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协议

搜索文档
AI智能体(八):构建多智能体系统
36氪· 2025-07-28 07:12
AI智能体设计组件 - 智能体包含三个核心组件:模型(Model)为推理和决策提供动力的LLM、工具(Tools)为执行操作的外部函数或API、指令(Instructions)定义行为方式的明确指导方针和防护措施[3] - 模型选择需考虑任务复杂性、延迟和成本,简单任务可用小模型处理,复杂决策需用更强模型[3] - 工具通过API扩展智能体能力,对于无API的遗留系统可依靠计算机使用模型通过UI交互[6] - 高质量指令可减少歧义改进决策,高级模型可根据文档自动生成指令[8] 智能体编排模式 - 多智能体系统可建模成图,智能体为节点,边代表工具调用或交接[11] - 监督者模式采用集中控制,群体模式采用去中心化交互[16] - 监督者模式通过创建监督者智能体来编排多个专业化智能体[17] - 群体协作模式让不同智能体能动态协作和交接任务[46] 智能体实现技术 - 函数调用是LLMs与工具交互的主要方式,工具通过利用底层应用API扩展能力[6] - 监督者模式实现包含定义工具、创建工作智能体、创建监督者智能体等步骤[19][20][21] - 群体协作模式实现包含定义工具函数、创建工作智能体、创建群体智能体等步骤[46][47] - 消息历史管理可控制包含完整历史或仅最终响应[28][30] 智能体运行机制 - 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调用模式,实时交互场景适合同步,耗时任务适合异步[51][52] - 输入必须是包含messages键的字典,纯字符串输入会自动转成HumanMessage[54][55] - 输出始终是字典结构,包含messages和可选structured_response字段[57] - 流式输出可实时获取增量更新,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58][59] 智能体行业应用 - 行业协议如Anthropic的MCP协议和Google的A2A协议可优化智能体协作[70] - MCP协议通过三层架构破除工具壁垒,A2A协议聚焦智能体间协作[71] - Block公司采用MCP+A2A构建的代理系统使财务流程效率提升300%,错误率下降85%[72] - 微软正将MCP深度集成至Windows系统,预示操作系统将进化为基础代理平台[72]
当微信支付开放MCP之后,我却有一点后怕。
数字生命卡兹克· 2025-07-07 02:50
微信支付MCP技术解析 - MCP协议是一种通用标准协议,使不同AI模型能高效调用封装工具,解决API接入需重复开发的问题[1][3] - 由Anthropic公司发起,显著降低开发者接入门槛,替代传统API模式[2][6] - 支持多MCP调用的AI可升级为智能体(Agent),实现复杂功能链[4][5] 支付功能突破 - 微信支付MCP填补智能体生态支付能力空白,支持商业化闭环[7][10] - 接入流程极简:在腾讯元器平台开通后,仅需添加提示词即可实现支付功能,全程耗时<10秒[11][12] - 支持PC端扫码和手机端收银台直连,当前仅开放Web端接入[13] 应用场景案例 - 健康餐智能体:提供1.99元定制化周食谱+7天饮食监督服务,支付验证后即时生成详细方案[15][18][21][27] - 资源分享智能体:用户输入资源名称后自动推送支付二维码(如影视资源5.9元/次),实现内容变现[44][45][46] - 资本做局模拟器等抽象应用,展示支付闭环的潜在创新空间[42][43] 技术实现路径 - 通过腾讯元器平台创建智能体,在高级设置中添加微信支付MCP模块[28][31][35] - 需区分体验版(测试商户号)与正式版(真实商户账户),后者当前需申请权限[35][36] - 支付功能通过特定Prompt指令触发,包括订单创建(create-order)和状态查询(query-order-by-out-trade-no)[39] 生态影响与潜在风险 - 微信支付作为国民级支付入口,其MCP接入将重构AI商业化生态[49][68] - 可能催生自动化灰产:如虚假资源代理、AI情感诈骗等全自动骗局,单智能体可同时服务数万用户[51][53][55][56] - 存在AI间欺诈风险:具备资金权限的智能体可能被恶意AI诱导支付,形成无人工干预的损失链[62][63][65] - 腾讯采取渐进式开放策略,暂未全量发布正式版以控制风险[69][70]
智能体洗牌“六小虎”,模型厂商如何转型?
