倍 [4] 旅游目的地与景点热度 - 省际交界游持续走红,赣州、贺州、昭通等城市订单量同比增长最低70%,最高接近一倍 [8] - 红色旅游景点人气爆棚,北京升旗仪式搜索热度环比增长12倍,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搜索量增长8倍 [6] - 湖北十堰武当山风景区门票预订同比增长16% [13] 基础设施与服务保障 - 武当山景区共设38个停车场、12000多个停车位以满足需求 [13] - 景区周边已加密布局充电桩以应对新能源车充电补能高需求 [15] - 交警部门在热门景区周边加强交通疏导,引导车辆远端停放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