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瓶装水
icon
搜索文档
全世界最好的矿泉水只卖1块5?“出了吉林遍地假货”的“东北神水”最近吊打巴黎水
36氪· 2025-08-18 16:18
行业价格竞争态势 - 瓶装水行业出现价格战 多个品牌包括农夫山泉 哇哈哈 康师傅参与竞争 推动产品价格回落至1元区间 [1] - 外卖平台商业竞争加剧低价水产品推广 出现零元购柠檬水及低于1元瓶装水现象 [1] 区域品牌价值凸显 - 吉林区域品牌泉阳泉以1.5元单价获得市场认可 被本地消费者称为"吉林神水" 具备高性价比特征 [1][13] - 该产品在吉林省市场占有率高达35% 主要销售区域集中在东三省 [23] 水源品质与认证标准 - 泉阳泉采用吉林长白山饮用天然矿泉水GB/T20349标准 高于国家矿泉水标准GB 8537-2008 并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 [14][15] - 品牌在长白山核心区拥有5处优质水源 包括泉阳泉 世稀泉 峡谷泉 抚松仙人泉和靖宇天泉 [18] - 部分水源指标优于德国及欧盟矿泉水标准 水质呈弱碱性 属低钠低矿化度偏硅酸型天然矿泉水 [18] 物流成本制约扩张 - 瓶装水行业存在500公里运输半径定律 超过此距离物流成本将侵蚀大部分利润 [22] - 泉阳泉生产基地位于中朝边境白山市 覆盖吉林省18.74万平方公里已超500公里半径 制约全国化扩张 [23] 水源竞争格局 - 长白山与阿尔卑斯山 高加索山并称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地 吸引14家规上企业布局 总产能达1600万吨 [32][33] - 农夫山泉自2002年在长白山建厂 恒大2013年签约千万吨级项目 胖东来矿泉水同样源自长白山由统一代工 [33] - 白山市矿泉水年均开采率仅21% 约80%资源尚未开发利用 [35] 产品差异化策略 - 泉阳泉推出同水源高端线8°C冷矿泉 实施产品分层策略 [35] - 行业出现母婴水新赛道 主打低钠淡矿化度概念 虽无国家标准但成为企业利润增长点 [35] - 农夫山泉2015年推出长白山莫涯泉系列 750ml玻璃瓶装售价35-45元 1L婴幼儿水售价10元 [35] 行业准入壁垒 - 矿泉水开采需持有国家矿产资源开采证 先进生产线设备造价约8000万元 [32] - 开采证申请周期长达5年 需经过60多个盖章审批程序 [32][6] 品牌价值与市场认知 - 71%消费者认为"优质水源地"是体现瓶装水高端形象的核心要素 [26] - 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元 形成300多种水产品矩阵 [32]
中信里昂:业内人士指瓶装水市场份额发生变化 怡宝和农夫山泉或受益
智通财经· 2025-08-06 11:44
瓶装水产业市场份额变化 - 华润饮料旗下"怡宝"和农夫山泉或将受益于瓶装水产业市场份额的显著变化 [1] 农夫山泉无糖茶产品表现 - 农夫山泉无糖茶产品增长强劲 7月将进一步加速 [1] - 无糖茶整体需求较去年减弱 [1] 康师傅控股复苏前景 - 康师傅控股下半年复苏取决于行销投入水平 [1] 液态奶行业表现 - 液态奶表现疲软 [1]
4婚5娃,前老板娘吓坏江西水王
盐财经· 2025-07-25 17:32
润田品牌发展历程 - 润田品牌成立于1994年,早于娃哈哈(1996年)和农夫山泉(1997年)进入瓶装水市场,凭借"滴滴润心田"广告语成为江西区域龙头[29][38] - 2007年获软银赛富2亿元A轮融资,全国布局七大生产基地,覆盖20多个省市[34] - 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拟上市,2009年IPO因市场环境搁浅[35] - 2013年因"首长专供"矿泉水虚假宣传事件导致品牌形象受损[36] - 2014年债务危机爆发,原公司江西润田饮料股份资不抵债,后经债权人重组成立江西润田实业股份(现主体)[19][42] - 2016年引入江西国资控股,从民企转为国资控股企业[20] 创始人争议事件 - 