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装备

搜索文档
A股公告精选 | 福耀玻璃(600660.SH)董事长曹德旺辞职 其子曹晖接班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20:22
公司治理变动 - 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辞任 其子曹晖接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务 曹德旺仍担任公司董事及部分子公司职务 [1] - 智光电气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控股子公司智光储能全部或部分少数股权 交易前公司持有智光储能66.82%股权 交易旨在强化储能领域产业布局 [5] 战略投资与扩张 - 特变电工子公司以9.46亿元受让曙光电缆74.1942%股权 目标提升在核电、轨道交通用电缆等中高端电缆市场份额 曙光电缆专精于核电站用1E级K1、K3类电缆等特种电缆 [2] - 鼎际得控股子公司高端新材料项目POE工业化装置已投产并产出合格产品 [3] - 依依股份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7020万元参设创投基金 基金总规模1.57亿元 公司占44.8448%份额 目的为完善宠物行业投资布局 [6] 融资与资本运作 - 国信证券获证监会批复 可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150亿元短期公司债券 [4] - 之江生物拟以6000万元至1.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回购价格不超过37.99元/股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9] 经营业绩表现 - 容知日新前三季度预计净利润2640万元至2740万元 同比增长871.3%至908.09% 营业收入3.85亿元至3.95亿元 同比增长12.33%至15.25% 电力、石化和有色等行业业务增速较好 [7] - 泰和新材控股子公司民士达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43亿元 同比增长21.77% 净利润9117.17万元 同比增长28.88% [8][9] - 福耀玻璃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33.02亿元 同比增长17.62% 净利润70.64亿元 同比增长28.93% 业绩变动因收入增长较快、提质增效及汇兑收益增加 [10] - 春风动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8.96亿元 同比增长30.1% 净利润14.15亿元 同比增长30.89% 利润上涨因业务规模增长及市场促销力度放缓 [11] - 国邦医药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4.7亿元 同比增长1.17% 净利润6.7亿元 同比增长15.78% 第三季度净利润2.15亿元 同比增长23.17% [12] - 天安新材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2.73亿元 同比增长3.47% 净利润9753.97万元 同比增长21.47% 第三季度净利润3537.07万元 同比增长31.12% 受益于汽车内饰饰面材料和建筑防火饰面板材产品收入增长 [13] - 广晟有色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亿元至1.3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因稀土市场行情整体上涨 公司加大生产规模并调整贸易结构 [14] - 奥比中光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左右 同比扭亏为盈 营业收入7.14亿元左右 同比增长103.5%左右 三维扫描、支付核验、机器人等业务领域增长较快 [15] 股东股份变动 - 今创集团股东中国轨道拟减持不超过2351.16万股 占公司股份总数3% [16] - 银龙股份实控人一致行动人通怡芙蓉16号拟减持不超过1682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96% [17] - 行动教育两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30万股公司股票 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9287% [18] 业务合作与项目 - 步长制药控股子公司泸州步长与药明康德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合同总金额1080万元 委托进行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试验项目 [19] - 中超控股控股孙公司江苏精铸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负责高温合金大型复杂薄壁铸件专题研究 研究成果用于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 [20]
中国中车举行现代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大会
中证网· 2025-10-16 19:51
大会概况与核心目标 - 大会于10月16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主题为新质领航、央地协同、链动氢能、共链共建 [1] - 大会旨在搭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平台,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氢能三大产业链跨链协同 [1] - 目标是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1] 项目与合作规模 - 大会共征集“七个聚焦”共链行动项目57项,涉及中车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共79家 [1] - 项目类别涵盖供需匹配、协作配套、创新合作、资源共享、产融结合、央地合作多个方向 [1] - 会议发布中国中车产业链“白名单”,涉及民营企业4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2家 [1] 公司战略与政府支持 - 中国中车致力构建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 [2] - 吉林省表示将与中国中车紧密协作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光带”和“示范区” [2] - 国务院国资委将支持中央企业与产业链上各类企业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互利合作 [2] 产业重要性与发展方向 - 轨道交通装备是国家综合实力与大国重器的集中体现 [3] - 清洁能源装备与氢能产业链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支持企业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与氢能产业链融通发展 [3] 具体合作与成果发布 - 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中车集团签署《氢能产业链合作协议》 [4] - 长客股份公司与相关单位签署《氢能城际市域列车合作协议》及《新型小单轨系统技术研究科技创新项目合作协议》 [4] - 长客股份公司联合11家链上企业、高校院所,共同组建“吉林省氢能产业科技创新联盟” [4] 产品创新与生态建设 - 中国中车发布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具有绿色环保、成熟可靠、智慧舒适、文旅融合等特点 [4] - 列车发布标志着氢能驱动未来城市出行迈入崭新阶段,是我国在绿色轨道交通领域的全新突破 [4] - 公司举行三场平行会议深度搭建沟通平台,着力构建三大产业链共链融通的良好生态 [4]
