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咖啡与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瑞幸加码全球原产地布局,原产地集群初具规模
贝壳财经· 2025-09-01 22:12
品牌活动与产品策略 - 公司于9月1日启动"就喝原产地节"活动 推出以原产地为核心的产品矩阵 包括新品阿克苏苹果拿铁及生椰拿铁等现制饮品 [1] - 演员汤唯作为"瑞幸咖啡全球原产地倡导人"回归 强化品牌全球原产地集群与供应链布局的行业影响力 [1] - "要喝就喝原产地"成为公司品牌核心口号 推动原产地产品系列化发展 [1] 咖啡品类供应链布局 - 公司构建覆盖巴西及埃塞俄比亚咖啡原产地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锁定阿拉比卡咖啡豆等优质原料 [1] - 2023年启动"全球寻豆计划" 深入巴拿马 埃塞俄比亚 印度尼西亚 中国云南和巴西等咖啡黄金产区溯源 [1] - 2023年5月在埃塞俄比亚设立办公室 2024年11月在巴西签署5年24万吨咖啡豆采购备忘录 同步设立办公室及种植者支持中心 [1] - 当前对巴西咖啡豆采购量占巴西对华咖啡出口总量的60% 体现供应链主导地位 [2] 非咖啡原料产地布局 - 2025年3月在印尼邦盖群岛布局椰源 计划未来5年采购约100万吨高标准椰子 保障生椰拿铁系列供应 [2] - 在广西横州打造专属茉莉花产区 对茉莉花茶实施种植 培育 采摘全环节品质管控 [2] - 公司成为四川安岳柠檬核心采购方 安岳柠檬消耗规模居行业前列 [2] 原产地集群建设成果 - 已形成巴西 埃塞俄比亚咖啡原产地 印尼专属生椰岛 广西横州茉莉花专属产区的全球多地产区覆盖 [1] - 原产地集群初具规模 实现对咖啡豆 椰子 茉莉花等核心原料的源头品质把控 [1][2]
Tims咖啡上半年靠食品撑起近四成营收丨咖啡茶饮“龙门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6:13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营收同比下降4.9%至3.49亿元 但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1.4%达4.095亿元[1] - 食品收入同比增长8.6% 占系统销售额比例达35.2%创历史新高 较2024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1] - 调整后企业EBITDA为220万元 实现季度转正[2] 业务战略 - 巩固咖啡+新鲜现制暖食差异化战略 推出轻体午餐盒系列新产品推动门店营收与单店经济效益[1] - 贝果暖食现场制作为差异化优势 受证照设备及运营能力限制 同业较少能提供现场制作暖食服务[2] - 2025年盈利增长为核心重点 规模优势助力成本控制 精细化运营通过数字化服务优化提升效率[2] 产品与运营 - 第二季度共推出43款新品 包括15款食品[2] - 营销费用同比增长8.4% 部分原因是为推广轻享午餐盒系列产品[2] - 配送成本同比增长3.4% 主要由于配送订单增加[2] 门店网络 - 加盟店数量较去年同期净增116家至449家 推动其他收入大幅增长50.7%达6710万元[3] - 净增40家MTO门店 关闭49家非MTO门店 截至6月30日全球门店总数达1015家[3] - 计划2025年在中国新开约200家MTO门店 大部分为加盟门店 预计净新增门店数约100家[3] 渠道拓展 - 进驻高铁站机场高速服务区打造旅途补给站 增加对医院学校银行等特渠门店覆盖力度[3]
紧跟健康风潮 星巴克茶拿铁系列升级
北京商报· 2025-08-21 22:48