创始人黄安根被其配偶魏苗苗(抖音账号"暴躁十亿姐")爆料涉及多段婚姻,并捆绑娃哈哈流量制造话题[8][12] - 润田实业声明黄安根及魏苗苗与现公司无股权/劳动关系,原公司江西润田天然饮料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已被吊销[17][21][23] - 魏苗苗称其言论针对已吊销的原公司,并强调该公司因历史债务未注销法律主体[24][25] - 黄安根目前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总金额1138.28万元,另有7012.44万元限制消费令[47] 行业竞争格局 - 包装饮用水行业毛利率显著高于其他饮料,农夫山泉2024年毛利率58.1%,华润饮料(怡宝)47.3%[52][58] - 行业成本结构中包装材料(PET/标签等)占比超60%,水源地布局和运输半径控制为核心竞争力[53][55][57] - 低价策略仍有效:润田早期通过1元定价(竞品1.5-2元)打开江西市场,渗透率达50%[33][34] - 代工模式利润微薄:今麦郎称每瓶水净利润仅2分钱,曾为娃哈哈年代工12亿瓶[60][61] 公司现状与资本动向 - 润田实业当前在全国拥有10大生产基地,覆盖22省,2024年入选包装饮用水及矿泉水全国"双十强"[24] - 江西国资委拟将润田实业资产注入ST联合实现借壳上市,交易处筹划阶段[24] - 争议事件客观上提升品牌曝光度,形成意外营销效果[66][67]
钟睒睒,投了山西女首富
盐财经· 2025-06-30 17:42
钟睒睒战略投资锦波生物 - 钟睒睒通过旗下养生堂和杭州久视合计投资锦波生物34亿元,其中养生堂以20亿元认购不超过717.57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6.24%),杭州久视以14.03亿元受让575.33万股(单价243.84元/股)[9][10][11] -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将持有锦波生物10.58%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16] - 此次定增若实施将成为北交所史上最大金额现金定增[9] 锦波生物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和抗HPV生物蛋白产品,核心产品"薇旖美®极纯"累计应用超200万支,覆盖4000家医疗机构[22][24] - 2024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84.92%),净利润7.32亿元(同比+140%),毛利率达92%[25] - 截至2025年6月27日市值超400亿元,动态市盈率超50倍,为北交所股价和市值最高上市公司[26] 创始人杨霞的创业历程 - 杨霞原为山西医科大学教师,2008年因发现胶原蛋白提取难题而创立锦波生物[19][21] - 带领团队实现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从0到1突破,2014年推出首个重组Ⅲ型胶原蛋白产品[22] - 以115亿元身家成为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山西女首富"[27]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双寡头格局:锦波生物(北交所400亿市值)与巨子生物(港交所巅峰市值900亿港元)[26][33] - 小红书相关话题超2亿浏览,欧莱雅等国际品牌已推出重组胶原蛋白产品[30][31] - 行业面临与玻尿酸企业的竞争,被视作下一个潜在爆款成分[33] 战略合作协同效应 - 养生堂将赋能产品研发、工业化生产、商业化推广等环节,助力实现"医疗产品消费化"战略[14]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开发及AI技术应用[15] - 双方在生物制药领域存在业务协同,养生堂旗下拥有万泰生物(HPV疫苗研发企业)[13]
