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博济医药(300404) - 300404博济医药调研活动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6:48
公司经营与订单情况 - 2024 年公司新增订单约 15.15 亿元,同比增长约 30.07%,创新药研发有回暖趋势,临床前和注册申报需求好转,临床项目需求暂无明显改善,市场竞争激烈,订单价格趋于稳定 [2] - 2024 年公司中药 CRO 新增订单增速约 20%,占整体新增订单约 30% [3] - 截止 2024 年末,公司在执行合同尚未确认收入金额约 27.59 亿元,预计 6.82 亿元于 2025 年确认收入 [3] - 2025 年一季度合同额同比下降,剔除大订单影响后,相比 2024 年一季度略微增长,公司希望 2025 年全年订单保持较高增长趋势 [9] 行业竞争与公司优势 - 行业竞争激烈,部分 CRO 公司运营困难、裁员甚至停业、清算,未来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上升,公司作为老牌且具规模的 CRO 上市公司,履约能力强、经验和资源丰富,有更多竞争优势 [3] - 核药是新兴领域,国内有核药项目经验的 CRO 公司较少,2024 年公司临床业务在核药领域有所突破,预计今年能继续承接相关项目 [8] 公司目标与规划 - 2025 年公司目标营收以 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目标为准 [3] - 2025 年公司将根据业务情况配置、新增临床业务人员,但不会大规模扩张 [3] - 公司会继续以临床业务为主,保持临床研究服务优势,发展临床前药学研究和药物评价业务、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自主研发品种,推进 CDMO 服务,发挥“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优势 [6] - 公司坚持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并购相结合的发展策略,会围绕主业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并购,考虑有技术优势的临床前公司、在预防性疫苗或核药等领域有经验的临床公司以及海外数统业务公司 [6] 业务毛利率与利润情况 - 市场竞争激烈,临床前业务毛利率基本稳定,预计临床业务毛利率略微下降,公司全力推进自主研发项目转让,各项费用率降低,净利润率不会下降 [4] 业务突破与合同进展 - 2024 年公司在肝病、消化等传统优势领域保持领先,在免疫、核药等新兴领域实现突破,预期 2025 年会继续增强并覆盖更多新兴领域 [5] - 2024 年公告的重要合同正在全力推进,项目进展符合预期 [5] 自主研发项目转让 - 公司部分自研项目正在洽谈,希望在 2025 年实现转让 [5] - 前期对外转让的“Runnor9591”项目,预计 2025 年内将达到转让协议中约定的第二阶段“临床批件增值部分”合计 4000 万元及约定利息(公司占 40%)的付款节点,对 2025 年度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5] 客户与项目情况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个别项目因客户资金问题暂缓或中止情况不多,得益于客户群体主要是传统中大型药厂,有稳定营收和利润来源,近期新签订单开展顺利,客户对项目进度要求高 [8] AI 部署情况 - 公司重视 AI 在 CRO 业务上的应用,临床业务主要应用于临床试验方案撰写、数统等业务,探索在临床监查的应用,临床前业务用于辅助完成新化合物的筛选工作 [9]
上海纵深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
人民日报· 2025-04-28 06:11
上海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 重大项目建设与开放政策 - 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站房主体工程开工,未来将成为国际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1] - 《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发展若干规定》通过,推动金融开放 [1] - 2025上海车展吸引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知名企业参展,首发百余款新车型,展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1] 浦东新区改革与创新 - 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综合改革试点等国家战略任务完成率超过91% [2] - "一业一证"改革使企业办证时间从95个工作日大幅缩短,申请材料和填表要素显著减少 [3] - 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表示,"一业一证"改革与其他政务服务创新相互嵌入,提升效率 [3] 制度型开放与医疗创新 - 上海首创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实现全国首例CAR-T细胞治疗药品跨境运输和使用 [4] - 上海海关仅用2个工作日完成审批,血液单采物从香港运抵上海仅用4小时 [4] - 浦东新区细胞和基因产业临床研发管线占国内近1/3,全球9款CAR-T产品中浦东有3款 [4] 法治化营商环境 - 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上海市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已出台23部法规和34部管理措施 [6] - 法治建设支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动浦东成为制度创新首发地 [6] - 上海市及浦东新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依法治市水平 [6]
科技周报|董明珠连任董事长、京东美团起争执、“仅退款”落幕
第一财经· 2025-04-27 15:08