产品升级 - 星巴克茶拿铁品类升级,推出焙茶拿铁系列,主打"真茶+真奶"搭配 [2] - 同步推出5款升级饮品:抹茶星冰乐、抹茶可可碎片星冰乐、白桃抹茶拿铁、白桃抹茶星冰乐和焙茶星冰乐 [2] - 抹茶拿铁配方减糖超过50%,抹茶星冰乐配方减糖超过30% [2] 客制化服务 - 新增客制化选项:可添加"真味无糖"风味、冰淇淋球、调整甜度 [2] - 消费者可选择增加茶浓度,添加额外抹茶液或焙茶液 [2] 消费趋势 - 超过1/3茶拿铁消费者选择"减糖"选项 [2] - 中国消费者健康饮品需求从单一减糖转向"低糖低卡、喝出健康、成分透明"复合需求 [3] - 行业健康消费趋势日益凸显,推动产品创新 [2][3] 产品策略 - 此次升级是继6月加码"非咖"场景后的又一力作 [2] - 公司通过产品创新满足顾客多元化需求 [2] - 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在茶拿铁品类精耕细作,采用干净配方 [3]
顺应健康消费趋势 星巴克茶拿铁系列焕新升级
证券日报网· 2025-08-21 15:14
产品升级 - 公司于8月19日升级茶拿铁品类 推出全新焙茶拿铁系列并对抹茶拿铁系列进行全面革新 [1] - 升级产品采用高品质原叶整茶匠心制作纯茶粉 延续好原料+好工艺+简单干净好配方的创作思路 [2] - 抹茶拿铁配方减糖超过50% 抹茶星冰乐配方减糖超过30% 中杯不另加糖冰饮茶拿铁热量低于120千卡 [2] 消费趋势 - 超过1/3茶拿铁顾客在点单时选择减糖选项 显示健康消费趋势日益凸显 [2] - 行业消费决策呈现看配料表趋势 追求干净标签从趋势变为刚需 [3] - 顾客对健康饮品需求从单一减糖向低糖低卡 喝出健康 成分透明等复合需求转变 [3] 产品创新 - 此次升级是公司继6月加码非咖场景后 满足多元化味蕾需求的又一力作 [2] - 茶拿铁品类已成为公司最受欢迎的非咖啡类饮品之一 [2] - 公司通过真茶+真奶的干净配方和匠心制作 树立更高健康标准 [3] 客制化服务 - 顾客可为茶拿铁全线产品添加真味无糖创新体系风味或加冰淇淋球 [2] - 支持定制抹茶拿铁和焙茶拿铁的甜度 并可增加茶浓度满足浓郁茶味需求 [2] - 客制化玩法让顾客能打造独一无二的专属饮品 [2]
立秋单日2000万杯 瑞幸迎来爆单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5:44
核心销售表现 - 立秋节点单日销售超过2000万杯奶茶 [1] - 羽衣轻体果蔬茶上线2周销量突破1120万杯 [1] - 配套发条玩具上线50万件并在两天内基本售罄 [1] - 绿沙沙拿铁首周销量突破900万杯 [1] - 轻乳茶系列一周年累计销量超过3亿杯 [1] 产品创新与联名策略 - 与热播剧《长安的荔枝》联名荔枝冰萃系列上线两天即断货 [1] - 系列当季新品持续引领夏日饮品消费热潮 [1] - 通过咖啡与茶饮产品实施"上午咖啡下午茶"全时段消费策略 [1] 企业运营体系 - 专注于高品质、高便利性、高性价比的饮品定位 [1] - 产品创新机制与标准制定日趋完善 [1] - 上游原产地与供应链建设形成强大发展动能 [1] - 出色的门店运营与成熟的交付体系助力抓住行业机遇 [1]
瑞幸立秋当日销量超2000万杯,上海销量超100万杯
新浪财经· 2025-08-08 14:17
销售表现 - 立秋当天公司单日销量突破2000万杯 [1] - 上海单日销量超过100万杯 其中陆家嘴正大广场1F店单日杯量达2691杯 [1] - 上海 深圳 北京 广州 杭州成为单日销量TOP5城市 [1] 产品表现 - 羽衣轻体果蔬茶上线2周销量突破1120万杯 [3] - 配套周边"努力鱼"和"聪明鱼"发条玩具上线50万件两天售罄 [3] - 荔枝冰萃系列联名产品上线两天断货 [3] - 绿沙沙拿铁首周销量突破900万杯 [3] - 轻乳茶系列一周年累计销量超过3亿杯 [3]
第三财季星巴克中国营收7.9亿美元、不足瑞幸一半;CEO回应出售中国区股权,20余家机构正被评估
搜狐财经· 2025-08-05 18:41
