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技术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8月我国经济“成绩单” 将公布 有哪些看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5 10:21
今天(15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将介绍今年8月份国 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今天的发布会将有哪些数据发布?有什么看点? 0:00 扩大内需是今年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消费数据是各界关注的热点。今天公布的数据中,有8月份的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消费等。这些数据对我国重点领域消费提升、完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有着 重要的参考作用。 投资方面,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将介绍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以及民间投资的增长情况。此外,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还可能就民生保障、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一系列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居民消费价格以及就业形势这些指标不仅关系到经济走势,也和百姓的"钱袋子"密切相关,也是不少媒 体关注的重点话题。 当前,从外部来看,全球经济稳定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对我国外溢影响更加复杂;从 国内情况看,我国扩大内需仍面临一些制约,行业"内卷式"竞争仍然存在,稳就业压力持续凸显。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 积累。 基于前8个月的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将对我国今年下半年经济走势进 ...
国家统计局: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
新浪财经· 2025-09-15 10:04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0.3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 增长5.1%,制造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 增长8.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和4.1个百分点。分经 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股份制企业增长6.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 2.3%;私营企业增长4.6%。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 长40.4%、22.7%、14.4%。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 指数为49.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上升1.1个百分点。1-7月 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204亿元,同比下降1.7%。 ...
政策助力制造业加速转型 “两重”“两新”政策成效明显
经济日报· 2025-09-14 09:15
产业改造升级总体表现 -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1]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1] - 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超过20% [1][6] - 产业改造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速 [1] 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成效 - 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 占全部规上工业35.5%较去年提高0.9个百分点 [2]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3% [2]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2.3%、6.3%、3.6% [2] - 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完毕 覆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领域 [2]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资金规模增至2000亿元 支持环境基础设施、安全生产等领域 [3]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资金规模增至3000亿元 截至6月底五大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 [3]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 中铁工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效率提升15% 产品交付周期缩短10% 综合成本降低5% [4] - 钢铁行业5G全连接工厂覆盖50%以上产能 [5] - 服装行业利用AI使订单响应速度提升50%以上 [5] - 工信部新确定26个试点城市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 新支持35个试点城市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4] - 明确数字化研发设计、柔性化生产制造等82个典型场景 [4] - 智能汽车、智能家电、全屋智能等新产品新业态涌现 [5] 网络基础设施与算力支撑 - 截至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 用户普及率超79% [6] - 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端口数达3022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6] - 首批168个小区/工厂/园区开展万兆光网试点 [6] - 截至3月底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48EFLOPS [6] 融合应用与新兴业态 - 5G融合应用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 [7] - 建设超过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7] - 5G新通话、直播短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 [7] -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7] 行业专项进展 - 电子信息、电力装备等七大行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行动 [6] - 17家整车企业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6] - 钢铁、水泥行业企业效益改善 光伏行业总体技术水平提升 [6] -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6]
“十四五”时期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将达到8万亿元
央广网· 2025-09-10 16:52
央广网北京9月10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国新办昨天(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 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0—202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7.9%、8.7%。新能源汽车 2024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全球领先。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部署重点行业、重 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制定"人工智能+制造"转型路线图,发布实施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 应用指南。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0万家,累计达14万家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5年来,我国建成全球最大、覆盖最广的网络基础设施,5G应用在矿 山、港口、工厂等遍地开花,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套)。 "十四五"期间,我国实现了一批标志性成果重大突破,累计建成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 5G工厂,工业机器人 ...
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升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10:24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8月制造业PMI为49.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1] 产需指数 - 生产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扩张加快 [1] - 新订单指数为49.5%,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1] 价格指数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 [1] -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继续改善 [1] 企业规模表现 - 大型企业PMI为50.8%,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1] - 中型企业PMI为48.9%,景气水平回落 [1] - 小型企业PMI为46.6%,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1] 重点行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1]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2%,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 [1]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2%,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景气水平连续回升 [1] 市场预期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 [2]
扩内需等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8月份PMI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
8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 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4%、50.3%和50.5%,比7月份上升0.1个百 分点、0.2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小幅回升, 表明扩内需、"反内卷"等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制造业PMI指数小幅回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8月份,商务活动指数较7月份小幅上升, 显示非制造业供需和上下游价格均有趋稳迹象,企业预期趋好,非制造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 值得关注的是,价格指数连续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3%和49.1%, 比7月份上升1.8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继续改善。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市场价格指数联动上升,一方面有原材料采购增 加和市场需求回稳的带动作用,采购量指数为50.4%,较7月份上升0.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也有整 ...