格力电器管理层变动 - 董明珠连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张伟接任总裁职位,管理团队年轻化[1] - 新一届董事会新增舒立志、钟成堡等专业人才,管理层梯队建设加强[1] - 公司战略和经营将保持连续性,交接班迈出重要一步[1] 即时配送行业竞争 - 京东指控美团实施"二选一"政策,限制骑手接单[2] - 京东宣布超时20分钟以上外卖订单免单,日均订单达500万[2] - 达达骑手年活跃规模约130万,日活跃约30万,可跨平台接单[2] 电商平台政策调整 - 淘宝、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3] - 快手、1688已率先取消该政策,不再介入已收货的退款申请[3] - 电商平台正将更多经营自主权交还给商家[3] 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 小红书取消员工大小周工作制和竞业限制[4] - 员工离职时期权可申请回购,5月1日起实施新政策[4] - 行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不再需要高强度扩张[4]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特斯拉Optimus团队启动大规模招聘,岗位超70个[5] - 马斯克计划年底在工厂部署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6] - 美的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将于5月入驻荆州工厂[7] 家电企业业绩表现 - 海信视像一季度营收133.75亿元,净利润5.54亿元,增长18.61%[8] - 科沃斯2024年营收165.42亿元,净利润8.06亿元,增长31.69%[9] - 万和电气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41.43%,总营收73.42亿元[10] 手机行业动态 - 2月国产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3.8%,整体市场增长37.9%[13] - vivo X200系列价格下降200-500元,realme GT7系列降幅达500-600元[13] - 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卸任,由段要辉接任[11][12] 游戏产业发展 - 游族网络一季度净利润增长43%至32470万元[14] - 《少年三国志》十年累计新增用户突破280万[14] - 传统文化题材游戏在海外市场表现优异[14] 人工智能领域进展 - 360发布"MCP万能工具箱",接入110多款工具[15] - 北京三代科技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专注AI视频生成[16] - 半导体赛道发生10起融资事件,与上周持平[16]
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举行 总投资3415.7亿元项目集中签约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09:33
招商大会成果 - 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以"投资苏州,赢得未来"为主题,集中签约417个项目,总投资达3415 7亿元 [1] - 去年同期签约项目367个,总投资3735 4亿元,今年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3 6%,但总投资额同比下降8 6% [2] - 目前开工项目数(含基金注册项目)260个,开工率70 8%,产业项目投产投用105个,投产投用率34 8% [2] 产业创新优势 - 苏州发布"全球产业创新合作伙伴计划",旨在推动科技进步、共建产业合作新模式、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1] - 苏州创新实力突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国第二,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全国第三,研发投入强度全国第四,"上海-苏州"科技集群全球第五,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第六 [1] - 作为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 7万亿元,拥有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6万家工业企业,产业体系涵盖35个工业大类、175个中类、515个小类 [1] 外资与开放平台 - 苏州拥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1 9万家外企、17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近500个项目,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670亿美元,常驻外籍人士约3万人 [2] - 深化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首创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通关时效提升70% [2] - 获批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电信、医疗、金融、商贸文旅、交通运输等领域将进一步开放 [2] 产业配套能力 - 苏州在半径100公里内可完成全部产业配套,外资企业苏州工厂常成长为跨国公司全球标杆工厂 [1] - 加快打造苏州国际数据港(603881),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 [2] - 实施出入境、居住、支付、出行、子女教育、社会融入等一揽子便利化措施 [2]
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3:35
公司治理与决策 - 董事会全票通过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议案,拟继续聘任致同会计师事务所[1][99] - 2025年度董事、监事及高管薪酬方案获董事会批准,独立董事年薪标准为税前10万元/年[3][42][43] - 2024年度关联交易及2025年度预计日常关联交易均获监事会认可,认为定价公允且符合经营需求[8][10][11] 资金管理 - 拟使用不超过9亿元超募及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低风险理财产品,期限12个月[49][54] - 计划使用261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净额的12.66%[88][92] - 2024年度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3.24亿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18亿元[69][70] 融资与授信 - 2025年度拟申请不超过9亿元银行综合授信额度,涵盖贷款、承兑汇票等业务[95][96] - 授信额度可在不同银行间调整,有效期12个月,授权管理层具体执行[23][24] 审计机构信息 -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2023年业务收入27.03亿元,证券业务收入5.02亿元,服务257家上市公司[100] - 审计团队近三年未受刑事处罚,项目合伙人闫磊签署过6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104][105] 股东大会安排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定于2025年5月28日召开,审议审计机构续聘等议案[28][29] - 股东大会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31][34] 募投项目调整 - "模式动物小鼠研发繁育一体化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投资额从6.11亿元调至4.30亿元[51][90] - 新增"AI驱动类器官、动物疾病模型多模态临床前药物研究平台项目",投资额2亿元[51][90]
