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映宇宙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102.5%
智通财经· 2025-08-29 17:14
财务表现 - 收益26.775亿元同比下降24.2% 主要因战略及业务重心调整 部分创新业务线仍处于探索及初步发展阶段[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102.5%[1] - 每股基本盈利0.13元[1] 核心业务运营 - 直播社交业务作为业务基石 在复杂多变市场环境下保持稳健发展态势[1] - 通过精细化运营策略和前瞻性技术布局 为平台生态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1] - 持续深化主播和公会生态建设 提升产品技术和运营壁垒 增强平台整体用户黏性[1] - 积极拥抱前沿技术 通过AI技术与社交产品融合 探索用户交互体验创新路径[1] 创新业务发展 - 短剧业务实现产能规模和内容质量双重提升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环境下保持领先市场地位[2] - 海外业务作为重点布局战略方向 持续深耕东南亚和中东等核心市场 有序推进其他新兴市场拓展[2] - 通过本地化团队建设和产品功能迭代 提升用户口碑及商业化效率 实现业务规模稳步增长[2] - 对WEB3.0及区块链行业发展保持乐观态度 长期持有并持续扩大加密货币储备[2] - 积极推进AI技术赋能业务 探索用户体验提升和商业模式创新路径[2]
昆仑万维:年化ARR已突破2.4亿美元,单月流水收入超2000万美元
格隆汇· 2025-08-28 14:22
短剧业务表现 - 公司短剧业务在上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 - 年化ARR已突破2.4亿美元 [1] - 单月流水收入超2000万美元 [1] 供给端能力 - DramaWave自制能力稳步增强且产出节奏持续优化 [1] - 上半年已实现每月稳定孵化百万美元级作品 [1] - 有效提升用户黏性与付费转化 [1] 未来发展规划 - 预计2025年底短剧年化ARR将达到3.6亿美元 [1] - 明后两年依托自制与投放效率提升保持收入快速增长 [1] - 通过多语种本地化与市场拓展推动业务扩张 [1]
掌阅科技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4.58% 短剧业务成增长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20: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5.26亿元 同比增长14.58% [1] - 短剧业务营收达8.3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49.09% [1][2] 业务结构转型 - 短剧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 [1][2] - 公司战略升级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多模态内容生产运营平台 [1][4] - 构建国内扩张与海外突破双轮驱动格局 [1][2] 数字阅读生态建设 - 引入数万部精品数字图书包括《源代码》《别离歌》《黄仁勋:英伟达之芯》等 [2] - 新增数万小时有声内容包括《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杭州模式》等 [2] - 持续强化海外内容体系建构 匹配不同国家地区用户需求 [2] 短剧业务发展 - 国内短剧市场稳居行业第一阵营 [2] - 依托AI技术构建全链路智能化生产运营系统 [2] - 推出《出鞘》《法理证我无罪》《她比月光更耀眼》等多部精品短剧 [2] - 海外短剧平台iDrama已上线数千部多语种短剧 [3] - 在美国、韩国、印尼等市场快速增长 [3] - 未来重点深耕北美、东南亚、日韩市场 [3] AI技术应用 - 将AI大模型与数字阅读和短剧业务深度融合 [4] - 掌阅APP推出AI讲书电台等多项AI辅助阅读功能 [4] - 在剧本生成、视觉呈现、后期制作等环节推进AI赋能 [4] - 上线《焚星决》《东北寻宝往事》等AI漫剧和类真人剧 [4] - 在《遮天》IP短剧中实现真人短剧AI技术与实拍画面融合 [4]
AI生成的猫狗短剧,重演“回家的诱惑”
36氪· 2025-08-27 17:55
AI短剧行业概况 - AI与短剧结合成为新兴风口,AI生成的猫狗短剧和AI漫剧已出现爆款作品,播放量和转发量轻松过万[1] - 头部短视频平台如快手和抖音积极布局AI短剧,推出创作者孵化计划和创作大赛,提供资金和流量扶持[1] - 行业期待出现充值过亿的AI爆款剧,类比短剧1.0时代的爆发期[2]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传统短剧行业资源向头部平台集中,抖音集团成立短剧版权中心整合BD团队,要求短剧厂商在平台间二选一[2] - 体量较小的短剧平台寻求转型,将AI短剧视为新的增长机会[2] - 传统短剧制作成本因竞争加剧升至50-80万元/部,精品剧成本超百万元,投流费用高昂[5] 技术驱动与成本优势 - 视频生成大模型如快手可灵AI和即梦AI降低制作门槛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让非专业团队参与成为可能[3] - AI短剧制作成本大幅降至10-15万元/部,仅为传统短剧的20%-30%[6] - 可灵AI一季度收入达1.5亿元,其中P端付费订阅会员贡献近70%营业收入[3] 