中国中车推动氢能列车产业链布局 多款氢能源产品亮相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9:47
大会概况 - 中国中车现代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大会于10月16日在长春举行 [2] - 大会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与氢能三大产业链跨链协同 [2] - 大会旨在通过央地合作和产业链联动,构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新型产业生态 [2] 展示产品 - 多款氢能源产品在大会上亮相 [2] - 展示产品包括氢能源机车 [2] - 展示产品包括氢燃料电池客车 [6] - 展示产品包括高速氢能源动力系统 [4] - 展示产品包括氢燃料市域列车 [6] - 展示产品包括加氢机器人 [10] 产业链协同 - 大会展示了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与氢能产业链三链协同一体化沙盘 [12]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在长春发布 实现零碳排放
新浪财经· 2025-10-16 18:13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16日在长春发布,这标志着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列车 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属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内置氢能动力系统,实现零碳排放, 运行时无需接触网,同时结合城市文旅特色,为现代城市交通出行提供绿色经济的定制化方案。针对东 北地区低温气候,"氢春号"解决了氢能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性能衰减的行业难题。同时,列车支持灵活配 置,可实现1至6辆灵活编组,既方便市民通勤商圈,也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中国中车党委常委、副 总裁林存增表示,下一步中国中车将以氢能的应用为牵引,以氢能装备为支撑,在"制、储、加、用"整 个产业链环节推动生态的共建。 ...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在长春下线,我国绿色轨道交通应用实现重要突破
中国经济网· 2025-10-16 17:04
产品发布 - 公司于10月16日在吉林长春发布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 [1] - “氢春号”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来源,实现全程零碳运行,摆脱对接触网的依赖,具备更高线路适应性与灵活性 [1] - 列车功能设计与服务体验突出定制化、智能化,为城市旅游观光和区域通勤提供全新绿色交通样本 [1] 公司战略与产业布局 - 公司致力构建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 [2] - 公司通过“一链带多核、一链多平台、多链共平台”的融通模式,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验证及产业化 [2] - 公司在吉林已形成合作伙伴近1300家、总产值超700亿元的区域产业集群 [3] - 未来公司将依托吉林资源禀赋,深化央地合作,构建氢能产业新集群,打造产业链融合共建样板 [3] 技术研发与产品线 - 公司积极推动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形式多样化,已研制氢能市域列车、氢能文旅电车、氢能单轨列车等系列新能源产品 [1] - 公司持续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为氢能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行业活动与生态构建 - 本次共链行动大会旨在推动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氢能三大产业链跨链协同 [2] - 大会组织平行会议,围绕科技创新自主化、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等议题展开交流,着力构建共链融通的良好生态 [3]
中国中车推动氢能列车产业链布局 首列氢能文旅列车下线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6:57
10月16日,中国中车现代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大会在长春举行。张瑶 摄 中新网长春10月16日电 (记者 郭佳)中国中车现代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大会16日在长春举行。当 天,中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正式下线,并宣布一系列轨道交通与清洁能源领域合作项目。 "氢春号"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采用氢能动力系统,无需接触网供电,运行时唯一产物为水,真正 实现零碳排放。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介绍,该列车能在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支持1至6辆灵活编组,适用于城市通勤与文 旅线路。该车型可有效降低建设与运维成本,填补低运量轨道交通市场的空白。 此次"氢春号"的亮相,意味着氢能在轨道交通场景下的商业化从实验室走向应用。 10月16日,吉林长春,中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正式下线。张瑶 摄 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司长王平表示,轨道交通装备是国家综合实力与大国重器的集中体现,清洁能 源装备与氢能产业链则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国家铁路局积极支持并引 导铁路领域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深化创新、加强协同,支持中国中车等企业在共链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完)【编辑:曹子健】 本次大会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 ...