终止两年后,阳光诺和再度收购实控人资产
IPO日报· 2025-04-25 23:39
交易概述 - 阳光诺和拟通过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方式收购朗研生命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构成关联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25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1] 交易标的 - 朗研生命成立于2010年7月14日,专注于高难度首仿药、创新药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服务 [4] - 在研产品管线覆盖心脑血管、肿瘤、消化、感染等适应症 [4] - 交易对方为利虔、赣州朗颐投资中心等股东,因阳光诺和实际控制人也是利虔,构成关联交易 [4] 历史收购尝试 - 2022年10月阳光诺和曾筹划收购朗研生命 [5] - 2023年5月拟以16.11亿元收购朗研生命100%股权,并募集10.07亿元配套资金 [6] - 2021-2022年朗研生命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10亿元和6.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53.54万元和8513.36万元 [6] - 朗研生命承诺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95亿元、1.25亿元和1.58亿元,合计不低于3.78亿元 [7] - 因未回复上交所问询函,阳光诺和于2023年8月撤回该次交易 [8] 公司现状与收购目的 - 阳光诺和2024年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15.70%,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下降3.98% [10]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减少8.49%,归母净利润2957.86万元,同比减少59.34% [10] - 通过收购可延伸CDMO业务,构建"CRO+CDMO"一体化服务平台 [10] - 收购有助于提升公司竞争实力和战略布局,改善盈利能力 [10][11]
凯莱英(002821) - 002821凯莱英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4(1)
2025-04-24 21:28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4 日 8:00 - 9:00,通讯参会,接待人员有首席运营官张达先生、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徐向科先生、投资者关系执行总监夏璐女士 [2] - 参与单位有平安证券、中金公司等 100 余家机构,共计 240 余人 [2]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 - 营业收入 15.41 亿,同比增长 1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27 亿,同比增长 15.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20% [3] - 小分子 CDMO 业务收入同比持平,毛利率 45.2%;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 80%,毛利率为 33.1% [3] - 净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高 5.73 个百分点,期间费用进入下降通道,除管理费受海外 Site 因素影响有浮动,其他费用绝对值下降 [3] - 全年资本开支集中在新兴业务领域,小分子产能新增资本开支有限,海外资本开支可能增加 [3] 业绩展望 - 维持 2025 年全年业绩展望,预计全年收入双位数增长,力求净利润增长超过收入增长 [3] - 加快多肽、寡核苷酸、ADC 新兴业务发展,深化海外商业化产能建设,管控运营成本 [3] 投资者问答 订单与业绩 - 目前在手订单覆盖度使公司有信心完成 2025 年收入双位数增长目标 [4] - 一季度新签订单整体在高基数上保持增长,小分子订单稳定增长,新兴业务订单快速增长 [5] 政策影响 - 生物安全法案对全球供应链格局和客户合作意愿无实质性影响 [4] - 关税政策不会改变公司综合竞争力和行业分工趋势,业务受加征关税影响有限 [4] - 短期出口加快交付、与客户密切沟通,进口锁定供应商备货和部分国产替代;长期加快海外商业化产能拓展,加强新兴业务推进 [4] 新兴业务 - 多肽、ADC 和小核酸业务快速增长,多肽项目订单和收入远超新兴业务整体增速,制剂业务一季度增长不错 [5] - 多肽业务减重适应症领域占比高,产能利用率需项目推进提升 [5] - 国内外新兴业务需求强劲,国外化学大分子业务交付和订单增加,国内创新药市场活跃度和融资环境改善 [5] 盈利能力 - 盈利能力改善得益于降本增效、小分子业务成本优化、消化 Sandwich Site 运营影响、新兴业务毛利率提升 [6] - 全年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保持利润率改善趋势 [6] 海外产能建设 - 源于公司业务发展和战略考量,客户给予积极反馈,重点关注欧洲商业化产能拓展机会 [6] - Sandwich site 有近 100 人的研发分析团队,人员经验丰富,当地成本高、周转时间长,但能与国内 Site 协同拓展欧美市场 [6]
破发股百诚医药2024年转亏 一季度亏2021年上市即巅峰
中国经济网· 2025-04-23 13:5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02亿元,同比下降21.18% [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74.28万元,同比下滑119.39% [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585.69万元,同比下滑316.53% [2][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下降40.32% [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9.76万元,同比下滑152.59% [3] 上市与募资 - 2021年12月2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79.60元/股 [4] - 公开发行股票2,704.17万股,募集资金总额21.53亿元 [5]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8.63亿元,超原计划12.13亿元 [5] - 保荐机构国金证券获承销保荐费用2.62亿元 [6] 股价表现 - 上市首日股价高点120元,当前处于破发状态 [4] 分红与资金用途 - 2024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6.51亿元用于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 [5]
