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搜索文档
监管新政加速行业洗牌 商业航天完整商业闭环待形成
证券日报· 2025-07-23 00:41
监管政策 - 国家航天局发布《通知》,要求商业航天项目承担方建立可核查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和终身追究制 [1] - 《通知》标志着行业从粗放扩张向规范发展转型,推动企业重视品牌建设,加速行业洗牌 [1] - 监管体系完善为产业规模化发展筑牢安全底线,引导资源向技术扎实、管理规范的企业集中 [1] 投融资与项目建设 - 年内商业航天领域投融资案件31起,金额共计21.43亿元,平均每起0.69亿元,已与2024年全年数据持平 [2] - 资本涌入推动卫星通信、可重复使用火箭等技术或应用突破,助力产业集群效应形成 [2] - 星河动力、九宇建木、航天驭星等项目陆续开工或签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太空竞争力提升 [2] 行业挑战 - 核心技术自主化不足,高端芯片、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等技术依赖进口 [3] - 多数企业依赖政策补贴或单一订单,尚未形成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 [3] - 建议组建跨行业联盟整合资源突破技术难点,鼓励探索太空旅游等新业态拓展应用场景 [3] 发展前景 - 商业航天市场前景广阔,监管、投融资、项目建设等多方面齐头并进,行业已驶入发展快车道 [2][3]
豫园股份: 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质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00:04
| 上海复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科技(集 | | 81,645,795 | | 2.10% | 74,570,000 | 74,570,000 | 91.33% | 1.91% | | 0 | | 0 0 0 | | | | | | | | | | | | 团)有限公 | | | | | | | | | | | | 司 | | | | | | | | | | | | 浙江复星 | | | | | | | | | | | | 商业发展 | | 365,163,041 | | 9.37% | 361,163,041 | 361,163,041 | | 98.90% | 9.27% | | | 0 0 0 | 0 | | | | | | | | | | | 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SPREAD | | | | | | | | | | | | GRAND | | 131,841,042 | | 3.38% | 0 | ...
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系列活动——商业航天产业与资本对接会在广州举办
广州日报· 2025-07-22 23:35
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航天产业招商活动 - 广东省商务厅主办"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系列活动——商业航天产业与资本对接会",聚焦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搭建政府、企业与投资机构合作平台 [1] - 广东省投资促进局向全球商业航天企业和投资机构发出"广东邀约",强调广东具备电子信息、高端制造和海洋经济产业配套优势,以及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的制度优势 [1] - 广东省商业航天产业促进会介绍全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为后续企业路演提供产业背景支撑 [1] 商业航天企业展示与投资需求 - 来自北京、湖南、江苏、浙江及广东的九家商业航天企业参与路演,涵盖火箭研制、卫星制造、通信载荷、核心部件、星座运营与应用服务等重点领域 [2] - 企业展示在低成本发射、低轨互联、激光通信、军民两用技术转化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与投资需求 [2] - 投资机构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与政策红利可为商业航天项目提供全周期支持,将加快资本布局 [2] 企业合作意向与市场拓展 - 氦星光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总裁表示广东市场广大,将成为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支点 [2] - 北京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资本市场与公共事务总监指出广东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消费电子应用场景多,与卫星互联网企业有结合点 [2] - 深圳鹏星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透露正在广州挖掘卫星总装配套等合作机会,希望与相关产业深度绑定 [2]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集采新规促行业健康发展-20250722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7-22 2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15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启动,“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成关键词,集采新规优化,弱化低价注重质量,有望促进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2][32] - 建议关注近年上市创新品种、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且在协议期内品种、原辅料优质企业、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重点品种 [2][32] 各目录总结 本期行情回顾 -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涨4%,跑赢沪深300指数2.91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2025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指数涨16.59%,跑赢沪深300指数13.45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 [6][11] - 本周五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 - TTM)为30.04倍,近10年医药生物平均估值水平为34倍,目前估值仍处历史低位 [13] - 本周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中药、医药商业分别上涨6.86%、3.68%、3.14%、2.36%、1.49%、0.54%;2025年初至今,化学制药涨幅最大为35.92%,中药跌幅最大为0.88% [6][16] 本周个股表现 A股个股表现 - 本周474支医药生物个股中397支上涨,占比83.76%;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博瑞医药(+42.35%)、力生制药(+41.68%)、南新制药(+34.95%)、奥赛康(+32.77%)、一品红(+32.13%);跌幅前五的个股为永安药业(-12.37%)、启迪药业(-12.66%)、浩欧博(-16.76%)、ST未名(-16.82%)、*ST苏吴(-22.31%) [22][23][24] 港股个股表现 - 本周港股106支医药生物个股中96支上涨,占比90.57%;涨幅前十的个股为三叶草生物 - B(+63.79%)、乐普生物 - B(+62.04%)等;跌幅前十的个股为诺辉健康(0%)、国药控股(-0.21%)等 [25][26][27] 行业要闻及政策 政策新闻 - 7月15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目录公布,纳入55个品种,覆盖多治疗领域,采购规则更精细化,有助于筛选优质供应方,保障药品质量,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28] - 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国谈细则相关文件并首次发布商保创新药目录细则,7月11日开启在线申报,为创新药发展提供经济支撑,为患者提供更多用药选择 [28] 行业新闻 - 7月15日恒瑞医药披露其GLP - 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中国Ⅲ期减重研究积极顶线结果,48周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9.2%,且未达平台期,安全性良好,恒瑞计划近期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29][30][31] 本周观点 - 集采坚持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以2025年3月31日为品种遴选截止时间,沿用第十批集采门槛并优化条件,创新药、新入医保且在协议期内品种、年采购额不超1亿元品种、部分特殊药品暂不纳入集采 [32] - 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新增对企业质量管控能力要求,提高生产质量考察要求,药监部门对中选企业和产品检查抽检“全覆盖”,开展针对性检查 [33] - 采购清单55个品种经历三轮严格筛选,结合医保目录等筛选、征求专家意见、剔除风险品种 [33] - 引导行业理性竞争,提出反“内卷”原则,优化价差控制规则、实行“低价声明”、强化围标防范 [34] 重点公司公告 - 多家公司发布了包括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权益分派、董事会换届、减持、增资扩股等相关公告 [36][37][38] 重点公司业绩预告 - 多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情况有增有减,原因涉及集采降价、业务量价变化、成本费用控制、资产减值等 [39][40][41]
专访新辰商业集团联合创始人及COO王纯:社区商业的改造不是大型购物中心的同比例缩小
北京商报· 2025-07-22 15:53
在当前商业环境持续变革的背景下,社区商业正逐步成为商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新辰商业作为这一领域的后起之秀,近两年来加速布局,已在北京拥有 近10家社区型商业体。在众多商业企业放缓扩张步伐之际,其逆势拓张的举措引发关注。为此,北京商报记者专访了新辰商业集团联合创始人及COO王 纯,围绕社区商业的改造路径、发展逻辑、避坑要点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对话。在王纯看来,社区型商业的改造不是做大型购物中心的同比例缩小版,而是 应以某几个业态为特色,成为区域中明显的标签。 让华堂成为社区商业改造样本 伊藤洋华堂变身华堂新辰汇已有两月有余,作为新辰商业最新改造项目,华堂也将成为新辰商业未来继续改造社区项目的样本。王纯介绍,该项目自4月29 日开业以来,两个月内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同时也在实践中持续优化,为社区商业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逻辑样本。 从经营成果看,华堂新辰汇项目客流与销售额实现跨越式增长。改造后日均客流达约2万人次,较此前的日均5000-6000人次翻了数倍;月均销售额约6000万 元,日均销售额在200万元左右,压缩至单个楼层的百货品类营业额,已超过改造前4个楼层的总和。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新辰商业"一店一策"与"抓大放 ...
重奢战火不熄、情绪消费蓬勃,线下商业格局正在被重塑
第一财经· 2025-07-22 15:06
2025.07. 22 本文字数:3311,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郑娜 从路易威登"路易号"在兴业太古汇启航,到多个恒隆广场大手笔扩大经营面积,高端商业之战方兴未艾, 以更大的投资力度抢占市场高地;上海静安大悦城、蟠龙天地等众多综合性商业体则深耕二次元、宠物经 济等多元情绪消费"新经济"形态,以各种创新业态焕发新活力。 事实上,无论是开发商加大力度推动商业体的变革,迎合各种新趋势,还是各个品牌落地更多活动,丰富 消费者购物体验,背后都是新消费时代下越发多元和个性化的市场需求。 仲量联行中国区零售地产及消费研究负责人朱建辉表示,在市场深度变革的浪潮中,多元情绪消费"新经 济"形态正蓬勃兴起,成为消费市场的核心驱动力,这种从物质消费向"情绪买单"的转变,正逐步成为改 变中国消费市场走势的重要力量,催生全新消费需求,孕育新生消费市场。 业内预计,未来线下零售将更注重情感联结、社群运营和混合场景构建,从交易场所转向聚焦圈层的交流 空间。 重奢商场加码升级 自6月底路易威登"路易号"启幕,兴业太古汇的客流和销售额受到明显带动。上海静安区对外发布的数据 显示,7月初的一个周末,兴业太古汇的客流分别达到7 ...
