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材料

搜索文档
济南市章丘区举办企业家日活动 以一座城的赤诚向企业家致敬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6 16:57
核心观点 - 济南市章丘区通过设立企业家日、发布企业榜单、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营造重商亲商环境 推动区域产业链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增长 [1][3][4] 企业荣誉与支持措施 - 发布2024年度章丘区民营经济制造业50强企业名单和实体经济发展100强企业名单 并为上榜企业提供体检卡 爱心旅游卡 子女就学联系卡等配套服务 [1] - 圣泉集团荣获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企业称号 伊莱特能源装备董事长牛余刚获评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个人 [5] - 全区新认定省创新型中小企业52家 省智能工厂3家 92家企业通过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21家企业入选省级晨星工厂 6家企业的17个软件产品进入山东省软件产业供给名录 [4] 产业链发展现状 - 形成以汽车 先进材料 专用装备为主导产业链 空天信息 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新兴产业链 医药食品及包装 绿色建材与装配式建筑为特色产业链的"3+2+2"重点产业链群 [3] - 2025年上半年三大主导产业链规上企业产值占全区总产值77.5% 市场主体从单兵作战转向抱团发展模式 [3] - 圣泉集团作为本土企业拥有百万吨化学新材料年产能 聚焦生物能源与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造与先进材料供应商 [2] 政府服务与营商环境 - 建立"123456"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和"五个一"工作机制 通过区级领导包联制解决项目推进堵点 [4] - 实现1351项政务服务事项"一门办理" 政务服务可网办率达99.6% 在全省首创商事登记"反向确认"模式 [4] - 开展政银企对接28场次 为40余家企业列入供应链增信专项贷款白名单 其中3家企业获批贷款共1.4亿元 [3] - 通过"阳光问效"活动为30余个项目解决立项 手续办理等40余个问题 建立企业诉求闭环处理机制 [3] 项目投资与效率 - 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2024年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 [4] - 浙江丰茂汽车精密橡胶零部件项目从接洽到签约落地仅用2个多月 预计10月份投产 [4] - 促成华凌电缆与外事大学迁建等重点项目达成产供销合作 [3] 企业发展规划 - 科兴生物制药表示将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迭代满足市场需求 并构建人才竞争力提升体系 [5] - 企业家群体计划投身优势产业的延链 补链和强链建设 为现代化强区建设提供新动能 [1]
珂玛科技拟发可转债 员工战略配售股正拟减持去年上市
中国经济网· 2025-08-26 11:13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5,000万元 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1][2] - 可转债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 按面值发行 初始转股价格将根据市场状况确定[1] - 募集资金将用于结构功能模块化陶瓷部件产品扩建项目(拟投入48,800万元) 半导体设备用碳化硅材料及部件项目(拟投入5,200万元) 以及补充流动资金(21,000万元)[2][3]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股东总数为22,781户 平均持股19,137股[7] - 第一大股东刘先兵持股192,649,465股 占比44.19% 第二大股东胡文持股72,676,450股 占比16.67%[7] - 员工战略配售资管计划持股7,500,000股 占比1.72% 为公司第七大股东[6][7] 股份减持 - 员工战略配售资管计划计划在2025年9月10日至12月9日期间减持不超过7,500,000股 占总股本1.72%[5] - 该股份于2025年8月18日解除限售 减持原因为持有人资金需求[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0亿元 同比增长35.34%[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亿元 同比增长23.52%[7][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71亿元 同比增长25.04%[7][8] 历史融资 - 公司于2024年8月16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7,500万股 发行价格8.00元/股[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51,301.24万元 较原计划90,000万元少38,698.76万元[4] - 发行费用合计8,698.76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5,899.06万元[4]
三年目标出炉!上海发力“AI + 制造”
国际金融报· 2025-08-20 14:16
核心观点 -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形成新质生产力 [1] 三年量化目标 - 三年内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2] - 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 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 [2] - 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 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 [2] - 发展5家左右综合集成服务商 培育专业服务商 [2][3] - 示范工厂具有智能体高密度分布和多场景集成特点 [2] - 综合集成服务商提供一站式智能化解决方案 专业服务商提供特定领域技术支持 [3] 行业应用布局 - 聚焦集成电路 电子信息 