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创新赋能,山东全链条节粮减损有“智”招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5:51
大会概况 - 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济南开幕 主题为"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全球携手共促粮食安全" [1] - 大会由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旨在打造粮食减损机制化全球交流平台 [1] - 汇聚多国农业部长、国际组织代表及行业专家 围绕粮食减损治理、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 [1] 中国粮食减损成果 - 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 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3] - 会议展示中国粮食全链条减损路径模式 涵盖生产、收获、储存、运输、加工、消费各环节 [3] - 山东作为粮食大省 展示从古法传承到智慧农业的减损实践 [3] 种子与种植技术 - 山东农作物种子年销售额超137亿元 居全国首位 [3] - 良种使用可降低用种量5%以上 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7% [3] - 推广"北斗导航+小麦复式精量条播"技术 亩均增产30公斤 [3] -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实现亩均增产100公斤 [3] 农业机械化与灾害防控 - 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7% 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广泛应用 [3] - 依托立体遥感监测精准预警灾害 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4] 仓储与加工技术 - 建成超4600万吨现代粮仓 创历史新高 [4] - 采用空调控温、智能通风等技术 全省地方储备粮综合损耗率降至0.38% [4] - 五大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扎根山东 制定15项粮油团体标准 [4] - 29项企业标准入选国家"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 [4] 粮食深加工 - 玉米梯次开发产出百余种产品 大豆循环利用产出二百余种产品 [4] - 小麦深加工演绎近千种可能 [4] 消费端减损 - 智慧食堂与大数据技术精准匹配供需 减少浪费 [5] - 通过半份餐、个性定制等模式满足多元需求 [5] - 全谷物推广与节粮科普深度融合 促进节约理念转化为消费选择 [5]
强化粮食全链条监测预警
经济日报· 2025-07-25 06:07
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 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南等粮食主产区运用卫星遥感评估耕地质量、AI识别病虫害、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强化粮食安全监管[1]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出台《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管理办法》规范检验监测机构管理[1]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健全粮食全链条监测预警体系[1] 现有监测体系不足与改进方向 - 当前监测体系覆盖不足:小杂粮、特色农产品及偏远地区监测偏少,土壤质量、气候变化等生产环节监测缺失[2] - 信息传递效率低: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存在信息壁垒[2] - 预警模型精度不足:依赖历史数据,对复杂市场波动预测能力有限[2] 技术创新应用领域 - 农业大模型开发可提升供应链透明度、数据融通度及抗风险能力[2] - 监测技术需拓展至生物育种、农业气象预测、质量追溯、农村电商等非传统领域[3] - 区块链、可信数据空间技术可优化产销区流通大数据模型,促进产业链协同[3] 产业链优化路径 - 粮食精深加工可提高全产业链效益,需结合产销区对接机制保障农民利益[3] - 数字治理技术可破解数据孤岛,通过多情景模拟探索监测预警体系优化方案[3]
粮食ETF(159698)多只成分股上涨,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新浪财经· 2025-07-17 11:42
市场表现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399365)上涨0 07% 成分股宏辉果蔬(603336)上涨2 62% 东方铁塔(002545)上涨2 38% 新农开发(600359)上涨1 41% 藏格矿业(000408)上涨1 23% 海大集团(002311)上涨1 18% [1] - 粮食ETF(159698)上涨0 11% 最新价报0 9元 [1] 行业动态 - 农业农村部表示今年夏粮克服局部较重旱情影响 实现稳产丰收 [1] - 广发证券指出新季玉米供需紧平衡 价格有望温和上行 2025/26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将进一步下降 库存消费比将降至21 57% 创近十年新低 [1] - 国际和国内玉米市场将呈现供需紧平衡状态 对价格形成支撑 预计2025-26年玉米价格重心较24年有所抬升 [1] - 全球大豆供需格局偏宽松 预计下半年价格延续震荡态势 重点关注贸易摩擦带来的潜在影响 [1] 指数与ETF信息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反映沪深北交易所粮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证券价格变化情况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06% 包括大北农(002385) 隆平高科(000998) 北大荒(600598) 荃银高科(300087) 苏垦农发(601952) 亚盛集团(600108) 农发种业(600313) 藏格矿业(000408) 盐湖股份(000792) 神农种业(300189) [2] - 粮食ETF(159698)场外联接A:021086 联接C:021087 联接I:022848 [3]
激活农牧业“沉睡资产” 通辽构建“农畜贷”金融综合服务体系纾困肉牛产业