生产规模与效率提升 - 剧点短剧组建70余人AI团队,产能达20-30部/月,是传统短剧的近10倍,并成立全球发行厂牌"灵矩动漫"[6] - AI技术支持个人或小团队独立完成整部短剧,无需考虑演员排期或团队对接时间,实现流水线式快速生产[6] - AI动态漫可将供给频率从每周一集提升至每天一集,有助于用户量和市场规模增长[10] 内容特点与用户吸引力 - AI短剧延续爽文叙事风格(如"我重生在未婚夫出轨闺蜜那一夜"),内容与传统短剧无明显差异化但仍受欢迎[7] - IP改编是AI动态漫常用方式,可吸引IP粉丝用户,已出现播放量1.8亿的爆款《九尾狐男妖爱上我》[10][11] - 部分团队如异类专注于原创内容和探索技术边界,作品在美术风格、动作连贯性和一致性上显著提升[12] 资本关注与商业化进展 - 全流程AI短剧生产公司灵境AI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1] - 具备AI概念的短剧公司更受资本青睐,投资机构重点关注工具能力而非内容本身[13] - 专业团队如剧点已实现盈利,行业大盘日消耗达500万元且增速很快[13] 工具开发与工业化生产 - 灵境AI整合垂类大模型开发全流程制作工具,剧点短剧自主研发AI智能综合体优化工作流程和提示词设计[13] - 工具化生产保证产出效果和提升效率,根据不同大模型优势分配分镜、人物三视图等任务[13] 市场前景与不确定性 - AI短剧质量目前与传统动漫仍有差距,但未来3-5年有望占据传统动漫或流媒体30%市场份额[12] - 内容形式尚未定型,可能接近真人画风或类似传统动漫[12] - 头部平台可能下场收割,行业需加快转型以获取增量市场红利[14]
晚报 | 8月26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8-25 22:35
稀土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1] - 新版开采分离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稀土监管层级、管控范围、指标落实全面升级,国内稀土生产管控进入全新阶段[1] - 监管提级导致国内同时面临"缺矿"与"缺配额"双重压力,供给收紧有望驱动稀土价格中枢抬升[1] 创新药 - 国家药监局介绍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在研创新药数目达到全球30%左右[1] - "十四五"以来共批准387个儿童药品、147个罕见病药品上市,有效满足重点人群用药需求[1] - 创新药崛起具备持续性,看好管线布局丰富的创新药龙头、创新药单品潜力大企业及前沿技术平台布局领先企业[1] 光伏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倡议,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呼吁下游电站企业优化招投标规则,降低价格权重,提高技术评标权重[2] - 光伏供给侧政策正常推进,作为"反内卷"竞争核心行业之一,后续预计联合限产与兼并重组共同推进[2] - 多晶硅环节价格调整逐步被下游市场接纳,组件价格回归成本线上指日可待[2] 碳排放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目标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3] - 国内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从2021年均价46.60元/吨上涨至2024年91.82元/吨,几乎实现翻倍[3] - 2024年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9亿吨,总成交额181.14亿元,全年碳市场总成交额创年成交额新高[3] 存储 - 华为将于8月27日发布全新AI SSD,定位AI时代高端SSD,在性能上实现重大突破,解决传统SSD在AI领域短板[4] - 存储作为贯穿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全流程的核心基础设施,在训练侧高性能存储可显著缩短数据加载与CKPT读写时间[4] - 华为在存储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的突破,已成为算力基础设施的关键角色[4] 脑机 - 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与天津市环湖医院牵头启动全球首个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5] - 脑机接口技术首次突破传统运动和认知功能修复应用范畴,全面走向神经重症领域[5] - 国家医保局将脑机接口技术纳入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为前沿技术临床应用铺平道路[5] 林业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15条具体措施[6] - 林业已突破传统木材生产框架,转向以碳汇功能开发、自然教育服务、生态旅游等为核心的多重价值体系[6] - 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森林食品年产量超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第三大农产品[6] 卫星互联网 - 消息称我国卫星互联网牌照近期发放,工信部将向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正式颁发卫星互联网牌照[8] - 