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妆品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一朵花开出无限可能——河南繁花经济系列观察③
河南日报· 2025-05-05 07:15
文章核心观点 传统之美与现代思维创新碰撞,“以花为媒”产业逻辑清晰,一朵花能绽放无限可能 [4] 牡丹瓷行业 - 2025年央视春晚李子柒佩戴的牡丹瓷发饰引发热议,让牡丹瓷饰品走俏,其涵盖戒指、耳钉等,结合河洛文化与年轻人喜好成“国潮” [1] - 很多人从“国礼”认识牡丹瓷,如《和合共生》瓷盘曾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 [2] - 2007年李学武以唐白瓷为基础,融合多种技艺创造出洛阳牡丹瓷,还与清华美院合作设研究院,推动地方标准出台,去年公司生产近7万件产品 [2] 牡丹食品行业 - 洛阳万景祥公司马景帅所在团队2023年攻克去涩工艺,实现牡丹饼“纯牡丹”配方 [3] - 牡丹食品有牡丹饼、全花茶、白酒、籽油等,产业链延伸使产品发展到15个系列500多个种类,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 [4] 玫瑰产业 - 驻马店泌阳县付洼村是中香药业种植基地,采摘的玫瑰花制成护肤品,采用“公司 + 农户”模式,带动150余人就业,每亩增收3500元 [4]
福建青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3:0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面膜、护肤品、湿巾等化妆品的设计、研发与制造业务,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6] - 公司化妆品制造业务所属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类代码:C26),细分行业为化妆品制造(C2682) [6] - 全资子公司诺斯贝尔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营业收入99.52%,是中国本土规模最大的化妆品ODM企业之一 [8] 主营业务概述 - 公司依托下属子公司构建化妆品制造、化妆品原料开发、化妆品功效检测等产业矩阵 [8] - 诺斯贝尔专注于面膜、护肤品、湿巾和无纺布制品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制造 [8] - 面膜产品由面膜基布、精华液和包材三部分构成,主要原料包括天然纤维素纤维、甘油、丙二醇等 [8] 行业上下游关联性 - 上游行业主要涉及面膜基布、精华液和包装材料的供应商 [8] - 下游客户主要是化妆品品牌商,销售渠道包括线上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和线下专营店等 [9] - 社交电商等线上渠道催生的新兴化妆品品牌更加依赖有较强研发实力、稳定生产能力的制造商 [9] 重要事项 - 公司已完成股份回购,累计回购18,007,500股,占总股本3.4859%,成交总金额65,802,558元 [10][11] - 公司终止148亩大型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改为与米伽科技合作开发,成立项目公司鸿嘉科技 [12][13] - 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诺斯贝尔出资200万元持有20%股权,米伽科技出资800万元持有80%股权 [13] - 诺斯贝尔将148亩土地项目转让给项目公司,转让价格不含契税为163,116,000元 [13] - 全资子公司广州青航投资5,700万元控股广东可普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取得60%股权 [15] - 广东可普睿主要从事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及新材料技术研发,此次投资有助于增强公司前沿生物技术创新能力 [15] - 子公司广东埃夫诺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诺米佳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 [16]
IPO周报|谷雨正式启动A股IPO;东鹏饮料赴港二次上市
IPO早知道· 2025-04-06 21:02
正力新能 - 公司于4月3日至9日招股,计划4月14日以代码"3677"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行1.215亿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1215万股,国际发售1.094亿股)[3] - IPO引入三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7990万美元(约6.21亿港元),包括江苏国企混改基金(1350万美元)、苏州高端装备基金(2760万美元)及东南投控(3880万美元)[3][4] - 发行价8.27港元/股对应市值207.45亿港元,2021-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0.7%(14.99亿→51.30亿元),2024年扭亏实现净利润9101万元[5][6] - 动力电池装机量全国第九(三元/磷酸铁锂细分市场均第九),2023年磷酸铁锂装机量增速行业第一,对零跑汽车BEV车型和上汽通用GL8 PHEV渗透率超50%[5] - 产品覆盖电芯至电池管理系统全链条,中期聚焦磷酸锰铁锂/钠离子/半固态电池,长期布局全固态技术[5] 谷雨生物 - 3月27日与中信建投签署A股IPO辅导协议,定位"中国肤质科学美白品牌",专注光甘草定成分(纯度99%)及东方植萃技术[8] - 2021-2024年销售额从10亿增至50亿GMV,2024年零售额居国货美白护肤品第一(欧睿数据)[9] - 构建原料-生产全产业链壁垒,拥有独家光果甘草种植基地,获金鼎资本/凯辉基金(欧莱雅系LP)等美妆专业机构投资[8][10] 