金融时报· 2025-07-17 11:2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通辽市作为农业大市,肉牛和玉米是核心产业标签,但近年肉牛价格走低导致养殖收益下降,养殖规模缩减,活体牲畜质押贷款业务量同步萎缩[1] - 肉牛产业贷款余额达246.54亿元(占全市贷款13.24%),年内新增发放91.25亿元,但金融服务覆盖面仍受制约[1][2] 政策创新与抵押品扩展 - 出台《活体牲畜抵押贷款指导意见》等政策,将大型农具纳入抵押品范围,盘活生产资料[3] - 推动"肉牛+玉米"双轨策略,支持粮食存货质押,通过科技手段确保存货真实性、可溯源性[4] - 信用保证基金模式撬动22亿元贷款,财政注资1.28亿元带动企业缴存2.14亿元风险共担资金[9]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管理 - 开发"智慧畜牧贷"场景,运用智能耳标、AI畜脸识别等技术建立9.58万头肉牛数字化档案,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4][5][6] - 构建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集成六大信息系统(如押品管家APP、智能锁控系统)实现质押品全程监管[5] - 电子围栏项圈等技术已监管7755头抵押牛只,撬动1.2亿元活体抵押贷款[6] 差异化金融产品创新 - 中国银行通辽分行通过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缩短贷款审批周期50%(15天→7天),累计发放7029万元贷款[8] - 农业银行推出"粮食收储贷",实时追踪质押粮食状态,存货抵押贷款覆盖7户(余额0.45亿元)[9] - 内蒙古银行通辽分行首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向通四方农业科技发放1000万元"智产"融资[10] 产业链金融与未来方向 - 中国银行通辽分行通过"惠担贷"贯通玉米产业链,覆盖97户上下游客户(贷款余额8.44亿元)[10] - 计划拓展经济作物、养殖设施等抵押范围,深化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升风控精度[11]
盘锦借助粮交会平台精准招商引资
辽宁日报· 2025-07-15 09:08
今年,盘锦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3万亩以上,到年底高标准农田占比将增至81%以上,切实保 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当下,盘锦市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深入挖掘稻田、苇 田、海洋资源潜力,加快建设稻蟹共生、苇田渔业、海洋牧场3个百万亩生产基地,粳稻、大豆2个百亿 级产业集群,新发地区域农产品、中国北方河蟹2个百亿级集散地,积极构建"322"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体 系,以精致农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盘锦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体系的发展思路引来参会者的广泛关注,集中签约三轮重点项目,涵盖 招商引资、科研合作与贸易三大类。签约商务合同金额43.76亿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18个,协议金 额10.28亿元;贸易合同51个,协议金额33.48亿元;科研合作项目7个,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盘锦市还 设置专区,开展区县推介、稻蟹产业观摩招商及电商直播,吸引中储粮、益海嘉里等龙头企业深度参 与。开展高端对话助推落地,盘锦市领导一对一接见重点嘉宾,加速项目进程。 7月13日至14日,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盘锦分会场暨盘锦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在盘锦红海滩湿 地科学馆举办。聚焦粮食安全与产业振兴,盘锦全方位展示在粮食全产业链、特 ...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聚焦粮食流通 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 2025-07-13 08:42
行业动态 -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沈阳开幕 主题为"粮安天下聚合力 产销融通促发展" [1] - 大会首次采取"主会场+分会场"组合模式 在辽宁盘锦、朝阳分别举办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和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 [1] - 展览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 共有4000多家企业、2万余名行业人员参展参会 [1] 产品与技术展示 - 一批粮食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 [1] - 大会专设消费帮扶展区 帮助农产品走向市场 [1] - 全国脱贫地区优质特色粮油产品展销会同期举办 为22个省区市的340个脱贫县、674家合作社和企业安排优质展位 [2] 产销对接成效 - 通过参展让农民生产的产品能够卖出 增加收入 [1] - 村集体投入机械成本 降低农户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投入 [1] - 促进脱贫地区企业农副产品走向"大市场" 帮助农民畅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 [1] - 展示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帮扶县粮食产业发展新面貌、新成效 [2]
上半年辽粮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31
辽宁日报· 2025-07-12 09:15
公司动态 - 辽粮集团入选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并取得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技术创新中心辽宁分中心资格 [1] - 公司探索应用推广智能仓储装备与服务技术 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1] - 公司加大数智赋能力度 推进信息化建设 规划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一代数字技术 [1] - 公司落实藏粮于技 打造新质生产力 实现业财数据和集团化管理集中管控 [1] - 公司启动组建以来力度最大的结构性变革 打破区域、层级、隶属关系壁垒 制定13项核心任务和49项细化措施 [1] - 公司调整组织架构 同步新设业务板块布局 [1] 业务表现 - 公司储备业务运营管理、贸易流通、加工品牌、现代服贸、农产品等业务板块协同发力 [2] - 公司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体系 管理效能由低向高转变 [2]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5.5亿元 同比增长53.31% [2] - 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229.1亿元 同比增长27.14% [2] - 公司粮食收/采购量同比增长53.2% 销售量同比增长157.16% [2] 战略举措 - 公司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监管新模式 [1] - 公司推广应用智能仓储装备与服务技术 实现风险管控前置化、运营效能最大化 [1]