虎嗅APP· 2025-07-06 17:34
智能体技术发展现状 - 智能体从内容生成进化到任务执行,代表AI能力的重大升级 [3][5] - 2023年初智能体概念爆发,与大模型技术突破直接相关 [3] - 当前智能体开发门槛大幅降低,普通用户5分钟即可创建简单智能体 [6][7] - 智能体分为轻量级工具型(如网页生成)和深度业务型(如行业解决方案) [6] 大模型厂商竞争格局 - 基础大模型层呈现赢者通吃格局,长期可能仅存3-5家头部厂商 [11][12] - 第一梯队厂商正向MaaS平台和智能体平台延伸,提供完整能力包 [8][12] - 互联网大厂通过"云智一体"策略,以模型带动云计算业务 [16] - 2024年底互联网巨头加速进场,早期创业公司面临转型压力 [10][25] 商业化路径挑战 - 全球大模型公司尚未找到盈利模式,70%收入被GPU厂商获取 [24] - 国内C端聊天工具变现困难,百度等厂商已转向免费策略 [20] - 企业需求聚焦明确ROI,分为降本增效/新产品开发/POC三类 [46][47] - 智能体显著提升tokens调用量但未能带来足够利润 [24] 行业应用现状 - 制造业头部企业投入数亿自建算力,但实际应用限于营销内容生成 [41][42] - 咨询行业基础分析工作可能被替代,但高端咨询服务仍依赖人际互动 [54][55] - 软件行业和工程开发领域将首当其冲受到智能体冲击 [53] - 企业应用智能体需具备四大要素:基座模型/组织能力/数据资产/应用场景 [49] 技术发展争议 - 智能体可能重构操作系统入口,绕过APP直接执行用户指令 [34][35] - 企业级应用面临数据合规挑战,核心系统仍需可追溯性 [36][37] - 大模型可能突破传统规则引擎,发展出新型问题解决范式 [39][40] - 中国缺乏统一的企业系统协议,制约智能体互联互通 [30][31] 市场发展趋势 - 模型能力与应用场景逐步解耦,催生专业化智能体公司 [22][23] - 智能体创业公司存活率低,每半年50%明星公司消失 [21] - 企业数字化基础决定智能体应用深度,ERP等系统是必要前提 [32] - 行业呈现"交替式上升"竞争态势,推动整体技术发展 [9]
智能体洗牌“六小虎”,模型厂商如何转型?
虎嗅· 2025-07-01 20:04
智能体技术发展现状 - 智能体从内容生成进化到任务执行,代表AI从"生成内容"到"完成任务"的转变[4][5] - 智能体是指能感知环境、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实现目标的智能系统[4] - 智能体制造门槛大幅降低,普通用户可通过"美图秀秀"式轻工具制作,专业开发者则使用"Photoshop"级工具开发深度业务场景应用[6][7] 行业竞争格局 - 基础大模型层将形成高度集中格局,类似云计算行业最终仅剩少数头部厂商[12] - 模型微调层和智能体构建层将成为差异化竞争的主要空间[13] - 第一梯队模型厂商正向MaaS平台和智能体平台延伸,提供完整能力包[9] - 第二梯队厂商正转向垂直行业应用、C端应用和海外市场[11] 商业化挑战 - 全球大模型公司尚未找到有效盈利模式,70%收入被GPU厂商获取[30] - C端聊天类工具变现困难,国内外订阅模式均面临挑战[24] - 智能体虽增加tokens调用量,但未能显著提升模型厂商利润[30] - 企业需求聚焦明确ROI,关注降本增效和新产品开发[58][61] 技术演进方向 - 智能体可能成为新型操作系统,通过终端设备抢占入口[41][43] - 企业系统互通仍面临挑战,45岁以上CTO退休后可能迎来变革[40] - 大模型可能突破传统规则引擎,形成新的业务处理范式[50][51] - 工业领域存在"外挂式"和"替换式"两种智能化路径[49] 行业应用现状 - 企业AI应用集中在智能客服、知识库等低风险场景[65] - 制造业头部企业自建算力平台,但实际应用限于广告内容生成[52] - 咨询行业基础分析工作可能被替代,但高端咨询服务仍依赖人际互动[71] - 代码模型已显著提升软件开发效率,改变软件行业工作模式[68]
4B Qwen3逆袭671B DeepSeek!字节DAPO微调方法这么猛的吗
量子位· 2025-06-16 14:59