东鹏饮料 - 4月3日递交港股招股书拟"A+H"上市,2021-2024年功能饮料市场份额从15%增至26.3%(销量连续四年第一)[12]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36.5%(85亿→158.3亿元),净利润复合增长52%(14.4亿→33.3亿元),净利率从16.9%提升至21%[12] - "东鹏特饮"为百亿级单品(2024年能量饮料收入133亿元),运动饮料"东鹏补水啦"上市次年收入15亿(+280%),覆盖400万终端网点[12] - 2021年上市后累计派息41亿元(派息率60%),2024年权益回报率47.5%[12][13] 云知声 - 3月30日更新港股招股书,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商(2024年收入9.39亿元),生活AI/医疗AI细分领域分列第三/第四[15] - 自主研发山海大模型(600亿参数),智算集群算力184 PFLOPS,亚洲最早实现AI大模型商业化(2018年Transformer技术应用)[15]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25%,毛利率稳定在39%左右,经调整净亏损率从30.5%收窄至17.9%[15] 京东工业 - 3月30日更新港股招股书,中国最大MRO采购服务商(2024年交易额288亿元,复合增长13.5%),服务50%中国财富500强企业[18] - 2022-2024年总收入复合增长20.1%(141亿→204亿元),2023年扭亏后2024年净利润达7.6亿元[18] - B轮融资后估值67亿美元,SKU达5710万覆盖77个品类,链接12.17万家供应商[18][19]
又一家美妆头部企业准备上市
36氪· 2025-04-02 08:53
文章核心观点 谷雨生物开启A股IPO进程,公司近年凭借差异化发展声名鹊起,但也面临单品牌营收风险、高端化困局、研发待补和欠缺线下基因等问题,启动IPO是迈向长期主义的重要一步 [1][11][41] 公司概况 - 谷雨生物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王安宁,注册资本36000万元,控股股东为王安宁,合计控制67.27%表决权 [1] - 公司旗下有植萃美白品牌谷雨和抗老修护功效护肤品牌粹律ReGreen [3] - 2025年3月27日与中信建投签署辅导协议,3月31日备案准备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 [1] 发展历程 - 2007年谷雨护肤实验室成立,聚焦珍稀植萃提取及功效研究 [6] - 2010年谷雨生物诞生,最初名为广州榀尚企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2015年5月更名广州梵之容化妆品有限公司进入化妆品行业,2024年11月更名为广东谷雨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 - 2016年谷雨品牌正式面世,以光甘草定作为独家成分打造市场差异化 [6] - 谷雨生物共获得三轮投资,2016年末获晟初基金A轮投资,后还有金鼎投资和广州开发区产业基金两大资方 [6] - 2025年2月25日完成名称变更登记,更名为谷雨生物并同步完成股份制改造,现股东包括凯辉基金关联企业、修远资本合伙人严明等 [7] 市场表现 - 谷雨较头部国货起步晚,但今年1 - 2月跻身抖音美妆第三名 [2] - 谷雨品牌GMV逐年递增,2021年达9亿元,2022年达22亿元,2023年预计达35亿元,同比增长近60%,2024年达50亿元 [11] - 2023年至今,谷雨在抖音美妆月度排名稳定在前20名,今年1、2月进入TOP3行列,2024年位列抖音美妆第八名,平台年销售额达15 - 20亿元 [17][19] - 今年3.8大促,谷雨位列快手美容护肤第2名,国货TOP1 [19] - 谷雨天猫官方旗舰店累计粉丝数达747万,第三代光感水、第三代美白奶罐面霜等均已售数十万 [21] 竞争优势 - 多渠道泛投,诞生之初重仓电商,泛投多平台实现快速起量,在各社媒平台吃到最早流量红利,形成从“种草 - 成交”闭环 [11][14][17] - 以光甘草定为核心的独家成分形成“大单品 + 套盒”矩阵,带货模式以品牌自营为主,不过度依赖头部主播 [23] 面临挑战 - 单品牌营收风险高,主要营收来源是主品牌谷雨,新推的粹律ReGreen营收有很大增长空间 [26][27][28] - 高端化困局,推出近千元新品精华水引发争议,国货美妆在500元以上市场以外资为主导 [32] - 研发功课待补,欠缺线下基因,跑量渠道以抖快为主,且美白市场竞争加剧 [34] 行业动态 - 近年美妆企业IPO退潮,自然堂、相宜本草、高浪控股等品牌商/TP商上市进程暂停 [2] - 今年多个美妆相关企业重启/开启IPO,如颖通再次递表港交所、创健医疗转战北交所等 [2]
敷尔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7-25 20:40
发行信息 -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为4008.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0.02%,发行后总股本为40008.00万股[8][40] - 每股发行价格为55.68元,发行市盈率为29.07倍,发行市净率为4.59[40] - 募集资金总额为223165.44万元,净额为207176.46万元[41]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8501.70万元、164969.04万元及176921.91万元,增速放缓[26] - 2023年1 - 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01.95万元,同比增长5.38%[57] - 2023年1 - 3月公司实现净利润15933.26万元,同比变动 - 1.42%[57] - 2023年1 - 6月公司预计营业收入区间为81000.00 - 88000.00万元,同比变动 - 0.9%至7.7%[58] - 2023年1 - 