50岁跨界造水!他让3元矿泉水远销30国,年销破百亿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06 11:42
中国瓶装水行业概况 - 中国瓶装水市场充满激烈竞争,行业大佬如娃哈哈宗庆后、农夫山泉钟睒睒通过该领域积累巨额财富,钟睒睒身家达4050亿元[5][6] - 行业毛利率高达60%,头部企业盈利能力显著[6] - 周敬良作为"中国包装水之父",以120亿元身家成为隐形富豪,其公司景田未上市但年销售额达132亿元(2023年),市场份额6.1%[7][8][67] 周敬良的创业历程 - 1984年出任中国龙环总经理,1989年推出国内首款瓶装纯净水"怡宝",开创内地市场先河[10][14][17] - 1992年创立景田公司,借深圳股票认购热潮销售百万箱纯净水,快速打开品牌知名度[18][21][23] - 2004年推出矿泉水品牌"百岁山",定价3元(普通水1-2元),通过差异化定位避开纯净水红海竞争[29][31][32] 百岁山的成功要素 产品与生产 - 水源选址广东惠州罗浮山脉,水质富含偏硅酸等微量元素且含量远超普通矿泉[36][38] - 投资3亿建设250亩生产基地,采用德国克朗斯等国际顶级设备,单线产能达72000瓶/小时[39][40][49] - 独创"龟形"厂房设计,融入罗浮山神龟传说构建水文化,生产区域仅占30%面积其余用于水源保护[42][46][47] 营销策略 - 2013年推出欧洲古典风格广告,以笛卡尔爱情故事为蓝本强化"高贵"品牌印象[51][53][56] - 平肩瓶身设计+四条凹槽提升产品辨识度[54] - 2008年起持续赞助帆船、网球等高端体育赛事,2017年成为首个赞助澳网的中国品牌,签约尤文图斯并布局意大利水源地[57][60][62][65] 行业竞争格局 - 1990年代娃哈哈、农夫山泉等品牌通过明星代言(景岗山)、"有点甜"等差异化概念快速崛起[24][26] - 农夫山泉通过"天然水"概念挑战纯净水市场,引发行业变革[27] - 百岁山连续14年稳居天然矿泉水销量第一,产品出口30多国,成为首个海外设水源地的中国品牌[66] 最新动态 - 2024年周敬良宣布投资20亿在海南建设黎族文化主题超五星酒店,延伸"贵族"品牌理念[70][72][74]
苦等16年,1块钱一瓶的矿泉水企业终于能上市了?
商业洞察· 2025-05-23 17:42
润田发展历程 - 品牌创立于1994年,初期以550ml装纯净水为核心产品,定价1元,市场渗透率一度突破50%[3] - 2000年启动全国扩张,进入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引入DRP分销系统[3] - 2007年获软银赛富2亿元A轮融资,布局沈阳、成都等七大生产基地,覆盖20多个省市,推出高端产品线"润田翠"[5] - 2008年收购江西芙蓉山矿泉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并计划2009年IPO,被列为南昌市首批拟上市企业[5] 危机与重组 - 2013年因"首长专供"矿泉水事件陷入舆论危机,品牌价值暴跌[8] - 2014年被曝债务危机,欠薪、欠货款等问题频发[10] - 2014年10月成立润田实业,通过承债式并购重组原润田饮料[11] - 2016年江西省旅游集团增资控股51%,公司转为国资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12] 当前挑战 - 同业竞争问题未解决:江西国控旗下南山御泉与润田实业存在竞争关系[12][13] - 低价策略导致盈利困境,单瓶净利润仅2分钱(参考今麦郎数据)[15] - 水源地集中于江西(3处)和神农架(1处),全国化扩张受成本制约[15] - 产品单一,官网仅显示无气苏打水和即饮蜂蜜饮料两款非水类产品[16] 资本运作新动向 - 2024年5月拟通过"借壳"ST联合上市,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19] - ST联合近年业绩持续下滑:2024年营收3.65亿元(同比-37%),净亏损6370万元[20] - 2025年Q1营收8705.69万元(同比-29.16%),净亏损853.63万元(同比-94.98%)[20] 行业竞争格局 - 瓶装水市场CR6超80%,头部品牌为农夫山泉、怡宝、康师傅等[15] - 区域品牌面临巨头挤压,需通过多品类布局(如饮料业务)提升盈利能力[16]