中国星网和上海垣信作为重要企业,均有望获得牌照[8] 操作系统 - 中国电子官宣8月26日将见证中国操作系统新突破[13] 人工智能 - 华为云回应组织架构调整,将更多资源投入到AI产业和算力产业上[13] - Rokid Glasses将于8月26日开启Kickstarter海外众筹,或可破AI眼镜最高筹款记录[13] 游戏 - 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2025年8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8月共166款国产游戏、7款进口游戏获批[7] - 获批游戏包括《大航海时代:起源》、《卡厄思梦境》、《特种部队:集结》等[7] 轨道交通 - 《广东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条例(草案修改二稿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9] 养老产业 - 上海适当提高长护险养老机构照护费用支付标准,做大养老产业,持续拉动银发消费[9] - 适老家具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发布[9] 机器人 - 智元机器人等入股无界智慧,后者为陪护机器人研发商[13] - 英伟达将发布机器人"新大脑"[15] 消费 - 国务院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16] 算力 - OpenAI称未来5个月要将算力扩大一倍[16] 军工 - 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将有多型新机首次受阅[8] - 新华社报道阅兵各项准备已基本完成[16] 房地产 - 北京明确符合条件家庭在北京市五环外不再限制购房套数[17] 电子制造 - 建滔积层板等发布涨价通知[17] - 媒体称英伟达正研发一款面向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B30A[17]
中文在线全新短剧平台FlareFlow快速崛起 成海外短剧出海新样本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6:48
资本市场表现 - 中文在线8月25日涨停收盘价33.95元创2025年内新高涨幅达20.01% [2] 行业发展趋势 - 短剧凭借强情绪快节奏和轻量级体验成为全球移动娱乐新增长点 [2] - 国内成熟短剧模式通过本土化复制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推动全球行业高速发展 [3] 公司业务表现 - 参股公司枫叶互动核心产品ReelShort2025年上半年收入3.84亿美元(约27.60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2.7倍位居全球海外收入市场第一 [2] - 新锐短剧平台FlareFlow自2025年4月底上线三个月累计下载量逼近千万用户充值金额接近2000万美元 [4] - FlareFlow8月20日跃居美国iOS免费榜第4位 [4] - 平台已聚合超1700部短剧用户日均观看达22集留存与付费数据优异 [6] - 代表作品包括《Raising His Mistress's Child》《Reborn to Be the Top Heiress》等 [6]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平台依托中文逍遥大模型实现从剧本创作到对话润色全环节赋能 [8] - 通过AI中台实现内容创作-投放分发-用户反馈-再创作闭环 [8] - 单集成本大幅下降制作周期缩短约70% [8] - AI在多语种翻译和广告素材生成方面显著提效 [8] 市场策略与布局 - 目标受众为20-35岁女性主打共情-冲突-释放情绪节奏剧情 [6] - 采用长素材直投策略直接输出完整剧集片段覆盖全球受众 [7] - 多语种剧集片段覆盖显著提高广告转化率 [7] - 北美欧洲东南亚市场是主要增长来源 [7] - 计划在阿语西班牙语葡语等区域市场开展差异化布局 [9] - 依据当地文化与宗教特点建立审核机制 [9] 生态建设与合作 - 引入解说混剪KOL reaction等二创内容丰富社区生态 [9] - 与十余家海外制作方合作并与北美MCN达成合作意向 [9] - 计划在演员经纪用户获取内容分发等领域协同发力 [9] - 形成全球短剧生态矩阵化平台运营 [9]
中文在线全新短剧平台FlareFlow快速崛起,成海外短剧出海新样本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6:46
公司股价表现 - 中文在线8月25日涨停 收盘价33.95元创2025年内新高 单日涨幅达20.01% [1] 海外短剧行业发展趋势 - 短剧凭借强情绪、快节奏和轻量级体验成为全球移动娱乐新增长点 [1] - 国内成熟短剧模式通过本土化复制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 推动全球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2] - 行业进入精细化竞争阶段 优质内容供给成为制胜关键 [8] 核心产品ReelShort业绩表现 - 中文在线参股公司枫叶互动旗下ReelShort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3.84亿美元 约27.6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7倍 [1] - ReelShort以绝对优势位居全球海外短剧收入市场第一名 [1] 新锐平台FlareFlow运营数据 - 平台2025年4月底上线 三个月累计下载量逼近千万 用户充值金额接近2000万美元 [3] - 8月20日登顶美国iOS免费榜第4位 [3][4] - 已聚合超1700部短剧 用户日均观看量达22集 [4] - 代表作品包括《Raising His Mistress's Child》和《Reborn to Be the Top Heiress》 [4] - 核心受众为20-35岁女性 主打共情-冲突-释放情绪节奏 [4] 全球化市场策略 - 主要增长来源于北美、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6] - 采用多语种剧集片段覆盖全球受众 [5] - 采用长素材直投策略 直接输出完整剧集片段 显著提高广告转化率 [5][6] - 计划拓展阿语、西班牙语、葡语等区域市场 建立本地化审核机制 [8] AI技术应用成效 - 依托中文逍遥大模型全面赋能剧本创作、故事细纲、人物设定和对话润色环节 [7] - 通过AI中台实现创作-投放-反馈-再创作闭环 单集成本大幅下降 [7] - 制作周期缩短约70% 为大规模内容输出奠定基础 [7] - 在多语种翻译和广告素材生成方面显著提效 [7] 生态体系建设 - 引入解说、混剪、KOL reaction等二创内容丰富社区生态 [8] - 与十余家海外制作方合作 与北美MCN达成演员经纪、用户获取、内容分发等合作意向 [8] - 形成全球短剧生态矩阵化平台运营模式 [8]
借“泛娱乐”出海,中国短剧面临制作成本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24 21:15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Q1全球短剧应用内购收入逼近7亿美元 是2024年Q1的近4倍[1] - 2025年Q1全球短剧应用下载量超过3.7亿次 是2024年Q1的6.2倍[1] - 截至2025年3月全球短剧应用累计下载量接近9.5亿次[1] - 微短剧海外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0亿美元[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推动本土故事和表达方式获得海外观众喜爱[2] - 短剧快节奏故事表达形式受到全球观众青睐[2] - 短剧正从视听产品向作品转变 迈向精品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2] 公司运营策略与挑战 - 核心团队通过持续学习解决演员表演、口音、故事节奏和用户付费等问题[2] - 制作成本大幅上涨:洛杉矶短剧制作成本从2022年6月的10万美元上涨至25-30万美元[3] - 成本上涨倒逼优化生产流程 提高爆款率和成功率[3] - 内容创新存在高失败率 约80%题材失败[3] 内容创作理念 - 精品化核心在于情感与情节的高度共振 而非服化道[3] - 成功作品(投流超1000万美元)多为市场首次尝试的创新题材[3] - 短剧本质为情感驱动型题材 高度依赖情感框架[3] 行业未来形态 - 短剧APP可能演变为一体化休闲娱乐平台 包含综艺、比赛等内容[4] - 短剧被定义为全新休闲方式 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发展潜力[1][4]
正道集团(01188.HK)预计中期由亏转盈
格隆汇· 2025-08-22 20:36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拥有人应占净溢利0.1百万港元至0.5百万港元 而2024年同期录得净亏损5.8百万港元 [1] - 业绩由净亏损转为净溢利主要因车载影音及短剧业务与电池管理系统及备品备件收入回升 [1] - 业绩改善同时受益于报告期内行政开支减少 [1] 业务动态 - 收入回升涉及车载影音及短剧业务板块 [1] - 电池管理系统及备品备件业务贡献收入增长 [1]
破圈·跨海:中国文化出海的新坐标
36氪· 2025-08-20 17:31
文化出海趋势与特征 - 文化出海从个别爆款发展为多赛道、多形态的集体出海,企业对方法论日益成熟 [2] - 全球消费市场转向文化认同、情绪共鸣与可持续体验,Z世代和α世代成为新兴市场主力消费群体 [4] - 成功出海品牌需具备高识别度文化符号、产品与情绪价值绑定能力、灵活的市场本地化迭代能力 [4] 核心出海赛道与资本作用 - 游戏、短剧、新消费成为高度活跃赛道,分别通过在地化叙事、强情绪故事和生活方式体验实现文化渗透 [5] - 资本从"流量出海"转向"价值出海",关注品牌在不同文化土壤的长期生根能力 [5] 战略组合与实施路径 - 文化符号持续塑造:整合产品、故事、社交传播为长线叙事资产 [8] - 渠道与场景动态适配:针对不同地区(如印尼短视频、中东线下零售、欧美KOL)调整分发逻辑 [8] - 数据驱动情绪捕捉:借助AI与大数据实时洞察用户反应,延长内容生命周期 [9] 行业活动与资源整合 - 36氪于9月18日在南宁举办文化出海交流会,主题为"破圈·跨海:中国文化走进全球" [10][12] - 活动覆盖AI出海、短剧创新、IP运营、科技文化消费营销等领域,联合尼尔森提供数据支持 [13][14] - 汇聚游戏、新消费、短剧、资本等领域代表企业及机构,包括枫叶互动、魔量资本、CMC资本等 [15][17][19][24][26][28][29][31][33] 议程焦点与议题方向 - 主题演讲涵盖文化新质生产力在越南传播、AI赋能东盟出海、短剧内容创新、娱乐社交全球化等方向 [34][36] - 圆桌论坛讨论企业从本土走向全球的"破圈"征程,涉及消费品出海机遇与挑战 [36] - 合作伙伴包括腾讯云、Shopify、菜鸟、快手等基础设施与平台服务商 [4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