百洋医药控股股东拟减持 36%总股本质押A股募12.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22 14:39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百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15,768,585股,占公司总股本3.00%,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1] - 控股股东当前持有369,077,400股,占公司总股本70.22%,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将在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三个月内进行 [1] 股权质押情况 - 截至公告日,控股股东百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质押股份173,674,652股,占其所持股份47.06%,占公司总股本33.04% [1]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质押192,254,652股,占其所持股份47.27%,占公司总股本36.58% [1] - 质押股份中无限售和冻结情况 [2] 公司融资历史 - 2021年6月30日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5,26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0.02%,发行价7.64元/股 [2] - IPO募集资金总额4.02亿元,净额3.43亿元,比原计划7.02亿元少3.60亿元 [2][3] - 2023年发行可转债86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8.6亿元,净额8.52亿元 [4] - IPO及可转债合计募资12.62亿元 [5]
蓝色起源公布最新一期乘客名单 孙宇晨将完成太空逐梦之旅
新浪财经· 2025-07-22 12:59
商业航天发展 - 蓝色起源成功执行13次载人飞行,累计将70余人送往太空边缘[6] - 商业航天正从少数人的梦想变为普惠的现实,孙宇晨的参与进一步证明这一趋势[6] - 蓝色起源采用的飞船由助推器和太空舱组成,飞行高度超过100公里的卡门线,乘客体验4分钟失重状态,全程约10分钟[3] 区块链与商业航天结合 - 孙宇晨致力于将区块链技术与前沿领域结合,探索去中心化的无限可能[4] - 波场TRON全球用户突破3亿,链上USDT发行量达816亿枚,日均活跃地址超300万[3] 教育与太空探索 - 孙宇晨将2800万美元竞标资金捐给蓝色起源"未来俱乐部",支持全球青少年STEM教育[1] - 此次太空之旅与青少年STEM教育联系,为全球青少年提供科学与技术学习机会[6] - 蓝色起源和"未来俱乐部"激励年轻人实现科学、技术和太空探索梦想[3]
谁在对卫星收“租金”
金融时报· 2025-07-22 11:43
事实上,金融租赁业与卫星"结缘"的故事不少。除招银金租之外,浦银金租、邦银金租、徽银金租、九 银金租、航天金租等金融租赁公司都向卫星租赁迈出关键一步。 2019年,九银金租率先叩响了卫星租赁的大门。彼时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 星")以发射完成的12颗商业遥感卫星中的10颗作为租赁物,与九银金租达成售后回租合作。 三年后,浦银金租与浦发银行长春分行一道,也向长光卫星某在轨遥感卫星售后回租项目投放了5000万 元。同一年,首颗以金租公司命名的行云交通VDES试验星——"航天金租一号"成功升空,航天金租也 完成了其在商业航天卫星领域的首次投放。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的余温还未散去,商业航天领域一单特殊的卫星租赁项目已紧随而至。 7月21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在其微信公众号"滨海发布"公开资讯显示,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招银金租")已顺利完成全国首单SPV卫星租赁业务投放,资产规模达3000万元。 据悉,此次卫星租赁以项目公司SPV形式与国内某商业航天企业共同推进,帮助其完成了我国首个低轨 卫星物联网星座的组网运营。 今年5月,邦银金租对外发布消息称,已成功投放首笔卫星业务,承 ...
医保创新药新政,打开商保新理念产品的新蓝海 | 医保创新药支付变革
第一财经· 2025-07-22 11:37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基本医保保基本、商业健康险保高值"的职责分工,推动商业健康险成为创新药支付的重要支柱 [1] - 政策通过"三除外"机制优化支付体系,为商业健康险参与创新药支付提供制度路径 [1][4] - 商业健康险将从"传统风险管理者"向"医疗价值整合者"转型,推动三大范式演进:从"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从"大而全"到"精准细分"、从"无差别覆盖"到"药险共生" [1][7][8] 惠民保与商业健康险的定位差异 - 惠民保2023年全国总保费约200亿元,单人保费普遍不足百元,筹资规模与高值创新药支付需求(千亿元规模)存在显著错配 [2] - 惠民保缺乏精算与风险管理能力,难以承担创新药保障的高不确定性与个体差异性 [3] - 商业健康险具备精算定价、风险评估、产品定制与资金沉淀等制度性优势,更适合承担高值创新药保障 [3] "三除外"机制的具体内容 - 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打破医院开具高价目录外药品的意愿不足问题 [4] - 不纳入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减少政策性排他竞争 [5] - 符合条件的药品应用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为高值创新药腾挪支付空间 [6] 商业健康险的范式转型 - 带病体可保化:拓展既往症患者承保边界,构建更具包容性的保障体系 [7] - 产品设计精准化:基于疾病分类、用药方案等多维度因素细化保障颗粒度 [7] - 药险共生生态:与药企深化合作,依据药品疗效等关键指标实现精准保障配置 [8] 国际化发展机遇 - 中国创新药加快出海节奏,商业健康险可通过与再保方、跨国药企合作推动境外支付方案落地 [9] - 政策鼓励多元化支付机制,为商业健康险参与全球市场注入新动能 [9] - 国际化将推动商业健康险在风险定价、支付机制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与中国创新药产业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