调研速递|科安达接受国海证券等17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10-16 16:52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10月14日至15日,公司接待了深圳前海和合易泰、国海证券、大岩资本等17家机构的调研,活动形式包括特定对象调研与现场参观 [1] - 活动地点位于公司福田总部会议室及线上会议,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郭泽珊与证券部助理陈欣 [1] - 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实验室展厅、观看公司视频介绍、讲解企业PPT以及互动交流 [1] 公司战略与核心优势 - 公司为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科技创新是其核心发展战略 [1] - 未来将通过研发创新,在AI智能运维及应用上对产品更新迭代,并借助一带一路开拓海外市场 [1] - 投资方面关注优质标的企业,寻找能互相赋能、增加效益的产业 [1]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公司新一代智能传感器研发应用、智能监测型防雷分线柜、智慧运维平台等新产品正持续推广应用 [1] - 公司将从科研体系建设、产品体系优化等多方面制定业务发展计划,聚焦轨道交通行业,创新升级产品技术 [2]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匈塞项目正在建设中,因铁路建设周期长,预计2025年中报时海外收入占比不多 [2] - 公司已在香港、德国和匈牙利成立海外公司,德国公司团队建设初步完备,海外市场预期良好 [2] - 未来将继续加大海外战略布局,推进国际化进程,实现国内外协同双轮驱动发展 [2] 产能与基础设施建设 - 珠海科安达科技园已于去年正式投入使用,公司购置了先进自动化设备,建设了专家楼、精密高新实验室 [2] - 该科技园有利于提升公司效益和产能 [2] 行业发展与公司前景 - 公司受益于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凭借充足在手订单、丰富产品线及推进的国际化进程,前景广阔 [2] - 公司将拓展细分市场,探索新营销模式 [2]
聚焦“小而美”,科技向善利万家(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12
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 - 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场景中展示多种功能,包括制作三明治、清扫桌面、高效收纳叠衣以及讲故事教英语[1] - 智能高效稻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达1分钟收割600公斤作物,大幅提高夏收秋收效率[1] - 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和腔镜手术机器人已在医院手术室投入应用,智能腕表和智能拐杖等装备优化养老服务[1] 市场需求与产业规模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超4亿人中等收入群体,形成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技术应用场景[2] - 复兴号CR450动车成功下线将带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规模突破万亿元级[2]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预计到2025年规模达2.8万亿元,助力农作物精细化管理[2] - “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核电机组单台年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时,可满足百万级居民用电需求[2] 科技惠民与服务创新 - 医疗机构推出人工智能陪诊服务以优化患者就医流程,电子社保卡普及实现社保查询、养老保险转移等事项线上办理[3] - 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为惠民生拓展新路径,助力残障人士改善生活[2][3]
雅安市委书记廖文彬北京商务拜访:深化央地合作,共绘发展蓝图
环球网· 2025-10-14 11:27
雅安市与央企合作动态 - 雅安市委书记廖文彬率队于10月13日在北京拜访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中车集团,旨在深化央地合作,为雅安发展探寻新机遇 [1] - 活动聚焦清洁能源开发与产业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 [1] - 此次密集拜访展现了雅安市积极对接央企资源,推动清洁能源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2] 与国家能源集团合作要点 - 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邹磊表示,集团与雅安合作基础坚实,未来将深化在清洁能源资源开发、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1] - 雅安市正加快推进光伏、风电资源开发和抽水蓄能项目建设,着力推动水风光多能互补发展 [1] - 雅安市希望与国家能源集团加强沟通,在更多领域实现合作共赢,并承诺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1] 与中国中车集团合作要点 - 中国中车集团董事长孙永才介绍了集团构建的“六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 [1] - 中车集团将充分发挥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积极探索与雅安在物流集散、旅游交通等领域的合作 [1] - 雅安市希望中车集团将其作为西南地区重要战略支点,在产业布局、技术研发、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2] 雅安市发展优势与机遇 - 雅安市拥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高能级载体平台和扎实产业基础 [2] - 雅安市正迎来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川藏铁路等重大战略工程的历史机遇 [2] - 此次活动为深化央地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空间 [2]
中国高铁里的高质量发展辩证法
人民日报· 2025-10-13 13:40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中国中车首次展出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低速时通过橡胶轮走行,时速达150公里后实现悬浮运行[1] - CR450动车组样车成功达速每小时450公里,成为全球最快高铁列车[1] - 复兴号动车组在全球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商业运营,历经503项仿真计算、5278项地面试验、2362项线路试验[11] - 中国高速动车组空气动力学智能化仿真大模型将气动仿真计算从“天级”提升至“秒级”[12] - CR450动车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镁合金等新型材料,减重约10%,运行阻力、能耗指标分别降低22%、20%[15] 公司财务与市场地位 - 中国中车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2.48%,新签海外订单约309亿元,保持全球规模最大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地位[3] - 公司2024年国际业务新签订单约472亿元,刷新历史纪录,产品远销中东、东南亚、欧洲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8][12] - “十四五”以来,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近4万亿元,截至去年底高铁营业里程突破4.8万公里,覆盖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8] - 当前中国高铁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15] 研发投入与自主创新 - 中国中车坚持1:7原则,即花1元资金引进技术配套投入7元资金自主创新[7] - 复兴号动车组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11] - 公司坚持年均超百亿元的研发投入,持续锻长板、补短板[12] - 中国铁路已主持或参与制定超过300项国际标准,国际铁路联盟高铁领域全部13项系统级标准均由中国铁路主持制定[12] 国际化与重大项目 - 雅万高铁开通运营满一年,上座率达99.6%[12] - 匈塞铁路首列动车组正式亮相,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服务欧洲[12] - 公司成功中标迪拜地铁蓝线项目[12] 产业与宏观背景 -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出台,提出建设“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里程达1.2万公里[6] - “十四五”以来,中国每年制造业增加值均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17] - 2024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18] - 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第十一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位居世界第一[18]