财务表现 - 星巴克中国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7.9亿美元(约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 [3][7] - 全球净利润5.6亿美元同比暴跌47.1% [3][12] - 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2% 其中交易量增长6%但客单价下降4% [4][7] - 瑞幸咖啡同期收入123.59亿元人民币 相当于星巴克中国收入的2.5倍 [12] 运营数据 - 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7828家 净增522家 [8] - 季度新开70家门店并进入17个县级市场 [9] - 两年内新开门店贡献高于均值的同店销售 [10] - 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26117家 单季度净增2085家 [12] 市场竞争 - 星巴克在中国连锁咖啡市场份额从2019年34%降至2024年14% [12] - 通过非咖产品降价2-6元 最低单杯价格降至23元 [16] - 推出"真味无糖"体系提供500余种风味组合 [17] - 与京东外卖平台合作并参与补贴活动 [16] 战略调整 - 推出"星子自习室"提供免费座位和电源插座 [19][20] - 产品创新和营销活动推动销售增长 [6][7] - 专星送服务扩展至京东外卖平台 [16] - 公司正在评估超过20家机构对股权的收购意向 [21][22] 股权变动 - 潜在股权出售估值达100亿美元 [22] - 可能保留30%股份 其余由多家买家分持 [23] - 高瓴资本、KKR等近30家机构提交非约束性报价 [22]
进击的库迪,能成为咖啡界的“蜜雪冰城”吗?
新浪财经· 2025-08-05 09:54
外卖平台价格战对咖啡行业的影响 - 外卖平台价格战推动咖啡行业日活和交易规模大幅增长 非主战方的茶饮咖啡企业受益明显[1] - 瑞幸咖啡二季度门店净增长2109家 总收入达123.6亿元 同比增长47.1% 创过去四个季度最高增速[1] - 库迪咖啡借势加速扩张 6月新增门店903家 首次实现反超瑞幸的661家新增门店[1] 库迪咖啡低价策略与成本结构 - 库迪咖啡通过2.68元超低价引流券吸引新消费群体 目标2025年底开设5万家门店 远超行业龙头总和[1][4] - 公司官方宣称单杯成本不超过9元 但内部测算显示实际成本达11.1元 9.9元售价下每杯亏损1.2元[5][6] - 亏损通过联营模式转嫁加盟商 前期投入至少26.8-70.5万元 通过设备租赁和原料采购实现盈利[7] 库迪咖啡扩张模式演变 - 采用"店中店"寄生模式与华莱士/美宜佳等合作 6-12平方米便捷店显著降低加盟门槛至10万元起[13][14][15] - 该模式推动门店数突破15000家 但引发传统联营商投诉 公司限制便捷店外卖权限并保持距离要求[15][17] - 模式经历2024年12月叫停和2025年2月重启 转为仅面向企业加盟商 宣称已实现正向现金流[18] 产品与供应链挑战 - 缺乏爆款研发能力 新品被指"换汤不换药" 供应链建设滞后导致设备不统一和出品稳定性差[22][23] - 2025年初新增早餐面点和热食便当等20个SKU 尝试"咖啡+"模式但面临供应链跨业态挑战[24][25] - 品牌定位模糊化风险 从专业咖啡店向杂货铺演变 缺乏核心竞争壁垒[25] 市场竞争格局 - 瑞幸聚焦产品创新 生椰拿铁单款产品两年销售超3亿杯 近期获得2.5亿美元融资[20][25] - 库迪被质疑现金流紧张 创始人陆正耀累计被执行近30亿元 但仍维持激进扩张目标[12][25] - 消费者对库迪存在价格依赖 担忧其退出市场导致瑞幸垄断定价[27]
外卖大战,喂饱了瑞幸、蜜雪、库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8:47