汽车 高端装备 船舶海工 航空航天 先进材料 钢铁 时尚消费品 医药制造等行业 [4] - 传统制造业(钢铁/船舶)重点推动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 打造人机协同智能制造作业单元 实现复杂工序无人化 [4] - 新兴制造业(电子信息/汽车)重点布局智能终端赛道 开发专用小模型 构建多层次工业模型体系 [4] - 实施"一业一策"分类推进策略 [4][8] 智能产品发展 - 推动消费终端企业与AI企业合作开发端侧模型 开展云端模型端侧部署 [4] - 推动AI计算机 AI眼镜 AI手机等新型智能消费终端迭代升级 [5] - 加快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 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 [5][6] 机器人应用推进 - 支持电子信息 汽车 装备等行业在重复性强/危险性高场景部署工业机器人 [7] - 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 焊接 喷涂 物料搬运环节规模化应用 [7] - 制定人形机器人安全性可靠性检验检测方法 推动产品"持证上岗" [7] - 上海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1.9% 服务机器人增长16.1% [9] 产业基础支撑 -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2700亿元 增速超过30% [9] - 82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 [9] - 算力总规模超过7万P 建设8.43万个5G室外基站 44.26万个5G室内小站 [9]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创新中心 [9] 政策持续支持 - 2023年7月印发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行动方案 [7] - 2023年12月出台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实施方案 [7] - 2024年7月发布扩大人工智能应用措施 对标杆项目给予最高20%/1000万元支持 [8] - 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把握AI赋能战略机遇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 [8]
AI超级赛道,利好!上海,最新发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8-20 11:31
上海市"AI+制造"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三年时间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 [2] - 目标包括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和100个标杆智能产品,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发展5家左右综合集成服务商 [2] - 方案提出探索将企业生产数据作为银行贷款增信项,支持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并推动市区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精准投向语料建设、模型开发等项目 [2] 基础技术与行业应用 - 推动基础模型开展多模态算法创新,提升物理仿真、视觉处理和智能决策能力,加强对工业图纸、操作手册、产品缺陷等信息的识别 [4] - 聚焦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船舶海工、航空航天、先进材料、钢铁、时尚消费品、医药制造等行业,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模型和发展专用小模型 [4] - 在集成电路行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光刻、缺陷检测等场景应用,提升良率和生产效率;在电子信息行业开展AI+机器人应用试点,推动机器视觉等技术规模化落地 [5] - 汽车行业构建智能研发体系,实现数据驱动的开发范式;高端装备行业提升研发设计和生产监控智能化水平;钢铁行业打造多模态大模型,实现配料炉长等智能应用 [5] - 医药制造行业打造智能化药物研发平台,开展药物靶点智能筛选等技术攻关;时尚消费品行业应用模型预测需求趋势,构建柔性生产体系 [5] 智能工厂与人形机器人 - 推动建设以智能体高密度分布为特征的"AI+制造"示范工厂,综合应用空间计算和多智能体协同技术 [7] - 推进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在典型场景中的实用化部署,支持重点行业在重复性强、危险性高的工作场景部署工业机器人 [7] - 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焊接、喷涂等环节规模化应用,实现复杂工序无人化,并制定人形机器人安全性检验检测方法 [7] AI+消费终端发展 - 推动消费终端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开发端侧模型,开展云端模型端侧部署,提升终端模型应用能力 [8] - 推动AI计算机、AI眼镜和AI手机等新型智能消费终端迭代升级,加快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 [8]
上海: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4:09
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实施方案 - 通过三年时间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1] - 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和100个标杆智能产品 [1] - 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和建设10个"AI+制造"示范工厂 [1] - 发展5家综合集成服务商并培育一批专业服务商 [1] 技术攻关方向 - 提升工业模型基础能力包括多模态算法创新和物理仿真能力 [2] - 加强对工业图纸、产品缺陷等信息的识别以提升视觉处理能力 [2] - 加强对时序数据和工艺约束规则的理解以提升智能决策能力 [2] 重点行业应用 - 聚焦集成电路、汽车、高端装备等10个重点行业 [2] - 推动企业应用AI技术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模型 [2] - 建设以智能体高密度分布为特征的示范工厂 [2] - 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典型场景中的实用化部署 [2] 工业机器人应用 - 支持电子信息、汽车等行业部署工业机器人 [3] - 推动机器人在装配、焊接等环节规模化应用 [3] - 钢铁、船舶行业打造人机协同智能制造作业单元 [3] - 制定人形机器人安全性检验检测方法 [3]