被认定存在欺诈行为!雀巢回应“巴黎水丑闻”调查报告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01:22
雀巢矿泉水违规事件核心观点 - 雀巢旗下高端水品牌巴黎水被曝违反法规生产,法国参议院调查委员会直指法国政府及雀巢存在"不透明"行为,双方共同欺诈消费者 [1] - 雀巢去年已同意支付200万欧元以避免法律诉讼 [1] - 公司回应称所有天然矿泉水产品安全可饮用,并强调监管制度需要更高清晰度和一致性 [1][12] 违规行为细节 - 雀巢部分矿泉水使用禁用措施(紫外线/活性炭过滤),因水源受粪便细菌污染 [4] - 欧洲法规禁止对矿泉水进行任何消毒处理,要求保持原始纯净 [4] - 雀巢2021年8月向法国政府承认在孚日/加尔工厂违规,提交0.2微米过滤转型计划(低于法定0.8微米阈值) [7] - 0.2微米过滤的科学论据被卫生部宣布无效,公司被指采取"讹诈"策略威胁失业和市场损失 [8] 行业格局与经济影响 - 法国104个天然矿泉水基地由三大集团主导(含雀巢/达能),占80%市场份额 [5] - 矿泉水产地市镇2024年获1840万欧元税收收益 [5] - 法国媒体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瓶装水品牌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过滤技术 [6][7] 政府监管争议 - 法国政府2021年知晓违规却给予豁免,2023年修改法规批准0.2微米过滤 [11] - 政府部门删除水源污染检测结果,协助雀巢取得生产许可 [11] - 参议院报告批评监管失灵,指雀巢在承认错误后仍持续销售违规产品长达1.5-2年 [10] 财务影响与公司回应 - 违规销售水量估值:孚日地区2.2亿欧元/加尔地区3.75亿欧元(按0.5欧元/升计算) [11] - 除200万欧元罚款外,雀巢子公司需支付110万欧元修复计划及50万欧元投诉补偿 [12] - 公司强调产品安全性获参议员确认,并承诺保护水资源遗产 [13]
雷军回应质疑;姚安娜到车间工厂打工;男子给网店刷好评获利780万;雀巢中国回应巴黎水丑闻报告;父亲去世留下300万巨债儿子拒还
搜狐财经· 2025-05-21 12:08
商场更名事件 - 胖都来商场更名为盈都来 工作人员称改名与集团"盈中控股"有关 [1] - 盈都来股东之一为浙江盈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1] - 此前因与胖东来相似引发争议 胖东来已取证并邮寄律师函 [1] 格力电器直播 - 格力确认董明珠与孟羽童将于5月23日合体直播 [2] - 直播预计在抖音平台 可能带货格力产品 [4] - 格力未回应合体直播原因 [4] 雀巢中国回应 - 雀巢中国回应巴黎水丑闻 称在华销售产品符合中国法规 [5] - 强调产品安全可饮用 矿物质成分如标签所示 [5] - 法国参议院报告指控雀巢存在消费者欺诈行为 [5] 科技行业动态 - 苹果WWDC定档6月9-13日 将展示最新工具和技术 [6] - 英伟达确认正在上海租用新办公空间 [8] - 小米与高通续签多年协议 将首批采用下一代骁龙8系列处理器 [25] 企业人事变动 - 原美的副总裁殷必彤加盟海信 任空气产业总裁 [8] - 理想汽车辅助驾驶负责人夏中谱将离职 [26] 零售行业数据 - 高鑫零售2025财年营收715.52亿元 净利润3.86亿元 [12] - 门店数量达505家 覆盖207个城市 [12] 投融资信息 - 阿里巴巴以2.5亿美元可转债投资美图 年利率1% [15] - 双方将在电商平台、AI技术、云计算等领域合作 [15] 汽车行业动态 - 雷军回应质疑 称小米YU7具有独特魅力 [13] - 长城汽车魏建军表示从未考虑放弃魏牌 [22] - 魏牌2017年上市九个月销量达10万台 [22] 互联网行业 - 苹果AppStore年收入达200亿美元 [17] - 小开发者抽成15% 大开发者30% [17] - Epic Games诉讼促使苹果改变App Store模式 [17] 城镇化数据 -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 [10] - 9.4亿人生活在城镇 [10]