8月PMI数据点评:经济延续弱复苏
甬兴证券· 2025-09-05 19:31
制造业PMI与产需 - 8月制造业PMI为49.4%,较前值回升0.1个百分点[1][11][12] - 生产指数回升0.3个百分点至50.8%,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1][3][12] - 新订单指数回升0.1个百分点至49.5%,市场需求景气水平略有改善[1][3][12] 外需与贸易 - 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0.1个百分点至47.2%[1][15] - 进口指数回升0.2个百分点至48%[1][15] - 中美贸易条件持续缓和可能减少出口扰动[1][15] 价格与库存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升1.8个百分点至53.3%,连续三个月回升[2][26][39] - 出厂价格指数回升0.8个百分点至49.1%[2][26][39] - 原材料与出厂价格价差升至4.2个百分点[2][26] - 采购量指数回升0.9个百分点至50.4%,产成品库存下降0.6个百分点至46.8%[2][26] 非制造业 - 非制造业PMI回升0.2个百分点至50.3%[2][11][35] - 服务业PMI回升0.5个百分点至50.5%[2][35] - 建筑业PMI下降1.5个百分点至49.1%,受季节性因素影响[2][36] 行业分化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上升1.3个百分点至51.9%,装备制造业上升0.2个百分点至50.5%[12] - 医药、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3][12] -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等行业PMI低于临界点[3][12] 企业规模 - 大型企业PMI上升0.5个百分点至50.8%[33] - 中型企业PMI下降0.6个百分点至48.9%[33] - 小型企业PMI上升0.2个百分点至46.6%[33] 债券市场 - 债券市场有望延续"牛陡"行情,利率债长端更具性价比[3][39] - 信用债需严控低评级风险,聚焦高评级短久期[3][39] - 可转债需关注政策催化与正股弹性较强的品种[3][39]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风险如俄乌冲突加剧[4][40] - 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4][40] - 海外经济增速不及预期[4][40] - 国内通胀超市场预期[4][40] - 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4][40] - 市场波动超预期[4][42]
中国经济稳中有进,新动能持续增强
东北证券· 2025-09-05 19:15
经济景气度与PMI数据 - 2025年8月制造业PMI为49.4%,非制造业PMI为50.3%,综合PMI为50.5%,环比分别小幅回升0.1%、0.2%和0.3%[1][15]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1.9%和50.5%,显著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1][16] - 制造业生产指数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8月达50.8%[15][17] - 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虽低于荣枯线,但环比微升0.1%[15][17] 工业利润与企业效益 - 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02万亿元,同比下降1.7%,但降幅持续收窄[2][40] - 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8%,高技术制造业7月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8.9%[2][61] - 私营企业利润增长1.8%,中型和小型企业利润均由降转升[40][64] - 营业收入利润率5.15%,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40] 价格水平与通胀表现 - 7月CPI环比上涨0.4%,核心CPI同比上涨0.8%,连续三个月扩大[3][75] - 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6%,环比降幅收窄[3][75]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对CPI上涨贡献超六成[76]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出厂价格指数49.1%,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16] 行业与结构分化 - 航空航天器制造利润增长40.9%,集成电路制造利润增长176.1%[61]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电子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87.9%[62] - 建筑业PMI降至49.1%,房地产投资与成交仍处低位[3][25]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PPI同比下降23.0%,环比降幅收窄1.9%[77][81] 高频数据与经济活动 - 半钢胎和全钢胎开工率稳定,PX开工率处于高位[99][106][109] - 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平稳,地铁出行量和航班执行量维持高位[99][115][119] - 乘用车批发零售延续回升趋势,电影票房表现积极[100][123][127] - 石油沥青开工率和水泥发货率保持平稳,基建提供支撑[100][150]
8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4% 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新华社· 2025-09-05 08:02