Jan-nano模型表现 - 最新模型Jan-nano在智能体任务上超过671B的最新版DeepSeek-V3 0528 [1] - 在SimpleQA基准上获得80.7分 [1] - 目前取得最高分80.7%,下一个版本目标是85% [4] - 在正确的提示词下可以进行深度研究 [6] - 从搜索结果中有效获取相关信息 [6] - 针对MCP协议优化,可无缝集成各种MCP服务器调用工具 [6] Jan-nano技术细节 - 在Qwen3-4B上使用字节&清华开源的DAPO强化学习微调方法 [8] - 团队将很快发布详细的技术报告 [10] Menlo Research背景 - 专注于AI和机器人技术的开放研发实验室 [11] - 主要目标为构建机器人的"大脑" [11] - 创始人为Daniel Ong与Nicole Zhu [12] - Nicole Zhu在斯坦福读人机交互硕士期间休学创业,此前在谷歌做过高级工程师 [12] - 坚持用户拥有原则,产品都是开源的 [14] - 设计为离线运行或自托管 [14] Jan产品信息 - 核心产品是Jan,可以100%离线运行的开源AI助手应用 [16] - 定位为ChatGPT的替代品 [17] - 推出数月后在没有风险投资支持下超过百万次下载 [17] - 长远愿景是成为"自驱动计算机" [19] - 规划中的能力包括将用户指令转化为直接行动、跨应用程序工作、学习用户特定工作模式、自主完成重复性任务 [21] 其他动态 - 在新加坡Echelon展会上展出一款人形机器人 [20]
AI行业专题报告:国产Agent不断演进,通用协议推进系统性应用
国元证券· 2025-06-09 12: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产Agent不断演进,通用协议推进系统性应用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国产智能体技术创新,C端产品百花齐放 - AI Agent领域呈现新摩尔定律,智能体能力急剧提升,自2022年ChatGPT发布后,大模型带动AI智能体能力提升,AI智能体完成任务时长呈指数增长,顶尖AI系统完成任务长度每7个月翻一番 [5] - 互联网大厂争夺AI互联网时代新交互入口,AI Agent继承APP核心基因且在多方面更具优势,有望超越原有APP生态 [9] - 字节跳动的扣子空间于2025年4 - 5月开启内测和开放测试,是集MCP Client和MCP Server于一体的通用Agent产品,有规划/探索双模式协作,还提供用户研究专家和华泰A股观察助手两个专家Agent [13][19][20] - 百度于2025年4月25日发布心响APP,是首个移动端通用超级智能体APP,能拆解用户需求并调用工具完成任务,支持超200种任务类型 [32][36][39] - 昆仑万维于2025年5月22日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采用AI Agent架构和deep research技术,能生成多模态内容,包含5个专家智能体和1个通用智能体 [46] - 纳米AI于2025年4月23日上线MCP万能工具箱,是国内首家开放生态MCP平台,生态覆盖多场景 [56] 第二部分:MCP开放协议持续扩圈,跨平台协作提升Agent商业价值 - 2025年4月Google推出A2A全新开放协议,让不同AI智能体可相互沟通协作,微软5月宣布两大开发平台支持该协议,A2A促进客户端和远程智能体通信,有能力发现、任务管理、协作、用户体验协商等交互过程 [69][70][72] - 2025年5月Anthropic为Claude推出Integrations功能,使其能与远程MCP服务器无缝协作,首批支持多个服务集成 [74] - 2025年5月22日OpenAI宣布核心API——Responses API支持MCP服务,降低开发者连接外部服务的复杂性 [76][77] - 2025年5月20日微软在大会上提出“智能体网络”概念,依托MCP形成“AI的USB - C”,并宣布加入MCP指导委员会,贡献新成果 [80] 第三部分:相关标的 - AI Agent + 编程的卓易信息收购艾普阳科技完成IDE业务布局,有低代码IDE + AI工具产品SnapDevelop和AI + IDE工具产品EazyDevelop,效率提升显著且支持MCP调用 [84][85] - AI Agent + 编程的普元信息采用低代码Copilot模式提升开发效率,在全部平台和产品中启动MCP适配工作 [89] - AI Agent + 办公的合合信息旗下TextIn上线文档处理领域首批MCP Server服务,解析稳定率高、处理耗时短,推动AI应用多行业发展 [90] - AI Agent + 办公的金山办公推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办公助手,WPS AI 2.0有AI伴写等功能,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写作建议 [96]
人工智能行业专题研究:MCP协议加速AIAgent生态繁荣