外卖补贴对平价咖啡市场的推动 - 外卖大战显著推动平价咖啡市场销售增长[1] - 瑞幸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 1%至123 6亿元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 0%至14 0亿元[2] - 瑞幸自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44 9%至94 9亿元 同店收入增长13 4% 加盟店收入28 7亿元 同比增长55%[2] 品牌销售表现 - 瑞幸 库迪 蜜雪冰城成为京东外卖首批销量破亿品牌[3] - 幸运咖7月12日店均营业额达5732元 外卖订单量环比提升258% 单店外卖最高单量3095单[3] - 幸运咖二季度新签门店同比增长164% 7月加盟咨询量环比增长超300% 一线城市咨询激增[3] 库迪咖啡扩张策略 - 库迪签约杨幂和王一博为全球品牌代言人 启动"奶茶季"营销活动 每日15点后茶饮6 9元不限量[5] - 库迪自2024年5月起实现盈利 门店数超1 5万家 现金流状况良好[5] 品牌对外卖补贴的态度 - 幸运咖强调外卖补贴需保证门店利润 不伤害加盟商和品牌 外卖仅为辅助 基本盘在线下[6] 行业影响 - 外卖大战或终将平息 但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7]
蜜雪想再造一个“蜜雪”
经济观察报· 2025-08-01 20:27
蜜雪集团与幸运咖的发展战略 - 蜜雪集团为幸运咖设立"五年再造一个蜜雪冰城"目标 2020年蜜雪冰城门店达7000家时提出该目标 2025年幸运咖门店数同样达到7000家并计划冲击万店[2] - 幸运咖通过降低加盟门槛加速扩张 首年加盟费降至1.7万元 高潜力区域免加盟费 一线城市单店减免金额达3.4万元 老加盟商开新店优惠近5万元[5] - 公司采用片区化管理策略 每片区1000-3000家店 每150家为小组 市场人员规模超400人[4][5] 幸运咖的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 - 初始定位三至五线城市及大学城 填补低线城市连锁咖啡空白 2020年已跻身行业前三[10] - 反向研发平价产品 中杯美式从8元降至5元 大杯拿铁从12元降至9元 椰椰拿铁成为首个销售额过亿爆品[6][9] - 沿用蜜雪冰城营销模式 新店采用红色拱门/喊麦等引流手段 单店日销最高达2万元[6][9] 咖啡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瑞幸与库迪发动价格战 两品牌全年新增1.5万家店 瑞幸成为首个万店品牌 库迪增速达瑞幸3倍[12] - 幸运咖2024年推出"全场6.6元"应对竞争 首日小程序销售额增44% 新用户增长105% 公司补贴后加盟商实收8-9元[13][14] - 主要竞争对手加速下沉 星巴克瞄准县域市场 库迪重点布局三四线 瑞幸进入县级市场[10]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采用半自动咖啡机降低成本 单台价格不足2万元 整体加盟成本约十几万元 但存在出品稳定性问题[15] - 原材料自主化程度高 自产椰浆/糖浆等 与蜜雪冰城共享供应链 河南基地年产能121万吨 海南工厂新增2万吨咖啡豆产能[15][20] - 公司97.5%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设备及原材料 加盟费仅占2.5%[18] 品牌发展战略 - 选择独立品牌而非增加品类 避免奶茶与咖啡内部竞争 新茶饮品牌中古茗/茶百道等咖啡业务未成规模[17][18] - 蜜雪集团全球门店达46479家 三线以下城市占比57% 机构预测未来门店规模可达10万家[19] - 行业增长空间显著 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22.24杯 年增33% 美国人均消费量达729.2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