6月公司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32500.00 - 36500.00万元,同比变动 - 9.1%至2.1%[58] 产品收入 - 报告期内医疗器械类产品收入分别为88031.42万元、92792.02万元及86592.64万元,2022年有所下滑[26] - 报告期内化妆品类产品收入分别为70470.28万元、72173.39万元及90317.35万元[26] 渠道收入 - 报告期内线上收入分别为46087.85万元、59765.14万元及71855.47万元,占比分别为29.08%、36.23%及40.62%,增速放缓[26] - 报告期各期,公司线下经销收入分别为112413.84万元、105200.27万元及105054.5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70.92%、63.77%及59.38%[28] 采购与股权 - 2018 - 2021年1 - 2月,公司向哈三联(含北星药业)存货采购总额分别为8698.83万元、32948.71万元、36020.30万元及3501.52万元,占各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99.69%、95.30%、96.93%、82.81%[29] - 2021年2月,哈三联以持有的北星药业100%股权对敷尔佳增资,增资后哈三联持有敷尔佳5.00%股权[29] 研发情况 - 2020 - 2022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222.88%[46] - 2022年度研发投入为1542.61万元[46] 市场地位 - 2021年公司贴片类产品销售额占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市场15.9%,其中医疗器械类敷料贴类产品占比17.5%,功能性护肤品贴膜类产品占比13.5%[43]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内发行人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6.47%、81.95%及83.07%[74]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26543.97万元、26418.51万元及39020.32万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6.75%、16.01%及22.06%[75] 风险提示 - 行业竞争加剧,若公司不能提升多渠道布局和营销投入,市场竞争力可能下降[21] - 2021 - 2022年多项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政策施行,对公司合规提出更高要求[23] 公司架构 - 公司本届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2名为独立董事,任期从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174][175] - 公司本届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职工代表监事,任期从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181]
敷尔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7-10 21:58
发行信息 -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008.00万股,且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比例的10%,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0,008.00万股[7][39] - 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7月20日[7]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7] - 2022年12月31日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7.72元,2022年度发行前每股收益为2.35元[39]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158,501.70万元、164,969.04万元及176,921.91万元,增速放缓[25] - 报告期内医疗器械类产品收入分别为88,031.42万元、92,792.02万元及86,592.64万元,2022年有所下滑[25] - 报告期内化妆品类产品收入分别为70,470.28万元、72,173.39万元及90,317.35万元[25] - 报告期内线上收入分别为46,087.85万元、59,765.14万元及71,855.47万元,占收入比重分别为29.08%、36.23%及40.62%[25] - 2020 - 2022年线上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8.84%、29.68%及20.23%,增速放缓[25] - 报告期各期公司线下经销收入分别为112,413.84万元、105,200.27万元及105,054.51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70.92%、63.77%及59.38%[27] - 2020 - 2022年公司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5.54%、56.25%、48.95%,化妆品类功能性护肤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44.46%、43.75%、51.05%[30]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9亿元[44] - 2022年资产总额302,584.54万元,2021年为209,367.41万元,2020年为106,491.70万元[52] - 