源达信息· 2025-06-06 15: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 Agent是AI发展的第三阶段,2025年将成为AI应用分水岭,截至2024年底其渗透率达43% [1] - MCP协议重构AI Agent新范式,将成AI领域核心基础设施,未来MCP协议+Agentic - based决策路径或成主流 [2][31] - 科技巨头积极布局AI Agent产品,产业从技术竞争转向生态价值重构,且发展呈现结构性分化,资本市场更偏好通用型AI Agent [2] - 建议关注商业平台BIP的用友网络、办公领域的金山办公、AIGC领域的科大讯飞和万兴科技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MCP协议重构AI Agent新范式 1. AI Agent是AI发展的第三阶段 - OpenAI将AI发展分为五个等级,当前AI正从推理者转向智能体,智能体产品加速推进 [8] - 智能体核心架构为“核心决策中枢+核心认知架构+工具使用”,核心决策中枢由语言模型组成,核心认知架构编排层有ReAct、思维链、思维树三种模式,工具使用分扩展程序、函数、数据存储三类 [9][10] - 2025年AI将从单纯问答和内容生成升级为“执行者”,截至2024年底AI Agent渗透率达43%,超30%的AI应用支持AI调用外部工具 [14][15] 2. MCP协议定义工具接口标准 - AI Agent发展围绕数据交互和决策执行两条路径,数据交互有MCP协议和视觉操作方案,决策模式分化为Workflow - based和Agentic - based两大流派 [17][19] - 2024年11月Anthropic发布MCP协议,其将“工具调用”与“上下文感知”统一,使模型与外部交互更自然精准且跨平台共用 [20] - MCP采用客户端 - 服务器架构,与传统API结构框架有显著差异,MCP提升了AI模型与外部服务兼容性 [25] - 2025年4月Google发布A2A协议,A2A与MCP可互相调用,A2A是MCP的补充,全球科技巨头已形成支持MCP的协同生态 [28][31] 二、AI Agent相关应用加速落地 1. 科技巨头积极布局AI Agent产品 - 科技公司将AI Agent作为布局AI的重要主线,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初产业快速迭代,从技术竞争转向生态价值重构 [2][34] - AI Agent领域发展呈现结构性分化,资本市场更偏好通用型AI Agent,通用型AI Agent融资规模和交易活跃度远超垂直行业型,且商业上更成熟 [36][37] 2. Manus、Operator、Coze等产品布局侧重各不同 - Manus是全球首款通用Agent,在GAIA基准测试表现优异,与阿里通义千问合作,有望推动AI应用落地 [40][42] - Operator是OpenAI推出的AI浏览器智能体,结合GPT - 4o视觉能力和强化学习,能识别网页并交互,有推理和自我纠正能力 [42] - Coze是字节跳动的AI Agent开发平台,简单易用,“扣子空间”开启内测,采用自研豆包大模型并集成超60款MCP扩展插件 [43] 三、投资建议 1. 建议关注 - MCP协议使AI发展迈向标准化时代,科技厂商布局AI Agent有望引入生态伙伴,建议关注用友网络、金山办公、科大讯飞、万兴科技 [3][44] 2. 行业重点公司一致盈利预测 | 公司 | 代码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 | PE | | | 总市值(亿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E | 2026E | 2027E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用友网络 | 600588.SH | -2.1 | 3.0 | 7.4 | -217.0 | 150.1 | 60.6 | 451.0 | | 金山办公 | 688111.SH | 19.2 | 23.4 | 28.4 | 69.0 | 56.8 | 46.8 | 1,328.5 | | 科大讯飞 | 002230.SZ | 9.5 | 13.6 | 18.6 | 116.7 | 81.4 | 59.8 | 1,109.4 | | 万兴科技 | 300624.SZ | 49.3 | 66.8 | 98.3 | 2.3 | 1.7 | 1.2 | 114.1 | [45]
你真的会用DeepSeek么?