上海发布“AI+制造”路线图,加快推动机器人“持证上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21:59
上海市"AI+制造"政策核心内容 - 上海市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形成新质生产力 [1] - 实施"模塑申城·AI+制造"行动 制定三年发展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案 [1] 三年量化目标 - 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1] - 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 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 [1] - 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 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 [1] - 发展5家左右综合集成服务商 培育一批专业服务商 [1] 重点行业应用方向 - 聚焦集成电路 电子信息 汽车 高端装备 船舶海工 航空航天 先进材料 钢铁 时尚消费品 医药制造等行业 [3] - 推动企业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模型 发展专用小模型 [3] - 构建多层次工业模型体系 提升大模型和小模型的协同效率 [3] 智能产品发展布局 - 推动消费终端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开发端侧模型 开展云端模型端侧部署 [3] - 推动AI计算机 AI眼镜和AI手机等新型智能消费终端迭代升级 [3] - 加快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 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 [3] 机器人应用推广 - 支持电子信息 汽车 装备等重点行业部署应用工业机器人 [4] - 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 焊接 喷涂 物料搬运等环节规模化应用 [4] - 推动钢铁 船舶等行业打造人机协同智能制造作业单元 实现复杂工序无人化 [4] 上海AI产业基础优势 - 2023年上半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2700亿元 增速超过30% [7] -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6.1%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1.9% [7] - 82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 [7] - 算力总规模超过7万P 建设8.43万个5G室外基站 44.26万个5G室内小站 [7] 政策延续性布局 - 2022年出台《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 [4] - 2023年出台《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 [4] - 2023年7月印发《上海市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行动方案(2024-2027年)》 [5] - 2023年12月出台《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 [5] - 2024年7月发布《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 [5] 区域发展特点 - 上海在电子信息 汽车制造 高端装备等领域积累大量数据及隐性知识 [8] - 北京 深圳 杭州等城市也相继出台支持人工智能在制造产业落地应用的政策 [8] - 北京方案明确要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 打造具身智能工厂示范标杆 [8]
上海市实施“AI+制造”行动:加快推动机器人“持证上岗”
经济观察网· 2025-08-19 19:41
发展目标 - 通过三年时间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1] - 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并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 [1] - 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并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 [1] - 发展5家左右综合集成服务商并培育专业服务商 [1] 技术方向 - 推动基础模型开展多模态算法创新并提升物理仿真能力 [1] - 加强对工业图纸、产品缺陷等信息的识别以提升视觉处理能力 [1] - 加强对时序数据和工艺约束规则的理解以提升智能决策能力 [1] 行业应用 - 聚焦集成电路、汽车、高端装备等十大行业推动AI技术应用 [2] - 构建多层次工业模型体系并提升大小模型协同效率 [2] - 在电子信息、汽车等行业部署工业机器人提升生产安全性 [2] - 推动智能机器人在焊接、喷涂等环节规模化应用 [2] - 实现钢铁、船舶等行业复杂工序无人化 [2] 智能工厂建设 - 建设智能体高密度分布、多场景集成的示范工厂 [2] - 综合应用空间计算和多智能体协同技术 [2] - 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典型场景的实用化部署 [2] - 制定人形机器人安全性可靠性检验检测方法 [2] 消费终端发展 - 推动消费终端企业与AI企业合作开发端侧模型 [3] - 开展云端模型端侧部署提升终端应用能力 [3] - 推动AI计算机、AI眼镜和AI手机等终端迭代升级 [3] - 加快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 [3] 资金支持 - 探索将工业互联网生产数据作为银行贷款增信项 [3] - 支持企业通过知识产权、专利技术进行质押融资 [3] - 市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3] - 推动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投向语料建设、模型开发等项目 [3]