制造业PMI指数表现 - 8月制造业PMI为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1] - 生产指数为50.8% 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1] - 新订单指数为49.5% 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1] 行业分化表现 - 医药、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 产需较快释放[1] -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 产需不足[1] 企业活动与价格指数 -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 企业采购活动加快[1]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分别环比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回升[1] - 大型企业PMI为50.8% 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1] 重点行业与市场预期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2]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2]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2] 综合经济指标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分别环比上升0.2和0.3个百分点[2] - 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 经济景气水平继续保持扩张[2]
交易商协会发布科技创新债券操作八项问答
新华财经· 2025-09-04 21:51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要求 - 对发行人企业规模、财务指标等不设置具体要求,支持民营企业、地方国企、中央企业等各类机构注册发行 [1] - 重点支持民营企业、首次发行人、科技属性强的科技型企业以及长期致力于科创投资的专业股权投资机构注册发行 [1] - 实施注册制管理,关注注册材料信息披露情况和行业政策落实情况,要求严格执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政策 [1] 科技型企业认定标准 - 至少具备一项经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创新称号的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6项称号 [2] - 相关称号以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名单为准,主承销商需在专项尽调报告中说明称号依据 [2]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需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且处于存续期内 [2] - 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管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在库企业 [2] 专利及著作权要求 - 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合计30项以上,或具有50项以上著作权的软件行业企业 [3] - 企业主营业务需聚焦科技相关产业且专利服务于主营业务,包括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等 [3] - 专利应与主营业务具有紧密关联性,针对关键技术环节、核心生产工艺等形成的创新成果 [3] - 发行人需在募集说明书中披露主营业务所属科技相关产业及专利相关情况 [3] 其他科技型企业认定 - 支持由中央部委评定且处于存续期内的科技型企业,如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 [4] - 具体范围以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名单为准 [4] 信息披露要求 - 发行人应在募集说明书中披露称号的具体情况,包括称号名称、认定机构、政策依据及有效期等 [5] - 主承销商应在专项尽调报告中明确称号具体情况并提供依据文件 [5] - 律师应在法律意见书中对上述情形发表明确意见 [5] 募集资金用途 - 科技型企业可通过控制型并购、增强型并购、参股型并购等方式进行股权投资 [6] - 可用于基金出资,投向需为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等科技相关产业 [6] - 不得使用募集资金通过二级市场进行股权收购 [6] - 支持通过协议转让、参与定增以获得或增强上市科技相关产业企业的控制权 [6] 基金出资具体要求 - 作为基金管理人(GP)的发行人可将募集资金用于备案前基金出资 [7] - 作为有限合伙人(LP)的发行人需等拟投基金完成备案后使用募集资金 [7] - 发行人应承诺募集资金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基金不涉及承诺不当收益、资金池业务等 [7] - 需在存续期间定期公告披露基金备案及运营情况 [7] 财务报告有效期延长 - 企业可申请适当延长年度、半年度、季度财务报告有效期,最多延长期不超过两个月 [8] - 适用情形包括科技创新实力较强且首次注册发行的科技型企业及民营股权投资机构等 [8] - 主承销商在发行前变更流程中提交延长有效期的申请,交易商协会进行集体评议 [8] 财务报告延期信息披露 - 需披露不刷报具体安排和情形,在募集说明书"重要提示"章节补充相关内容 [9] - 需说明发行人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重要事项、股权委托管理等情形 [9] 分担工具增信披露 - 债券名称中可标识为"XX公司202X年度第X期科技创新债券(分担工具)" [10] - 在发行文件的"发行基本情况"章节披露获得分担工具支持 [10] - 在募集说明书重要提示章节增加"本期债券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的提示 [10] - 可根据增信机构要求在募集说明书中增设单独章节进行特别约定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