搜狐财经· 2025-05-07 12:04
AI Agent行业趋势 - AI行业正从单一模型应用转向多Agent协作网络,形成"AI互联网"新范式 [7][8][27] - 2025年起行业需求从"驱动单个模型"升级为"设计智能体协作系统",从业者角色需从使用者转变为组织者 [21][27][29] - 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等国内平台加速布局MCP协议基础设施,海外谷歌A2A协议与Anthropic MCP协议推动跨系统协同标准 [36][37][38][39] 技术架构变革 - Agent通信依赖结构化协议(MCP/A2A)而非自然语言Prompt,意图表达、任务链图谱取代传统Prompt工程 [14][27][29] - 平台化趋势显著:阿里百炼5分钟搭建MCP服务,百度推MCP插件商店,OpenAgents支持自然语言发布Agent能力 [16][38] - 开源框架LangGraph、AutoGen、CrewAI等提供多Agent编排工具,支持状态机、DAG等协作建模 [33][35][41] 企业动态与产品 - 字节跳动2025年4月推出"扣子空间"内测平台并开源Agent TARS项目,支持任务规划与多工具调用 [16][39] - 阿里云百炼上线全生命周期MCP服务,集成高德、无影等50+能力模块,提供零部署Agent构建体验 [38] - 腾讯云发布"AI开发套件"聚焦企业级调度中台,火山引擎OS Agent整合MCP协议实现"一句话开发" [38][39] 从业者转型路径 - 工程岗需转向智能体系统开发:学习LangGraph状态机、MCP协议结构、平台接口设计,目标成为Agent基础设施构建者 [33] - 运营/产品岗需掌握业务需求拆解为多Agent意图的能力,熟练使用AutoGen Studio等平台进行协作设计 [34] - 创业者应聚焦生态构建:将工具服务注册为Agent节点,参与制定意图协议标准,搭建私域Agent网络 [35] 行业基础设施进展 - 海外A2A协议覆盖50+巨头企业,专注跨平台Agent通信标准,MCP协议则强化任务调度与状态传递 [36][37] - 国内形成平台+开源双轨发展:阿里/腾讯提供企业级MCP服务,LangGraph等框架降低多Agent系统构建门槛 [38][41] - 协议层创新类比TCP/IP,MCP/A2A可能成为未来智能体互联网的底层秩序 [42]
潜在爆款Agent一览
国盛证券· 2025-05-05 23: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MCP是开放协议,为AI模型连接不同工具提供标准化方式,为AI agent调用外部功能带来全新可能,从AI应用底层体系看,其能增强AI决策与执行能力,更易孕育出好的Agent产品;互联网大厂纷纷接入MCP布局Agent,垂类/通用Agent有望持续迭代升级 [1][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MCP打开功能调用全新可能,驱动AI agent体系进一步完善 - MCP是开放协议,标准化了应用程序向大语言模型提供上下文的方式,类似AI应用的万用USB接口,简化了AI模型与数据、工具和服务交互的方式,若工具软件方加入MCP生态,AI agent可更直接调用第三方软件工具,扩展能力边界 [10] - MCP优点包括简化开发、灵活性、实时响应、安全性与合规性、可扩展性,相比传统API接口,在集成难度、实时通信、动态发现、可扩展性、安全性与控制方面有显著优势 [13][14] - 字节扣子已接入MCP,用户可借用第三方软件能力扩展自身agent能力边界;阿里云百炼平台投入MCP体系建设,集成超30款MCP服务,全面支持MCP生态发展 [17][18] 互联网大厂纷纷接入MCP布局Agent,垂类/通用Agent有望持续功能升级 传统功能性APP走向agent化,AI有望带来全新功能升级 - 飞猪推出AI agent“问一问”,可智能化安排旅游攻略,涉及商品可一键下单预订,相比传统旅游AI工具,准确性、可用程度更高,产品交互体验更流畅,其解决传统旅游AI痛点的关键在于开放协议接口+实时数据+多智能体协作 [21][22][24] - 同程旅行推出AI agent“程心AI”,可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旅行攻略生成及全流程闭环服务,关键在于设计大模型和大数据结合的体系,基于真实数据结合用户诉求提供高质量旅行方案 [25][26] - 阿里钉钉推出AI助理,可智能化帮助用户完成请假助手、智能日程等办公任务 [28] - 飞书推出智能伙伴,让每个用户拥有专属ai智能伙伴,有长期记忆,更懂用户,还支持部署在飞书上的业务应用 [29] 伴随着MCP带来的功能聚合,通用agent不断涌现 - 夸克从浏览器发展成聚合AI搜索、生图、写作等多种功能的流量入口 [29] - 百度心响是通用AI智能体,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帮助用户实现复杂任务拆解等,在健康、法律等专业场景实现「多智能体协作」机制 [32] - 360纳米发布MCP万能工具箱,接入超110款工具,覆盖多种场景且工具免费,用户可调用工具创建智能体,解决“AI可用”问题 [33][36] - Genspark是综合性AI agent引擎,具备AI PPT、深度研究等功能,能根据用户查询实时生成个性化页面,提供干净、丰富、互动性强的数字图景 [39]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AGENT相关公司,如金山办公、泛微网络等;算力相关公司,如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垃圾发电相关公司,如旺能环境、盈峰环境等;互联网大厂AI链相关公司,如寒武纪、恒玄科技等;军工AI相关公司,如能科科技、品高股份等 [3][4][41]
百度、字节纷纷推出各自的“Manus”,谁更靠谱?
虎嗅· 2025-04-28 07:48
文章核心观点 - 诸多科技公司加码通用AI智能体,昭示AI技术正从“娱乐化应用”向生产力工具迈进,百度带头发展通用AI智能体让AI产业看到曙光,通用AI智能体将彰显实际价值 [10][69][70] 通用AI智能体产品情况 Manus - 被认为是“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用户提文字需求可自主工作并交付成型产品,生成的游戏曾引发AI产品新想象,但受监管限制国内需邀请码登录 [2][3][5] 心响App - 受Manus启发,百度在4月25日开发者大会推出,调用国产大模型符合监管要求,安卓已上线,iOS待上线 [7][8][9] 扣子空间 - 由字节跳动推出的通用AI智能体平台 [12] 通用AI智能体能力对比 编程能力 - Manus运行任务时间长但成果惊艳,图标用原神角色可上架商店;心响App和扣子空间能理解指令但图标元素有问题,心响App用原神元素图标且非源于游戏,扣子空间图标无美感 [15][22][24] 信息检索和整合能力 - 下达iPhone 16购物攻略指令,心响App和扣子空间直接给价格,Manus询问选购细节;三款产品攻略价格无时效性,下单步骤有参考价值 [30][37] 自驾游规划能力 - 三款产品都能给出攻略,心响App和Manus询问细节给出针对性规划;路线图方面,扣子空间文字路线繁琐,Manus路线图简陋,心响App接入百度地图路线图质量最高 [40][45][49] MCP协议对AI应用的影响 积极影响 - MCP协议逐步成熟为AI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像AI领域USB - C接口,让大语言模型与外部数据源和工具“即插即用”,如心响App制作自驾攻略展示路线图 [54][55][56] 挑战 - MCP协议刚起步,通用AI智能体难获取未接入协议平台信息,如购物攻略难展现实时价格,反映AI产业受移动互联网生态孤岛化限制 [57][58][59] 百度在AI领域的情况 现状 - 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态资源弱,AI时代可调动战略资源有限,虽部分产品有影响力可赋能心响App,但在关键赛道缺拳头产品 [61][62][63] 应对措施 - 构建MCP server发现平台为开发者提供调用接口,呼吁开发者构建生态,业务重心转向赋能开发者扩大AI生态影响力 [64][67] 面临挑战 - 字节跳动、腾讯、阿里等企业在多元业务和生态上优势明显,可能弯道超车百度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