上海: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新华财经· 2025-08-19 13:30
核心观点 - 上海市发布AI+制造实施方案 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形成新质生产力 通过三年时间实现3000家企业智能化应用 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 100个标杆智能产品 100个示范场景 10个示范工厂 培育5家综合集成服务商 [1] 行业应用方向 - 集成电路行业推动EDA智能化设计缩短周期 提升芯片性能 在缺陷检测和工艺开发场景应用AI提升良率和效率 [2] - 电子信息行业开展AI机器人试点 应用机器视觉和智能排产技术 推动自动化产线升级 [2] - 汽车行业构建智能研发体系 实现数据驱动开发 建设工业大脑系统优化供应链管理和缺陷检测 [2] - 高端装备行业提升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智能化 重构人机交互 仪器仪表企业建多模态模型实现参数自调 [2] - 船舶海工行业发展智能设计软件 优化船型方案和结构设计 实现关键工序监控与质量管理 [2] - 航空航天行业推动大飞机总装智能化 打造特种工艺管控和智能检测装备 建设柔性产线 [2] - 先进材料行业打造AI赋能中心 培育专用小模型 建设电子材料基因库 开发生物智能化应用 [2] - 钢铁行业建设高质量语料库 打造多模态大模型 实现智能配料和炉况诊断 [2] - 时尚消费品行业应用模型洞察需求 构建柔性制造体系 推动产品智能化研发 [2] 实施目标 - 聚焦10个重点行业包括集成电路 汽车 高端装备等 推动企业创新应用AI技术 [1] - 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模型 发展专用小模型 构建多层次工业模型体系 [1] - 提升大模型与小模型协同效率 加快工业场景落地应用 [1]
泰安|“双十工程”项目每年最高支持500万元,扶持基金规模超50亿元,金融资源达企无阻
大众日报· 2025-08-15 08:59
科技金融政策支持 - "双十工程"每年实施1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10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单个项目每年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资金支持和300万元贴息补助 [2] - 扶持基金规模超50亿元,金融资源直达企业 [1] - 泰安市成立7只基金,实缴规模达57.36亿元,重点支持技术创新、数字经济、未来产业等领域 [4] - 2025年上半年累计为企业授信12.74亿元,备案金额10.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4% [4] 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 - 钠离子电池因宽温性能、高循环效率等优势,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有力补充 [2] - 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量产"项目预计总投资25亿元,达产后年销售额将突破百亿元 [2] - 公司建成国内首条普鲁士蓝体系正极材料生产线 [2] 企业创新成果 - "双十工程"在研重大技术攻关项目26项,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41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1件 [3] - 研发新产品14个、新建或改造生产线9条,项目实施期内新增销售收入12.9亿元 [3] - 累计培育上市企业1家,"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标杆企业21家 [4] 金融服务机制 - 泰安市建立"企业发单、部门推单、银行接单、联合办单"的工作机制 [3] - 推出针对小微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审批快、额度灵活 [3] - 实施"泰科贷""泰科担""泰科保"等财政金融政策,建立科技型企业贷款融资一体化财政金融服务保障体系 [4] - 全市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款贴息231.95万元 [4]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十五五”重大项目调研
苏州日报· 2025-08-14 08:28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正峰参加调研。 苏州先进材料谷项目以中国建材为牵引,吸收带动更多先进材料企业集聚。调研组了解项目规划布 局、景观交通及一期进展等情况。中国汽研长三角研究院暨华东总部基地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前沿技 术及芯片、电子通信等领域,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组听取项目建设、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 情况介绍。苏州实验中学太湖科学城校区是苏州高新区重点打造的苏式园林风格现代化高中,计划9月 投入使用。调研组考察校园环境和教学空间,了解学校开学前准备工作。在座谈会上,苏州高新区汇报 了"十五五"重大项目谋划推进情况。 李亚平对苏州高新区重大项目谋划推进情况给予肯定。他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 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抓紧抓实中长期重大项目至关重要。要认真落实市委相关要求,不断提 升重大项目谋划水平,围绕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紧盯国家政策导向 和支持鼓励发展的领域,抢抓机遇、谋划项目、厚植优势,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具体项目和发展实 效。要抓实前期工作,进一步梳理重大项目建设储备情况,在建项目要明确"十五五"期间建设目标,储 备项目要努力提高项目成熟度。要强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