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78,025.44万元,2021年为193,296.69万元,2020年为55,721.02万元[52] - 2022年资产负债率(合并)为8.12%,2021年为7.68%,2020年为47.68%[52] - 2022年净利润84,728.75万元,2021年为80,580.13万元,2020年为64,783.06万元[52] - 2023年1 - 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01.95万元,同比增长5.38%,净利润15,933.26万元,同比变动 - 1.42%[53] - 2023年1 - 6月公司预计营业收入区间为81,000.00 - 88,000.00万元,同比变动 - 0.9%至7.7%[54] 市场地位 - 2021年公司贴片类产品销售额为贴片类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市场第一,占比15.9%;医疗器械类敷料贴类产品占比17.5%,市场排名第一;功能性护肤品贴膜类产品占比13.5%,市场排名第二[42] 研发情况 - 2020 - 2022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222.88%[44] - 2022年度研发投入1542.61万元[44] 财务指标 - 报告期内,发行人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6.47%、81.95%及83.07%[70]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26,543.97万元、26,418.51万元及39,020.32万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6.75%、16.01%及22.06%[71] - 报告期各期,公司线上电商平台推广服务费分别为8,526.07万元、16,460.26万元及24,248.18万元,天猫平台各期推广服务费率分别为21.65%、29.16%及31.92%[72] -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营业务产品在线上直销渠道每盒单价分别为70.44元、67.59元及56.97元,线上直销化妆品每盒单价分别为66.34元、58.45元及50.88元[73] - 报告期内,公司在线上直销渠道毛利率分别为82.82%、86.89%及86.74%[74] 公司架构 - 公司注册资本为36,000.00万元[36] - 公司有限公司成立日期为2017年11月28日,股份公司成立日期为2021年3月29日[36] - 截至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拥有敷特佳、北星药业两家子公司,无其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130] 股权结构 - 本次发行前,公司实际控制人张立国直接控制公司93.81%的股份[66] - 2021年2月哈三联增资后持有敷尔佳5.00%股权[28] - 发行前张立国持股33,772.0000万股,占比93.8111%;发行后持股比例降至84.4131%[146] - 发行前哈三联持股1,800.0000万股,占比5.0000%;发行后持股比例降至4.4991%[146] 重组情况 - 2021年1月12日,敷尔佳有限通过换股收购敷特佳100%股权[107] - 2021年2月敷尔佳有限换股收购北星药业100%股权[113] - 重组标的财务额A资产总额21,335.76、资产净额13,169.17、营业收入41,860.72、利润总额29,289.98,扣除关联交易后对应数据为20,585.76、12,419.17、-、2,982.97,资产重组影响占比分别为24.14%、29.19%、-、5.74%[110] 人员薪酬 - 2022年度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立国薪酬72.42万元,未在关联方领取薪酬[199] - 2022年度董事赵庆福薪酬9.95万元,在关联方领取薪酬[200] - 2022年度董事兼副总经理孙娜薪酬194.98万元,未在关联方领取薪酬[200] - 2022年度监事会主席朱洪波薪酬131.63万元,未在关联方领取薪酬[200] - 2022年度副总经理郝庆祝薪酬206.58万元,未在关联方领取薪酬[200] - 2022年度助理总经理兼子公司北星药业总经理潘宇薪酬156.78万元,未在关联方领取薪酬[200] - 2022年度财务负责人邓百娇薪酬126.32万元,未在关联方领取薪酬[200]
芭薇股份: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6-30 19:42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1404.27万元、41558.88万元及45937.97万元[16] - 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835.67万元、2125.13万元及3803.95万元[16] - 2023年1 - 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14.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幅为44.89%[24] - 2023年1 - 3月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16.