粮食自主可控势在必行,粮食ETF广发(159587)早盘冲高上涨1.04%
新浪财经· 2025-07-11 10:24
指数表现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399365)上涨0 35% [1] - 成分股东方铁塔(002545)上涨4 73% 亚钾国际(000893)上涨2 55% 兴发集团(600141)上涨2 15% 盐湖股份(000792)上涨1 09% 新希望(000876)上涨1 03% [1] - 粮食ETF广发(159587)上涨1 04% [1] ETF流动性及收益 - 粮食ETF广发盘中换手1 3% 成交50 66万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859 28万元 [1] - 近6月净值上涨8 31% [1]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7 24%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5 78%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4 82% [1] 指数构成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06% 包括大北农(002385) 隆平高科(000998) 北大荒(600598) 荃银高科(300087) 苏垦农发(601952) 亚盛集团(600108) 农发种业(600313) 藏格矿业(000408) 盐湖股份(000792) 神农种业(300189) [2] 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 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 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研发应用 [2] 行业前景 - 中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有望进一步降低 推动国内粮价景气度提升 利好种植产业链 [2] - 粮食自主可控势在必行 科技应用推广有望增强 转基因 基因编辑等技术应用有望加速 技术储备领先的种子企业有望受益 [2] ETF定位 - 粮食ETF广发(159587)一键布局粮食全产业链 共享农业上升趋势红利 [3]
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
新华日报· 2025-06-03 07:06
区域协调发展 - 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将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间建起快速新通道,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 - 中铁一局将优质高效建好国内最长的超大超深基坑地下高铁站,打造长三角铁路精品示范线 [2] - 南京海关推动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前置货站在苏州启用,联合开通多条跨境电商出口转关通道,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作 - 江苏产研院参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创新要素和资源流动,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接,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创新资源"桥头堡"的作用 [3] - 南京海关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联合开展长三角特殊物品风险评估,建立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 [3] - 红豆集团将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推动"江苏智造"与"柬埔寨需求"双向奔赴 [4] 民生与对外合作 - 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将推动苏伊产业协作向更深层次拓展,打造示范性产业合作项目,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帮扶力度 [4] - 中江国际集团推进巴新莫罗贝省芬莎芬乡村供水项目,首个村庄供水工程竣工并实现全面供水 [5] - 中江国际集团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石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古晋低碳枢纽"项目,共建国际示范级低碳工业园区 [5] 粮食安全与金融稳定 -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坚持粮食购、储、加、销协同发力,完善省、市、县三级粮油储备体系,支持"水韵苏米"等粮食品牌建设 [6] - 江苏省委金融办将"一企一策"分类处置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金融风险,深入推进中小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 [6] 环境治理与安全生产 - 无锡水利系统计划完成太湖生态清淤任务425万立方米,加强太湖蓝藻监测预警和治理,深化13条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治理 [7] - 江苏省港口集团建立安全数据统计分析机制,健全"重大危险源、重大风险、重大隐患"三大数据库,推动新安健环管理数字系统全面上线 [7]
镇江粮食产业集团党建引领打造产教融合创新样本
镇江日报· 2025-05-22 07:57
校企合作 - 镇江粮食产业集团与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联合启动"红色领航"人才培育计划,首批20余名实习生进入现代化储粮基地进行专业实践[1] - 校企双方通过"理论联学、阵地联建、人才联育"机制打造实训教育基地,师生党员实地学习储粮科技与云监控系统应用[1] - 粮食产业集团围绕粮食保管员职业技能考试项目对学生进行实操培训,学生反馈立体化培训效果显著[1] 产教融合模式 - 合作形成双向赋能效应,校方计划将企业案例纳入课程,企业获得技术改进建议[1] - 实训环节通过检验的学生将报名参加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考试[1] - 公司计划扩大"订单式"培养规模,推动"产学研用"全链条贯通[2] 行业实践与战略 - 合作标志着校企协同育人进入产教深度融合新阶段[1] - 公司表示该模式是粮食安全战略的基层实践,旨在培育新时代"粮工巧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