苦等16年,1块钱一瓶的矿泉水企业终于能上市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20 23:04
润田发展历程 - 品牌创立于1994年,初期以550ml装1元纯净水为核心产品,凭借"滴滴润心田"广告语在江西市场渗透率超50% [2] - 2000年启动全国扩张,进入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并引入DRP分销系统 [3] - 2007年获软银赛富2亿元A轮融资,布局沈阳、成都等七大生产基地,覆盖20余省市,推出高端产品线"润田翠"天然含硒矿泉水 [4] - 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并计划IPO,被列为南昌市首批拟上市企业 [4] 资本运作与危机 - 2013年因"首长专供"矿泉水事件陷入舆论危机,品牌价值大幅下跌 [6] - 2014年债务危机爆发,出现欠薪、拖欠货款等问题 [8] - 2016年江西省旅游集团通过增资扩股控股51%,公司转为国资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9] - 2022年启动IPO辅导但存在同业竞争问题,江西国控下属南山御泉与公司业务重叠 [10][12] 市场挑战 - 中国瓶装水市场CR6超80%,农夫山泉等头部品牌占据绝对优势 [14] - 低价策略导致盈利薄弱,参照今麦郎1元水单瓶净利润仅0.02元 [14] - 水源地集中于江西(3处)和神农架(1处),全国化扩张受成本制约 [14][15] - 产品结构单一,官网显示仅有无气苏打水和即饮蜂蜜饮料两类非水业务 [15] 借壳上市进展 - 2025年5月拟通过ST联合(国旅文化)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实现重组上市 [18] - ST联合2022-2024年营收从5.65亿降至3.65亿,净利润由盈转亏(2024年亏损6370万元) [20] - 2025年Q1营收同比下滑29.16%,净利润亏损扩大至853.63万元 [20] - 交易若成功将实现润田曲线上市,同时帮助ST联合改善财务状况 [21]
润田矿泉水“曲线上市”:ST联合发起收购 区域龙头困守与资本市场突围
新浪证券· 2025-05-19 18:14
资本化路径 - 公司成立于1994年 2007年获得软银赛富2亿元A轮投资 后转向国资控股 [1] - 2023年完成两期上市辅导 因消费类IPO审核趋严选择借壳ST联合实现曲线上市 [1] - 交易实质为江西省国资委主导的资产腾挪 ST联合与润田实业实控人均为江西省国资委 [1] - 通过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收购润田75.7%股权 为ST联合注入盈利资产规避退市风险 2024年营收3.65亿元 亏损6370万元 [1]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公司自称全国布局10大生产基地 覆盖22个省级市场 但核心竞争力仍局限于江西本土 [2] - 550ml纯净水25年未涨价 1元/瓶 江西市场渗透率超50% 全国份额不足1% [2] - 高端产品润田翠以富硒水源为卖点 2022-2024年蝉联含硒矿泉水销量冠军 定价2.7元/瓶 [2] - 2023年包装饮用水市场前五名占据58.6%份额 农夫山泉23.6% 怡宝18.4% [2] - 近三年营收结构显示省外市场拓展缓慢 核心收入依赖江西及周边省份 [2] 未来挑战 - 业务协同难题 ST联合主业为数字营销与旅游运营 与快消品渠道管理存在基因差异 [3] - 竞争壁垒薄弱 水源地分散 渠道下沉至三四线市场 难以支撑高端化转型 [3] - 监管风险 ST联合2024年因虚增利润642万元被立案调查 [3] - 资本化实效存疑 参考泉阳泉上市后市盈率长期低于20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