金价涨出了末日的感觉
Datayes· 2025-04-22 18:20
黄金市场动态 - 黄金价格持续上涨至3500美元/盎司,高盛将2025年底预测从3300美元上调至3700美元,波动区间为3650-3950美元,尾部风险目标价4500美元 [1] - 瑞银同步上调黄金目标价至3500美元,指出中国机构及散户投资需求强劲,存在被压抑需求的释放 [1] - 期权市场出现"末日轮"效应,沪金2505购888合约单日最大涨幅达9800%,行权价856-936的认购合约涨幅均超1000% [3][4] AI芯片与科技行业 - 华为计划下月大规模出货910C AI芯片,该芯片通过双910B封装实现与英伟达H100相当性能,计算能力与内存容量翻倍 [5] - 英伟达拟联手DeepSeek开发中国专属AI芯片,此前美国政府限制其H20芯片对华销售 [5]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25%未能收复3300点,深成指跌0.36%,创业板指跌0.82%,全市场成交额11213亿元放量476亿元 [7] - 跨境电商、港口贸易、物流板块爆发,供销社及农化制品板块受农药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61%刺激拉升 [7] - 医药板块表现强劲,95家中国药企将携超200项新药研究亮相AACR年会 [7] 塑料行业供应链风险 - 中国塑料工厂面临停产风险,因依赖美国进口乙烷但面临125%关税,每吨加工亏损184美元(无关税时利润超100美元) [9][10] - 中国乙烷年产量仅12万吨,无法填补缺口,且乙烷市场以长期合同为主缺乏现货替代渠道 [10] 热点概念追踪 - 机器人:无锡将举办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聚焦关键技术瓶颈与应用场景挖掘 [12] - 低空经济:美团第四代无人机获全国首张低空物流全境运营合格证 [13] - IP经济:泡泡玛特Q1收益同比增165%-170%,海外收益同比增475%-480% [14] 资金动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96.24亿元,计算机行业流出最多,交通运输获净流入37.74亿元居首 [15][16] - 北向资金总成交1348.97亿元,招商银行单日成交7.02亿元 [17] - 龙虎榜显示中油资本获机构净买入2546万元涨停,四方精创遭机构净卖出1.65亿元 [20] 行业估值 - 商贸零售、建筑材料、交通运输领涨,石油石化等板块交易热度提升,非银金融PE处于历史低位 [22]
新三板摘牌,创业板IPO失败,百诺医药IPO又来了!
IPO日报· 2025-04-21 16:25
公司概况 - 百诺医药成立于2000年8月,是一家贯穿药物研发及生产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型一站式药物研发成果转化运营商,主要业务分为医药研发CRO业务、医药生产CMO业务和原料药生产及销售业务 [5] - 公司CRO业务以研发成果转化模式为主,为250余家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其中包括60余家我国百强医药企业和60余家医药上市企业 [11] - 知名客户包括国药集团、中国医药、华润双鹤、片仔癀、复星医药、新华制药、鲁抗医药、上海医药、远大医药等 [11] 财务表现 - 2021年-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3亿元、3.66亿元、4.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3.98% [2][7] - 2021年-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791.48万元、7274.47万元、1.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3.61% [2][4][8] - 2024年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3.92亿元,净利润1.0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592.79万元 [9]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月-9月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3.34%、77.6%、76.73%,处于较高水平 [9] 业务结构 - CRO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8.84%(2022年)、85.93%(2023年)、81.82%(2024年1月-9月) [11] - CRO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7.7%(2022年)、77.27%(2023年)、82.97%(2024年1月-9月) [11] 资本市场历程 - 2016年3月24日登陆新三板挂牌,证券代码836534,2022年12月16日摘牌 [6] - 2023年6月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2024年9月撤回申请文件并被终止审核 [6] - 2025年3月向股转系统提交新三板挂牌申请,并计划谋求北交所上市 [6] 募资与项目进展 - 2023年创业板IPO计划发行不超过1324.77万股新股,拟募集资金10亿元,其中6.83亿元用于药物开发技术与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 [12] - 药物开发技术与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中的综合仓库已开始工程施工,合同金额5210万元 [12][13]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为孟凡清和焦梅夫妻二人,合计控制公司83.82%的表决权 [14] - 孟凡清直接持有公司33.62%股份,孟凡清和焦梅控制的兰美投资持有40.26%股份,孟凡清控制的君和咨询持有9.94%股份 [14] 资产负债情况 - 报告期各期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2.35%(2022年)、49.05%(2023年)、41.04%(2024年1月-9月),呈持续下降趋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