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幅为185.35%[24] - 2022年毛利率30.47%,2021年为29.33%,2020年为30.97%[38]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超20%[55] - 公司2021年、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997.01万元、3485.54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43%、11.54%[58] 用户数据 - 截至2022年末,公司累计合作的化妆品品牌客户超过1000个[54] 未来展望 - 公司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8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不低于10.50元/股[42] -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8400万元用于主营业务[6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专利12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08项,自主研发化妆品配方超6000项[55] - 截至2022年末,公司生产的化妆品产品备案超12000款,排名全国第三,护肤品产品备案逾11000款[55] 市场扩张和并购 无 其他新策略 - 公司以技术研发为核心驱动力,以产品检测为质量保证,以智能制造为发展基石[52] 公司治理与风险 - 实际控制人冷群英、刘瑞学合计控制公司39.36%的股份[21] - 公司第三方回款部分客户付款时未签委托付款协议,存在内控瑕疵[20] - 公司对第三方回款事项进行了系统整改,回款对应销售收入真实准确完整[20] - 若未来不严格执行第三方回款内控管理制度,可能影响公司治理和财务规范性[20] - 若实际控制人执行不力,可能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不当控制损害中小股东利益[21] - 公司存在规模扩大引致的管理风险[75] - 公司存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和收益风险[85][86] - 公司存在发行失败风险[88] 公司历史与资质 - 公司2006年4月30日成立,2015年9月16日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5月13日挂牌,2017年5月31日进入创新层[33] - 公司是化妆品品牌客户服务商,拥有化妆品生产、检测相关资质及多项质量认证体系[33] -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获多项省级、市级认定[34][35] 股权变动与激励计划 - 2021年,公司实施三次股票发行融资,分别募集1248万元、385.5957万元、1.04524155亿元[100] - 2021年7月,向激励对象陈彪授予416万股限制性股票并增资至6536万元[100] - 2021年8月,公司向1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增资至6664.5319万元[102] - 2022年1月,公司向3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增资至7660万元[106] - 2021 - 2022年公司多次会议审议通过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调整部分业绩考核指标的议案[149] - 激励计划授予董事陈彪416万股限制性股票,占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6.80%,授予价格为3元/股[150] - 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于2021年4 - 5月经董事会等审议通过[160] - 2022年9 - 10月,公司审议通过调整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部分业绩考核指标的议案[161] - 员工持股计划全部实施后,参与对象间接持有公司股票不超128.5319万股,资金总额不超385.5957万元,每股3元[164] 对赌协议相关 - 2018年6月15日相关方签署补充协议,若公司2022年12月31日前未上市,投资方有权行使售股权[177] - 2023年5月15日,回购方承接杭州叩问223万股、南海同赢208.6万股公司股份[179] - 2021年10月25日,冷群英、刘瑞学与云美产投签署补充协议,承诺公司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格IPO,否则云美产投有权要求回购股份[181] - 2023年6月5日,乙方及指定主体回购联明投资持有的2,526,110股股份、锦盛新材持有的285,714股股份[188] 子公司情况 - 广州鹰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一年及一期末总资产20,711,624.04元,净资产17,917,866.82元,净利润1,022,143.56元[191] - 广东悠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最近一年及一期末总资产17,892,419.10元,净资产5,480,661.39元,净利润364,172.95元[192] - 广州芭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一年及一期末总资产102,822,492.12元,净资产23,462,123.73元,净利润 - 41,700.29元[193] - 广州壹尚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最近一年及一期末总资产6,437,348.40元,净资产3,092,375.36元,净利润1,822,146.24元[194] - 欧利宝(广东)美业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一年及一期末总资产为286,125.63元,净资产为286,125.63元,净利润为 -13,874.37元[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